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伟 《河南科技》2013,(10):22+30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越来重要,城市各种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地下工程在城市建设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浅埋暗挖隧道是其中的一种。本文介绍了浅埋暗挖法施工原则及施工工艺,并归纳了浅埋暗挖CRD法施工工序,总结出浅埋暗挖法的适用条件及优缺点,从而为类似工程施工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2.
卫君毅 《河南科技》2020,(8):113-115
超浅埋暗挖大断面隧道施工具有复杂性,必须对各个施工环节加以严格的控制。基于此,本文以某工程为例,分析了超浅埋暗挖大断面隧道施工技术在工程中的具体应用,以保障工程的总体质量。  相似文献   

3.
对具有断面跨度大、净距小、埋深浅、偏压、围岩稳定性差和下穿建筑等特点的隧道,如何减小和控制地表沉降成为施工中考虑的关键技术问题。基于双侧壁导坑法,建立FLAC3D有限差分三维数值模型,对8种开挖工序所产生的拱顶沉降、建筑所处地表位移、塑性区面积和类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左右侧导洞开挖对拱顶沉降影响较小,中间导洞上台阶开挖时,拱顶沉降最大,能占到总沉降的40%左右;优化后的工序要点为优先开挖深埋侧隧道,并优先开挖其浅埋侧导洞。研究结果可为该类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
祝月猛 《河南科技》2020,(29):127-129
浅埋暗挖地铁隧道施工技术常用于城市地铁隧道开挖施工中,有效地加快了城市地铁建设。本文首先论述了浅埋暗挖地铁隧道施工技术的特点,然后分析了多种浅埋暗挖地铁隧道施工技术方法,最后围绕浅埋暗挖地铁隧道施工技术在实际施工中面临的种种风险,提出了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为保证列车高速运行,线路要求顺直平坦,在城区及城市周边出现了越来越多城市隧道,它们大多是浅埋偏压隧道。本文结合工程实例着重阐述浅埋偏压富水隧道掘进支护工艺。  相似文献   

6.
以郑州地铁1号线新郑州大学站1、2号出入口通道暗挖段为工程实例,着重介绍CRD法浅埋暗挖小导管超前注浆施工工艺,并给出CRD法施工要点和技术措施,目前1、2号出入口通道已经施工结束,未出现任何工程质量问题。因此,在郑州西区地层的CRD法浅埋暗挖施工中,小导管代替管棚能够满足工程要求。该研究成果可为郑州市地铁后续工程和全国类似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东北部山区分布着大量的花岗岩地层,部分洞身处于浅埋偏压的不利状态下,全风化花岗岩富水隧道的稳定性差,开挖过程中掌子面难以自稳,注浆加固是保证隧道开挖安全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梅汕铁路大岭隧道溜塌段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该段全风化花岗岩的成分及崩解特性,得到溜塌的原因,采用前进式(或后退式)注浆+多管注浆及后期地表注浆联...  相似文献   

8.
【目的】目前,我国对水工隧洞的开挖支护研究较少,本研究以信阳市四水同治水工隧洞为研究对象,对该工程支护方案进行优化设计,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经验。【方法】通过FLAC3D软件建立模型,在支护方案的锚杆数量和喷混厚度两方面进行优化模拟计算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1)两种优化方案云图都与施工方案相似,数值上两种优化方案虽使围岩位移有所增大,但仍在安全范围内。(2)模拟锚杆优化方案虽使锚杆应力有所增大,但未超过锚杆应力极限承受范围。(3)模拟喷混优化方案与施工方案相比仅在数值上有差异,且变形位移在安全范围内。【结论】通过以上分析表明两种支护方案优化设计在安全性和经济实用性两方面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隧道洞口浅埋偏压段的变形特征,采取现场隧道变形监测和围岩室内三轴率敏性试验相结合,建立隧道围岩的弹黏塑性本构模型.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的UMAT子程序开展了隧道变形三维弹黏塑性数值分析,探讨了隧道在三种开挖工法下的拱顶沉降、水平收敛位移、围岩最小主应力及围岩塑性区分布规律,以此确立合理有效的施工工法.研究结果表明:预留核心土法、三台阶法以及上下台阶法这三种施工工法引起的地表沉降,其深埋侧分别是浅埋侧的2.01,1.48,1.83倍,边墙两侧最小主应力则分别相差0.11,0.29,0.05 MPa,表明偏压隧道的应力场和位移场在开挖支护过程中呈现出不对称分布的特点;选出适宜的施工工法为上下台阶法,采用此工法可以使拱顶沉降及地表沉降减少11.7%~22.1%,而且在施工过程中支护结构受力最为合理,有利于偏压隧道的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10.
昆沪高速黄连山隧道为浅埋、超大断面的高铁双线隧道,地质围岩条件复杂,整体稳定性较差,工程质量要求高。从爆破效果与施工安全角度出发,采用理论分析、现场试验的方法对黄连山隧道的光面爆破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出了一套较好的爆破方案,特别对周边孔的爆破参数作出了详细地分析与优化,最终使得炮孔利用率为95%左右,平均超挖量控制在6~10cm,半孔率为75%左右,隧道的开挖质量全部达到了铁路隧道的质量和安全要求。研究结果对类似环境条件下的浅埋大断面隧道掘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不同方向地震动输入下山岭隧道洞口段的抗震性能,通过建立有限元数值模型分析隧道洞口段的动力响应特征及二次衬砌的安全性能.结果表明:最大位移在Y向地震动输入时最大,Z向次之,X向最小,最大值出现在拱顶处,最大加速度和最大主应力在X向最大,Y向次之,Z向最小;在不同地震动输入下,隧道洞口处最大主应力变化幅度最大,说明隧...  相似文献   

12.
采用优选组合理论,提出了基于单项预测模型筛选的隧道变形优选组合预测方法,建立了隧道变形预测系统.系统由包含各种监测成果的监测库、动态更新的变形预测模型库和模型评价库组成,采用人机对话方式在众多的经评价满足最优组合预测条件的单项预则模型中筛选出合理的单项模型,对其进行组合预测,继而再对不同的组合预测结果进行评价比较,得到较好的隧道变形组合预测结果.将该方法应用于隧道工程的拱顶下沉预测,利用前期工况的数据建模,对后期工况的未来变形量进行滚动预测,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戈壁土路基后期沉降预测方法及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各种沉降预测的研究已在软土路基进行,而对戈壁土路基这一特殊路基的沉降预测研究较少.以兰新第二双线新疆段工程实测沉降数据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双曲线法、星野法、Asaoka法、GM(1,1)模型四种沉降预测方法,预测戈壁土路基的后期沉降并分析不同时间起点对预测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常用的双曲线法和Asaoka法的预测精度受预测时间起点影响较大,双曲线法建议恒载期5~6月后为时间起点,Asaoka法建议恒载期1~2月后为时间起点.不同时间起点对星野法和GM(1,1)模型影响较小,其中GM(1,1)模型预测结果最为精确.  相似文献   

14.
浅埋隧道施工中围岩应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某隧道为背景,对浅埋偏压公路隧道在CRD法开挖条件下进行施工力学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监控.分析开挖过程中围岩应力的变化情况,并将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浅埋偏压隧道开挖后,围岩应力场并不对称,深埋侧的变化程度大于浅埋侧;在每一个开挖步骤前后,围岩应力变化较大;钢弦式传感器能够记录围岩应力释放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安兵 《河南科技》2020,(34):133-135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速度正在不断加快,城市的道路交通网络也在不断完善。在当前阶段的城市道路交通网络中,公路桥梁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其建设工程数量越来越多,建设规模越来越大。而对公路桥梁隧道施工来说,对专业技术有着较高的要求。当前,应用最广泛的公路桥梁隧道施工技术是灌浆法,通过灵活运用该方法,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施工办法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因此有着非常高的技术价值。由此,本文主要对灌浆法在公路桥梁隧道施工中的应用情况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刘渺 《河南科技》2023,(9):84-87
【目的】隧道施工在穿越破碎带过程中容易出现大变形,影响结构安全。【方法】针对在建渝昆高铁华山松隧道项目的地质特征,通过现场监控测量及类似工程案例分析,采用“地质调查法+物探(TSP)+超前钻探”等综合超前探测手段,确定“中管棚+小导管”双层超前加固,拱架型号提高、大直径锁脚及短进尺开挖等施工控制手段。【结果】结果表明:隧道拱顶最大变形量仅为20 mm,有效地控制了大变形风险。【结论】本研究可为类似工程安全施工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确保基坑周边建筑物的安全,建立自回归模型研究周边建筑物沉降的趋势并及时预测。首先采用统计方法分析沉降监测基准的稳定性,然后根据某监测点16期观测数据,建立自回归模型AR(P),最后使用4期的预测数据与实测数据进行比较:预测值和实测值之间的最大差值不超过0.6mm。表明该模型有良好的预测结果,可应用于预测该基坑周边建筑物的沉降。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分析地铁开挖对地面沉降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以郑州市轨道交通7号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02工区黄河迎宾馆站至英才街站区间左线盾构区间为研究对象,建立了FLAC3D计算模型,研究了模型隧道开挖后形成的位移曲线。【结果】得到隧道开挖掘进地表的沉降规律,与实际工况基本吻合。【结论】说明数值模拟对盾构施工前期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针对轴向荷载作用下的单桩工作特性,基于荷载传递法,采用了描述桩-土相互作用特性的双折线荷载传递函数,得到了针对桩-土变形全过程的单桩荷载-沉降关系解析解.利用该解析解,计算了具体案例,讨论了模型参数的取值范围,计算结果与实验曲线吻合较好.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较好地描述单桩荷载传递过程,根据静载实验获得的具体参数,计算轴向荷载作用下单桩荷载-沉降关系,并估算单桩的承载力,为桩基础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龙百画 《河南科技》2013,(6):176+223
工程隧道的监控量测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测量工作中由于系统、随机及人为等系统和偶然误差的影响,量测数据具有围绕某一特定曲线呈现不规则的上下波动性。通过对量测数据进行数学分析,得出监测数据与时间之间的某一曲线函数关系,预测测点的最终变形量,通过累计变形与最终变形值的关系,预判工程的稳定性,为现场信息化动态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