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东视界     
《华东科技》2023,(2):6-7
<正>上海市SHANG HAI1.最高补贴800万元,徐汇区推出重磅政策促进科技创新近期,围绕数字化转型、“双碳”战略等对科技创新惠及民生提出的新要求,为聚焦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构建从源头创新、成果转化到产业发展的全链条,推动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打响“科创绣带”品牌,上海徐汇区推出《关于促进徐汇区科技创新的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2.
地处上海西南的徐汇,从17世纪起,就在明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的推动下,率先同西方开始了科技、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从此徐汇成为上海开埠以来中西科技交流的发源地之一。今日的徐汇,科技创新氛围浓厚,科技企业蓬勃发展,科技园区生机盎然。区域内百余所科研院所和高校,成千上万的科技人才,以及科技发明的累累硕果,正在与徐汇区雄厚的综合实力相结合,转化成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前进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3.
资源有限,创新无限——专访徐汇区科委主任吕晓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汇区内有中科院上海分院、上海科学院等各类科研院所121家,上海交通大学等高等院校16所,还拥有国家级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等。89位上海两院院士居住、工作在徐汇区……这些科技资源成为徐汇科技发展的有力依托。徐汇区科委充分激活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和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潜能,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使科教兴市战略在徐汇结出了累累硕果。  相似文献   

4.
《杭州科技》2008,(1):54-55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科技工作的总体要求,坚持“三位一体”方针,紧紧围绕深入实施“工业强区”战略,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科技强区和创新型城区为目标,以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为基础,以“引进、培育、孵化”高增长的高新技术企业,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由“点”到“面”发展为重点,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集聚创新资源,激活创新要素,转化创新成果,提高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今日科技》2003,(10):63-64
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突出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与发展、科技创新、特色园区和人才高地建设等重点工作,着力“构筑天堂硅谷,建设科技新城”。推进高新区“二次创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创新创业 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 高新技术企业队伍不断壮大 累计进区企业1275家,其中332家被科技厅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2002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技工贸总收入  相似文献   

6.
陈雪  杨炯 《广东科技》2022,(11):48-50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广纳院”)成立于2019年9月,是在中国科学院(以下简称“中科院”)和广东省人民政府签订的《“十三五”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框架下,由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和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广纳院定位为国际一流的纳米技术转化基地,聚焦科技创新链4~6级,打造完整的1~9级科技创新链,形成创新链上中下游的同步协调发展机制。围绕战略性技术领域和重大产业,面向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广纳院主动承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开展战略技术、前沿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问题,推动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为抢占未来纳米技术产业制高点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葛佳慧 《华东科技》2011,(10):31-33
作为上海市最重要的中心城区之一,徐汇区具备了选择科学发展之路的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社会经济发展整体实力突出。相对于其他中心城区,比较优势尤为显著。区域内科技企业依托优越的科技创新环境,不断突破产业的关键及核心技术,加快了高新技术产业化。通过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产业发展获得了明显成效,二三产业得以进一步融合.在完善服务和...  相似文献   

8.
《杭州科技》2007,(1):54-55
总体思路 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以实施"十一五"发展规划,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科技强区和创新型城区为目标,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为基础,以"引进、培育、孵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增长产业为重点,集聚创新要素,激活创新资源,转化创新成果,提高创新能力,为建设"经济强区、文化名区、和谐城区"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力.  相似文献   

9.
产学研合作作为推动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对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常州科教城经过实践探索,形成了“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的产学研合作“常州模式”,构建了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为我国高校院所服务地方经济,地方政府和企业招才引智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示范性特色专业协同创新主要在于实施校际协同创新的专业建设模式、院所协同创新的专业建设模式和校企协同创新的专业建设模式。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示范性特色专业开展“校、企、所”协同创新,通过营造校、企、所“共生态”,搭建三方互动平台、推行“三真”教学模式,提升了专业服务产业、服务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