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本研究以邛海相对具有代表性的Ⅲ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研究湿地植物、将采集到的湿地区与靠近湿地的海 河口地区的水样与湖心区的水样进行实验对比分析,发现有湿地植物的湿地区及海河口地区的水质明显优于远离湿地植物的 湖心区的水质,这说明湿地植物对污染物确实有去除作用,所以邛海周边应更加重视天然湿地的保护和人工湿地的建设,以实 现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收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巢湖十五里河河口湿地植被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口湿地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也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探讨河口湿地植被在不同时期内种类和组成的变化,以及引起这些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文章以巢湖十五里河河口湿地为对象,在巢湖处于枯水期和丰水期时,分别对其植物群落进行了野外调研,研究发现:枯水期河口湿地分布植物有21种,隶属于18属,11科;丰水期河口湿地分布植物11种,隶属于10属,7科;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枯水期时河口湿地植物组合类型有8种,丰水期时河口湿地植物组合类型为4种;枯水期时河口湿地植物物种多样性比丰水期时高,但其均匀度比丰水期时低;湖泊水位、河口水质和人类活动是河口湿地植物种类和组成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3.
受河口圈围工程、长江径流以及东海潮流复合影响,长江口横沙浅滩区域湿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不断发生变化.本项研究采用遥感分析、现场观测和调查、室内分析、资料收集等多种方法,对区域内地形地貌、底栖生物、鱼类、鸟类、植物以及水环境进行了系统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湿地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水质与生态环境较好,但近十年来地形和湿地生境变化较大,未来河口工程实施与建设对该区域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监测和科学评估.  相似文献   

4.
在隆宝湖湿地设置3个采样点采集水样,对水样的物理和化学指标进行分析与评价,为制定和实施隆宝湖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隆宝湖水体温度、pH、电导率、矿化度、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总氮、总磷、氯化物分别为13.40℃,7.9,0.66 ms·cm~(-1),0.40g·L~(-1),7.35mg·L~(-1),14.52mg·L~(~(-1)),2.86mg·L~(-1),0.67mg·L~(-1),0.015mg·L~(-1),45.50mg·L~(-1).采用代数叠加法对隆宝湖水质综合评价得出,2013年湖心采样点的水质为II类,湖西和湖东采样点的水质为III类;2014年湖心、湖西、湖东3个采样点的水质均为III类.  相似文献   

5.
湿地土壤质量的综合评价对湿地土壤生态系统的优化管理与恢复措施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基于珠江 河口湿地污染现状和PSR(压力-状态-响应)体系,从社会和污染因素选取9个压力指标,从生物和非生物方面选取11个 状态指标,从教育、管理和科研方面选取了3个响应指标,构建了珠江河口湿地土壤退化指标评价体系. 运用数据归一化 方法计算每个采样点的退化指数(ID)和综合健康指数(ICH),然后,运用 YAAHPV3层次分析软件对研究区3个典型样 点进行退化分析,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湿地的大部分地区的ICH为6.73~37.52,显示土壤普遍呈现亚健康状况;番禺 区以污染为主的退化驱动比南沙区以围垦为主的退化驱动强度更大,3个典型湿地样点土壤的退化程度由大到小依次 为11涌洪奇沥湿地(0.4818)、番禺外贸码头湿地(0.3426)、15涌沟渠湿地(0.1756). 层次分析法评价结果表明,珠江 河口湿地土壤质量状况不容乐观,珠江河口湿地保护和管理工作的重点,应当以治理土壤污染和减小滩涂围垦幅度进行 开展   相似文献   

6.
塘西河人工湿地对再生水厂出水水质净化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人工湿地对塘西河再生水厂排放水的净化效果,对湿地进出水水质进行监测。结果发现,湿地对水中的磷酸盐、硝酸盐均具有一定的净化效果,A区、B区磷酸盐、硝酸盐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7.3%、40.93%和35.99%、41.47%。对于磷酸盐,B区去除效果要好于A区,这主要是B区配置有几种植物的结果;对于硝酸盐,A、B区净化效果无太大差异,说明植物配置还需要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 针对西安浐河下游地区进行的湿地恢复工程,调查研究湿地恢复区的生态环境状况以及湿地水文水质特性,为中国西北地区湿地的恢复与重建提供基础数据和实践经验.方法 采用野外实地观测获得水文资料和湿地恢复区的水质监测数据,分析研究湿地恢复区的水文水质变化情况.结果 湿地水文过程受到浐河径流特性的影响,需要工程清淤措施来调控补给水源,湿地出水流量6×106 m3/y,湿地水位在进水流量变化的影响下,呈现出阶段性涨落变化的趋势;湿地对浐河水质改善明显,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等6项监测指标从原来的V类或劣V类水质改善达到或接近Ⅲ类地表水水质标准.结论 以浐河为水源,将分布在河道外侧的采砂坑重建为湖泊湿地的方案可行,在恢复湿地地表径流的基础上,湖泊湿地得以重建,恢复区生态环境效益显著,为西北地区的湿地恢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河口沿岸湿地典型植被信息的遥感分类提取,是监测河口湿地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前提之一.以杭州湾河口沿岸湿地为研究区,通过实地采集的典型植被光谱数据与国产高分1号卫星影像数据建立相关关系,并结合面向对象方法的分割尺度及波段比等参数的设置,利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进行杭州湾湿地典型植被信息提取.研究结果表明:基于高分1号高空间分辨率数据,结合典型植被光谱特征和面向对象分类方法,有利于提高典型植被信息提取的精度,可以有效地提取湿地典型植被信息.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有湿地413474hm^3,包括河口湿地、河流湿地、水库湿地、沼泽和草甸湿地等,主要分布在各河流流域、湖泊和水库及其周围地区。陕西湿地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其中动物500多种,植物1230多种,植被类型70我个群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陕西省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0.
对湖北襄阳汉江国家湿地公园2014-2018近5年的水质进行监测分析,进一步了解湿地公园内植物特征及水质状况,并对湿地公园水质监测结果及其与植物分布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湿地公园白家湾进水口、余家湖出水口两个监测断面,整体水质处于Ⅱ类标准,化学需氧量优于国家Ⅰ类水质标准,由于余家湖断面存在有机污染物排放且管理不到位,导致2017-2018年有机物含量波动较大,特别是溶解氧含量降低,总磷含量增加。不同植物在不同水环境生长区域,对水质影响不同,从而影响湿地公园水质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张磊 《科技信息》2011,(1):I0353-I0355
养马岛是山东省著名的近海岛,是省级旅游度假区和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泰马岛前海地区水浅滩阔,有四条河流在此区入海,是河口、滨海湿地的典型代表,湿地生物资源和景观资源相对丰富,在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物、维护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牟平区滨海地区城市化必然以湿地减少为代价,而湿地生态系统是滨海地区最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之一,提供了城市化过程中重要的生态基础。有必要选择合适的城市化方式,保留和保护足够的水面。要使城市化的结果是人们生存和生活舒适,就需要作出相应的生态努力——要按“湿地城市”的概念建设“滨海新城”,对养马岛湿地进行适当的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12.
李海洋 《科技资讯》2011,(30):29-31
双台子河口湿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河口湿地,不仅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科学研究价值,而且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本研究综合利用GPS、RS、GIS技术,采用目视解译法对研究区2000年和2005年的遥感图像进行了解译,实现了湿地识别、类型划分、面积值计算等功能,初步建立了凌河口湿地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3.
根据自然水体湿生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以及沉水植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利用水生高等植物构建由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到沉水植物的野外示范研究区,面积为9 048 m2.模拟长江潮汐规律每天调长江水4 320 m3流经试验区,试验共进行100 h,进水量18 000 m3,试验区平均水力负荷0.477 5 m/d.结果表明:(1)湿地植被对水体透明度的改善与维持具有重要作用,即使外界环境有强烈干扰,只要不危及到湿地植被的存活,水体的透明度很快就可以提高到一定程度;(2)湿地植物对长江水体N、P等具有良好的净化作用;(3)湿地植物可降低泥沙含量,加速泥沙沉降.输入挺水植物长江水泥沙含量为130.87 mg/L,,而流出挺水植物区的泥沙含量仅为32.66 mg/L,降低了75%,试验100 h的最终沉降量达到402 g/m2;输入浮叶植物长江水泥沙含量为32.66 mg/L,而流出浮叶植物区的泥沙含量仅为20.30 mg/L,试验100 h的最终沉降量达到271 g/m2.输入沉水植物泥沙浓度平均为20.30 mg/L,流经沉水植物群落后泥沙浓度平均18.65 mg/L,在沉水植物区的沉降量为0.011 5 g/m2,明显低于挺水和浮叶植物区;(4)示范研究的结果充分验证了由挺水、浮叶、沉水等水生高等植物组成的串连湿地系统对挟沙水体中的悬浮泥沙的截留效果,因此在长江泥沙控制与水质改善上具有较好的可应用性,是长江泥沙控制、水质改善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为达到湿地植物的合理高效选择这一目的, 本文以嘉陵江阆中东南段湿地植物选择为例, 通过现场水质及植被调查分析, 明确湿地生态环境的要求, 针对性地从湿地植物的抗逆性、净化能力以及景观效应三方面建立嘉陵江阆中东南段湿地植物的层次分析法(AHP)筛选模型, 对已有及适生湿地植物进行评分, 筛选出适合且有利于促进当地环境改善的湿地植物.并对湿地植物选择AHP模型及指标权重进行了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摸清重庆市梁平区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药用植物资源现状,并对该地区中药资源的发展与保护提出建议,为其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野外实地调查、标本采集、鉴定和查阅相关文献,对湿地公园药用植物的组成、药效、药用部位进行深入分析.结果: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共有维管植物127科409属706种.其中药用植物共计87科136属159种,占维管植物总种数的22.52%,优势科为菊科、蔷薇科、豆科、苋科、禾本科、伞形科、唇形科、大戟科,占湿地公园药用植物总资源的33.33%;列入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名录的有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3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4种;外来入侵植物共有27种,占总种数的3.82%;药用植物的药用部位多集中于全草和根,分别占药用植物总种数的40.25%、23.27%.结论:梁平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内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具有深入开发研究价值,应加强对该地区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从而促进梁平区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黄河下游沿岸湿地的分布特征、功能和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河下游沿岸湿地按其成因、水体和地貌特征及分布地区,可概略分为5个类型区,即豫北黄河故道沼泽河流湿地区、豫境黄河滩地和背河尘土于沼泽湿地区、鲁西湖泊沼泽湿地区、鲁北古黄河三角洲和沿海湖泊沼泽湿地区、鲁黄河河口三角洲沼泽地区,这些湿地具有生态环境保护、沉沙的降解污染物,水量调蓄和生产等功能,各区湿地生态环境的稳定性有所差别,但从发展趋势看,都受到可导致湿地消亡的因素的极大威胁。  相似文献   

17.
论文在分析研究区 78口井的水质资料基础上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中的BP算法对长江河口地区第II承压含水层水质参数 (矿化度 )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 ,且探讨了人为因素影响下其咸、淡水界面的运移规律。结果表明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来研究地下水咸、淡水界面的波动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闽江河口湿地维管束植物较为丰富.据统计,具有408种植物(包括亚、变种),隶属于109个科、294个属.其中蕨类植物有16个科、17个属、23个种.裸子植物种类较少,仅2个科、3个属、5个种.双子叶植物有74个科、213个属、294个种.单子叶植物有86个种、隶属于17个科、61个属.该区种类较为丰富,草本植物占有绝对优势,菊科、禾本科和莎草科种类最多,大型属较少、寡种和单种属较多,热带性质的成分占主导地位,主要为泛热带分布,世界性分布亦较丰富.还论述了闽江河口湿地与邻近地区湿地植物区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将会仙喀斯特湿地中心区划分成7个小区,于2009-2010年枯水期的早、中、晚期4次采集0.5 m深水样(每小区采样点10~15个),分析上覆水部分水化指标和磷酸酶特性.参考太湖水体富营养化评价标准,会仙喀斯特湿地上覆水处于Ⅳ~V级营养化状态.湿地的Ⅲ、Ⅳ小区水面积最大,两区植物组成对磷均有较好的吸附、吸收和沉淀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选择乐安河-鄱阳湖段等典型湿地为研究区,在乐安河流域共设置16个典型样点,于2012年采集水样、底泥沉积物等样品,进行Cu、Pb、Cd等重金属污染的监测与评价,并对水体中pH值、总氮、总磷、COD等水质指标进行监测分析,探讨水体pH值、总氮、总磷、COD等水质指标对重金属Cu、Pb、Cd等污染物在水体及底泥沉积物中的迁移转化影响。结果表明:水环境因子中的总氮含量、总磷含量与水体中的Pb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而水体总氮含量与水中的Cd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且与土壤中的Cd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水体COD含量与水样中的Cu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水体pH值和水体中的Cu含量和水样中的Pb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