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辽宁二道沟金矿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氢、氧同位素研究,揭示二道沟金矿床含矿热水溶液的δD为-71‰~-102.5‰、δ18OH2O为1.53‰~6.7‰;在δ18O-δ18D图解中它们位于200℃时大气降水与火山岩发生水岩交换的演化线与300℃时大气降水与火山岩发生水岩交换的演化线所夹的区域内,表明成矿流体主要为大气降水来源的地下水,而不是岩浆热液;说明该矿床产于火山岩中的大气降水参与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2.
黔西南冰洲石矿床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查明黔西南贞丰等地冰洲石矿床的成矿温度为126~160℃,成矿压力为(260~520)×105Pa;成矿流体盐度(SNaCl)为12.2%~19.6%。研究了不同成矿阶段方解石、冰洲石的氢、氧、碳同位素组成及变化特征:其中冰洲石成矿阶段δ18O值为16.24~18.48‰,平均17.36‰;W/R为0.16~0.18。而从薄层方解石阶段到冰洲石成矿阶段δDH2O=-49~-68‰。δ13C(PDB)=-0.60~0.73‰,δ13CCO2(PDB)为-0.37~2.43‰。计算出δ13C∑C=-2.08~-2.49‰。研究表明成矿流体来源于大气降水与加热的地下水的混合,碳来源于地层。探讨了冰洲石成矿时特定的物理化学条件及地质环境。  相似文献   

3.
偏岩子金矿床为产于灯影组白云岩中的氟镁石-石英脉型金矿床。该文运用包裹体地球化学和热力学方法,研究了矿床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以及金的迁移形式和沉淀机制。结果表明,金的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中温(220~280℃)、中低压(26.847~57.543MPa)、中等盐度(13.9%)、弱碱性(pH=7.21)、弱还原(Eh=-0.334V)条件下。在含H2S的中温弱碱性溶液中,金主要以AU(HS)形式迁移,而促使金沉淀的主要机制是含矿热液与围岩(白云岩)发生反应以及pH值和还原硫活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四个光学活性羧酸作为手性衍生化试剂研究了2-甲氧基-2-三氟甲基-2-苯基乙胺(MTPEA)非对映酰胺中某些特征基团在不同NMR中的化学位移不等性.MTPEA非对映酰胺中所选择的探针基团在1H、19F和13CNMR中的化学位移差值分别为:0.02~0.164(△δOMe);0.095~0.599(△δCF3);0.39~0.74(△δNHCH2)ppm.  相似文献   

5.
天然气中分子氮(N2)的成因复杂多样,其同位素组成和其它地球化学特征各不相同。(1)大气源的N2:CN2/CAr≤84,且δ15NN2≈0‰(ATM);(2)地壳超深部和上地幔来源的原生N2:δ15NN2≈-2‰~+1‰,伴生Ar的40Ar/36Ar>2000和He的3He/4He>10-6,且N2和He含量具有正相关性;(3)微生物反硝化作用生成的N2:δ15NN2<-10‰和地下水中NO-3及NO-2浓度异常高;(4)沉积有机质在未成熟阶段经微生物氨化作用形成的N2:δ15NN2<-10‰;伴生CH4的δ13CCH4<-55‰(PDB);(5)沉积有机质在成熟(包括高成熟)阶段经热氨化作用形成的N2:δ15NN2≈-10‰~-1‰,且伴生CH4的δ13CCH4≈-55‰~-30‰;(6)沉积有机质在过成熟阶段裂解产生的N2:δ15NN2≈+5‰~+20‰;(7)沉积岩中无机氮在高温变质作用下释放出的N2:δ15NN2≈+1‰~-3.5‰,CN2/CAr84.对这些潜在源的特征进行了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6.
在山东平阴地区中元古界地层中存在与地层整合产出的层状硅质岩。硅质岩富Fe、Mn,相对贫Al;富集As、Sb、Bi、Ga;REE总量低,Ce负异常,HREE相对富集;δ30Si变化范围为-0.1‰~0.4‰,δ18O变化范围为+13.6‰~+20.1‰,具有热水沉积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在Al-Fe-Mn和Fe-Mn-(Ni+Co+Cu)三角图上均属热水沉积硅质岩。硅质岩MnO/TiO2比值、δCe值和δ30Si值分析表明本区层状硅质岩主要是在深海环境下沉积的。  相似文献   

7.
八卦庙金矿床脆—韧性剪切构造及其控矿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矿区脆-韧性剪切构造特征,对陕西凤县八卦庙金矿床韧性剪切带的发育历程进行了宏现和微观论述。指出:其矿床赋存于上泥盆统星红铺组下岩段一套半深海浊积岩相细碎屑岩中,成矿主要受脆-韧性剪切活动控制;纵向叠瓦式逆冲大断裂(F1)是其导矿、控矿构造,其派生构造NW向脆-韧性剪切带是矿床的成矿构造;F1派生的小褶皱和NE向张性断裂是容矿构造或储矿构造;脆-韧性剪切作用是形成金矿的主要作用;NE向剪切式节理脉形成于剪切成矿期,后期张剪活动中充填的石英脉可能导致金的叠加富集。  相似文献   

8.
测定了293.2~323.2K间的7个温度下电池GE|H2O(1-w)+En(OH)2(w)+HCl(m)|AgCl-Ag的电动势,由此求得了上述7个温度下,m=0.0020,0.0050,0.0100,0.0500,0.1000mol/kg的HCl在0~90%乙二醇—水二元混合溶剂中的平均活度系数γ±与Pitzer参数;HCl自水向各组成En(OH)2—H2O混合溶剂中的标准迁移自由能,标准迁移熵和标准迁移焓.最后从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角度对HCl在该混合溶剂中的热力学行为给予了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9.
铧厂沟金矿床属热液蚀变细碧岩型金矿床。本文运用包裹体地球化学和热力学方法,研究了该矿床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以及金的迁移形式和沉淀机制。结果表明,金的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中温(205~320℃)、中低压(25.33~45.60MPa)、中等盐度(10.3%~12.9%)、弱碱性(PH=5.94~6.05)、较强还原(Eh=─0.24~─0.54v)条件下。金主要以Au(HS) ̄-_2形式迁移,而促使金沉淀的最主要机制是还原硫活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10.
首次制得二乙基胺甲基膦酸锆-亚磷酸锆Zr(HPO_3)_(2-x)·(O_3PCH_2NEt_2)_x·H_2O(ZDEAMP-ZP,x=0.75,0.60,0.50).将ZDEAMP-ZP用溴化苄季铵化,得到部分季铵化的产物:溴化苄基二乙基铵甲基膦酸锆-二乙基胺甲基膦酸锆-业磷酸锆Zr(HPO_3)_(2-x)·(O_3PCH_2NEt_2)_(x-y)·(O_3PCH_2N ̄+Et_2·CH_2Ph·Br ̄-)_y·H_2O(Y<X,ZBDEAMPB-ZDEAMP-ZP).ZBDEAMPB-ZDEAMP-ZP用于进行液/固/液或固固/液三相催化的亲核取代成醚、卤代烃和羧酸盐合成酯及二氯卡宾加成反应,均得到良好的结果。催化剂易于分离和回收,通常回收70%~100%,催化剂重复使用10次以上无明显失活。  相似文献   

11.
浅析在个人理财中黄金的优势及投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目前国内黄金投资的现状,指出黄金在个人理财中的优势,介绍了我国普通居民投资黄金的4种途径——实物黄金、纸黄金、黄金延迟交收和黄金期货。  相似文献   

12.
河台金矿床金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台大型金矿床金的赋存状态呈独立矿物和分散状态两种。前者以自然金为主,有包裹金、晶隙金和裂隙金。后者则存在于硫化物晶格中,首次发现含金碲铋矿。  相似文献   

13.
基于野外地质调查,岩相学和地球化学分析结果,对金牙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的热液蚀变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揭示了其矿化机理,为研究区今后的进一步找矿勘探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与金矿化有关的热液蚀变类型主要有黄铁矿化、毒砂化、硅化和碳酸盐化,并划分出了3个阶段的黄铁矿化和毒砂化,以及两个阶段的硅化和碳酸盐化.矿床发育有5种主要的蚀变组合类型.同时,研究区域内蚀变岩中As含量与金矿化呈强烈的正相关关系,可作为金矿勘探的近程指示元素.  相似文献   

14.
15.
“信息化贵州98工程”是一套以实现本世纪末贵州全省经济和文化双脱贫为基本目标,并促使贵州经济在世界之交实现历史性腾飞的战略方案。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撰山子金矿的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的研究,论述了其金矿床石英的形成时代,不同时代石英的基本特征,石英的包体成份特征,石英的红外光谱特征以及不同阶段的石英与含金性的关系,从找矿矿物学的角度为矿床的深部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18.
19.
太白金矿载金矿物标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白金矿的矿化共经历了4个成矿阶段,其中黄铁矿-含铁白云石阶段是最的金矿化阶段。黄铁矿为主要载金矿物。黄铁矿中铂的含量与Au+Ag含量呈负相关,金矿物主要以微米级的自然金产于Ⅱ,Ⅳ阶段的黄铁矿中,成色879-965,金的成色总体上向深部呈升高的趋势。自然金中铂含量与金的成色呈负相关。黄铁矿中有高的Pt含量和Te含量。黄铁矿具有混合导型特点,δ^34S值为6.5×10^-3-11.6×10^-3。  相似文献   

20.
针对青海某微细粒浸染、高砷,原矿氰化浸出率低的难处理金矿石,进行了原矿浮选试验研究,经过三种流程对比试验,最终推荐该金矿的选别流程为粗磨弱酸性条件下,一段粗选、两段扫选、两段精选、的全浮选流程,获得金精矿金品位48.2 g/t,金回收率87.15%的工艺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