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9 毫秒
1.
目的 研究低浓度罗哌卡因用于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效果。方法 选择30例ASAI-Ⅱ级手术病人,手术种类包括:胸腹部手术26例,脊椎手术2例,下肢手术2例。随机分成罗哌卡因组(A组)和布比卡因组(B组),每组15例。A组镇痛药配方:0.5%罗哌卡因20ml 0.9%生理盐水78ml 0.005%芬太尼2ml,B组0.5%布比卡因20ml 0.9%生理盐水78ml 0.005%芬太尼2ml。两组基础注药速率(持续背景剂量)均为3ml/h,病人自控给药剂量(PCA)为2ml。锁定时间为30分钟,进行视觉模拟镇痛评分(VAS)和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MBS)。从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 低浓度罗哌卡因术后PCEA效果确切,对运动神经阻滞轻,比较低浓度布比卡因有一定优势。结论 罗哌卡因是PCEA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人工流产术临床应用多年,由于手术简单,多不使用麻醉。但初孕妇由于各种原因要求终止妊娠而行人工流产术,因思想紧张,宫颈紧,难以扩张,术中易出现剧痛和人工流产综合征。为减轻人工流产术中的不良反应,我院在术中给予宫颈注射利多卡因麻醉镇痛,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择1996~1998年在我院门诊人工流产,年龄19~26岁,妊娠6~10周,B超确定为宫内妊娠的初孕妇80人,随机分为给药组50人,观察组30人。2.给药方法:常规消毒外阴、阴道、宫颈,于宫颈6点、12点处进针,抽吸…  相似文献   

3.
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剖宫产术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剖宫产术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0年3月~2000年10月在我院施行剖宫产的产妇115例,其中65例于剖宫产手术结束后留置硬膜外导管并施行术后自控镇痛,收入观察组;另50例剖宫产手术结束后即拔除硬膜外导管,不施行术后自控镇痛,收入对照组。结果:施行自控镇痛对剖宫产病人术后的镇痛效果非常显著;术后伤口疼痛减轻,患者能及早下床活动,促进机体的康复;能作到有效地早期哺乳,促进母乳喂养;而对剖宫产术后子宫收缩、产后出血及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无明显影响,术后病人尿潴留情况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硬膜外自控镇痛可广泛应用于剖宫产术病人的镇痛。  相似文献   

4.
杨柳青  陆康生 《科技资讯》2006,(33):123-123
静脉麻醉药异丙酚已广泛用于各种短小手术,但其镇痛作用弱,而舒芬太尼是芬太尼家族中镇痛作用最强的人工合成类阿片药,我料在人工流产术中比较观察了舒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双氯芬酸钠栓剂经直肠用药对术后疼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术后镇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DSAG、SAG和AGCDSS三组,每组30例,DSAG术后镇痛使用双氯芬酸钠栓剂100 mg经直肠纳入,Q6h,共两天;SAG术后镇痛使用舒芬太尼100 u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至100 ml,持续恒速静脉输注,2 ml/h;AGCDSS术后镇痛患者联合使用双氯芬酸钠栓剂直肠给药联合静脉输注舒芬太尼,用药方案与前两组相同.结果:与SAG相比,DSAG能满足术后疼痛治疗的需要.结论:双氯芬酸钠栓剂经直肠用药可以安全用于无消化系统病史患者术后疼痛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吗啡单次硬膜外推注与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镇痛效果.方法:100例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M组(吗啡单次硬膜外推注组);F组(芬太尼PCIA组).比较镇痛效果,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M组不良反应情况略高于F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M组的镇痛效果的优良率低于F组.结论:吗啡芬太尼均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通过观察不同给药途径的镇痛效果,虽然M组的镇痛效果优良率低于F组,但M组操作简单,更重要的是大大的节约了患者的花费,不失为基层医院的首选.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腹腔镜术后抗感染情况,探讨术后感染的有效防治措施.方法选取腹腔镜手术患者341例作为研究对象,腹腔镜子宫全切和次全切手术(A组)172例(污染类手术);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出术(B组)169例(清洁类手术),再依照术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1,3,7 d和未使用抗菌药物分为Ⅰ~Ⅳ4个亚组,对比患者手术时间、术后退热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和术后感染发生率情况.结果 A组和B组手术时间、术后体温和肠功能恢复时间各亚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使用抗菌药物的AⅠ~AⅢ3个亚组中AⅠ组抗菌药物平均使用时间明显短于AⅡ,AⅢ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AⅣ亚组术后退热时间明显长于AⅠ~AⅢ亚组,术后感染率明显高于AⅠ~AⅢ亚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Ⅰ~BⅣ4个亚组之间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Ⅳ亚组术后退热时间和术后感染率与BⅠ~BⅢ亚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对于清洁类手术患者术后不必给予抗菌药物,污染类手术延长术后抗菌药物给药时间与感染发生率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尽量缩短给药时间.  相似文献   

8.
酮络酸为新型强效非类固醇类镇痛抗炎药.本研究拟观察静注酮络酸加强芬太尼硬膜外术后镇痛的效应.结果显示:单纯静注酮络酸或硬膜外芬太尼均有较明显的术后镇痛作用,但仍需辅用较大剂量的哌替啶;而静注酮络酸和硬膜外芬太尼联合用药,则术后镇痛效果明显加强,镇痛持续时间显著延长,哌替啶的用量锐减,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未出现呼吸抑制现象.本研究还证实酮络酸可加强芬太尼硬膜外术后镇痛的效果,减少其用量,减轻其副作用,为较理想的用药组合.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多模式镇痛联合个性化心理干预对老年股骨术后谵妄的治疗效果,将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在湖南省吉首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多模式镇痛联合个性化心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镇痛措施,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气指标、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及谵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麻醉前、手术开始、手术结束时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较低,静息及活动疼痛程度评分较低.术后第1,3,7天失眠情况评分较低,术后出现谵妄的概率较低,术后第1天的血气指标PaO2,SaO2和OI值较高,两组之间上述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模式镇痛联合个性化心理干预方法在维持患者呼吸循环稳定、提高患者术后睡眠质量、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和焦虑、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等方面起积极作用,降低了术后谵妄的发生率,是快速康复外科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0.
术后急性疼痛可以引起患者体内的内源性一些递质和活性物质释放,从而影响心血管功能.采用术后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病人可根据疼痛程度为维持镇痛药的血药浓度,自己间断少量给药,从而可以避免血药浓度与止痛程度的周期性变化,以较少的麻醉药取得较好的止痛效果.本文旨在通过对外使用PCEA和不使用PCEA患者术后24h动态心率、血压监测,以探讨术后镇痛是否能明显改善患者术后循环功能.一、资料择期上腹部手术45例(其中男28例,女17例)ASAⅠ~Ⅲ级,平均年龄 42.1岁,排除有严重心血管疾病.术前进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胸部摄片、心电图等检查,并随机分成对照组(Ⅰ)和镇痛组(Ⅱ).二、麻醉方法采用硬膜外加气管插管全麻.麻醉前30min肌注苯巴比妥纳100mg和阿托品0.5mg.留置导尿和胃管.入手术室于T_(8-9)T_(9-10)硬膜外穿刺向头侧置管3cm.麻醉平面稳定,排除有全脊麻征后,给予咪唑安定0.1mg/kg、芬  相似文献   

11.
通过50例椎管内联合麻醉行子宫全切术的临床应用认为,椎管联合麻醉是可以合用的,其优点:(1)减少穿刺点,减轻韧带损伤,(2)用药剂量小,起效迅速,麻醉效果好,(3)可以持续给药,并可术后镇痛,硬加腰联合使用互补短处.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围手术期镇痛效果和早期康复方法,采用术前进行患者心理辅导和术前塞来昔布400mg分6次口服镇痛,术中彻底切除滑膜和脂肪垫组织,术后多模式镇痛,系统的功能锻炼计划等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方案具有明显的镇痛效果,并且秩序渐进的康复计划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对于TKA围手术期的综合镇痛和早期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比较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联合术后PCIA与单纯PCIA用于胸科手术术后镇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选择60例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联合PCIA),B组(单纯PCIA组)。记录术后1h、6h、12h、24h术后镇痛效果、PCIA泵使用情况,测量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h、6h、12h、24h血清中的IL-6含量。A组术后1h、6h安静与咳嗽后术后VAS评分低于B组,术后24h PCIA按压次数A组少于B组,术后镇痛满意程度A组优于B组。IL-6水平A组术后1h、6h低于B组。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联合术后PCIA可以提供满意、安全的胸科手术术后镇痛,抑制患者炎症因子释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低浓度布比卡因复合曲马多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 ,不同给药方法的镇痛作用及镇痛时间。方法 :分别于硬膜外腔应用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注入0.125%布比卡因 曲马多3mg/ml(I组30例 )。单次注入0.125 %布比卡因 曲马多100mg(II组30例 )。单次注入曲马多100mg(10ml) (对照组III组30例 ) ,比较术后镇痛时间及镇痛效果。结果 :单次布比卡因 曲马多硬膜外术后镇痛比单次应用曲马多镇痛时间稍长。布比卡因 曲马多应用PCEA ,能获得比以上两组更好的术后镇痛效果 (48hVAS<3)。结论 :布比卡因 曲马多应用PCEA ,术后镇痛效果比单次硬膜外腔镇痛更确切 ,而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氯酚酸钠栓直肠给药治疗妇科腹腔镜术后疼痛及术后舒适护理。方法将623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17例)给予双氯酚酸钠塞肛止痛,配合舒适护理;对照组(306例)采用曲马多止痛,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止痛效果、睡眠状况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止痛效果相似,但实验组睡眠状况优于对照组,发热和恶心呕吐患者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双氯酚酸钠栓直肠给药,配合术后舒适护理是治疗妇科腹腔镜术后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观察静脉镇痛泵内联合药物结合穴位针灸治疗全麻LC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将120例全麻LC术后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30人。在手术结束拔管后,A组(n=30):静脉连接150mL静脉镇痛泵,进行术后镇痛,设定流速2mL/h,镇痛泵内药物配置方法:147mL0.9%生理盐水+舒芬太尼注射液150μg; B组(n=30):静脉连接150mL静脉镇痛泵,进行术后镇痛,设定流速2mL/h,镇痛泵内药物配置方法:139mL0.9%生理盐水+舒芬太尼注射液150μg(3mL)+昂丹司琼16mg(8mL);C组(n=30):不给静脉镇痛,只腧穴内关、足三里针灸;D组研究组(n=30):静脉连接150mL静脉镇痛泵,进行术后镇痛,设定流速2mL/h,镇痛泵内药物配置方法 :139mL0.9%生理盐水+舒芬太尼注射液150ug(3mL)+昂丹司琼16mg(8mL),腧穴内关、足三里针灸。患者送入病房后观察2、6、12、24h内各组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D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最低,明显优于A组、B组和C组(P0.05),且无其他不良反应。静脉镇痛泵内联合止吐药物结合穴位针灸治疗全麻LC术后患者的恶心呕吐安全有效,经济成本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红细胞作为吗啡载体延长吗啡镇痛时效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用高渗法制备红细胞包蔽吗啡溶液(RBG—M)的可行性。对RBC—M制备过程中红细胞(RBC)的体积和形态的变化、RBG—M溶液内外的吗啡(M)浓度及含量的变化以及择期上腹部手术患应用RBC—M溶液术后镇痛的时效和吗啡的血药浓度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1)用高渗法制备红细胞包蔽吗啡溶液是可行的。(2)RBG—M溶液与单纯M溶液相比其术后镇痛作用显延长;其药代动力学指标消除半衰期(T1/2)延长3倍多。曲线下面积(AUC0→∞)增加约11倍。而清除率(CL)明显减小约9倍。(3)用RBGM溶液行术后镇痛的患其时效明显优于单纯用吗啡的患。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硬外应用新斯的明或/或吗啡的术后镇痛效果,寻求术后镇痛效果,副作用相对少的镇痛方式。方法:选择75例行下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盐水对照组(C组),新斯的明1.5mg组(N组),吗啡1.5mg组(M组),新斯的明1.0mg+吗啡1.0mg组(NM组)。观察注药后4、8、12、24、48h时的礼堂模拟疼痛评分(VAS)、副作用和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结果:C组几乎无镇痛效果,NM组4、8、12、24h时的VAS评分较N、M组明显偏低。N、M组恶性呕吐发生的率明显偏高,NM组增高不明显;N组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明显,NM组增多不明显;M组存在非常明显的皮肤瘙痒的尿潴留,NM组也有明显的皮肤瘙痒副作用,但尿潴留不明显;M组有明显的腹,NM组腹胀不明显,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较M组明显偏短,结论 :硬膜外联合应用新斯的明和吗啡,可以减少各自的用量,进一步完善镇镇痛效果,降低各自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观察运用COX-2抑制剂对骨科围手术期超前镇痛的疗效。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甘肃省中医院行髋关节置换的患者228例,双盲随机分为2组,A组(超前镇痛)于术前2天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疏导并口服塞来昔布(选择性COX-2抑制剂)200 mg,bid,术前给予帕瑞昔布40mg,静脉输液,术后8h口服塞来昔布400mg,术后2~4d口服塞来昔布200 mg每日二次。B组B(常规镇痛)给予止痛泵+安慰剂止痛治疗,术前术后常规护理。观察对疼痛的VAS评分,药物不良反应及对治疗的满意度。围手术期超前镇痛的效果与术后使用止疼泵的效果无差异,但超前镇痛的不良反应少,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较后者高(P0.05)。术前使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可以起到超前镇痛的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下腹部术后硬膜外注射吗啡镇痛的疗效。方法 择期下腹部手术病人51例,待手术缝皮时,经硬膜外导管注射吗啡液(吗啡2mg加生理盐水10mL)用于术后镇痛。结果 注药前后HR,MAP,SPO2无显著性并异(P〉0.05);术后24hVAS显著高于术后4h(P〈0.05),但无临床意义;术后并发恶心呕吐6例,尿潴留2例,瘙痒1例。结论 硬膜外注射吗啡用于腹部手术后镇育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