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江西省畲族人体头面部器官测量数据。方法采用国内研制的人体头面部摄像-计算机测量系统,按照随机抽样原则选择江西省吉安市200名正常的畲族成人进行了头面部器官测量研究。结果得出了该民族成年男女两性头面部16个测量项目和13个头面部指数的资料,发现该民族成年男女两性头面部除容貌额高所测值男女两性无差异外,其余各项所测值男女两性间差异有显著性,并以4个头面部指数对男女两性头型、面型分别进行了分类、对比。结论该研究成果对人类学、民族学、医学和工业等学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江西省畲族人体头面部器官测量数据。方法采用国内研制的人体头面部摄像-计算机测量系统,按照随机抽样原则选择江西省吉安市200名正常的畲族成人进行了头面部器官测量研究。结果得出了该民族成年男女两性头面部16个测量项目和13个头面部指数的资料,发现该民族成年男女两性头面部除容貌额高所测值男女两性无差异外,其余各项所测值男女两性间差异有显著性,并以4个头面部指数对男女两性头型、面型分别进行了分类、对比。结论该研究成果对人类学、民族学、医学和工业等学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人类发展的过程中,男女两性互为基础,性别差异客观存在。两性的并存,使社会更加丰富多彩两性差异心理学是以研究男女两性心理差异为内容的心理学分支。它是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形成的新学科。由于男女存在着生理机制、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差异,早在人类社会形成之初,男女就各自担负起了一定的社会职能。男人多从事生产劳动,妇女则多从事家务料理、抚养子女。进入封建社会之后,由于封建的道德、伦理及思想体系的束缚,这种分工被强化了。于是,在人们的思维意识中男女之间的差别  相似文献   

4.
语言与社会文化背景关系密切。男女在成长过程中受所处社会环境制约而形成的社会性别与男女在使用语言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差异有相当紧密的联系。本文试图通过比较男女两性的口头用语以及体态语言来阐述两性语言的差异,并浅析其产生的原因以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男女不平等关系的产生及长期存在不仅取决于两性物质生产力的不同,更取决于两性精神生产力的差异。以男性为主导的性别观念作为两性精神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决定和影响着男女不平等关系的长期存在。解放和发展女性精神生产力,不断提高女性的平等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是实现男女平等与和谐发展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6.
分析男女两性在英语语体的选择、语音语调、性别歧视等几方面的迥异。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妇女是的一支伟大人力资源。如果男女两性发展不协调、不平衡,妇女中蕴藏的巨大人力资源就难以充分发挥,和谐社会的构建就缺乏持续发展的动力;如果男女两性的发展存在明显差距,就会导致社会发展的不和谐。所以妇女的发展对于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马红霞 《科技信息》2009,(30):65-66
婚姻挤压现象和人口老龄化一样,是当下我们所面临的最严峻的人口问题之一。婚姻挤压主要是由适婚年龄的男女两性性别不平衡引起的,而引起男女两性不平衡的因素有很多,诸如:出生性别比、男性偏好、人口的迁移与流动等。婚姻挤压不仅会严重影响个人的发展,而且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9.
媒介女性形象研究自从国外传入国内就成为一种新兴的媒介批评类别。经历10多年的发展,该类研究虽为国民拓展了视野、提高了认识,但是,这些研究中充斥着严重的“女权意识”倾向,与当下建设“和谐社会”的意识形态极为相左。为此,我们认为女性主义批评者在研究创作时理应结合当下和谐文化,力求解除男女两性彼此之间的对立与对抗,使男女两性走向平等共存、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男女两性是人类这一整体的两面,既有统一性,也有矛盾性,单纯从女性的角度来谈女性的发展是不完全的。历史上对女性的种种文化限制是不公正的,但客观目的是男女的极化,过度强调了两性完成自己的性别职能,同时也使生理差异异化为社会等级差异。西南地区各民族虽然广受儒家男尊女卑观念的影响,但其男女有别也有自己的特点。生殖干预技术的出现及人均寿命在20世纪后半期的快速增长,极大地冲击了人们的传统生育观念,但近年来发达国家和我国北京、上海等地的人口形势其实已经在暗示着,我们必须从更为宏观的角度来协调男女两性的角色。可持续发展有赖于社会对人们生育意愿的前瞻性保护。  相似文献   

11.
正虽然已有研究表明,男性和女性大脑有区别,可还是有许多人认为,男女两性的大脑功能相同,只是他们运用大脑的方式不同而已近年来,人体科学的一大突破性发现是,男女最大的不同点在其一身之首──大脑,它影响到性格、行  相似文献   

12.
方喜军 《科技信息》2007,(23):236-236
本文从话题与用语两个层面具体论述了两性在英语言语中的差异,并且分析了产生这些话语风格差异的社会文化根源,提出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中性别差异现象会逐步减少,男女两性应在会话中学会转化角色从而减少误会,进行积极的和有效的交谈。  相似文献   

13.
从语言变异的角度对跨性别交际失误现象进行社会语言学分析,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造成男女两性话语风格的不同,进而影响彼此的交流。在对《老友记》部分语料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发现社会的变化导致两性差异的缩小,两性话语风格随之变化,有些方面甚至出现与以往相反的趋势。两性话语风格的趋同将有助于减少跨性别交际中的失误现象。  相似文献   

14.
生育权是自然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决定是否生育子女并付诸实施的权利.生育权为人身权,由单个自然人享有.男女两性的生育权在观念上、内容上及救济上均具有平等性.  相似文献   

15.
性别文化与性别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男女两性在化特征上存在着差别,性别化中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偏见.性别化中性别偏见主要表现在大众语言、大众传媒以及教育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性别言语差异是指男女两性在语言应用上的不同,是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语义学和语用学的相关知识,对跨性别交际作粗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何家娥 《科技信息》2009,(31):I0207-I0207,I0253
毕淑敏以医生的悲悯情怀和作家的崇高的社会责任感,从女性的视角深入女性的灵魂深处,通过写女性自身性别意识的觉醒,思考女性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的处境及其命运,试图在男女两性平等协商,相互沟通,既重视区别又强调统一的大前提下,建立一种新的体系,一个人类两性趋向和谐的体系。  相似文献   

18.
两性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男女不平等的客观现实,决定了女性对于两性和谐关系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女性必须首先定位好自我,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才能推进两性和谐关系的建构。女性写作特别是中国新时期以来的女性写作就为之提供了范本。具体而言:首先,女性不能忘记自己的性别,与男性同化而陷自己于雄性化式的扭曲;同时,女性又不能陷入性别本质主义,远离男性,斩断与男性世界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双性化人格理论及其对幼儿园性别角色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双性化人格是一种兼有男女两性人格优点的综合的人格类型,是一种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的人格模式,双性化人格成为一种性别角色发展的新趋势。双性化人格理论对儿童早期教育的启示:转变传统的性别观念、因性施教,培养集两性优点于一身的儿童;适当提高幼儿园男性教师比例,增加低幼阶段男性影响力;以游戏为切入点实施正确的性别角色教育;幼儿园要慎选读物。  相似文献   

20.
魔幻现实主义作家注重爱情题材的描写,大多数作家从伦理道德角度审视男女两性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他们的爱情婚姻观:爱情应以真挚的感情为基础,等级、门第与金钱不应作为真正爱情的筹码;在男女两性精神之爱与肉欲之爱结合的基础上而结成的婚姻才是牢固的。但也有少数作家把爱情视为一种欲望的发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