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新陈代谢过程是由为数众多的、错综复杂的生化反应所组成的。这些极其复杂的生化反应在生物体内进行得既迅速,又井然有序。这一切并非借助于高温、高压或其他强烈的物理化学手段,而是依赖于生物体内特殊的催化剂——“酶”的作用。酶催化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具有极高的催化  相似文献   

2.
李柏青 《科学通报》1990,35(23):1802-1802
关于三元体系La(No_3)_3-CH_3CONH_2-H_2O溶度的研究,文献中至今未见报道。为了解其物理化学行为,为稀土的生产和科研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和填补基础理论数据,本文测定了该体系在0°、30℃时的溶度和30℃时饱和溶液的折光率,并绘制了溶度图和折光率曲线图。体系在0°、30℃时溶度图上均有七个相区和两个共饱和点。  相似文献   

3.
张效年 《科学通报》1962,7(9):52-52
土壤胶体带有的电荷,与土壤的一系列物理化学性质有密切的关系。在考虑电荷对土壤性质的影响时,一方面需要从“数量因素”(电荷的多少)出发,同时也应注意到其“强度因素”(单位面积上的电荷数量)。当然,土壤胶体表面积的大小,还有很多其他的意义。因此,我们对土壤胶体的表面积、电荷数量和电荷密度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韩成 《科学通报》1983,28(5):288-288
银型斜发沸石经加热处理后,其晶体结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沸石由结晶态转变为玻璃态时,中间须经历一个过渡状态——沸石质准玻璃态。沸石质准玻璃具有和结晶态沸石不完全相同的物理化学性质。本文就银型斜发沸石经加热处理后,晶体结构及某些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陶义训 《科学通报》1966,11(10):475-475
在日本血吸虫的转氨酶研究中,我们发现当以精氨酸为底物时,有很多谷氨酸产生。其后我们发现日本血吸虫合有很強的精氨酸酶。由此推测在测定精氨酸的转氨作用时,将同时发生精氨酸酶的反应,而所产生的鸟氨酸也可能参与转氨作用(图1),因此我们对日本血吸虫的精氨酸转氨酶及鸟氨酸转氨酶作了进一步的研究。精氨酸转氨酶的研究我们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实验,观察日本血吸虫的精氨酸转氨酶活力:  相似文献   

6.
所谓重离子就是指一切质量大于氦核的原子核的总称.重离子核物理乃是利用能量接近或超过靶核库仑位垒的炮弹轰击各种原子核,从而研究原子核的结构性质、衰变性质和原子核反应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原子核物理的重要分支,而且是当代原子核物理的一个十分活跃的前沿阵地. 为了识别原子核,人们习惯于把各种原子核按其组成的中子数(N)、质子数(Z)标绘在核素图上(见图1).天然存在的稳定同位素,图中用黑方块表示,大致分布在一条很窄的斜线上,称为β稳定线.这些核素  相似文献   

7.
一、早期的含糊概念很早的时侯,化学作用的原因就使人迷惑。为什么有些物质彼此极易反应,或自身分解;而另一些物质之间却很难发生化学作用呢?例如,氢和氧的混合气体,只要有一点火星就立即爆炸成水;而碳与氯气则在现有的各种条件下尚未实现直接化合。这个化学中古老的问题之一,当“形而上学的化学家还不善于实际研究化学过程时,就臆造一种关于什么是化学亲和力的理论。”作为化学的原始形式的炼丹术在我国的秦始皇时代就萌芽了。丹家们用阴阳学说解释化学作用的原因。公元二世纪,世界炼丹史上最古的著作——《周易参同契》——的作者魏伯阳写道:“白虎为熬枢,汞白为流珠,青龙与之俱。举东以合西,魂魄自相拘。”这里说的是炼制丹砂(硫化汞)。白虎代  相似文献   

8.
人们普遍认为,是量子力学使物理学和化学融合为一门统一的物理科学。人们也常说,是分子生物学把物理学与生物学统一起来,或者消除了它们之间的界限。但我认为,这是夸大了生物学的作用。首先我想指出生命系统所具有的根本特征。生命系统最突出的特征大概要算遗传密码了,这是地球上一切有机体所共有的。我认为,遗传密码的产生是一个具有历史性质的事件。应当说,遗传密码的产生不仅有赖于核苷酸和氨基酸的物理化学特性,而且也有赖于形成遗传密码的原始环境的物理化学条件。用物理化学观点研究遗传密码起源  相似文献   

9.
戴安邦 《科学通报》1966,11(12):541-541
酸化正钼酸根离子的第一个稳定聚合产物是聚钼酸根离子。它的形成、组成和结构已经不少作者应用各种物理化学方法加以研究。硫酸钠盐冰点法郎在所试溶液中+水和无水硫酸钠转变点降低法经常用于多钼酸的研究,但多限于分子量的测定和在酸化钼酸盐过程中,在其溶液中硫酸钠转变点的变迁和所加酸量关系的研究,而且读取转变点的方法多不一致,有的以冷却曲线的最高点温度为转变点,有的以在溶液接种后的一定时间的温度读数为转变点。这些读取方法  相似文献   

10.
彭瑞伍 《科学通报》1965,10(5):415-415
一引言熔盐电化学在理论和实际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熔盐的电化学性质和用电化学法得出的物理化学性质在了解熔盐特性和研究熔体结构方面提供了有益的资料;它们对建立结构模型和发展熔盐溶液理论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在生产实践中许多稀有金属的电解制备,高熔点金属的电解精炼,熔盐渗镀和电镀以及熔盐的电化分析等均与熔盐电化学有密切关系。此外,高温燃料电池的研究和原子能工业的发展也要求对熔盐的电化学性质和其他物理化学性质进行更多的了解。熔盐电化学的研究在本世纪初已经开  相似文献   

11.
稀土与磺基水杨酸配合物的制备及其药理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流芳 《科学通报》1990,35(14):1077-1077
长期以来,人们对磺基水杨酸在水溶液中与金属离子的配位行为曾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等人用稀土碳酸盐与磺基水杨酸反应,制备了组成为RE_2(HSSA)_3·nH_2O的配合物(其中HSSA~(2-)代表磺基水杨酸失去两个质子后的负二价离子;n=15-18),但认为磺基水杨酸与某些稀土离子在溶液中的配合比为1:1。本文采用了与文献报道不同的合成方法,成功地制备了稀土与磺基水杨酸配合物,并对其物理化学性质以及配合物的镇痛、镇静、解热降温等药理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许生杰 《科学通报》1966,11(2):82-82
近年来,应用碱性染料比色测定痕量铊的工作较多,因为这类试剂和铊反应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均较好。乙基紫亦属这类试剂之一,曾用作锑的萃取-光度测定,在灵敏度和选择性方面较同类试剂有一定的优越性。本工作以乙基紫作铊(Ⅲ)的显色剂,研究了萃取-光度测定条件、乙基紫-氯铊酸有色化合物的光吸收性质和组成,并应用于铝合金和金属锌中痕量铊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杨子成 《科学通报》1984,29(10):630-630
淋巴细胞转换率的大小与人体免疫状态密切相关。近来不少人报道,用氚-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来测定淋巴细胞的转换率。此法较简便、灵敏、可靠,并能同时测定较多的样品。此法的基础是把~3H-TdR和~1H-TdR的物化性质和在掺入生物大分子时的行为看作大体一致而进行示踪研究的。但是,由于~3H比~1H的质量数大2倍,因此它们在化学动力学和热力学性质方面有明显差异,进而在生物学行为方面,如代谢、酶反应中有相应的不  相似文献   

14.
前言化学是研究物质转化的科学。然而,关于化学变化的速率或时间依赖性的知识对于成功地合成新物质和利用反应所产生的能量仍然是十分重要的。在上一世纪里大家已认识到,所有的宏观化学过程都由许多基元化学反应所组成,而基元反应本身则是原子或分子物种间一系列简单的碰撞。为了理解化学反应的时  相似文献   

15.
江云宝 《科学通报》1994,39(9):799-799
分子内扭转电荷转移(TICT)是目前凝聚态光化学领域中的前沿课题之一,这是因为TICT除具有特别的光物理化学性质外,在光合作用原初过程模拟以及非线性光学材料的研究中亦具诱人的前景.胶束被认为是一种膜模拟体系,因此研究胶束中的TICT不仅可在更近层次上模拟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原初过程,而且对于研究其它有序组织体(如LB膜,合成双分子膜以及真正的生物膜等)中的TICT和利用TICT特殊的光物理化学性质了解有序组织  相似文献   

16.
液滴动力学是多相流热物理学的重要基础研究方向.随着科学研究的逐步深入和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发现液滴的界面可由多种物质分子组成且可出现复杂的结构,如石油工程中表面活性剂、固体颗粒等物质吸附于油水液滴界面,细胞等生物液滴由具有复杂分子组成和结构的膜包裹等.研究发现复杂的分子组成和结构使液滴界面具有剪切弹性、面积扩张弹性、抗弯特性等显著不同于普通液滴表面张力的力学性质,而复杂的界面力与流场黏性力、壁面物理化学吸附力等相互耦合导致液滴在流场中展现复杂的变形、运动、吸附等动力学行为.本文介绍了复杂液滴界面的力学性质及其模型描述,综述了近年来关于流场中复杂界面液滴的变形、运动、吸附行为的研究进展,并给出了后续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曹勇 《世界科学》2005,(9):30-31
表面科学是当代国际上最活跃的前沿学科之一,以在原子或分子水平上研究表面及界面上所发生的各种现象和过程为主要内容,广泛涉及物理学、化学、数学、生物学、半导体科学、材料科学等基础和应用学科:现代表面科学研究表明,表面的性质往往和体相有着巨大的差异,常呈现出许多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表面原子原先在体相中的对称性和所处晶体场环境的突然被破坏。  相似文献   

18.
周公度 《科学通报》1962,7(7):41-41
Ag~ [Ag_2~ⅡAg_4~ⅢO_8]NO_3~-晶体系电解硝酸银溶液时所得的阳极氧化产物。Braekken 等曾测定过这个立方晶体的晶胞常数。Noyes 等研究过它的组成和电化学性质。而及给出了晶体的空间群为 O_h~5-F_m3_m。他们根据粉末图和单晶体衍射图的强度数据,给出晶胞中各个原子的参数值如下:Ag~(1)(1/2,1/2,1/2);Ag~(2)(1/4,1/4,0);NO_3~-(0,0,0);O(x,x,x),x=3/8。从这些参数值中可以引出 Ag~(2)-()系按 dSp~2杂化轨道所成的共面键,键长为2.12(?),而 Ag~(1)和 O 原子按离子键结合,配位数为8,距离为2.26(?),而NO_3~-离子的空间取向尚未确定。有关 Ag~ [Ag_2~ⅡAg_4~ⅢO_8]NO_3~-晶体以往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其他高价银盐的结构化学,最近已由 McMillan 加以总结。  相似文献   

19.
硅酸盐熔体的物理化学性质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怀玮 《科学通报》2013,58(10):865-890
硅酸盐熔体具有高度的物理和化学活性, 是地球乃至其他类地行星内部物质和能量迁移的重要载体. 它们在地球内部层圈形成和演化的岩石学和动力学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充分了解高温高压条件下各种成分硅酸盐熔体的物理化学性质, 是正确认识与壳幔部分熔融相关的各种地质现象(如深部岩浆作用和火山喷发)的先决条件. 硅酸盐熔体自身的物理化学性质分为热力学性质(包括热力学状态函数和均相反应平衡常数)与动力学性质(包括迁移性质和均相反应速率常数). 针对硅酸盐熔体性质的研究, 近年来在高温高压实验和分析技术、计算方法(特别是第一原理分子动力学模拟)、理论模型以及熔体宏观性质与微观结构之间联系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 通过与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观测的结合, 熔体性质领域的研究进展显著改进了我们对地球内部状态和地质过程的理解. 本文综述了硅酸盐熔体物理化学性质研究的成果和现状, 阐释了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应用实例, 并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20.
施建青 《自然杂志》1995,17(6):360-360
无论是在天体物理中星际碰撞所产生的核,还是在重离子反应中入射粒子能量较高时形成的复合核,都具有较高的激发能量,这就是所谓的“热核”。近年来,随着重离子反应的实验数据的增加,有关热核性质的研究已成为一个引入注目的课题,而其中热核电荷密度分布又是热核性质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热核的亚稳定性,在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