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用最小偏向角法测定了可见光中不同波长的光在三棱镜中的折射率,按照Cauchy经验公式用Origin软件拟合实验数据,得出了三棱镜材料的色散关系曲线;确定了玻璃ZF1和玻璃K9色散关系中的参量A0、B0值;确定了两种玻璃棱镜的角色散本领;分析得出了三棱镜的角色散本领与棱镜材料的折射率及入射波的波长有关,三棱镜的角色散本领随棱镜材料折射率的增大而增大,随入射波波长的减小而增大。  相似文献   

2.
利用分光计精确地测定了不同波长的光入射时三棱镜的折射率,按照Cauchy经验公式拟合实验数据,得出了在可见光段,三棱镜材料的色散关系,即求出了色散常数a和b。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最小偏向角法测量三棱镜玻璃折射率的原理,给出了偏向角与入射角的一般表达式,并用Mathematica软件画出了其变化曲线,为快捷地找到出射光线,掌握出射光线的移动规律,准确判断最小偏向角的位置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测量了光源各谱线的折射率,由实验数据,用最小二乘法得到三棱镜的色散公式。  相似文献   

4.
记得中学时代学过的三棱镜的色散原理,当时觉得很神奇,小小的三棱镜能把平常的白光散出好看的七色光,现在想来我们生活也是一个三棱镜,平淡无奇的教学活动因着我们的反思散出美丽的光彩.  相似文献   

5.
采用汞灯光谱谱线波长为已知数据,测量其通过三棱镜后所对应的各最小偏向角,求出其对应的折射率n值,进而作出色散曲线,验证其所满足的函数关系,在此基础上用图解插值法求其钠光谱谱线波长.  相似文献   

6.
光子晶体负折射的计算机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计算机上采用MATLAB编程进行理想透镜和负折射三棱镜的光路仿真,分析光在光子晶体中的成像条件,重点计算一种典型的二维光子晶体:负折射三棱镜光子晶体的色散特性.结果发现,光子晶体负折射成像的条件是晶体两侧的折射率与晶体折射率必须绝对值相等,晶体的厚度必须大于光源到晶体的距离;光线在进入负折射率光子晶体三棱镜时,会存在一个最大偏向角,负折射三棱镜光子晶体可以通过调节光子晶体的结构参数来改变其色散特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利用光子晶体的色散特性,通过调节相关的结构参数来对分光仪和波分复用/解复用器等光学器件进行相关的性能优化.  相似文献   

7.
根据三棱镜对光的色散原理,提出了用分光计观测原子光谱并用最小偏向角对各谱线进行标记,比较光谱的位置,从而用内插法测得了未知谱线的波长。实验结果表明:使用三棱镜最小偏向角尺度分析法测定波长有其可操作性和一定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8.
虹和霓是一种美丽的自然现象,它是太阳光经雨滴后产生的一种色散现象。研究虹霓的角色散,并将它与水三棱镜的角色散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虹和霓的角色散具有相同的数学形式,在数值上,霓的角色散比虹的角色散大;球形雨滴对光的色散作用大。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 1666年,牛顿在研究光的特性时发现,太阳光经过三棱镜会变成彩色光(见图1和图2).据此,他推测太阳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组成.他把这种现象称为"散射",把七色光称为太阳的光谱. 上面这种对光谱的理解虽然不算太准确,但是和光谱的定义"光谱是复色光经过色散系统分光后,被色散开的单色光形成的图案"也相去不远.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给出了多层180°畴结构中铁电畴层表面波的理论分析,得出了色散方程和色散曲线.发现当层数N很大时,多模色散曲线形成一个色散带.文中分析了三种典型的色散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