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管网的敷设有两种方法,一是明挖开槽敷设,另一种是采用非开挖技术.非开挖技术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顶管施工;结合复杂地形环境的顶管施工的实际经验,介绍了两种不同顶管施工的技术方案及质量控制要点,包括土压平衡施工法及气压平衡施工法.  相似文献   

2.
在软土地层中顶管施工所引起的地面沉降常常会造成邻近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移动甚至破坏- 通过对土与顶管的受力及变形的分析,在施工前预测特定顶管工程可能引起的地面沉降的幅度及其形态- 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显示,顶管施工时管节周围土的运动是三维的- 建立了处理上述三维问题的简便计算方法- 基于半解析元法将顶管施工中三维土运动问题转换成一维数值计算- 在轴向离散而在环向和径向取解析函数,建立了半解析单元的位移函数- 给出了包括位移函数、刚度矩阵和荷载矩阵在内的理论分析过程- 计算结果表明,半解析元法对于计算顶管施工中的地面沉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根据分析与计算结果得到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包括结构与土的相互作用而言,顶管管节相当于隧道的衬砌- 虽然顶管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的沉降槽也近似于误差曲线,由于土的粘塑性变形,地面沉降的幅度在施工过程中是变化的-  相似文献   

3.
浅层顶管施工引起地面沉降的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软土地层中顶管施工所引起的地面沉降常常会造成邻近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移动甚至破坏。通过对土与顶管的受力及变形的分析,在施工前预测特定顶管工程可能引起的地面沉降的幅度及其形状。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显示,顶管施工时管节周围土的运动是三维的,建立了处理上述三维问题的简便计算方法。基于半解析元法将顶管施工中三维土运动问题转换成一维数值计算。在轴向离散而在环向和径向取解析函数,建立了半解析单元的位移函数,给出  相似文献   

4.
陈道明 《科技信息》2011,(3):350-351
目前,顶管技术已成为城市地下管道非明挖施工的主要手段,在给排水、污水治理、电力管道、市话管道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结合青山变~厂前变Ⅰ、Ⅱ回220kV电缆线路土建工程7#井~8#井段间大直径长距离曲线顶管关键施工技术研究,即针对顶管施工过程中对地面沉降控制要求高,自行设计大刀盘土压平衡顶管掘进机优点明显,对地表的沉降控制精度最高、效果最好。针对顶管出洞问题,用膨胀珍珠岩代替砖砌墙,内壁采用盾构止水技术,效果好。对于长距离顶管施工中减阻泥浆的应用采用特制的触变泥浆材料,减阻效果非常好。关键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为今后类似顶管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太原市北郊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外部管网干管施工方案的确定,阐述了土压平衡顶管的施工步骤。  相似文献   

6.
浅谈顶管法的应用与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顶管技术的历史,着重分析了顶管施工的基本原理、分类及特点,提出了顶管施工的施工方法和工艺,对引起顶管施工地面沉降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同时给出了顶管施工地面沉降的解析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土压平衡盾构机穿越公路、铁路软土路基固结塑料排水板区域,容易产生塑料排水板缠绕盾构机刀盘、堵塞螺旋输送机进土口以及塑料排水板受拉拽力影响造成孔洞,引起地面沉降过大等问题,开展了3种不同刃口形式的撕裂刀具对塑料排水板的切割试验.得到将塑料排水板切断切短并降低塑料排水板拉拽力的刀具刃口形式及刀具布置方式.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新型加高利刃撕裂刀与常规撕裂刀高低组合间隔布置方式,能有效降低刀盘对排水板的拉拽力,避免刀具拉拽塑料排水板产生孔洞造成地面过大沉降;该方案最大的优点是实现了将塑料排水板分层分段切割,切割的塑料排水板长度控制在200~1000mm范围内,可直接通过螺旋输送机顺利排出土仓.研究结果可有效避免盾构施工开仓风险.  相似文献   

8.
张鹏  陈红军  胡圣学 《科技信息》2010,(34):I0395-I0395
泥水加压平衡顶管施工是利用泥水压力来平衡顶进工作面上的水压力和土压力的顶管施工方法。泥水控制是平衡水压力和土压力的前提条件,控制好一定密度范围的泥水,才能使挖掘面保持稳定,以便顺利顶进施工。本文总结了泥水加压平衡顶管施工中泥水控制的几个关键施工管理环节。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在海淤泥层采用半机械化半人工顶管的一些施工经验,论述了如何合理确定顶力、顶进过程中顶管的纠偏以及如何防止地面沉降,解决了在海淤泥层不宜顶管的难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管道顶进姿态控制技术在复杂地质长距离土压平衡机械顶管施工应用进行了总结,从顶进前准备、进洞控制、过程姿态控制技术方面进行了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砂质粉土地层矩形顶管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依托南京某城市地铁车站出入口过街通道矩形顶管工程,采用三维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矩形顶管法在施工过程中呈现的地表沉降规律.探讨了是否及时注浆、支护压力、注浆压力及注浆量对地表沉降的影响,并针对工程中土体变形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地表沉降控制建议.结果表明,在掘进过程中,顶管机在不同的区段应采用与土层相适应的支护压力和注浆压力,同时,要采用同步注浆的措施以及适量的注浆量才能有效控制地表沉降量,当支护压力、注浆压力、注浆量等施工参数分别设定在开挖面侧向静止土压力的1.0~1.5倍、150~175 kPa、注浆充盈系数为1.25~1.75时地表沉降控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海绵城市管网顶管施工过程中时常临近既有桥梁,为分析研究顶管施工对既有桥梁的影响,在现场调查及分析勘察设计资料的基础上,分别基于理论分析及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了顶管施工引起地表及既有桥梁附近土体的变形规律,并给出了具体的安全保护方案。研究结果表明,顶管施工对地面沉降的影响明显大于横向位移,非加固区设置应力及变形隔离墙后顶管施工对北新河桥桥台变形基本没有影响。研究结果和方法为类似的顶管工程施工提供了参考,具有实际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13.
采用土压平衡和泥水平衡工艺进行钢筋混凝土污水管道顶管施工,不影响交通,不破坏周目环境,施工周期短,综合遗价低,具有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和完善管幕预筑法建造地下空间技术,结合大直径钢管顶管工程施工实践,对大直径钢管顶管这一关键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分析了大直径钢管顶管的技术特点与施工流程,总结了大直径钢管顶管施工各工序的操作方法、施工技术、注意事项、质量控制措施、大直径钢管顶管施工控制测量与纠偏纠圆技术,为制定大直径钢管顶管施工方案和施工质量控制提供指导,为管幕预筑法建造地下空间技术后续施工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5.
何高明 《工程与建设》2010,24(4):536-538
文章通过芜湖市赤铸山路污水顶管现场施工,解决了长期以来市政道路上安装雨污水管不便捷的问题,着重讲解了土压平衡法在顶管施工中的应用,做到了经济效益良好,社会效益优秀,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好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6.
双层顶管隧道施工引起的土体竖向变形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双层顶管隧道施工引起的土体竖向变形规律。研究表明:顶管隧道施工引起的地层移动主要是由于地层损失引起的。地层移动主要是垂向位移,其水平位移很小,可忽略不计。在垂直顶管走向上,地面沉降呈以顶管轴线为对称轴且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形状,其最大值发生在顶管正上方。在顶管施工过程中,先行施工的下层顶管引起的沉降约占总沉降量的80%;当上层顶管位置不变时,总沉降量随着下层顶管埋深的增大而线性增大;当顶管间距逐渐增大时,上层顶管开挖引起的沉降量与总沉降量之比逐渐减小,下层顶管引起的沉降量与总沉降量之比逐渐增大,下层顶管对上层顶管影响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7.
郭伟 《河南科学》2014,32(7):1279-1283
通过对比开槽排管、人工辅助顶管、机械顶管等相关施工工艺,合理、有效地解决了长久以来在地下水位较高的砂性土中进行超深排水管道施工的难题.阐述了机械顶管及检查井的施工技术要求,并在机械顶管工艺设计中提出了沉管式检查井新技术,解决了超长距离机械顶管同排水管道养护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朴英俊 《科技咨询导报》2009,(2):114-114,116
本文首先概述了顶管施工技术和顶管施工的适用范围,接着介绍了施工方案的选定,并阐述了顶管施工部分工序质量控制的要点,最后给出了顶管施工安全的一些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天津地区采用较大直径的矩形顶管施工地铁车站出入口可借鉴的工程经验较为匮乏.考虑施工停顿、管体悬浮和减阻剂体积等因素的影响,提出了耦合有限差分法和顶力-顶程控制方法的顶推力计算模型,并应用于矩形顶管顶推力的预估.针对天津地层情况,采用该模型预估地铁车站出入口顶管施工中的顶力.现场试验与监测数据证明顶力预估模型的正确性,有助于顶管工作井后背墙的设计优化及长距离大直径顶管施工中继间的布置.  相似文献   

20.
在城市隧道穿越工程施工前,应制定详细的建筑物安全性控制程序,其中包括建筑物安全现状评估、隧道施工对建筑物影响预测及施工过程控制、工后评估及结构状态恢复等.北京地铁5号线天坛东门站西北风道大断面风道施工需要在松散不良地质条件下穿越天坛公园"青山居"仿古建筑及旅游服务部等建筑,施工难度大,施工风险极高.根据建筑物安全性控制的要求,对地铁隧道施工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预测及对比分析,阐述地层变形模式和相应的控制措施.另外,为严格控制地面沉降及建筑物安全,在对该工程特点和控制方案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采用树根桩隔断墙和洞内超前注浆、掌子面注浆及控制开挖、墙基下方地层注浆加固等综合技术,有效控制了地面沉降和建筑物沉降,保证了隧道施工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