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运用比较分析法、现场调研法、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2008年、2009年我国健美操锦标赛六人项目五个组别前三名的17套成套动作中非难度因素的艺术编排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指出我国竞技健美操六人项目成套动作艺术编排中存在的问题,旨在为我国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艺术编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2009-2012年版和2013-2016年版的国际体操联合会( FIG)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进行分析和比较,并从艺术编排、动作完成和难度技术上着手进行研究,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统计分析法对竞赛规则的变化特点进行探讨,分析新规则对竞技健美操技术发展的影响,通过分析对竞技健美操的发展进行竞技性展望,同时为健美操运动员和教练员从事训练和编排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2005版和2009版的国际健美操竞赛规则进行比较分析.新版本规则艺术分值重点突出动作编排和操化内容评分因素;难度动作向多样化、复杂化、新颖化方向发展;完成裁判的评分标准更加客观、精简、合理.针对这些特点,探讨未来竞技健美操动作技术的发展方向并提出训练对策,为竞技健美操训练...  相似文献   

4.
[摘要]从近4年来4次具有代表性的全国健美操比赛女单运动员竞赛成绩的视角看,我国高水平竞技健美操女单运动员的训练,存在过于注重难度要求、缺乏成套动作的艺术性训练和基本功综合训练等问题。高水平竞技健美操女单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升,应从成套动作的音乐选择、艺术编排、难度动作选用以及整体完成质量相互关照与平衡的角度,采用多样化训练模式,重视成套动作的艺术编排,融合运用多种训练方法,加强综合基本功训练和竞赛规则训练,从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的不同视角,强化成套动作的艺术性和完成质量。  相似文献   

5.
杨云霞 《科技信息》2011,(4):24-24,26
对江苏省和我国竞技健美操男单项目两名选手的成套动作进行了技术对比,结果表明:胡欣的难度动作级别编排的分值与国内顶尖选手之间有不小的差距,但他的难度动作组别选择更合理一些。胡欣的难度动作得分低于编排分,说明其完成质量不高,从而影响到了完成和难度两项得分。另外胡欣的成套动作的编排艺术性也要低于国内顶尖选手,艺术表现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6.
竞技健美操作为一项国际竞技体育项目,发展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加入国际体操联合会后赛事频繁,同时竞赛规则的制定和修改使运动技术得到了很大发展.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对1994年版至2005年版的《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规则进行比较,分析规则的变化特点,探讨在新规则的指导下我国竞技健美操的技术发展趋势及对策.结果表明,今后竞技健美操的技术发展趋势将是突出成套动作编排的艺术性和动作的创新,难度动作提倡多元化,难度水平和动作质量将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7.
赵莹 《科技信息》2010,(31):I0093-I0093,I0417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及数理统计法对相关资料、数据进行系统分析,从难度动作的分值及数量、难度连接加分及难度动作的完成、难度动作类别及分布等方面,对第11届世界竞技健美操锦标赛男子单人项目前五名的难度动作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本届世锦赛男单难度动作平均分值较高,多选0.7~1.0分值间的难度动作,以C组难度数量最多;难度动作分布欠合理,总体难度得分值较高、完成较好,难度动作编排出现的位序不太合理。通过对这些差异的对比分析,使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为我国男单项目难度动作编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我国竞技健美操混合双人操项目的现状和世界混合双人操项目强队进行对比,对2006年第9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决赛录像进行分析,从艺术、完成和难度3个方面与世界前三名队伍的成套动作进行对比,为我国混合双人操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王贺 《科技信息》2009,(29):I0130-I0130,I0093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数据统计和比较分析法,对第十届健美操世界锦标赛女子单人项目的难度动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选手所选难度动作在成套动作中分布均衡,编排合理;我国选手所选难度动作难度价值较低,组别有欠均衡且编排多样性不够;我国选手难度动作完成率与世界强队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0.
难度动作是竞技健美操实力的表现,是裁判员进行评分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六人操在近四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上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它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运动水平。研究表明:2002—2008年世界竞技健美操锦标赛中,我国六人操难度选择分值逐年递增,难度动作分布合理,体现了连贯、均衡的三个空间的转换,同时主要存在难度各类别数量不够平衡和完成率不稳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对比分析法,从难度分、艺术分、完成分以及成套创编因素、技巧动作为例动作使用范围等方面对2009版与2013版竞技健美操国际竞赛规则进行对比研究,结合2013版规则对竞技健美操发展趋势进行论述。研究表明:2013版规则中难度数量与类型均有不同程度变化,技术动作趋于高难化;成套艺术评分内容和标准客观化、合理化;完成分内容与标准趋于高质化、稳定化;成套编排复杂化、艺术化;为例动作、技巧动作使用常态化、多样化。  相似文献   

12.
席菲菲 《科技信息》2007,(32):35-36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9届世锦赛混双项目的技术水平进行分析,主要对竞技健美操混双项目前八名队伍与我国队伍的难度编排、难度类别、相互配合及完成质量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提高我国竞技健美操混双水平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逻辑分析法,结合对历届竞技健美操规则和历届竞技健美操世锦赛的研究分析,认为FIG竞技健美操规则对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的影响,主要涉及四个方面:规范成套动作的难度动作选用数量和质量,引导难度动作向高质量方向的发展;梳理了难度动作的组别和同根难度分类,促进难度动作的多样化方向发展;积累了难度动作的数量和种类;促进高难度动作的出现,引导难度动作向高难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叶红  张其强 《科技信息》2011,(36):I0122-I0123
难度动作是竞技健美操的核心内容之一,科学地选择难度动作,不仅最大限度地体现运动员的力量、技巧与运动能力,通过难度动作的完美完成更是可以充分展示运动员的综合素质从而获得优异的成绩。本文通过新疆自治区竞技健美操比赛,对高校竞技健美操五个项目进入决赛队伍的难度动作的分析,探讨高校学生组运动员在竞技健美操训练中,如何更加科学地选择与训练难度动作,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旨在更好地在高校普及和推广竞技健美操运动,更快提升高校普通学生组的竞技健美操水平。  相似文献   

15.
竞赛规则在竞技健美操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指挥棒的作用.同时,竞赛规则对于竞赛规范化和科学化以及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制约、促进作用.从新规则难度数量和级别、难度的分组情况、完成裁判对难度评分变化来分析新规则的变化,以期为竞技健美操的编排和训练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康川 《科技咨询导报》2010,(23):245-245
为研究竞技健美操二级三人操规定动作训练方法,为教练员能科学的,合理的安排重点和难点,从而达到更佳的训练效果.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03级健美操专项班竞技健美操二级三人操规定动作的训练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并掌握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03级专项班学生当前的训练情况,并对二级三人操等级规定动作的难度训练、操化动作训练、托举动作训练及体能训练方法进行研究.竞技健美操二级三人操规定动作的训练分别从难度动作训练、操化动作训练、托举动作训练以及体能训练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刘美云 《山西科技》2007,(2):120-121
文章对1994年-1996年、1997年-2000年、2001年-2004年、2005年-2008年国际体操联合会的四次规则变化进行了研究,剖析了竞技健美操中艺术与难度发展的趋势,对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从而提出难度动作正向着多样化、高难度、高质量的方向发展,为我国竞技健美操运动技术水平早日登上世界颠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竞技健美操专修学生上肢力量的测试和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及数理统计法,对体育专业健美操专修学生的上肢力量在完成俯撑及难度动作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调查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上肢力量对完成竞技健美操俯撑倒地类难度动作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孙莉莉 《科技信息》2012,(32):321-321
本文以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稳定性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观看分析比赛视频、结合多年专业队训练体验,指出影响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稳定性的三个因素:难度技术的掌握程度、身体素质参与能力、心理素质是否过硬,并提出提高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稳定性的措施:强化难度动作控制技术的训练;加强快速力量、专项耐力素质训练;加强表象训练。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竞技健美操混双项目托举动作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资料统计等研究方法,对近年来中外竞技健美操混双项目成套动作中的托举动作进行数据对比分析,指出目前我国竞技健美操混双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一些未来发展建议,以期为我国竞技健美操混双项目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