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花毛圈大圆机的沉降片除受沉降片三角控制外,还受提花轮的控制,其沉降片的运动曲线比较复杂。分析研究沉降片的运动曲线以及沉降片与织针运动曲线对位关系,对毛圈的正常成圈、毛圈织物的提花图案效应、以及提花轮的安装调整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日本福源公司RX-PLZ型提花毛圈大圆机为例,针对提花毛圈大圆机沉降片运动曲线的特性,分析了水平提花轮与沉降片的啮合关系,探讨了提花轮齿及其钢米控制沉降片的运动状态,研究了由沉降片三角和由提花轮控制沉降片的运动曲线与织针运动曲线的对位关系,并分析了毛圈纱垫纱位置与弯纱成圈的各种状态间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1.水平提花轮与沉降片确有一定的啮合关系;2.提花毛圈机的沉降片分别受沉降片三角、提花轮齿和钢米作用形成不同的沉降片运动轨迹;3.提花毛圈机织针和沉降片运动曲线对位调整有一定的范围,两曲线的对位关系直接影响到垫纱位置,对毛圈纱能否正确形成毛圈线圈或平针添纱线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4.与单独由沉降片三角控制沉降片的运动曲线相比,由提花轮控制沉降片的运动曲线,其沉降片与织针运动曲线对位关系有较小的调整范围。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金相组织观察、油品分析及对磨屑的扫描电镜分析,认为造成西德MNPJ型单面毛圈圆纬机弯纱三角与织针早期磨损失效的主要原因是所选用的15号工业白油的润滑性能不能满足该机编织毛圈织物时的润滑要求。主要磨损类型是磨粒磨损和疲劳剥落。研究表明,摩擦偶件的显微组织和性能及工况条件的变化,会导致控制磨损的主导磨损类型发生转化。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工厂网带炉条件下淬火织针表面硬度不足的原因。通过理论研究和现场实验,获得了较佳的加热温度、网带速度、保护气氛等工艺参数,进而提高了织针表面硬度。改进的工艺已被成功地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相似文献   

4.
通过实验与分析,得出了羊毛衫织物中纬平针、1+1罗纹、满针罗纹、罗纹空气层、畦编等5类常用组织的编织密度系数与弯纱深度之间的回归方程式.  相似文献   

5.
以水平提花轮控制沉降片的运动状态为研究对象,从理论上建立了提花轮齿和两种钢米与双片鼻沉降片的啮合关系式,并定量地分析了提花轮齿和不同尺寸的钢米在弯纱区域控制沉降片的径向挺进距离和各弯纱始点的周向位置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研究织针分离工作表面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针踵与曲线三角针道间隙时的动力学模型,并在模型中考虑了接触点压力角及综合曲率半径对接触刚度的影响,给出了各参数的计算方法。井用计算机模拟计算不同间隙及织针初始飞离工作表面速度对冲击力的影响,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吻合。为合理选择针道间隙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电子计算机和乌斯特(Uster)纱线均匀度仪的适当组合,实测了正常纱、含周期不匀纱和牵伸不匀纱条的片段间变异——长度曲线(简称B(L)曲线),找出了实际纱条的B(L)曲线与纱条不匀结构的关系。又应用随机过程理论和傅立叶变换方法,推证了实际纱条的B(L)曲线与纱条细度变化的各波长分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把过去沿用的有关理想纱条的B(L)曲线的理论发展到对实际纱条B(L)曲线的理性认识。本文所采用的测试方法,可作为今后研究纱条不匀和仪器研制工作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想起了赫鲁晓夫同志在1958年7月29日接见印度记者的一次谈话。印度记者提到,在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和争取和平的斗争的关系这个问题上,某些西方国家人士、甚至某些和平人士一直持有这样一种论点,即反殖民主义斗争有时破坏争取和平的斗争,同争取和平的斗争相予盾。赫鲁晓夫同志在回答时劈头就指出:在这个问题上,殖民地国家或前殖民地国家的代表和西方国家某些代表之间的分歧,并不是偶然现象。“殖民地人民争取摆脱殖民地依附地位的斗争是一个生和死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网织红细胞作为成熟红细胞的前体,可直接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盛衰与红细胞的活动度,临床上网织红细胞参数对判断骨髓红系造血机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长跑训练过程中网织红细胞参数的变化规律,为预测正常训练过程中训练者低血红蛋白的出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织编机构进行了分类。就两种典型的舌针传动进行了分析,求得其实际的运动规律。并且进一步阐明了对织编机构成圈可靠性的分析方法。这种分析方法有其普遍意义,可用于设计、研究各种不同的织编机。事实证明:织编机的结构虽种类繁多,只要掌握其分析方法、就可设计出合理的、可靠的结构来,用之于生产。这种分析方法有助于对现有机构进行分析比较,也有助于探索新的机构、进一步提高现有织编机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提花原理,提出一种新型的电磁永磁混合悬浮驱动式织针模型。通过分析悬浮式织针的驱动模型,分析织针在各个阶段的运动规律,探讨针织利用磁悬浮驱动方式实现特定轨迹的可行性。在对织针运动轨迹的分析仿真的基础上,通过设定参数仿真通入电磁体的电流大小和方向。为最终选定电磁永磁尺寸和属性参数以及探讨织针的控制方案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导得纺纱杯内纱条曲线形状和张力的方程;利用这些方程可以比较可靠地求得纺纱杯内的纱条张力,解决杯内纱条张力不易测定的困难。根据这些方程作图,就可从这些图中简捷地求得杯内纱条的重要参数,用来计算纱条张力。另外,本文对正反向剥取形式也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3.
董谦  刘伟 《科技信息》2009,(29):I0577-I0577,I0542
地基沉降计算是土力学的主要难题之一寻找一种有效的手段来提高计算结果的精度,以满足工程上对变形和沉降计算的要求非常迫切。本文在分析现有地基沉降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假设提出了一种新的地基沉降计算方法——指数曲线配合法。通过工程实例分析,证明指数曲线配合法的预测误差明显小于其它地基沉降计算方法的预测误差。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指数曲线法确定软基最终沉降量进行推算的过程,探讨了如何利用该法进行预测的思路,结合工程实例,根据某级荷载下沉降记录对下一级最终沉降作了预测,为软土地基沉降预测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第一部分基本方程根据单自由度系统振动原理和一些为了使重要参数k_2——横向刚度简化而设立的假说,导出了可以用来说明和分析直线三角在整个作用区域内对织针冲击作用的一些基本方程。一般说来,直线三角的整个作用区可以分为: 1.冲击区其中存在有第一次冲击和几次再冲击。第一次冲击力的峰值等于针槽对织针的阻力和振动的振幅之和,这个振幅和织针的速度、频率以及质量成正比。也可以象第一次冲击一样来考虑再冲击,但是必须考虑减缩因子q,而这q是由开始再冲击时,织针的初始纵向速度所确定的。二次冲击间的时间间隔和织针的纵向速度成正比,而和摩擦阻力成反比。 2 平稳区在平稳区内对织针的作用力等于阻尼和摩擦力之和。本文还给出了直线三角对织针作用力的波形图的典型模式。第二部分实验和结论进行了大量的用来探讨直线三角整个作用区内三角对织针作用力的实验。这些实验是在用各种不同织针、三角以及各种不同速度的情况下进行的。这些实验的结果表明:第一部分中用来解释直线三角对织针冲击作用特性的基本方程是可靠的。文中以举例的方式,列举了一些由实验得到的数据和照片。结合理论分析和实验考查,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这些结论是关于:在整个作用区内三角对织针作用力的波形的典型模式;第一次冲击力峰值;再冲击力;平稳区作用力;二次冲击间的时间间隔以及三角斜率和织针速度对冲击力的影响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上海交大船舶流体力学研究室对渔船装球鼻首后的静水阻力,波浪中阻力和横摇、纵摇、升沉影响的船模试验结果。试验了船长为41米和44米的两艘渔船,分别在船体型线不变的情况下装 S—V 型球鼻首、水滴型球鼻首和普通首的静水和波浪中性能。船模试验在规则波中进行。给出了零速横摇,不同速度迎浪的纵摇、升沉和波浪中阻力增值的频率响应曲线。用 ITTC 两参数波谱预报有义波高2米、4米的实船性能。结果表明:在机器功率不变情况下球鼻首使静水航速增加0.1~0.2节,水滴型和 S—V 型球鼻首的效果差别不大。在4级浪时,球鼻首船较普通首的船有义横摇幅值减小9%左右。纵摇有义幅值较普通首小;而升沉则较普通首稍大。最后使球鼻首的船纵向运动较普通首缓和。球鼻首船的失速较普通首稍大,但它们在波浪中的航速差不多。  相似文献   

17.
本文拟用分析的方法,证明曲线上的运动不变矢和不变量。  相似文献   

18.
通过大量研究,分析讨论了在横机上编织羊毛和氨纶添纱织物时导致跳纱现象的各种因素,包括添纱导纱嘴的结构形状和安装、羊毛纱线线密度、喂纱张力、牵拉力、织物组织结构等,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理论界对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流行着这样的看法: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物质运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我认为这种说法不正确。任何运动,既是绝对的,也是相对的。静止除了相对性外,还有绝对性一面。运动和静止互相依存、互相转化,是对立的统一,但两者不存在绝对和相对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盾构推进和地表沉降的变化关系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上海某超长盾构隧道工程监测的实践,介绍了盾构隧道监测的一般内容:地表沉降和地下管线安全监测;地面房屋沉降和倾斜观测;水位测试;土体水平位移监测和局部地段隧道沉降、净空收敛监测。并从几个方面对监测数据作了详细的分析,得出了盾构推进方向和隧道纵向的沉降变化及隧道横向沉降槽的变化规律,同时分析了盾构切口距建筑物沉降点距离和沉降量的关系,最后得出了盾构推进和地表沉降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地表沉降的5个阶段,即:前期沉降阶段;开挖面前的隆沉;通过期间沉降阶段;盾尾间隙沉降阶段和后期沉降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