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野 《杭州科技》2008,(6):38-42
一、2007年杭州医药产业竞争力现状分析 1.行业经济运行 (1)医药工业经济总量保持较快增长 2007年,全市列入行业统计口径的74家医药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16.57亿元,完成销售产值105.14亿元,这是杭州市医药工业经济总量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且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6.15%和16.65%,增幅高于上年的4.92%和6.45%,呈现出较快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2.
1994年苏州乡镇工业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继续坚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指导思想,克服种种困难,积极进取,扎实工作,在严峻的形势下预计完成销售产值1560亿元,比上年增长21.2%;实现利税总额69亿元,增长17%;完成外贸收购额350亿元,增长30%,保持了速度和效益、内向与外向、投入与产出"三个同步"增长的好势头。回顾去年肯定成绩和进步1994年是国家实施五大体制改革,继续加强宏观调控的一年,是形势变化比较大,困难和矛盾较为集中的一年,在这一年里。苏州乡镇工业的总量规模继续扩大,素质水平明显提高。主要呈现五大特征:1、经济规模在发展中不断扩大。去年底止,我市乡镇工业拥有固定资产  相似文献   

3.
正当苏州市委八届三次会议结束不久,全市乡镇工业改革和发展处于承前启后的转折关头,苏州市乡镇工业局于8月3日至8月4日在张家港市后塍镇召开了全市各市(区)乡镇工业局局长会议。苏州市局的局、处领导和各市(区)局局长出席了会议。会议实事求是地回顾了今年上半年全市乡镇工业改革和发展取得的成就。今年1-6月,全市乡镇工业完成产值1018.26亿元,实现销售产值950.83亿元,利税总额33.3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5%、28%和31%;完成外贸交货额224.  相似文献   

4.
《今日科技》2006,(3):79-79
绍兴袍江自2000年7月组建开发以来,紧紧围绕“绍兴中心城市新组团”“和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化工业新城区”的总体不动摇,坚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统筹发展,全力推进开发建设,开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经济发展5年来,袍江工业区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工业企业产值和销售收入分别从2000年的34亿元、32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265亿元和261亿元,年均增幅分别达50.8%和52.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和销售收入分别从2000年的26.15亿元、24.93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237亿和233亿元,年均增幅分别达55.4%和56.4%;工业投入从2000年的2.5亿元增长到2…  相似文献   

5.
《杭州科技》2003,(1):15-17
杭州市医药行业认真贯彻《杭州“新药港”发展规划纲要》,围绕医药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求发展,医药工业规模不断做大,经济运行质量和新药开发等再上新台阶,新药港建设取得显著成绩。2002年,全市纳入行业统计口径的46家医药企业共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50.64亿元,比上年增长17.93%;工业销售产值48.05亿元,增长16.01%;实现利润7.97亿元,增长37.03%。与2000年“一号工程”刚启动相比,医药工业总产值净增了14.95亿元,增长41.89%;销售收入净增14.54亿元,增长44.11%,增幅由2000年的负1.96%提高到14.57%。全市医药工业主要经济…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无锡市郊区的工业经济似蛟龙出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瞩目,作为支撑全区工业经济大局的乡镇企业,更是领锡埠乡企之风骚,运行质量一直居于首位。今年1-6月份,全区乡镇工业累计完成销售收入89.06亿元,创利税619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4.97亿元,分别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0.89%、51.61%、49.94%;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9.20%、29.41%和21.27%。并呈现利润增幅高于利税增幅,利税增幅又高于销售收入增长幅度的好势头。经济运行质量在全市乡镇企业中继续保持领先,资产负债率,亦为全市最低。  相似文献   

7.
2003年我市医药行业经济发展呈U字形发展,开局良好,二季度受非典影响有所回落,三、四季度全面恢复增长并创历史新高,行业整体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生产、销售、出口保持快速增长,经济效益继续保持较高的增幅。但同时也应看到,我市医药产业总量不大,发展速度总体不快,与"新药港"发展规划的要求相比还有较明显的差距,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一、存在问题⒈医药工业总体发展速度持续低于全市工业发展的平均水平2003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3198.5亿元,同比增长31.3%,完成工业销售产值3129.2亿元,增长31.7%;全年实现销售收入3115.5亿元,同…  相似文献   

8.
一、认清形势,明确任务,确保乡镇企业通过加快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在跨世纪发展中继续走在前列"八五"期间,无锡市乡镇企业得到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绩。乡镇工业销售收入平均每年增长44.69%,利税总额平均每年增长47.34%,出口商品供货总额平均每年增长72.03%,职工工资总额平均每年增长27.79%。1995年,乡镇工业产值达到1754.42亿元,占全市农村社会总产值的84.17%,销售收入1303.22亿元,工业增加值339.86亿元,利税86.07亿元,分别占全市工业的77.35%、78.58%和71.07%。乡镇工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和全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  相似文献   

9.
我们茶山乡是一个不到2万人口的城郊结合乡。近年来,我们在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努力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的新情况、新特点,结合本乡实际,从优化产业结构入手,把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作为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初步走出了一条效苴增长大于销售增长、销售增长大于产值增长的发展路子。1995年全乡工业总产值突破20亿元大关,完成工业销售14.28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实现利润1820万元,工业纯收入1.46亿元,分别比1994年增长292.9和32.7%,完成财政收入3160万元,增长23.3%,十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在1992年的基础上实现了翻番,再次跻身江苏省综合实力百强乡镇之列,为"八五"计划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对面"九五"开局之年的1996丰,我们要紧紧围绕转  相似文献   

10.
今年以来,资金紧缺已经严重困扰着乡镇工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今年一季度,吴江市23个乡镇,有三分之二的乡镇利润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其中屯村、黎里两个乡镇已出现赤字。究其原因,资金紧缺是企业经济效益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据调查,该市乡镇工业短缺流动资金3亿元,项目资金1.3亿元。资金的严重紧缺,给乡镇工业带来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一批"兴吴工程"项目停建、缓建,严重影响了乡镇工业的发展后劲。据调查,今年全市乡镇工业已有8只技改项目和12只合资项目停工缓建,总投资达3亿元,停工缓建的主要原因是资金不到位。如南麻第一丝绸印染厂引进的布动印花机项目,黎里镇的新型门窗项目,坛丘绸厂的购置喷水织机项目,都因资金无法到位而停工缓建。  相似文献   

11.
苏州乡镇企业在连续几年高速发展的基础上,去年又获得了令人瞩目的好成绩。全市乡镇企业在资金矛盾突出、增支因素增加、企业负担加重的情况下,1993年完成产值1386亿元,销售产值1271亿元,利税6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5%、64%和69%。技术改造大规模展开,出现了骨干项目多、合资和引进项目多、技术含量高的项目多和进入工业小区项目多的发展势头,一批企业得到改造,焕发了生机。乡镇企业集团和群体有了新的拓展,组织程度有了较大提高。工业小区开发建设的成功,有力地促进了乡镇工业向集约化、区域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1996年,国家持续进行宏观调控,进一步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乡镇企业改革和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相对比较集中。面对这样比较严峻的形势,苏州乡镇工业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市乡镇工业工作会议精神,立足"两个根本性转变",统一认识,振奋精神,主动调整发展思路;围绕"三改两加强",迎难而上,奋发进取,使全市乡镇工业总体上保持了平稳发展。全年共完成工业产值1425.6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完成营业收入1269亿元,实现利税77.4亿元,分别比上年下降4%和5.3%,但与6月份相比,降幅分别回升3个百分点和4个百分点。全市162个乡镇中,企业生产比上年保持增长的乡镇占乡镇总数的近90%。纵观去年全市乡镇工业经济运行状况,呈现出五个比较好的态势:  相似文献   

13.
在新的一年里,张家港市南丰镇决心在1993年实现产值12亿,增长110%,销售10.5亿,增长100%,利税1亿,增长143%,技改在1.2亿的基础上,继续鼓实劲,再拼搏。1994年的工作目标是"三个八",即主要经济指标增幅80%;产值销售比上年净增8个亿,经济总量挤入张家港市乡镇前8名。主要经济指标为:工业产值20亿,销售收入18亿,利税1.5亿,外贸收购额2.5亿,外资到帐2000万美元,技改投入1.5亿元。我们的具体工作措施是:抢抓机遇增合力,抢上规模增实力,抢拓外向增引力;提高技术含量,增强整体经济实力。第一,抢抓机遇增合力。南丰经济要登上新台阶,在沙洲片夺第一,增强合力是关键。为此,我们动员全镇三级干部必须做到三点:一是正确认识自己,清醒看到差距;二是珍惜目前具有旺盛斗志、奋发向上、齐心合力的班子;三是做到思想同心、工作同步、目标同向、责任同担。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温岭市按照"抓改革、促民营、上三资、保重点、增效益"的方针,乡镇企业取得了超常规、跳跃式发展。1993年,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65.95亿元,比上年增长113.87%,其中乡镇工业总产值60.25亿元,比上年增长108.68%,乡镇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8%;实现利润总额4.25亿元,上缴国家税金1.5亿多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2.27%、50%以上;"三资"企业从上年的15家增加到69家,出口交货值5.06亿多元,比上年增长215.65%。1993年  相似文献   

15.
在改革开放和调整中稳定发展的苏州乡镇企业,又迎来了新的一年。新年伊始,我们回顾过去,感慨万千;展望未来,满怀信心。过去的一年,在国家税制等五大改革措施同时出台,宏观环境变化比较大的情况下,我市乡镇企业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贯彻中央"二十字"方针,从苏州实际出发,继续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奋力拼搏,克服种种困难,使乡镇企业在改革开放和调整中实现了健康发展。1994年,全市乡镇企业预计完成工业产值1800亿元,完成销售收入112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0%和20%;预计实现利税69亿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利润39亿元,增长15%。外向型经济持续发展,预计全市乡镇企业完成外贸收购额350亿元,增长30%;自营出口70亿元,增长110%;新办"三资"  相似文献   

16.
吴江市芦墟镇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发挥优势,抓住机遇,拓展外向,取得了明显成效。1993年,全镇完成工业产值11.1亿元,销售收入6.84亿元,利税1亿元,出口创汇达到1506万美元,荣获江苏省乡镇工业百强乡镇的桂冠。今年以来,全镇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1-3月完成产值3.3亿元,销售1.1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59%和40%。近年来,该镇把兴办三资企业、加快外向开拓作为发展经济的重点来抓。在实践中,他们抓住了以下几条:一、重实效,重项目审批。论证时认真、细致、慎重。没有市场、效益不好的坚决不搞,但一经决定就全力以赴,从各方面提供条件,把三资企业办好办成功。1989年底开始兴办的中日合资秀明服装有限公司,从立项、审批到开业、试产仅花了不到3  相似文献   

17.
一九九三年苏州市乡镇工业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继续深入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重要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虽然下半年宏观调控带来一定影响,但仍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全年气成工业销售产值1271亿元,实现产品销售收入893亿元左右,利税总额达62.48亿元(其中利润34.2亿元),分别比年增长64%、54%和57%(其中利润增长60%),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态势,成为苏州市乡镇工业发展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  相似文献   

18.
苏州市以苏南模式为自傲的乡镇企业,紧紧围绕“重振雄风、再创辉煌”的目标,较快地扭转了持续多年的低速低效、徘徊不前状况,2000年,全市乡镇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916亿元,工业增加值418.82亿元,得税总额114.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2%、15.6%和30.5%。乡镇工业,不尽在全市农村社会总产值中已是“十分天下有其八”,在全市工业经济总量中也是名副其实的“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19.
苏州要实现基本现代化,农村是基础,是重点。作为苏州农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乡镇工业,在全市工业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已超过三分之二,在农村三业中所占比重高达82%,在实现苏州农村基本现代化中负有重任。一、苏州乡镇工业原有经济增长方式的本质特征"八五"期间,苏州乡镇工业的经济总量迅速增加。1995年,全市镇(乡)、村两级集体工业企业的销售收入达1350亿元,工业增加值380  相似文献   

20.
苏州乡村工业与全国一样,"八五"期间是一个大发展时期,产值年递增率达44%。1995年末,苏州市乡村工业已具有879亿总资产和1357亿销售收入的规模,在苏州全市经济总量中占约三分之二,是实现苏州基本现代化的重要支柱。这一时期乡村工业发展有几个特点:特点之一,是外向型经济的联动效应。1995年生产出口产品的乡村企业占企业总数18%,外贸供货额占销售收入42%,广开了产品的市场.三资企业累计5300家,占企业总数近50%,实现利用外资310亿元。从而使固定资产从1990年的107亿元增至1995年的399亿元。在新增的固定资产中,70%是技改投入,而其中60%是高新技术。因而1995年乡村工业经济中科技进步份额达45%。特点之二,是集团经济的规模效应.全市已有集团企业328家(国家级56家、省级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