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榕树传粉生物学是当今植物生殖生物学研究的一个热点 .榕树为榕小蜂提供具生态保护作用的栖息场所和生长发育必须的营养物质 ,榕小蜂为榕树传粉 ,二者是植物和昆虫间高度专一化的互惠共生伙伴 .榕树和榕小蜂各具独特的生物学特性 ,共生双方在形态结构、生理生态和生物学行为上高度特化和互适 ,在物候生活史链上环环衔接 ,构成一个十分复杂而精确的传粉生态系统 .  相似文献   

2.
榕树与传粉榕小蜂是传粉互利共生和协同进化的经典范例之一,分子钟和化石记录显示榕树与榕小蜂共生体系的起源大约在8700万年前。共生体系是如何维持如此漫长的年代?围绕这一问题国内外学者已经展开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共生体系的起源与维持的主要研究成果,旨在讨论该热点领域研究进展。促进该领域的研究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6种榕树及其传粉小蜂共生体系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榕树(Ficus spp.)和榕小蜂共生体系是由宿主和共生者之间的生殖配合维系的.采用隐头花序解剖、对比观察的方法研究了福建省东北部6种榕树及其共生昆虫传粉体系的种间差异.结果表明:6种榕树花的性别分离成雌花、瘿花、雄花和两性花,植株的性表达有雌雄同株和雌性两性异株的区别,雌、瘿花有或无花柄(子房柄)单层或双层排列,雄花有散生、半集中和集中着生的分布方式,花序大小、花的数量、苞片数目、孔道苞片功能分区、出飞孔形成方式均有差异并与榕小蜂的行为相对应,每种榕树通常仅有1种传粉昆虫,6种榕树及其共生小蜂分别形成各自独立的传粉体系.显然,这种传粉体系存在丰富的种间差异性,各共生体系对传粉生物学的性状有不同的进化选择,体现了共生双方进化适合度和共生对策,维护了共生体系的稳定性和独立性.  相似文献   

4.
传粉榕小蜂和榕树形成了传粉昆虫与植物间互利共生的典范.除了传粉榕小蜂外,榕果内还存在多类非传粉榕小蜂以及蝇类、蛾类、甲虫类等昆虫,这些昆虫在形态和生活史等方面形成了对榕树的适应;一些种类对榕树具有种层次上的寄主专一性,存在对寄主植物的适应辐射.而那些生活在榕树其它部位的昆虫对榕树的寄主专一性则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5.
雌雄同株榕树Ficus具有显的雌花花柱异长现象并在花序腔内形成子房的不同层次的空间结构。在每个子房层里的每一朵雌花都可能产生一个种子或是一个小蜂后代。研究针对雌雄同株的子房分层现象,对榕亚属的垂叶榕F.benjamina subgenus Urostigma从雌花期到雄花期进行了跟踪调查。该种榕树雌花期的花序果可接收多于一只传粉小蜂E.koningsbergeri,说明小蜂间存在产卵竞争。雄花期产蜂雌花的子房层分布显示,在雌花期传粉小蜂间有产卵竞争的情况下,它们多将卵产在中间层的子房中。这一现象说明,小蜂间为竞争产卵位置使其有增加在外层子房中产卵的趋势。同时,对雄花期产种子的雌花子房分布调查表明,产种子的雌花花柱显长于产蜂的雌花,即明显向子房外层分布方向增加。另外,还发现在少数果中只有种子产生。与正常即产种子又产小蜂的花序果相比,在短花柱雌花的子房中产生的种子明显增加,这些种子多集中于中层子房花中。雄花期调查结果还表明,最终种子的产出显大于传粉小蜂后代的产出,表现出明显的种子产出优势。产蜂与产种子的子房的空间分层分布与榕树雄花期的种子和小蜂产出之间的差异均表明,榕树的雌花子房分层现象是调节榕树与传粉小蜂利益冲突的关键因素。榕树具有明显的种子优势可能也与雌花的子房分层有关。  相似文献   

6.
雌雄同株榕树Ficus具有显著的雌花花柱异长现象并在花序腔内形成子房的不同层次的空间结构.在每个子房层里的每一朵雌花都可能产生一个种子或是一个小蜂后代.研究针对雌雄同株的子房分层现象,对榕亚属的垂叶榕F.benjamina subgenus Urostigma从雌花期到雄花期进行了跟踪调查.该种榕树雌花期的花序果可接收多于一只传粉小蜂E.koningsbergeri,说明小蜂间存在产卵竞争.雄花期产蜂雌花的子房层分布显示,在雌花期传粉小蜂间有产卵竞争的情况下,它们多将卵产在中间层的子房中.这一现象说明,小蜂间为竞争产卵位置使其有增加在外层子房中产卵的趋势.同时,对雄花期产种子的雌花子房分布调查表明,产种子的雌花花柱显著长于产蜂的雌花,即明显向子房外层分布方向增加.另外,还发现在少数果中只有种子产生.与正常即产种子又产小蜂的花序果相比,在短花柱雌花的子房中产生的种子明显增加,这些种子多集中于中层子房花中.雄花期调查结果还表明,最终种子的产出显著大于传粉小蜂后代的产出,表现出明显的种子产出优势.产蜂与产种子的子房的空间分层分布与榕树雄花期的种子和小蜂产出之间的差异均表明,榕树的雌花子房分层现象是调节榕树与传粉小蜂利益冲突的关键因素.榕树具有明显的种子优势可能也与雌花的子房分层有关.  相似文献   

7.
<正>榕树和传粉榕小蜂是昆虫与植物之间专性互利共生关系的标志性代表。当然,除传粉榕小蜂外,还有多种非传粉榕小蜂等其他昆虫与榕果相伴共生。互利共生是两个物种在长期而稳定的进化历程中形成的互相依赖、共同获利的共生关系。互利共生的生物构成了一种非常巧妙而有趣的共生系统,也为科学家研究物种间协同进化和物种形成等课题提供了理想的研究对象。其中,传粉昆虫和植物之间的  相似文献   

8.
爱玉隐头花序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东北部5个野生爱玉种群的花序分期、花数统计和套袋实验结果表明:爱玉花序具多型性,雌花序中有雌花4 405~7 143朵,雄花序中有瘿花4 856~8 864朵,花数相差悬殊并与花序外形大小呈正相关;瘿花已不能结实,在生理功能上与雌花完全分离,实为专供小蜂生长的中性花;雌花序发育无C,D期,由B期直接进入E期,人工授粉可获96.36%的结实率.  相似文献   

9.
药用植物沙参的传粉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药用植物沙参Adenophora hunanensis Nannf,在自然授粉中结实率约为8%,其花柱的授粉率较高,达70%,为结实率的8.75倍,柱头上的平均花粉量为5-16个,但多数来自自花的花粉,散粉期花粉活力较高,从不同处理下的结实率实验看,沙参的有性繁殖主要依靠异花授粉,其自花授粉的结实率为0.6%,作者认为,在影响结实率的诸多因素中,异花授粉的效率以及植物对异花授粉的依赖程度是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对福州市区27株笔管榕的雄花期榕果进行定时定点采集、观察与鉴定,在802个榕果内采集到小蜂标本48 990只,隶属于小蜂总科中的5个科(亚科)7个属的7个种,其中榕小蜂科的Platyscapa ishi-iana为传粉小蜂,其余6种为非传粉小蜂,分别属于金小蜂科、广肩小蜂科、姬小蜂科及隐针榕小蜂亚科.单个榕果中的榕小蜂通常有1~3种,最多5种,传粉小蜂在榕果中普遍存在,数量由几十只到上百只不等,约占82.75%.非传粉小蜂中Philotrypesis sp.、Acophila mikii、Otitesella ako所占的比例较高,分别为5.89%,5.61%,3.17%.Sycophila sp.、Sycobiomorpha sp.所占比例较低,分别为1.94%,0.65%,这5种小蜂全年几乎各个月份都可采集到,属常见种.Aprostocetus sp.全年仅收集到3只,为偶见种.对福州笔管榕榕果中小蜂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编写了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1.
介绍脱机手写体汉字识别的基本流程,以传统决策树ID3模型为基础,对决策属性挑选策略进行改进.该方法基于信息增益的计算标准,通过引入属性间相关性关系对传统ID3算法“多值偏向性”的缺陷进行补偿,提出节点协调度的预剪枝策略.从分类精确度方面对改进的ID3算法和传统D3算法进行比较和分析.将改进的ID3算法应用于手写体汉字识...  相似文献   

12.
特征刻画了一类非自伴算子——U-标算子的谱。为此,引入算子谱性概念。具有谱性的U一标算子的点谱和连续谱由其U-谱族可以特征刻画,而且其谱集在拟仿射相似变化下保持不变。通过例子说明谱性容易验证。  相似文献   

13.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5,27(1):105-108
借助矩阵范数和矩阵谱半径的概念,结合极限理论和数项级数的有关结论,给出了矩阵级数一致收敛的判定和性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Hermite矩阵的研究,给出了次Hermite矩阵、反Hermite矩阵、Hermite矩阵、反次Hermite矩阵、双重Hermite矩阵、反双重Hermite矩阵的基本概念,得到了双重Hermite矩阵、反双重Hermite矩阵的线性运算的封闭性,判定次Hermite矩阵的充要条件,以及双重Hermite矩阵、反双重Hermite矩阵之积是双重Hermite矩阵的充要条件;还得出了反双重Hermite矩阵的主、次对角线元素的特征等。  相似文献   

15.
豫南板栗林亚非马蜂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豫南板栗林中亚非马蜂的形态、世代、蜂巢特点、越冬、活动规律、繁殖、捕食、趋性、天敌等进行详细调查。通过助迁蜂巢、田间管理、驯化、人工提前建巢增代等4个途径,提高了亚非马蜂在豫南板栗林中的数量.  相似文献   

16.
利用树的结构给出了 X到 Y的映射 YZ,Sn 以及矩阵积和式 per( A)的一种计算方法和高效率计算机鼓轮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7.
The family tree flower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Kenrick P 《Nature》1999,402(6760):358-359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矩阵特征的控制不等式 ,获得了以下两个主要结论 :(1 )对于任意的 n阶复阵矩阵 A和正整数 k、r,恒有以下特征的控制不等式成立 :(α1 ,α2 …αN) (β1 ,β2 ,…βN) (N =Ckn)  其中   αj=|∏kh=1 λh(j) (A) |2 r,βj=(∏kh=1 λih(j) (AA* ) ) r(j=1 ,2…N)(2 )若 Ai(i=1 ,2 ,…m)是 m个 n阶四元数矩阵 ,r是任意正整数 ,则以下奇异值控制不等式成立 :((σ1 (∏mi=1Ai) ) r,(σ2 (∏mi=1Ai) ) r,…… (σn(∏mi=1Ai) ) r (∏mi=1σ1 (Αri) ,   ∏mi=1 σ2 (Ari)…… ∏mi=1 σn(Ari) )  相似文献   

19.
讨论了A:{1,2,3…n}集合上子集格的D-类的一些性质,并刻划了子集格上的Munn半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