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0 毫秒
1.
对液膜萃取法处理炼油厂含酚废水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乳化剂浓度、水相NaOH浓度、油水比、乳水比、废水PH值、搅拌强度、萃取时间等时间等因素对除酚效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萃取剂配方和最佳的工艺条件。用液膜萃取法处理炼油厂含酚废水,萃取时间快,除酚效率高(按近90%),能有效地消除含酚废水的污染。  相似文献   

2.
对生产古马隆树脂的含酚废水采用乳状液膜法脱酚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乳状液膜的稳定性和搅拌强度,内相试剂的浓度、油内比、乳水接触时间、温度、酸度及不同表面活性剂浓度对除酚效率的影响.对酚质量分数为0.06%的废水,经一级处理可净化到0.0005%以下,净化率达99%以上.讨论了表面活性剂的适宜用量及液膜的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3.
液膜法处理高浓含酚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液膜法处理高浓含酚废水的工艺条件,考查了不同因素对除酚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含酚10000~47000mg/L的工业废水,经2~3级液膜处理,出口水中酚浓度即可降至0.5mg/L以下,除酚率大于99.99%,内相富集酚达270g/L以上,可回收酚.  相似文献   

4.
乳状液膜脱酚的进一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生产古马隆树脂的含酚废水采用乳状液膜法脱酚进行了探讨,试验了乳状液膜的稳定性和搅拌强度,内相试剂的浓度、油内比、乳水接触时间、温度、酸度及不同表面活性剂浓度对除酚效率的影响。对酚含量为600ppm的废水,经一级处理可净化到5ppm以下,净化率达99%以上。此外,还讨论了表面活性剂的适宜用量及液膜的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5.
对生产古马隆树脂的含酚废水采用乳状液膜法脱酚进行了探讨 ,分析了乳状液膜的稳定性和搅拌强度 ,内相试剂的浓度、油内比、乳水接触时间、温度、酸度及不同表面活性剂浓度对除酚效率的影响 .对酚质量分数为 0 0 6 %的废水 ,经一级处理可净化到 0 0 0 0 5 %以下 ,净化率达 99%以上 .讨论了表面活性剂的适宜用量及液膜的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6.
陶洁 《科技咨询导报》2007,(23):116-117
以金属离子沉淀法作为新的脱酚工艺,寻找适用于高浓度含酚废水降低酚含量,并为回收纯净的酚类物质准备原料的金属离子为试验目的,探索高浓度含酚废水脱酚及回收酚类物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用柴油为液膜相制备液膜体系,进行液膜法处理含酚废水的实验研究。测定搅拌强度、乳状液组成、乳状波用量等对结果的影响。用液膜法对工业含酚废水进行净化,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将二氧化碳用于除酚后液膜乳状液破乳的方法.指出研究的体系苯酚为一破乳剂,并指明了可供二氧化碳破乳的除酚后液膜乳状液的组成及破乳时二氧化碳的用量.  相似文献   

9.
二氧化碳用于除酚后液膜乳状液破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将二氧化碳用于除酚后液膜乳状液破乳的方法。指出研究的体系苯酚为一破乳剂,并指明了可供二氧化碳破乳的除酚后液膜乳状液的组成及破乳时二氧化碳的用量。  相似文献   

10.
棉籽粕脱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热水、热碱、硫酸亚铁、米曲霉4种方法,对棉籽粕进行脱酚实验,确定热碱法去酚效果最佳。通过正交试验,热碱法脱酚的最适条件为pH值8~9、温度60℃、时间3h,最终棉籽蛋白液棉酚含量为12×10-5,完全低于联合国咨询委员会规定的食用棉籽蛋白质中游离棉酚含量≤006%的标准。  相似文献   

11.
液膜法烟气脱硫试验:Ⅰ含浸液膜渗透器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柠檬酸钠,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溶液为膜液,不同的膜液浓度、膜厚,不同孔径的高分子膜,进科气速等因素对二硫化硫通过含浸液膜透器时通量的景影响,分析各种因素对二氧化硫渗透通量产生影响的原因。采用适宜的膜液及膜液浓度可使二氧化硫的渗透通量得到极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涉核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展,对放射性废水的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膜分离技术在放射性废水处理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简述了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电渗析、膜蒸馏及液膜等膜过程处理放射性废水的机制,综述了国内外膜法处理放射性废水的应用及研究现状,探讨了膜分离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乳状液膜分离技术是一种新兴的节能型分离手段。介绍了乳状液膜分离技术,综述乳状液膜技术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4.
将绿色耐荫植物置入贵阳市民居室内栽培后,测定其叶片的含硫量及空气中的SO2含量;经三年培植,筛选出能有效清除室内SO2的植物及抗SO2性能强的植物,提出了用适当的植物组合改善居室环境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采用Span80-TBP-NH3.H2O体系乳状液膜法提取红土矿浸出液中的镍,通过考察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确定该体系为化学反应控制过程;采用超声-加热联合与加热-离心联合两种破乳方法,对提取分离后的乳液进行破乳研究,乳液破乳率可达98%;采用红外光谱法研究乳状液膜传输镍的膜内反应过程,通过比较提取镍前、后乳液的红外光谱图,证明了膜内反应的发生;通过比较原始油相与破乳后油相的红外光谱图,证明经提取镍并破乳后,油相可以重复利用.采用加压酸浸-乳状液膜法提取红土矿中的镍,液膜重复利用后,提取效率仍可达80%.  相似文献   

16.
苯胺在液膜体系中油/水界面传质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建立了一套液-液界面传质速度测定的简易装置,用于苯胺-煤油-盐酸液膜体系中苯胺在油/水界面传质动力学的研究。测定了苯胺在煤油/水、十一烷/水界面的总平均传质系数,并考察了不同添加剂对传质的影响。发现苯胺在十一烷/水界面的传质系数比在煤油/水界面上的大;在油相中加入span80和磷酸三丁酯(TBP)会使传质阻力分别增加减少,而液体石蜡的加入几乎不影响传质速度。测定结果与实际液膜法处理结果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presents a sifting of various surfactants, mobile carriers, membrane solvents and desorbing reagents of liquid membrane system for extracting rare earths.A highly effective liquid membrane system N_(205)-P_(204)-Kerosene-HCl and its appropriate formulations have been obtained.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气泡式准乳化液膜法研究了对叔丁基杯芳烃及其衍生物对Fe3 离子的液膜传输作用 ,并对其传输规律、影响因素 (源相及吸收相的酸度 ,金属离子的浓度 ,传输载体类型等 )及传输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  相似文献   

19.
液膜分离模拟生物细胞膜分离、输送物质的机理,具有高效、快速、专一的特点,是近一、二十年来发展的一门崭新技术,正日益得到广泛的应用。作者采用液膜处理镀铬废水中的有毒 C_r~(6+)离子,使之达到国家废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0.
采用纯CO2-去离子水为实验体系,在板式膜器中研究了孔隙率对膜吸收过程传质效果的影响,并考察了吸收剂搅拌与否对传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吸收剂静止时,孔隙率对传质效果影响很小。当吸收剂处于搅拌状态时,传质得到强化,但由于膜壁面处溶质浓度分布情况不同使得传质效果随孔隙率的增加而增大。为改变近膜壁面处溶质浓度的分布情况,利用固体粒子将动量引入液相边界层内,使膜壁面处溶质浓度分布趋于均匀。固相粒子的加入减小了不同孔隙率膜之间的传质效果差异,同时还强化了传质,传质效果提高40%以上,且孔隙率越小强化效果越大。此外,随固含率的增加,强化效果增强,固含率的继续增大,强化效果的增强变得平缓。随着搅拌转速的增加,强化效果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