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微生物絮凝剂由于其安全、高效、可生物降解、无二次污染等优势,已经成为水处理的新方向。介绍了微生物絮凝剂的培养条件及其影响因素,包括C/N、温度、pH以及细胞生长的影响,并且对其絮凝活性的影响因素(温度、pH、离子浓度)进行了分析;通过实验数据充分说明了微生物絮凝剂相对普通化学絮凝剂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絮凝剂应用于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污水处理效果,对生物的毒害效应,有无二次污染等方面出发,综述了传统絮凝剂在水处理中存在的缺陷以及微生物絮凝剂在水处理中的优越性,对微生物絮凝剂可能在将来取代或部分取代传统的无机及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作了科学的分析,从降低微生物絮凝剂在污水处理中的运行成本及提高处理效率等角度提出了几点优化方案,同时举例说明了微生物絮凝剂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优势及其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李杰  常海平  张鹏 《甘肃科技》2005,21(9):29-30
壳聚糖絮凝剂具备无毒、价廉、无二次污染的高分子絮凝剂。以黄河水为研究对象,讨论了壳聚糖在给水处理中应用的可行性,确定了壳聚糖絮凝处理给水的工艺条件,壳聚糖适宜的pH值为8~12,浊度去除率高达95%,通过对比实验,显示了壳聚糖絮凝剂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絮凝法是目前国内外用来提高水质处理效率的一种既经济又简便的水处理方法,絮凝剂是絮凝沉降法的核心,而絮凝理论的研究为絮凝剂产品的开发提供了保证;与传统的絮凝剂相比,微生物絮凝剂具有无二次污染、安全无害等优点;介绍了目前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现状,并对其发展趋势作了简单的展望.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絮凝剂在油田水处理中使用的研究,分析探讨了絮凝剂的净化反应机理、絮凝剂的类型及应用、以及它在油田水处理方面的重要作用,并且针对目前油田所使用的絮凝剂的主要性能和发挥絮凝剂在油田水处理方面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6.
新型生物絮凝剂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了传统絮凝剂在水处理中存在的缺陷以及微生物絮凝剂在水处理中的优越性,提出了絮凝剂的新发展方向是开发微生物絮凝剂.阐述了发展微生物絮凝剂的重要性及种类、结构特性、原理等问题并指出了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国内近几年无机高分子絮凝剂铝系絮凝剂、铁系絮凝剂、硅系絮凝剂及其复合絮凝剂的制备和应用进展状况的比较研究, 发现复合絮凝剂的处理效果明显好些, 但高效、质优、价廉和无二次污染的絮凝剂尚有待开发.  相似文献   

8.
水处理絮凝剂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岳巍 《科技信息》2009,(25):I0034-I0035
本文从絮凝剂的原理、特点及应用现状对常用水处理絮凝剂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今后水处理絮凝剂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主要介绍了水处理絮凝剂的种类;叙述了无机絮凝剂在钢铁废水、印染废水、油田水、焦化废水以及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以及研究现状,并对无机絮凝剂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水处理絮凝剂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芳蓉  贾如琰  何玉凤 《甘肃科技》2007,23(1):155-158,105
文章论述了水处理絮凝剂的重要地位、种类和应用现状,对无机絮凝剂、有机絮凝剂和微生物絮凝剂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并且展望了絮凝剂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以淀粉生产废水作为培养基,利用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得到的一株成团泛菌生产微生物絮凝剂。试验结果表明:发酵液中具有絮凝能力的物质绝大部分存在于离心后的上清液中;该絮凝剂溶液在100℃下保持60min后絮凝率为93.23%;高岭土悬浊液pH值为4-9时,该絮凝剂的絮凝率均在90%以上;絮凝剂溶液在4℃和20℃存放120h后,絮凝率分别为92.70%和92.21%。这些说明该絮凝剂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pH稳定性和时间稳定性。经显色反应、紫外光谱分析可确定该絮凝剂主要含多糖,通过硫酸-苯酚比色法测得该絮凝剂中多糖含量为75.60%。  相似文献   

12.
微生物絮凝剂BS-5的筛选及其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河水底泥中筛选出一株高效稳定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BS 5·对该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后,BS 5产生的絮凝剂对高岭土悬浮液的絮凝率可达97 5%·研究了微生物产生菌BS 5培养时间与其培养液絮凝性能的关系,培养液中絮凝活性的分布·以高岭土悬浮液为研究对象,考察了MBFBS 5的用量、pH值对絮凝性能的影响和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MBFBS 5具有培养时间短,用量小,pH值应用范围广,热稳定性能高等优点·啤酒废水的净化处理结果表明,BS 5产生的絮凝剂具有良好的絮凝作用,CODCr去除率可达79 2%·  相似文献   

13.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其絮凝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常规的细菌分离纯化方法,从活性污泥和农田土壤中筛选到12株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茵,经复筛得到一株高效絮凝剂产生茵MBFP-7.以高岭土悬浮液为絮凝对象,研究了温度、pH、微生物絮凝剂的投加量和Ca^2 对絮凝活性的影响;探讨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  相似文献   

14.
超细全尾砂絮凝沉降参数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得到最优的絮凝沉降参数,以絮凝沉降正交试验数据为训练样本和检验样本建立BP 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絮凝剂单耗、料浆浓度及絮凝剂浓度作为输入因子,沉降速度和极限浓度作为输出因子。对比隐含层节点数对模型训练过程及预测精度的影响,选取最佳预测模型节点数为9。将絮凝沉降参数细化输入到预测模型中,从而搜索出优选样本,优选参数絮凝剂单耗为4.5 g/t,絮凝剂浓度为0.11%,料浆浓度为15%。经实验对比,该模型对絮凝沉降参数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能控制在5%左右,精确度较高,可以作为絮凝沉降参数优选的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以两性淀粉为絮凝剂处理染料废水,并与复配聚合氯化铝絮凝剂、木质素基改性絮凝剂、壳聚糖季铵盐絮凝剂和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絮凝性能进行比较,研究废水的pH、絮凝剂的质量浓度对其絮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性淀粉絮凝性能优于上述絮凝剂;并且在pH为6.0~8.0、絮凝剂两性淀粉絮凝剂的质量浓度为65mg/L时,废水的COD去除率最高可达50%。  相似文献   

16.
煤炭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生物絮凝剂属于新型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它与传统化工类絮凝剂相比具有絮凝效果显著及环保等优点。本文把酱油曲霉作为煤炭微生物絮凝剂的产生菌,采用离心沉降和超声波破碎等方法,研究了酱油曲霉的培养液原液、培养原液离心上清液、破碎液、破碎液离心上清液等含有不同成分的四种菌体提取液对煤泥水的絮凝效果。絮凝试验结果表明:酱油曲霉具有不同成分的菌体产生液对煤泥水都具有一定的絮凝作用。其中采用破碎液离心上清液,当菌液量为1.5%,在添加助凝剂(CaCl2)用量为0.2g/L的条件下。絮凝率最高可达到90.76%。作为煤炭生物絮凝剂酱油曲霉具有优良的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17.
选用三种不同灰分、不同粒度组成的煤样,采用表面电位仪测定了煤泥颗粒的ζ电位,分析了水的硬度、PH值等因素对煤泥颗粒表面电位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煤泥水的絮凝沉降试验,分析了絮凝剂种类、用量等因素对煤泥水絮凝沉降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天然蒙脱石矿物,制备了一种新型混凝剂样品,蒙脱石-聚合硫酸铝,并在对3种含高浓有机污染物工业废水的处理过程中,考察了样品的絮凝性能,结果表明,对于有机污染物含量偏高的工业废水,蒙脱石-聚合硫酸铝是一种较事硫酸铝更具实用价值的絮剂新品种。  相似文献   

19.
复合菌群的构建及其所产MBF絮凝活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筛选到的MBF产生菌构建出了比单一菌群所产MBF絮凝活性更高的复合菌群—复合2,研究了培养基初始pH值、培养温度、摇床转速、碳源、氮源和接种量等因素对复合2所产MBF絮凝活性的影响。应用实验表明,复合2所产MBF对靛蓝印染废水有较好的去除CODC r和脱色效果。  相似文献   

20.
改性双氰胺-甲醛絮凝剂(MDF)的脱色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改性双氰胺-甲醛絮凝剂(MDF)分别对含活性染料、酸性染料及分散染料的印染废水进行絮凝脱色实验.考察了MDF在不同投药量、pH值及不同起始浓度下的处理效果,研究表明MDF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水处理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