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西兰花中萝卜硫素提取、分离与抗癌活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对萝卜硫素[1-异硫氰酸-4-甲磺酰基丁烷]从西兰花中的分离、提取及其他制备方法进行了详细地介绍,同时介绍了国内外对其抗癌活性的研究,显示了诱人的研究开发前景,为开发和利用西兰花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无花果(Ficus carica L.)的叶为材料,采用酸碱法对其酚类物质进行了提取、分离,以苹果腐烂病菌等5种植物病原真菌为供试菌种,对该酚类物质的农用抑菌活性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酚类物质对苹果腐烂病菌等4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显著的抑菌活性,EC50均低于100μg/ml,对桔炭疽病菌也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菌活性与无花果叶的粗提液相比,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甘草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黄酮类化合物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炎抑菌、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在医药、保健、食品等行业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对甘草黄酮的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工艺及药理活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旨在为甘草黄酮类化合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龙须菜多糖的提取、分离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龙须菜多糖的最适提取工艺条件、分离方法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提取多糖的最适条件为浸提温度90℃, 浸提时间4 h, 料水比1∶100. 分别经DEAE 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柱和Sephadex 100层析柱分离, 均显示出提取的多糖含有3种以上组分. 抗氧化实验显示该多糖对Fenton体系产生的·OH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柱色层法研究了C50混合物的提取及分离,并对影响C60分离的条件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电晕负静电场联合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5-Fu)对HeLa细胞生长、增殖及死亡的影响规律.以不同强度的电晕负静电场分别作用于正常体外培养的HeLa细胞和培养液中加有一定浓度5-Fu的体外培养的HeLa细胞,采用MTT法检测HeLa细胞活性,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死亡率.发现单纯电晕电场既能促进HeLa细胞的生长(较低电压U≤2kV的条件下),激发了细胞活性,也能够抑制细胞的生长增殖(U≥6kV的条件下),提高细胞的死亡率.而任何强度的电晕电场与5-Fu同时作用,则对HeLa细胞只具有极大的抑制作用,而且对HeLa细胞具有更大的杀伤力,这种杀伤力随电晕电场强度的增加而增加.结果表明:不同强度单纯电晕负静电场对HeLa细胞生长产生不同的促进或抑制效应;电晕负静电场联合化疗药物5-Fu则增强了对HeLa细胞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多糖的提取、分离及结构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介绍了多糖的提取,分离及结构分析方面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金铃子散的半仿生提取及抗癌活性。方法将金铃子散进行半仿生提取,提取物通过MTT法研究其抗癌活性。结果金铃子散用含20%乙醇的半仿生液提取效果较佳,且抗癌活性较好,尤其对人肝癌Hep G2细胞具有抗癌活性。结论金铃子散半仿生提取物均表现出一定的抗癌活性,为其临床抗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乙醇浸提、乙酸乙酯萃取、减压蒸馏得到蒲葵籽乙酸乙酯相,经过硅胶色谱柱及TLC分离、结晶及重结晶等方法,获得7种主要的单体化合物,质谱表征结果显示分别为豆甾醇、薯蓣皂苷元、棕榈酸乙酯、小麦黄素、芹菜素、β-胡萝卜苷和正十六酸,其中薯蓣皂苷元首次从蒲葵籽乙酸乙酯相中获得。对分离出的单体化合物进行MTT法抗肿瘤实验,结果表明:薯蓣皂苷元及β-胡萝卜苷对肝癌细胞株Bel-7402、宫颈癌细胞株Hela及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是蒲葵籽抑制癌细胞功能的主要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10.
大鼠肝星形细胞的分离、鉴定及纯度、活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Higgins等方法制作大鼠2/3肝切除(pafital hepatectomy,PH)模型,用两步灌流法分散肝脏细胞,用60%Percoll梯度离心和免疫磁珠相结合分离肝星形细胞,用结蛋白(desmin,DES)和波形蛋白(vimentin,vIM)的免疫组织化学定性、定位再生肝(regenerating liver,RD、分散的肝脏细胞及分离的肝星形细胞,用RT—PCR定量肝星形细胞的DES和VIM mRNA,用蛋白免疫印迹定量肝星形细胞DES和VIM.初步证实,分离的肝星形细胞中DES和VIM阳性细胞占95%以上,从PH后各时间点分离的肝星形细胞的DES和VIM mRNA量稳定,相应的蛋白量亦稳定.表明改进的分离肝星形细胞方法具有收率和纯度高、活性好等特点,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考察电泳分析条件对葫芦巴中有效成分分离和检测的影响,建立天然药物胡芦巴中3种组分胡芦巴碱(TR)、槲皮素(QU)和柚皮素(NA)的电泳分析方法.结果表明,毛细管电泳在工作电压为20 kV,电泳介质浓度10 mmol·L-1、pH为7.8的硼砂-KDP体系,曲拉通X-100和DMF(N,N-二甲基甲酰胺)体积分数均为0.25%的条件下,能在7 min内实现对3种有效成分的检测.TR、QU和NA的峰面积和浓度分别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在3.0~200.0,5.0~150.0和1.0~200.0μg·mL-1;检测限分别为0.7、1.0、0.2μg·mL-1.峰面积和迁移时间的RSD分别为:TR,3.2%和1.3%;QU,4.8%和0.83%;NA,4.3%和1.2%.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研究药用植物双肾藤(Bauhinia glaucasubsp.hupehana)茎枝的化学成分,明确其药用物质基础。【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聚酰胺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等分离技术,从双肾藤茎枝中分离甾体类单体化合物,运用理化和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双肾藤茎枝分离获得6个甾体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4R)-5α-豆甾烷-3,6-二酮(1)、(22E,24R)-麦角甾-4,6,8(14),22-四烯-3-酮(2)、(24R)-5α-豆甾-4-en-3,6-二酮(3)、豆甾烷-4-烯-3-酮(4)、β-谷甾醇(5)、胡萝卜苷(6)。【结论】从双肾藤中分离获得的甾体类化合物包括甾醇、甾酮和甾体苷,其中化合物1和2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夹竹桃、樟树灭螺活性成分的初步提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正己烷做溶剂,提取夹竹桃、樟树叶的有效成分,研究了提取物的灭螺效果和对钉螺上爬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2种植物提取物均具有较好的灭螺效果,夹竹桃叶的提取物在60 mg/L的浓度下,药后5d,钉螺的死亡率为100%,钉螺死亡率(y)和浓度的对数值(x)的量效关系为y=100.5x-109.79,死亡率(y)和时间(t)的时效关系为y=20t-7.32;樟树叶的提取物在400 mg/L的浓度下,药后5 d,钉螺的死亡率也达100%.其量效关系为y=47.8x-52.62,时效关系为y=24.01t-21.37.夹竹桃叶提取物的灭螺活性明显强于樟树叶的提取物,但对钉螺上爬的抑制作用不如樟树叶.  相似文献   

14.
采用硅胶柱色谱法和重结晶法分离小叶中国蕨(Aleuritopteris albofusca)乙酸乙酯相粗组分.从该植物中分离出一种化合物(ent-kaurane-2β,16α,18α-triol),并通过1D和2D核磁共振谱、高分辨率质谱和单晶X射线衍射方法表征了该化合物的结构.这是从小叶中国蕨中首次分离出来的一种新颖的ent-贝壳杉烷型二萜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罗汉果叶黄酮甙的分离与结构鉴定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罗汉果叶为原料提取黄酮,用溶剂萃取、柱层析、HPLC纯化等方法进行黄酮甙的分离和提纯后,采用TLC、HPLC、IR、NM R、M S等分析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罗汉果叶含有2种黄酮甙,它们分别是:山奈酚-3,7-O-α-L-二鼠李糖甙和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α-L-鼠李糖甙。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兴安杜鹃叶中对红色毛癣菌起抑制作用的主要活性物质,本研究依据生物活性追踪法,采用多种分离手段从兴安杜鹃叶的乙酸乙酯相中分离鉴定出16个化合物,分别为Daurichromenic acid(1),杜鹃素(2),香荚兰酸(3),二氢槲皮素(4),对羟基苯甲酸(5),伞形花内酯(6),去甲丁香色原酮(7),山楂酸(8),科罗索酸(9),萹蓄苷(10),丁香酸(11),山奈酚(12),槲皮素(13),熊果酸(14),齐墩果酸(15),槲皮素-3-O-β-D-呋喃木糖(16),化合物7~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1~3、5~7、11均对红色毛癣菌有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2、6、7活性最强,为主要活性物质,其MIC_(80)为0.156 25~0.312 5 mg·mL~(-1),MBC为1.25~5 mg·mL~(-1).本研究首次发现兴安杜鹃叶对红色毛癣菌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并筛选出活性单体.  相似文献   

17.
李菲  黄庶识  王伟  江蕾  米顺利  余炼 《广西科学》2018,25(1):87-93,99
【目的】探讨广西斜阳岛附近海域海绵共附生细菌的多样性,并筛选对甘蔗鞭黑粉菌有抑制作用的活性物质,为发现潜在的细菌新物种及开发农用生防菌肥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稀释涂布法,通过6种复合营养分离培养基,从海绵Pseudoceratina sp.中分离可培养的共附生细菌。采取细菌形态学观察去除冗余,通过PCR扩增菌株的16SrRNA基因序列,并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物种多样性。采用牛津杯法进行抑制甘蔗鞭黑粉菌活性筛选实验。【结果】从海绵Pseudoceratina sp.中共分离到可培养细菌54株,经16SrRNA基因序列对比后,获得24株细菌,隶属于13科14属。其中,菌株BGMRC 2118与已发表有效菌株的16SrRNA基因序列的最高相似率为96.46%,可能为潜在新种。抑菌筛选实验结果显示,有8株细菌的发酵粗提物对甘蔗鞭黑粉菌具有很强的抑菌活性。【结论】广西斜阳岛附近海域中海绵共附生细菌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蕴藏着丰富的新物种资源,富含生物活性菌株。  相似文献   

18.
准确的染色体分离依赖于有丝分裂过程的精确调控,包括有丝分裂的时间,及纺锤体检查点的正确调控等。通过动态观察有丝分裂染色体的运动可对上述研究进行精确定量。结果显示,利用逆转录病毒系统成功构建了稳定融合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H2B的HeLa细胞系,结合细胞同步化方法,建立了一套利用活细胞荧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HeLa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体系。  相似文献   

19.
从中国山东威海海域以及新西兰部分海域等全球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主要产地采收裙带菜样品,对样品中的粗多糖和重金属含量分别进行测定,分析和比较了不同产地裙带菜中常规理化成分含量的差异.此外,对提取的粗多糖进行了衰减全反射(ATR)红外光谱检测,测得硫酸根特征基团,明确了该粗多糖中主要成分为硫酸脂多糖,且硫酸根基团的含量与岩藻多糖的功效有一定的关系.并测定了样品中硫酸根基团的含量,为进一步探讨裙带菜中岩藻多糖的构效关系,选择合适的裙带菜样品采收地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