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一个三核钼原子簇化合物的结构和同系簇合物的电子光谱、用原子簇局部非定域分子轨道模型处理三核钼簇核电子结构,讨论了M-M金属键、磁性、稳定性、轨道特性和跃迁谱带之间关系、计算结果与实测一致。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含过渡金属化合物的CNDO-SCF-MO理论方法。同时报导了作者使用自编的含过渡元素的CNDO计算的ALGOL语言程序计算一些络离子与原子簇化合物电子结构结果。  相似文献   

3.
前言在催化反应的络合活化过程中,多位配位有时可以发挥协同效应,从而可能比单核金属络合物的催化作用更为有效。金属原子簇化合物,特别是高核簇可以作为金属或合金的模拟物进行研究。Muetterties曾指出原子簇催化反应的范围跟多相催化反应十分相似。近年来钌簇化合物的研究有了深入的发展,这和 C_1化学的开发有着十分密  相似文献   

4.
金属硼烷和金属碳硼烷的键价计算和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原子簇化合物键价公式,对金属碳硼烷和金属硼烷进行了成键情况分析,提出了碳硼金属三中心键和硼硼金属三中心键的概念,并指出了簇合物型、夹心型和多层夹心型金属碳硼烷的稳定存在主要是形成金属三中心键的缘故.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在甲醇溶剂,碱性条件下,合成杂核原子簇状配合物[Ni(Mo_nS_4-n)_2]~(2-)(M=Mo,W,n=0-2)和[Ni(WOS_4)2]~(2-)的方法。共合成出13个化合物,其中10个为新配合物,3个为新骨架结构。用元来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得出化合物中阳离子的变化会影响簇阴离子M—S链的红外吸收。此外还用差热和热重法,研究了部分化合物的热分解。  相似文献   

6.
以H3PMo12-nWnO40.mH2O和六次甲基四胺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电荷转移盐,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进行了表征。红外光谱和漫反射电子光谱研究表明在固体中阴离子和有机阳离子之间存在强的相互作用;非线性光学性质研究表明,随着化合物分子内钨取代数的增多,化合物二阶倍频效应增强,三阶非线性系数增大。  相似文献   

7.
以H3PMo12-nWnO40.mH2O和六次甲基四胺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电荷转移盐,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进行了表征.红外光谱和漫反射电子光谱研究表明在固体中阴离子和有机阳离子之间存在强的相互作用;非线性光学性质研究表明,随着化合物分子内钨取代数的增多,化合物二阶倍频效应增强,三阶非线性系数增大.  相似文献   

8.
通过电化学测量对本实验室合成的两种四钼原子簇化合物的氧化还原特性进行了研究。由循环伏安图的分析得出这些簇合物中的钼原子有不同的氧化还原特征。与MoCl_5和配合物[Mo(Etdtc)_4][MoCl_5]的循环伏安图比较,证实正电位区的两个峰是四钼原子簇化合物中金属-金属键的氧化特性。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5,5—二甲基—1,3—二氧杂己内硫代磷酰肼缩邻香草醛席夫碱及其Cu(Ⅱ)、Ni(Ⅱ)、Zn(Ⅱ)和Co(Ⅱ)的金属配合物,用元素分析、IR、摩尔电导和电子光谱对所有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对席夫碱配体还进行了^1H NMR和MS结构表征,给出了化合物可能的空间结构,测定了化合物对水稻幼苗POD酶活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2——羟基苯甲醛缩(5,5)—二甲基—1,3—二氧杂己内硫代磷酰肼席夫碱配体及与cu(Ⅱ)、Ni(Ⅱ)金属的配合物。这些化合物分别用元素分析、IR、摩尔电导和电子光谱表征,同时对配体还进行了^1HNMR和MS表征,给出了化合物可能的结构。  相似文献   

11.
特征组态相互作用理论方法及程序的实现周泰锦,莫亦荣,孟辉,张鸿斌(物理化学研究所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有关原子簇化合物,结构多面体及化学吸附,过渡态、激发态、反应动力学,催化反应等的量子化学研究,对于探讨化学反应过程,研究反应机理,验证反应...  相似文献   

12.
利用DFT在B3LYP/Lan12dz水平下对原子簇Fe4BP的所有可能构型进行全参数优化,经过频率验证,获得8种稳定构型,分析各构型的几何参数、成键及电子转移情况,发现Fe-B和Fe-P键是原子簇稳定性的主要贡献者;原子簇Fe4BP存在Fe-P的择优键合;原子簇电荷转移是从类金属到金属。  相似文献   

13.
采用量子化学半经验方法PM3对5种新型苯并噻唑基吡啉类化合物进行了荧光光谱的理论研究.对各化合物优化后的构型作振动分析,均末出现虚频率.在此基础上,采用单激发组态相互作用方法(GIS)计算电子光谱,所有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4.
原子簇的球势阱模型(一)──硼烷、金属羰合物及非金属原子簇结构姚崇福(化学系)原子簇化学的发展极其迅速。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它们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提出多种结构规则[1-4]。对硼烷、金属羰合物等原子簇,均可得到满意的解释。但这些规则往往在不同程度上带有...  相似文献   

15.
金属催化剂(纳米原子簇及纳米粒子)高温烧结是导致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抑制催化剂烧结是多相催化领域的重大挑战.金属纳米粒子的高温烧结主要以两种形式进行:纳米粒子迁移和原子迁移(奥斯瓦尔德熟化,Ostwald ripening).通过合理的设计金属纳米粒子组分及调节其与载体的相互作用,可以有效地减缓甚至抑制烧结的发生.本文简要阐述了金属催化剂烧结的机理,讨论了近年来在提高金属催化剂热稳定性,进而提高催化剂抗烧结能力方面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金属硼原子簇化合物包括金属硼烷、金属碳硼烷及其衍生物,分子几何构型千变万化。一个或多个金属原子(主族或过渡元素)束缚在硼骨架或碳硼骨架上,在作硼或碳硼骨架的稳定剂,或作合成的试剂时,金属所起的作用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篇关于“过渡金属羰基配合物”结构理论方面的教学研究文章,其目的是介绍“18电子规则”和“Wade's”规则在过渡金属羰基配合物和羰基原子簇化合物中的应用.同时,向读者表睨羰基配合物的结构要素.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导了一种新的Mo—Fc—S原子簇化合物(Et_4N)_4[Mo_3Fe_7S_(13)(PhS)_6]·6CH_3OH的合成与性质。EPR谱的测定结果表明,该原子簇化合物为S≠0的自旋体系。并对乙炔还原为乙烯的催化活性与化合物中Fe/Mo比和Mo的配位环境的关系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原子簇骨架电子的球势阶模型,尚可用于金属卤化物、硼卤化物和纯金属原子簇等。当骨架电子数为2、8、20、34、...时,均为稳定的闭壳层结构。其他骨架电子数时,可由前线轨道在骨架场微扰下分裂来说明。从而将差异甚大的不同原子簇结构,统一在球势讲阱型下,它比往常用的一些结构规则,具有更大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20.
压力对配合物电子光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压力引起配位化合物电子的扰动加深了我们对中心过渡金属原子和周围配体相互作用本质的认识.电子结构的扰动一般被称为“压力调整”,可以用来解释形变产生的压色性,本文以过渡金属配合物为例探讨了压致变色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