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应用光弹性方法,探讨石油套管螺纹连接部分的应力分布及密封性能。采用两种不同锥度模型模拟轴向拉伸、轴向尺寸过盈和径向尺寸过盈等多种载荷,研究了由此组合成不同工况下的应力分布规律、齿的接触压力以及施加不同尺寸过盈对螺纹连接部分的强度和密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螺纹锥度,有利于提高强度,但对密封性能不利;从密封效果考虑,施加径向尺寸过盈明显优于施加轴向尺寸过盈。  相似文献   

2.
用光弹性法探讨石油套管螺纹连接的强度和密封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光弹性方法,探讨石油套管螺纹连接部分的应力分布及密封性能,采用石油不同的锥度模型模拟轴向拉伸、轴向尺寸过盈和径向尺寸边盈等多种载荷,研究了由此组合成不同工矿下的应力分布规律,齿的接触压力以及施加不同尺寸过盈对螺纹连接部分的强度和密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螺纹锥度,有利于提高强度,但对密封性能不利,从密封效果考虑,施加径向尺寸盈明显优于施加轴向尺寸过盈。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实验和理论两方面验证了等径三通管接头径向挤压时的金属流动过程属于平面应变问题,应用Lee和Kobayashi S提出的刚塑性有限元法导出了模拟平面应变问题的刚塑性有限元数学模型的具体显式,编制了一套微机上模拟等径三通管接头径向挤压过程的程序.成功地模拟了等径三通管接头的径向挤压过程,计算了应变速率场和应力场的分布值,初步掌握了径向挤压时的金属流动规律.  相似文献   

4.
采用三维刚塑性有限元法对四种径向精锻变形道次的变形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合模拟实验讨论了变形分布对锻材组织及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变形分布的均匀性和渗透性的结合是获得高质量锻材的必要条件,工艺中应给予考虑。  相似文献   

5.
低渗油藏径向水力射流压裂裂缝延伸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扩展有限元法基本理论,建立水力径向射流压裂裂缝延伸三维有限元模型,结合岩石的抗拉破坏准则,研究径向钻孔参数包括钻孔孔径、钻孔方位角及钻孔深度对地层破裂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孔眼直径的增加,起裂压力呈明显的线性降低趋势;地层破裂压力随着射孔方位角的增加而增大,40°为获得地层低破裂压力所允许的临界射孔方位角,优化钻孔与最大水平地应力的最佳夹角不超过40°;不同射孔角度下压裂裂缝扩展规律亦不同。  相似文献   

6.
医学影像后处理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运用普通微机对医学影像进行后处理的系统,它不仅具有图象录入,冻红、增强、放大、变换、拼接、伪彩等功能,还可对图象进行定理量分析和测量,并可进行多幅图象的三维重组,在普通微机上实现了大数据量的快速运算,解决了三维重组的数学模型及算法问题。  相似文献   

7.
通过ABAQUS扩展有限元法(XFEM)建立基于地层流-固耦合方程的储层模型,以最大主应力准则、最大能量释放率准则为损伤机制,模拟分析单径向井、垂向多径向井、水平多径向井情况下的裂缝形态,并通过大型真三维物理模拟试验在一定程度上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的正确性。在多径向井压裂裂缝形态研究的基础上,对径向钻孔的布孔方案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压裂时沿径向井分布的诱导应力场是压裂裂缝沿径向井定向扩展的根本原因,其有效引导距离可达40 m;垂向多径向井可有效强化压裂裂缝的定向扩展效果,且具备降低起裂压力的能力;水平多径向井在远井带形成沿各径向井独立扩展的主裂缝,近井带形成沟通相邻两径向井的次级裂缝,两者协同可有效提高泄油面积、降低近井带油流阻力。  相似文献   

8.
套管连接螺纹的受力分析与改善措施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套管在轴向拉力作用下,连接螺纹的各牙受力很不均匀,从而严重制约了套管接头的承载能力.针对套管螺纹的结构特点,建立了连接螺纹在轴向拉力作用下的力学模型,分析了各牙螺纹的受力和变形特点.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改善套管螺纹受力分布的具体方法,并从便于进行螺纹加工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外螺纹螺距不变,内螺纹变螺距的近似方案,最后用有限元法验证了这种方案的可行性.为改进套管螺纹设计,提高套管螺纹连接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法对轧制过程进行了模拟。这种方法基于 Prandtl—Reuss 流动规律和 Mises 屈服准则,结合有限变形理论可以给出有效的、精确的解。用有限元法分别对平面和三维的轧制过程进行了模拟。弹塑性区的增长,网格变形,金属流动规律以及单位压力和摩擦力的分布等信息都可以从本文得到。其中一些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用显式动力学有限元法分析板带轧制压力分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显式动力学有限元法的特点,阐述了其基本原理。采用商用显式动力学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模拟了三维弹塑性板带轧制过程,所计算的变形区轧制压力分布较好地符合了相关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螺纹连接结构承载分布问题的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探索影响螺纹副轴向力分布均匀性的关键因素.首先对螺纹副轴向承载分布进行理论分析,提出依据螺纹副截面上单位长度荷载F与螺纹牙相对变形u的关系曲线确定轴向力分布的解析方法.理论分析表明,当F-u关系曲线呈屈服形状时,螺纹副轴向承载力分布更加均匀.其次,对施必牢螺纹副进行分析,发现其F-u关系曲线呈现出屈服特征;从牙型设计、材料塑性和螺纹错动三方面进行分析,阐明施必牢螺纹副承载分布均匀性好的力学机制;最后,详细分析了螺纹副径向尺寸系数、摩擦因数和材料特性等因素对螺纹上轴向力分布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2.
对广州抽水蓄能B厂某发电电动机进行了三维涡流场有限元计算,建立了发电电动机的三维模型,分析了电流密度、磁密等场量的分布情况,获得了气隙径向磁密并进行了谐波分析。通过发电电动机的三维瞬态涡流场计算,可以更加准确地得到电机电磁场分布情况,运算结果能够为电机的设计、选型、国产化制造提供相应参考,在电机优化设计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采用有限元模拟和实验的方法,对比分析了5种不同的径向非均布压力分布方式对湿式摩擦副工作过程中热机耦合的作用.结果表明:在加载同种径向压力作用下,对偶钢片的温度场、应力场和应变场三者之间存在较强的耦合关系;在工作终态时,温度、应力和应变场环带的径向位置和各物理量的最值较原加载压力峰值位置向盘面中心方向移动,环带径向位置变化率为盘面宽度的10%~40%;径向压力分布方式对于摩擦副的温度,应力和应变的最值有直接关系,压力沿内外半径波峰式分布时温度、应变最值最大,压力由内径至外径线性减小时应力最值最大,压力沿内径向外径波谷式时变化则是温度、应力和应变最值最小.   相似文献   

14.
沉桩引起的超孔隙水压力及其消散的三维解析解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给出了沉桩引起的初始超孔隙水压力沿深度线性增加和沿径向在桩周弹、塑性区内连续分布的简化计算公式;以Biot固结理论为基础,进一步推导并获得了超孔隙水压力消散的三维解析解。通过算例分析了土体参数对超孔隙水压力消散的影响,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的对比分析显示了两者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螺纹联接件应力分布不均匀和局部塑性变形问题,提出了利用地磁场环境下试件表面三维弱磁信号进行检测的新方法.在静拉伸试验机上对螺纹联接件进行了拉伸实验,利用二维磁记忆检测传感器实现了螺纹法向、轴向和切向三维弱磁信号的在位测量.利用有限元方法对螺纹的法向、轴向和切向应力应变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三维弱磁信号中,轴向弱磁信号和应力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压下螺纹变形协调方程所得出的螺纹压力分布,讨论了螺纹直径、螺母外径、螺距和螺纹圈数等参数的选择问题,并提出计算螺纹柔度和压下螺丝及螺母刚度的方法,可供压下螺丝和螺母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某1420mm带钢冷连轧机为原型,采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法对UCM轧机冷轧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了不同板形调控机构对轧制压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工作辊弯辊作用下,轧制压力在带钢边部的峰值消失且在中部逐渐增加,使马鞍型三维分布变为凸型分布;中间辊弯辊对轧制压力的影响相对较小,基本没有改变其分布形式;中间辊横移消除了轧制压力在带钢边部骤增的趋势,使其在接触变形区的分布更平缓.三者对轧制压力的影响程度:工作辊弯辊>中间辊横移>中间辊弯辊,这与其调控功效对比结果一致,表明板形调控机构通过影响轧制压力分布来改变带钢板形的工作机理.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离散数据表示的三维物体体积和表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一种新的通过断层图象序列计算三维目标体积和表面积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断层间插值运算,使各断层间目标形状均匀变化,目标的三维表面更加接近真实情况,提高了计算精度.该方法已在微机图象处理系统上实现.文中给出了计算人体肝脏体积和表面积的实例.  相似文献   

19.
螺纹实体造型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运用计算机绘图软件,实现螺纹三维实体造型较难的问题,提出一种使用圆锥体近似螺纹实体造型的方法,并介绍了该方法的思路和实现步骤。该方法较好地逼近了螺纹的真实结构,且容易实现,还可以运用AutoCAD Obiect ARX编程实现螺纹三维实体。更简捷更真实的螺纹三维实体造型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非对称火焰三维温度分布测量的重构算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适应非对称火焰三维温度分布测量的需要,发展了一种三维重构算法。该算法既有别于医学成像和机械探伤等领域常用的变换法,便于在算法中加入火焰的某些先验信息,又不同于通常的有限级数扩展法,具有较快的运算速度,从而可以减少三维重构误差。采用这一算法在保证一定精度的前提下,可通过少投影实现火焰的三维温度分布测量。仿真运算及实验结果均证明此算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