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飞机和导弹的隐形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身技术是军事科学领域的最新3大技术成就之一,隐身材料又是隐身技术的基础和先导.本文介绍了在飞机和导弹隐身技术中应用的三种隐身材料技术,最后对隐身技术的发展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隐身技术的重要性及国外的发展水平,着重研究了雷达波隐身技术及其在空间、频段、吸波材料等方面的局限性。从而对反隐身研究的可能途径,提供了依据。文末提出发展我国隐身与反隐身技术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现代潜艇隐身是一个综合概念,可分为声隐身、热隐身、光隐身、战术隐身等方面。文中对现代主要潜艇隐身技术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概括总结出加快潜艇隐身发展和提高潜艇隐身效果的五个重点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在阐述雷达隐身原理的基础上,列举实例分析了利用外形设计技术降低雷达散射截面积的方法,并就几种新型雷达吸波材料对雷达隐身技术的实现进行了综述。指出必须综合运用各种隐身方法,再辅以一些有效的电子干扰措施,使雷达隐身技术向着宽频带、全方位、全天候、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美国五代战斗机座舱透明件技术的应用进展。美国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战斗机座舱透明件正面风挡是增强无机玻璃/胶片/增强无机玻璃材料结构,正面两侧是弧形有机玻璃风挡,后部分是有机玻璃座舱盖,仅有防弹及提供飞行员视野观察等基本功能,未采用任何功能膜层。美国第四代战斗机座舱透明件风挡采用有机玻璃/胶片/聚碳酸酯材料多层结构或聚碳酸酯多层结构,早期采用了耐磨功能涂层,后期部分型号采用了隐身功能膜层。美国第五代战斗机座舱透明件采用了单层聚碳酸酯材料结构、有机玻璃/胶片/聚碳酸酯材料层合结构,全部采用了隐身功能膜层。隐身技术将向全天候、全方位、超宽隐身频带、智能化方向发展,未来的战斗机将具备超宽频电磁、红外、声、激光、视频等全方位的超级隐身性能。提出了隐身技术可能会发展到采用金属网栅等为代表的超低电阻高透过率超结构隐身材料、超材料隐身、隐身无人机等方向。  相似文献   

6.
蓝蝴蝶翅膀结构电磁散射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对蓝蝴蝶翅膀在可见光照射下的电磁散射特性进行研究,应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结合外延表面技术分别对TE波和TM照射下的翅膀简化模型的电磁散射特性进行分析,验证了这种结构的散射特性.由于其散射特性具备了隐身技术中结构隐身和材料隐身两大特点,所以,对这种蝴蝶结构进行深入研究,充分利用如上特点,有望对新型的高性能隐身材料的研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从武器装备的实际电磁攻防需求出发,聚焦于超材料在电磁领域的应用,简单回顾了电磁超材料的发展历程和实用化进程,着重介绍了近年来最可能产生颠覆性技术的领域——智能可重复编程超材料及基于其的智能隐身系统。基于长期对电磁隐身、新型电磁器件的研究,结合实践经验,对目前超材料隐身技术成熟度进一步提高所面临的难点进行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做出了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隐身技术作为隐蔽自身武器装备,防止被对方探测的技术,具有提高飞行武器的生存、突防能力,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军事专家的重视。本文介绍了目前几种飞行器隐身技术及其关键技术,阐述了他们的隐身机理和最新研究进展,展望了了国内外飞行器隐身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等离子体隐身及其用于飞机的可能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等离子体隐身是一种极为重要的隐身技术 ,美、俄都在进行深入研究并已进入应用阶段 ,受到国内广泛关注。从隐身机理、试验验证和应用状况三方面论述了等离子体隐身的可行性 ,指出了等离子体隐身的优点和局限性 ,分析了将等离子体隐身技术应用于作战飞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化武器装备对于隐身性能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隐身性能已经成为衡量一种武器装备先进性的一项重要标准,现阶段实现隐身技术主要的手段是通过雷达吸波材料,本文就传统和新型雷达吸波材料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评述以及展望。  相似文献   

11.
针对飞机红外隐身和反隐身技术发展的需要,建立了隐身飞机红外图像的仿真模型,并对飞机的红外隐身效果进行了评估.首先在飞机红外辐射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对二元喷管、低发射率蒙皮、发动机舱隔热、喷管冷气注入等进行红外隐身建模,经过渲染生成隐身飞机的红外图像;然后对低发射率蒙皮、发动机舱隔热与喷管冷气注入3种红外隐身措施的隐身效果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不同的隐身措施下,隐身战斗机辐射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2.
文章详细介绍了激光与红外隐身兼容技术的几个主要方面:外形技术、材料技术、干扰技术等。  相似文献   

13.
外形隐身是提高武器装备生存力的重要手段,为研究其对坦克的散射影响特性,提出分析外形隐身对坦克电磁散射影响的研究方法.基于某型隐身坦克,建立了隐身、常规坦克电磁模型,计算了多频、多俯仰角的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及其减缩值,并进行了分析.结果 说明,外形隐身技术可使散射曲线向内收敛,并大幅降低坦克模型的散射强度(尤其在前后向角域);频率增加时,隐身模型的前向60°角域RCS均值逐渐减小,而减缩值增大,最高可达26.771 3 dB;俯仰角增加时,采用外形隐身后,前向RCS均值在-22.060 3~-18.608 3 dBsm振荡,在0°俯仰角外形隐身效果最好,减缩值可达24.473 4 dB,在其他俯仰角有降低趋势;外形隐身可明显改善坦克前向和后向隐身性能,并具有较强的多频、多俯仰角隐身改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飞行器隐身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行器隐身技术在提高目前兵器的突破能力和纵深打击能力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美俄等军事强国宣称已将等离子体隐身技术应用于军事装备。美国F-16战斗机设计师和英国Topgun(《尖端武器》)杂志主编在Jane’s Defence Weekly(《简氏防务周刊》)上指出,F-22隐形战斗机并不是我们想要的;而前南斯拉夫人民空军与防空部队使用落后的雷达锁定美F-16战斗机,并用老式导弹击落,宣布美国采用的磁性材料涂敷、结构设计和等离子体技术等三位一体的协同隐身技术的失败。为此,我国不能再跟踪研仿国外军事强国的失败技术,应该自主创新,尽快研制出微型、低能耗的高浓度等离子体源,并使之成功地装备于我国的飞行器上。  相似文献   

15.
首先指出了军用飞机战技指标论证中孤立分析各项性能参数的缺陷;然后以军用飞机高度指标和隐身指标论证为例,综合分析了隐身与高度指标之间的关系,并结合类比分析结论,最后形成了军用飞机隐身与高度指标的综合论证要求。  相似文献   

16.
将分子印迹技术和隐形纳米技术相结合,用亲水性聚乙二醇对索拉菲尼印迹聚合物进行隐形化修饰,制备了具有抗干扰性能的智能索拉菲尼隐形印迹材料。研究发现该材料对含NaCl、KCl盐溶液具有较好的抗干扰性,当Na+、K+分别与索拉菲尼共存时,目标材料对索拉菲尼的吸附容量仅下降8.6%及19.2%。不仅如此,目标材料还对索拉菲尼现出良好的特异选择性,相对瑞戈非尼和甜菜碱而言,其分离因子各为2.33、4.63。释药性能结果表明,目标材料不仅在模拟肿瘤环境(pH为5.5)的累积释药率41.42%要明显高于在正常生理环境(pH为7.4)条件下的27.71%,而且于还原性物质谷胱甘肽存在的情况下,无论pH值为5.5还是7.4时,目标材料的药物累积释放率均显著增大,分别为63.77%及39.15%。目标印迹材料对索拉菲尼的缓释效果也不错,时长可达160 h。  相似文献   

17.
无人作战飞机是当前研究热点之一,为研究不同气动布局无人作战飞机的隐身性能,分别建立常规布局A、无尾飞翼布局B、三角形飞翼布局C的电磁模型。采用物理光学法,计算了不同状态的RCS(Radar Cross Section)散射曲线并分析了分布特点、频率及俯仰角响应特性。结果表明,无人作战飞机的电磁散射特性取决于气动布局和结构形式,也与机翼前后缘、机身、进气道、尾喷口、垂尾等细节设计相关,布局A在前后向均有散射波峰,而采用外形隐身技术的布局B、C无明显散射波峰;频率增加时,各布局不同角域RCS均值减小,布局C前向角域最低为-34.308 7 dBsm,俯仰角变化时,受布局结构外形设计影响,算术均值呈振荡变化;布局C在前、后向角域具有最好的多频隐身性能,布局B在前向角域的不同俯仰角隐身性能较好,布局A隐身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18.
铁氧体材料作为电子工业的基础材料,由于具有独特电磁性能,在电子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就铁氧体材料特点,在抗EMI和隐身(吸波)材料中应用与机理,作简要论述和探讨供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9.
模糊评价的雷达射频隐身性能多域联合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射频隐身性能评估问题,提出了一种不依赖敌方探测设备的雷达射频隐身性能模糊评估方法。通过分析雷达辐射源在极化域、波形域、能量域中影响射频隐身性能的因素,构建极化域、能量域、波形域射频隐身指标,突破传统的"辐射-接收"模型的射频隐身评估方法,建立了基于机载雷达自身辐射信号工作状态和工作参数的射频隐身性能模糊评估方法。最后,对不同机载雷达系统进行仿真对比,结果表明该评估方法能正确反映机载雷达系统的射频隐身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