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产教融合是当今产业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发挥企业的主体性作用是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中的核心命题。通过对Z校合作企业的调查发现,成熟企业对校企合作的需求更大,共建实习基地是目前校企合作最主要的形式;在技术咨询、技术合作及员工培训等方面,企业的需求同样也比较显著。校企合作面临专业教育服务职业发展的功能滞后、沟通机制失调、缺少政策法规指导等方面的障碍。高校需要在产教融合的大方针下,同步做好教育教学改革和管理机制改革,打通企业参与育人的通道,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并将其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充分衔接,同时要明晰产教融合过程中学校与企业"双主体"之间责任与权限的划分。  相似文献   

2.
针对产教融合目前存在的企业不积极、合作形式简单、效果不佳的现状,提出了政行校企专业联盟深度产教融合新理念,通过共同出资构建专业建设联盟进行共同管理和运营,同时在实训室建设方面共建共享共用,在师资方面互聘互用,在专业管理方面校企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在技术服务方面四方发挥合力创造效益、利益共享,这种合作模式发挥了政行校企的主体地位,可以激发各主体的合力作用,有利于促进产业链与教育链有机融合,实现产教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3.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坚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之路,牢筑湖北轨道交通职业教育集团平台,创新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学院办学实力逐年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成为校企深度融合的典范。  相似文献   

4.
倪红  刘玉娟 《科技信息》2009,(34):I0190-I0191
教材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专业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式、方法、手段改革状况,也反映了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程度。我院服装设计专业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教材建设,依托高度发达的地方经济,积极开展产学研校企合作办学,以"定向招生、双向培养"的模式为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基于校企合作规划了服装专业应用型系列教材,教材建设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五位一体”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位一体"校企合作模式,以教学、科研、服务、信息、就业"五位一体"促进校企深度融合,以合作平台、人才培养、利益驱动、制度保障、能力建设"五位一体"提供体制机制保障,两者互动促进,推动校企合作全面、深入和可持续发展,实践表明,"五位一体"校企合作模式操作性强,是校企合作的一种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6.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职业教育外应形势变化,内接专业(群)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推动形成产教良性互动、校企优势互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职业教育适应性、吸引力和培养质量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破解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深度与融合问题,以校企合作共建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为载体,以培养德技并修,适应企业生产、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的,探讨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校企共建模式,基于山东交通职业学院校企合作“333”模式和“双导向、三融入、四对接”的建设路径,实现产教研融合互促,课岗证多维赋能综合育人的校企合作模式,推进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深入开展,为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高质量内涵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王晓玲 《科技信息》2009,(31):319-319,306
校企合作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手段,是学校和企业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针对计算机网络专业的特点,选择对口的企业进行调研,听取行业企业专家建议,共同探索校企合作的实施方案,可以实现学校、企业及学生的"多赢"局面。  相似文献   

8.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校中企”合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类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加强专业实践教学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趋势,"校中企"就是一种校企合作的创新形式。在"校中企"合作中主要存在校企合作定位、企业管理团队力量薄弱、学生心态波动性大等突出问题,需要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共同形成合力从明确合作定位、提升企业团队管理水平、调整实习心态等方面来化解。  相似文献   

9.
以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群为例,搭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拓宽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群校企合作思路,建立学校、企业、学生等多方面的信息网络沟通渠道,提高产教融合作各方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也为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群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了一条新的路子。  相似文献   

10.
杨晓云 《科技资讯》2013,(23):181-181,183
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的宗旨对学校的教学模式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校企合作模式下"双辅导现场教学"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开展的必要性,探讨了在校企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双辅导现场教学"这种实践教学模式的具体做法,并提出了该实践教学模式可能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校企合作"双辅导现场教学"实践教学模式为学校不断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企业调研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技术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培养"知识+技能"型人才,以满足社会、企业对学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东北生态类型单雌蓖麻遗传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控制单雌蓖麻单雌性状的基因为4对,其中3对为隐性重叠基因,用符号ai表示,Ai对ai为显性;另外一对为隐性抑制基因,用符号b表示,B对b为显性.纯合隐性基因bb对隐性重叠基因a1a1a2a2a3a3起抑制作用,使得a1a1a2a2a3a3bb(保持株)表现为正常两性株,a1a1a2a2a3a3BB(纯合型)和a1a1a2a2aa3a3Bh(杂合型)表现为单雌株.还有一组控制性转换的修饰基因,当温度过低或极高时,该基因才发生作用,从而使单雌蓖麻出现一些极端分离的比例现象.纯合型单雌株与保持株杂交,可获得全雌系.全雌系与恢复系杂交,F1代全为正常两性株,这样即可用全雌系、保持系、恢复系实现蓖麻三系法制种.  相似文献   

12.
连通图G的Wiener指数是指图G中所有点对的距离之和,Harary指数是指图G中所有点对的距离的倒数之和。本文主要研究了单圈图与双圈图的粘合图以及双圈图与双圈图的粘合图的Wiener指数的下界和Harary指数的上界的问题,并刻画了对应的极值图。  相似文献   

13.
微喷系统是日光温室中环境调节与控制、作物的生长与发育、优质和高产的根本保证。因此,微喷系统的性能对于日光温室的生产与效益有直接的影响。文中利用功率键图的理论与方法,分析、建立了温室微喷系统的键图模型,为研究日光温室微喷系统的动态性能、评价和改进微喷系统的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广州体育馆是新建成的第九届全国运动会用大型室内运动场,主场馆平面由两个对称的弓形组成,纵轴长160m,横轴长110m,屋面板全部为透光阳光板,屋盖为空间钢结构,在大跨度钢桁架之间采用了施加预应力的拉索支撑,与采用型钢支撑相比,拉索支撑内无压力,美观,而且有利于运动场采光,是一种新颖的先进结构,由于施加预应力,后批张拉时会对先行张拉的钢索内力有影响,屋架安装用支撑的拆除也会对已经张拉完成的钢索内力有影响,于是选择合理的钢索体系以及如何建立合适的钢索永存拉应力,对于本工程的施工既重要又是难点,文中介绍了该工程拉索的施工与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5.
1 IntroductionZn coatedsteelsareusedinvariousindustryfieldsbecauseoflowpricesandhighcorrosionresistance .ItisalsoknownthatZncausesspattersorporosityeasilyinlaserlapwelding[1~ 3] .ItisthusexpectedtounderstandlaserweldingphenomenonofZn coatedsteels,tointe…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物料颗粒沿筛篮转鼓锥形壁上升过程中的运动.通过建立颗粒的运动微分方程及其数值积分,分析了颗粒的轨迹和速度、分离因素等运动要素.以这种分析为基础,计算了在特定要求下筛篮的合理曲面形状.  相似文献   

17.
采煤工作面的温度关系到工人的健康、设备的使用性能和煤炭生产的安全。为了研究采煤机运动参数对工作面温升的影响,建立了采煤机设计参数与工作面温升关系的数学模型,分析了采煤机的牵引速度、滚筒转速与工作面温升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采煤机的运动参数对工作面的温升有直接的影响,工作面的温度随采煤机牵引速度的提高迅速增加,滚筒转速对工作面的温升影响较大;适当降低采煤机的牵引速度和滚筒转速能降低采煤工作面的温升。该结果为正确选择采煤机的运动参数、减少采煤机工作发热、降低采煤工作面温升、进一步改善采煤工作面的环境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针对油田中后期开发中数值模拟技术遇到的庞大数据处理与结果输出中的问题 ,分析了工作站以图形、图像形式处理数模结果存在局限性 ;同时注意到微机处理图形、图像的优势——微机价格低廉 ,使用普遍以及微机上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较为丰富等特点 ,利用 Sun PCi技术 ,将微机与工作站的软、硬件环境结合为一个界面 ,充分发挥了二者各自的优势 ,从而建立了工作站 /微机数模一体化应用平台 ,对油田开发中利用工作站 /微机数模一体化应用平台和利用工作站进行数值模拟探求了一条切实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诗是诗人用生命创造的艺术生灵,诗的创造过程就是诗人内在生命运动和升华的过程。没有诗人的生命灌注,就没有诗。人类的诗歌史便是人类的生命史。诗直写生命,但更多的是通过诗人的生命体验,使生命外化于物。这是诗人要创造生命整体的需要,是诗人生命欲求,宣泄生命欲望使然。  相似文献   

20.
江西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主要内涵有:勤劳勇敢的务实精神;母仪天下的贤母精神;重教好学的育才精神;自强不息的改革精神;勤政为民的爱国精神;发明创造的科学精神;互助协作的团结精神;以天下为己任的创新精神;穷本溯源的探索精神;走向世界的开放精神;文章节义并重的精神;"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理想信念精神;争创"第一等工作"的进取精神;顾全大局的奉献精神;塑造江西新形象精神;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