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STS教育既是一种教育思想,也是一种教育模式,这种新型教学模式是当前国际理科教学改革热点,探索如何运用STS教育理论来指导高校教学是每一位高校教师的职责,本文就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STS教育理论的实施途径做以探索,以期望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科学、技术、社会“(简称STS)教育是近年来世界各国科学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构想,本文从物理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STS教育的探讨,阐明开展STS教育对物理教学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STS教育是根据时代的特征和科学、技术、社会三者关系提出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思想。STS教育是对传统科学教育的超越,它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在生物教学中应用STS教育是生物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也是生物教学由传统的科学知识传授转化为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STS教育就是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的一种系统教育,其对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与生存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随着经济发展与时代的进步,STS教育适应了我国人才培养的要求,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成长为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将STS教育渗透到高中物理教学中,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增加学生的科学与社会责任感。同时,STS教育有助于物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科技素质与教学水平的提高。然而,STS教育在运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加以优化。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实施STS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TS教育即科学、技术、社会教育,是近年来国际理科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社会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具备现代技术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的新型人才。STS教育对于我国来说,它刚刚起步,今后STS教育将成为科学教育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学来说,STS教育就是使学生了解与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问题,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教学当中对学生进行STS教育。  相似文献   

6.
STS是一门研究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学科,它注重科学技术在日常生活、社会中的应用。世界上STS教育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我国的STS教育起步更晚。物理教学中的STS教育要依据教学大纲,挖掘教材找准切入点,对教学内容作尽可能和必要的延伸与拓展,还可在活动课和社会活动中开展STS教育,精心设计专题讲座。  相似文献   

7.
STS是一门研究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学科,它注重科学技术在日常生活、社会中的应用。世界上STS教育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我国的STS教育起步更晚。物理教学中的STS教育要依据教学大纲,挖掘教材找准切入点,对教学内容作尽可能和必要的延伸与拓展,还可在活动课和社会活动中开展STS教育,精心设计专题讲座。  相似文献   

8.
朱航 《科技信息》2009,(35):267-267,261
高职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中加强STS教育,是实现高职生综合素质提高,特别是科学素养提高的一条有效途经。在对高职教育、高职化学课程教学和STS教育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阐明了STS教育是高职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提出了在高职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中加强STS教育的原则和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9.
1 概述 STS①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它诞生于20世纪60 ~ 70年代初,形成于20世纪70 ~ 90年代初.由于STS的诞生和形成有着极其复杂的背景,不同国家的学者甚至是同一国家的不同学者对STS的理解都是不尽相同.因此,对STS难有一个公认的、统一的定义.如美国学者S.H.卡特克利夫认为STS具有多学科和交叉学科两种形式.多学科STS定义可以表述为:STS是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史、技术史、科学社会学、科学技术经济学、科学技术政策研究等学科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的总称;交叉学科的STS定义则可以表述为:STS是一门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交叉学科.在美国,学者们更认同交叉学科STS的定义.  相似文献   

10.
在有机化学教学中渗透STS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TS教育是当今科学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开展STS教育是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一条有效途径。以有机化学理论课教学为例,介绍了在有机化学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的一些作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1.
12.
基于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首先指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是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其次,着重从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情操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人文学科的教育功能;最后,从人文学科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具体实施措施两个方面构想了实施人文学科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STS (steel tube slab)管幕工法是一种新型的地铁暗挖支护体系,由于管幕结构的变形机理尚不明确,管间连接参数需要进一步优化,阻碍了STS管幕工法的应用和推广.本文建立STS管幕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结合室内试验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系统性研究翼缘板厚度和螺栓直径对管幕结构横向抗弯刚度的影响规律,然后结合SPSS统计分析软件和归一化处理方法得出,螺栓直径和翼缘板厚度的比值在2.0~2.5时STS管幕结构的变形最合理.结合室内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结果,建立了STS管幕结构横向抗弯刚度计算模型,并通过室内试验评估了该模型的正确性,计算误差均在20%以内.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学:正在兴起的学科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学是以科学技术系统为研究对象,探索科学技术的性质、规律及其与社会关系的新学科群,国内学术界正从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以及科学学和技术学走向科学技术学.本文以为,在建构科学技术学时,应注意它的学科性质和定位,要把它建成一个共同以科学技术为对象、具有家族相似性的一个学科群,而不是一门单独的学科,并且是必须以一级学科的构架来建设。  相似文献   

15.
根据新课标对高中物理力学部分的要求,以及在高中物理力学中渗透STS教育的重要性,制作调查问卷,调查乌鲁木齐市几所高中的物理力学中STS教育实施的现状,提出合理的措施及建议,为改善高中物理力学部分的STS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8榀STS(steel tube slab)管幕构件室内试验为依托,为充分研究STS管幕构件的力学性能,建立构件的有限元模型,分析钢管厚度、螺栓直径、配筋率、翼缘板间距等参数对STS管幕构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钢管厚度的变化,对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影响不大,但能够有效地提高试件横向刚度;翼缘板间距的变化,对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和横向刚度影响较显著;螺栓直径、配筋率的变化,对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和横向刚度影响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E Keitges  M Rivest  M Siniscalco  S M Gartler 《Nature》1985,315(6016):226-227
In the human there is an X-linked gene affecting steroid sulphatase (STS) activity which, when deficient, is associated with X-linked congenital ichthyosis. The gene (STS) is located on the distal tip of the short arm and is only partially inactivated when it is on the inactive X-chromosome. In the mouse, the genetics of STS are not clear; the results of one study using XX:X0 oocyte comparisons indicated X-linkage, but three other studies using STS variants have produced segregation data compatible with autosomal linkage of murine STS. Here we present the results of STS assays of crosses of deficient C3H/An male mice to normal X0 animals which demonstrate X-linkage of STS in the mouse and indirectly indicate the existence of a functional STS allele on the Y-chromosome which undergoes obligatory recombination during meiosis with the X-linked allele.  相似文献   

18.
A rice psl1 (presenescing leaf) mutant was obtained from a japonica variety Zhonghua 11 via radiation of ^60Co-γ in M2 generation. Every leaf of the mutant began to wither after it reached the biggest length, while the leaves of the wild variety could keep green for 25--35 d. In this study, genetic analysis and gene mapping were carried out for the mutant identified. The SSR marker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mutant was controlled by a single recessive gene (psl1) located on chromosome 2. Fine mapping of the psl1 locus was conducted with 34 new STS markers developed around psl1 anchored region based on the sequence diversity between Nipponbare and 93-11. The psl1 was further mapped between two STS markers, STS2-19 and STS2-26, with genetic distances of 0.43 and 0.11 cM, respectively, while cosegregated with STS2-25. A BAC contig was found to span the psl1 locus, the region being delimited to 48 kb. This result was very useful for cloning of the psl1 ge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