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简述了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农科所小麦诱变育种的研究现状,阐述了研究所开展诱变育种以来取得的丰硕成果,介绍了获得的突变系及特殊粒色小麦,论述了研究所小麦诱变育种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河北沧州地区耐盐小麦育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亮  陆莉  王奉芝 《科技信息》2007,(4):214-214
针对黑龙港流域小麦生产的特殊生态类型区,沧州市农林科学院结合国内外小麦耐盐育种科学研究进展状况,进行了小麦耐盐性育种研究并取得了育种研究的技术创新。总结了两圃平行交替选择种植技术,为多抗性小麦育种的研究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杂交小麦的培育和研究,是近二十多年来小麦育种的一个新课题。尤其利用雄性不育培育杂交小麦是目前小麦育种工作的又一进展和新的趋势。在国外,杂交小麦已接近应用于生产的前夜。我国在短短的十来年的时间内不仅实现了T型小麦“三系”配套,而且在生产上初步试种了杂交小麦,并取得了可喜的成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述太谷核不育小麦的遗传理论与育种实践的进展概况。经研究鉴定太谷小麦的不育性是受控于一个显性雄性核不育基因,并开展了基因作用及表达研究;太谷小麦是轮回育种的理想工具,已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5.
基因工程改良小麦品质的研究进展和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优质育种工作包括改良营养吕质和改良加工品质两方面的内容,十几年来,通过基因工程实现小麦遗传转化弥补了经典小麦育种的不足,突破了可利用基因库的限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一些实验室已经成功获得了转基因小麦,报道了外源基因在小麦后代整合和遗传的证据,与小麦品质紧密相关的分子也逐步搞清楚,主要基因已经被克隆,许多实验室正在加紧进行这方面的工作,应用转基因的方法改良小麦品质是植物基因工程研究最有希望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6.
小麦品质育种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以小麦育种、栽培为主要研究项目,先后培育出了一大批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系),其中小麦品质育种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7.
我国小麦育种工作,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坚持走本国小麦育种的道路,实行领导、群众、科技人员“三结合”,专业研究和群众运动相结合,大搞群选群育,积极改革育种方法,提高育种质量,缩短育种年限,创造了许多优良品种,摸索了一些小麦育种的经验。现仅将赵洪璋同志、庄巧生同志谈小麦育种理论及经验、黑龙江省克山农业科学试验所和我省吕梁地区农科所及本院辐射育种的经验,作一介绍(注)。  相似文献   

8.
现代生物技术在小麦育种的应用上越来越广泛,DNA的分子标记就是一门新兴的应用于小麦的抗病性能研究的育种方式。文章通过对DNA分子的标记技术应用的简述,对分子标记在对于小麦的抗病性基因的研究克隆和定位等研究上的应用前景做了分析定位。  相似文献   

9.
一、实践提出的问题现在生产上推广的小麦优良品种,绝大部分是通过人工品种间有性杂交选育出的。它是目前小麦育种的主要方法。小麦杂交,一般采用常规法。随着群众性育种工作的开展,越来越暴露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因它是在整穗、去雄后,要人工逐花授粉,所以杂交效率不高;又因小麦是雌雄同花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美国小麦育种科技考察,本文介诏了美国小麦杂交育种的改进,概述了育种手段的现代化和遗传工程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新疆春小麦品种演替规律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0年代至今新疆春小麦品种经历了多次更替。对不同时期的54个品种所采用的育种方法和品种的形态、产量、品质性状以及抗逆性、抗病性的演变趋势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品种的更替,育种方法已由引种发育到新的育种方法;在形态性状中,株高明显变矮,株型由楹散型紧凑型发展;在产量性状中,产量明显提高,穗粒数及千粒重有所提高;在品质性状上逐渐向强筋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冬小麦品种PH82-2-2辐射诱变处理,在无零下温度条件下,获得了春性突变后代,选育出农大94118品系,试验结果还指出,冬小麦辐射诱变后获得的春性突变体,性状变异幅度大,突变谱宽,供选择的余地大,是春小麦育种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农学系麦类作物育种课题组开展研究40年来,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逐渐端正育种方向,经常调整育种策略与技术路线,使麦类育种取得显著成绩,先后自育成功或引种成功春小麦、啤酒大麦及小黑麦新品种各4个,这12个品种均通过品种审定或品种登记。长期育种的实践表明,正确的育种策略和技术路线是麦类作物育种成功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14.
对小麦设计育种的概念、意义、原理以及内容进行概述,提出了适合黄淮地区小麦高产育种的产量水平与构成因素、株叶型、抗逆性、适应性以及生态类型等性状的具体标准和设计思想.依据小麦品种设计原理,在小麦高产育种实践中,成功选育出高产、稳产、广适性国审小麦新品种"富麦2008",并结合实践经验,阐述了品种设计在对我国超级小麦育种方面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绵阳号小麦品种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绵阳号小麦品种的选育及推广应用情况进行了回顾与总结。针对四川麦区气候特点和小麦生态条件,提出了以选育穗重型小麦新品种为主攻方向的育种目标,并对育种亲本材料的选择、创新和利用、新品种的选育方法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RAPD and RFLP analyses of double haploid lines which derived from hybridization between hexaploid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2n=42) and eastern gamagrass (Tripsacum dactyloides L.2n=4x=72) are reported.Two of the 340 Operon primers have been screened,which stably amplified Tripsacum dactyloides (male parent) specific bands in the double haploid lines.These results confirm the fact that Tripsacum dactyloides DNA has been integrated into wheat genome by sexual hybridization at molecular level.This idea has been further testified by RFLP analysis.Application and potentials of transferring Tripsacum dactyloides DNA into wheat genome by sexual hybridization in wheat breeding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新疆小麦高产优质育种的进展与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在回顾与总结新疆小麦育种工作主要进展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新疆小麦高产、优质育种的几点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8.
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 1995~1998 年的小麦花药培养育种的试验数据,发现花培后代在株高、千粒重性状方面有显著的相关性,存在着较好的线性正相关关系。从上一代的株高或千粒重可以推测下一代的株高或千粒重,从而为花培育种进行后代选择提供了依据,提高了育种的选择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