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报道胡椒醛缩氨基硫脲(HBTS)与钴(Ⅱ)、镍(Ⅱ),铜(Ⅱ)和镉(Ⅱ)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合成了五个新配合物M(BTS)_2·nH_2O[M=Co(Ⅱ)、Ni(Ⅱ)、Cu(Ⅱ)和Cd(Ⅱ);n=0~3]和Cu(BTS)Ac·3H_2O。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摩尔电导、磁矩、~1H核磁共振谱、x一射线粉末衍射和差热分析等表征了配合物的组成和性质。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N,N‘—二羧甲基大环醚双内酯与铜(Ⅱ)、钴(Ⅱ)的4个固态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热重分析确证,得到了两种组成的配合物:一种为ML·HNO_3·3H_2O,配体中羧氧、叔胺氮直接配位金属离子.另一种为MHL·NO_3·2H_2O,酸式盐。4个配合物中的醚氧或酯氧通过与配位水中的氢原子形成氢键来束缚金属离子。  相似文献   

3.
用1,4—二(2′—甲酰基苯基)—1,4-二氧杂丁烷和1,7—二(2′—甲酰基苯基)—1,4,7—三氧杂庚烷,在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用 KMnO_4氧化,制得了两种键端为羧酸的开链聚醚配体:2,2′—(1,4—亚乙二氧基)—二苯甲酸(H_2L~1)和2,2′—(1,7—二乙醚二氧基)—二苯甲酸(H_2L~2)。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对它们进行了表征。在甲醇或水介质中,制得了 H_2L~1和 H_2L~2的镧系元素固体配合物,通式分别为 LnL~1(NO_2)·nH_2O 和 Ln_2L(_3~2)·nH_2O(Ln=La—Lu,Pm 除外);在甲醇介质中还制得了它们的 UO(_2~(2+))和 Th~(4+)配合物,UO_2L~1·6H_2O,UO_2L~2·3H_2O,ThL(~1_2)·H_2O 和 ThL(~2_2)·5H_2O。  相似文献   

4.
HEDP与Sn(Ⅱ)、Sn(Ⅳ)配位化合物的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Sn(Ⅱ)(H_2O)C_2H_4P_2O_ ]·3H_2O和[Sn_2(Ⅳ)(OH)_4(H_2O)_2C_2H_4P_2O_7]·7H_2O两种配位化合物的制备并用莫斯堡尔谱、红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等方法研究它们的键性质和构型。 [Sn_2(H_2O)C_2H_4P_2O_7]·3H_2O的化学位移(δ)值和四极矩分裂(△E_Q)值与Sn_2P_2O_7、SnHPO_3的数值接近,从而可推测它的构型。[Sn_2(OH)_4(H_2O)_2C_2H_4P_2O_7]·7H_2O的莫斯堡尔谱说明该配合物中Sn(Ⅳ)是六配位的。同一构型Sn(Ⅱ)化合物的δ与△E_Q值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这可用5s电子参加sp~3杂化的程度作解释。从这些配合物的红外光谱讨论了与Sn配位的HEDP电离情况,从差热热重分析讨论了这些配合物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合成铜(Ⅱ)、金(Ⅲ)的 N—5—硝基-2-呋喃甲醛缩氨基硫脲(N-FDTSCH)和2-乙酰吡啶缩氨基硫脲(2-APTH)的四种新配合物:Cu(N-FDTSC)Cl(Ⅱ)、Au(N-FDTSCH)_2Cl_3(Ⅲ)、Cu(2-APTH)Cl_2·H_2O(V)和 Au(2-APTH)_2Cl_3(Ⅵ)。基于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紫外和红外谱及热谱等对它们的组成和成键情况进行了讨论。体内和体外抗炎活性实验表明配合物 V具有较高的抗炎活性,且毒性较小。  相似文献   

6.
研究配体巯基乙酰苯胺和Co(Ⅱ)、Zn(Ⅱ)的ML_2·H_2O型配合物(L=疏基乙酰苯胺的阴离子,M=Co(Ⅱ),x=0;M=Zn(Ⅱ),x=2)可知,该配体和Cu(Ⅱ)形成(CuLOH)_2型OH基桥联双核配合物,经pH电位法在EOH-H_2O体系中测定了Mn(Ⅱ)、Co(Ⅱ)、Ni(Ⅱ)、Cu(Ⅱ)、Zn(Ⅱ)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其稳定性顺序与欧文-威廉顺序一致。  相似文献   

7.
水杨醛与氨基酸缩合而成的亚胺易与金属离子生成配合物。本文选择了与“正铁血红素口袋”(Hemepocket中的氨基酸残基相同的缬氨酸(val)、苯丙氨酸(phe)和组氨酸(his)另加上甘氨酸(gly)和丙氨酸(ala),合成了相应的亚胺和它们的Mn(Ⅱ),配合物并对后者的氧合反应及其可逆性,对照“正铁血红素口袋”中的可逆氧合过程进行研究。合成上述配合物的主要原料是水杨醛、有关的L-氨基酸和Mn(Ac)_2·4H_2O。全过程是在N_2氛下,和在驱除溶解气体的乙醇/水或绝对乙醇溶剂中进行。制得的配合物经元素分析,tga、x射线衍射、电子谱和ir谱分析后,确定实验式分别为Mn(sal-gly)·1/2H_2O,Mn(sal-L-ala)·2H_2O,Mn(sal-L-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香兰素与对甲苯胺希夫(Schiff)碱的重稀土配合物,(LnL_2Cl·3H_2O)Cl_2(Ln:Gd,Dy;L:希夫碱配体)和(LnL_2Cl_2·2H_2O)Cl·H_2O(Ln:Ho,Er,Tm,Yb,Lu),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摩尔电导和差热-热重分析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9.
以3,3—二甲基—(1H—1,2,4—三唑)—2—丁酮为配体(L)和不同铜盐反应,合成了六个Cu(Ⅱ)配合物CuL_2Cl_2、CuL_2Br_2、CuL_3(NO_3)_2、CuL_3(BF_4)_2、CuL_4(ClO_4)_2和CuL_4SO_4·4H_2O),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研究了配合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并测定了CuL_4(ClO_4)_2的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10.
在甲醇及水溶液中,合成了Nd~(3 )、Er~(3 )、Tb~(3 )与苏氨酸、半胱氨酸和酪氨酸固体配合物以及Tb~(3 )与酪氨酸和苯甲酸的三元配合物,组成为Ln(L)_3Cl_3·nH_2O(Ln=Nd、Er;L=Thre、Cys;n=2~4)和Ln_2L_3Cl_6·nH_3COH·mH_2O(Ln=Nd、Er、Tb;L=Tyr;n=2~4,m=4~8)以及Tb(Tyr)(Ben)Cl_2CH_3OH·2H_2O)。用红外、f-f超灵敏跃迁、荧光光谱及热分析测定了配合物的配位性质及结构。  相似文献   

11.
采用相同条件的液相层置法将Zn~(2+)、Cd~(2+)的硫酸盐与配体N-(1-亚甲基-4-吡啶基)-1,4-苯二胺((E)-N1-(pyridin-4-ylmethylene)benzene-1,4-diamine,pbda))反应,形成配合物[Zn2(pbda)2(H2O)8]·2SO4(1),[Cd(pbda)_2(H_2O)_2(SO_4)]_n(2),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然后测试了单体和配合物的荧光性质.晶体结构的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的结构由金属离子的半径调控;尽管Cd2+的离子半径显著大于Zn2+,但其合成的配合物的中心金属离子的配位数均为6,而配位方式和结构却完全不同;半径较大的金属离子更倾向于形成较高维数的结构;两者结构的不同导致其荧光性质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在非水溶剂中合成了氯化稀土甘氨酸配合物Ln(Gly)_3Cl_3·3H_2O和氯化稀土与甘氨酸及邻菲罗啉多元配合物LuGly(phen)_2Cl_3·H_2O(Ln=Pr,Nd)。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确定配合物的组成。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镧(Ⅲ)、铈(Ⅲ)与N,N’—亚乙基二(2—羟基—3—甲氧基苯甲亚胺)和N,N’,—邻亚苯基二(2—羟基—3—甲氧基苯甲亚胺)反应形成的固态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电子光谱和热谱等研究了配合物的组成和性质。这些新配合物的组成可表示为:[LaL(H_2O)_2]NO_3和Ce_2L·nH_2O(L=MSEA或MSPA,n=0或4)。  相似文献   

14.
以2-吡啶甲酰肼为起始原料合成了5-巯基-2-(2-吡啶)-1,3,4-噁二唑(L),以此为配体与CoCl_2·6H_2O反应得到双核Co~Ⅱ配合物Co2(L)_2(DMSO)_2Cl_4,并对该配合物的结构进行研究.X-ray单晶衍射结果表明该配合物结构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_1,由2个配体分子、2个CoCl_2和2个DMSO分子组成.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钴(Ⅱ)、镍(Ⅱ)、铜(Ⅱ)和锌(Ⅱ)与水杨醛缩异烟肼Schiff碱的固态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摩尔电导、磁矩以及差热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配合物的组成可表示为M(HL)_2·xH_2O(M=Co(Ⅱ)、Ni(Ⅱ)、Cu(Ⅱ)和Zu(Ⅱ),x=0-2).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以胡椒醛缩异烟肼(HPIN)为配体的四个新配合物:M(PIN)_2·nH_2O[M=Co(Ⅱ)、Ni(Ⅱ)、Cu(Ⅱ)和Cd(Ⅱ),n=0.5~4]。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摩尔电导、紫外可见光谱、磁化率测定、~1H核磁共振谱和差热分析等研究了配合物的组成和性质。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用复分解法合成了第一过渡系部分金属元素(Mn(Ⅱ)Fe(Ⅱ)、Fe(Ⅲ)、Co(Ⅱ)、Co(Ⅲ)、Ni(Ⅱ)Cu(Ⅱ)和Zn(Ⅱ))的布洛芬配合物。用化学分析、热分析和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确定了这些配合物的组成为Mn(Ⅱ)B_2·H_2O、Fe(Ⅱ)B_2·2H_2O、Fe(Ⅲ)B_3·2H_2O、CO(Ⅱ)B_4·HB·2H_2O、Co(Ⅲ)B_3·2H_2O、Ni(Ⅱ)B_2·2H_2O、Cu(Ⅱ)B_2·H_2O和Zn(Ⅱ)B_2·2H_2O。用热分析及显微测熔测定了上述配合物的熔点及分解温度。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上述配合物中心离子与羧基氧结合的M-O键的性质除Fe(Ⅱ)有较明显的离子键特征外,其余则离子键和共价键兼而有之,Δν=ν_(反对称)(coo~-)-ν_(对称)(coo~-)与中心离子外层d电子关系呈规律性变化,d—电子层为半(全)充满时,Δν均为190cm~(-1),随d~6~d~(10)电子数增加,Δν有规律地增大。表明d—电子对M—O成键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8.
羧基桥联的双核Cu(Ⅱ)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二个新的一个分子中含有二个羧基桥联的双核 Cu(Ⅱ)配合物[Cu(Phen)(HCOO)]_2·(NO_3)_2·3H_2O(1),[Cu(Phen)(CH_3COO)]_2·(NO_3)_2·3H_2O(2)和一个一分子中含有一个羧基桥和一个羟基桥的双核 Cu(Ⅱ)配合物[Cu_2(OH)(C_2H_5COO)(Phen)_2]·(NO_3)_2·H_2O(3)以及单核 Cu(Ⅱ)配合物[Cu(Phen)(CF_3COO)]·(NO_3)·H_2O(4)(其中 Phen 为2,9-=甲基-1,10-啡罗啉).通过元素分析,等离子光谱、红外光谱,TG 及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对四个配合物进行了初步表征,测定了它们的氧化还原电位及电导.通过分析讨论,确定了配合物中羧基的配位方式.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配合物[Cr(Enic)_2(H_2O)Cl_3]·H_2O 的制备方法,并通过测定配合物的电子光谱,给出了铬(Ⅲ)d 电子的系列跃迁参数.  相似文献   

20.
采用改进的半微量相平衡方法研究了La(ClO_4)_3·3H_2o—18c6—C_2H_5OH三元体系在25℃时的溶解度,测定了各饱和液相的检光率,结果表明有了三种化学计量的配合物(4La(ClO_4)_3·3(18C6)·12H_2O·9C_2H_5OH;La(ClO_4)_3·18C6·3H_2O·2C_2H_sOH和La(ClO_4)_3·2(18C6)·3H_2O·C_2H_5OH)生成。分离制备了两种配合物,经化学分析测定,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La(ClO_4)_3·18C6·3H_2O与La(ClO_4)_3·2(18C6)·3H_2O;用IR,TG,DTG及电导对配合物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