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再谈系统科学的体系   总被引:11,自引:9,他引:2  
在以前的两篇文字中,我谈到系统科学的体系和系统科学的基础理论,系统学的建立。在第二篇中我讲了为了建立系统学只从工程技术的各门系统工程和其技术科学的运筹学、以及控制论去提炼还不够,还必须打开视野,要吸收L.von.Bertalanffy的一般系统论、理论生物学,Ⅰ.Prigogine及其学派的远离热力学平衡态的耗散结构理论,特别是H.Haken的协合学理论。  相似文献   

2.
系统工程及其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介绍钱学森系统科学体系结构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系统工程的方法及其理论基础。后者主要是指系统学的建立。这是在钱学森亲自指导下的一个讨论班,关于系统学的研究对象、内容、方法的一些结论介绍。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主办的英文期刊《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Systems Engineering》(《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学报》)(季刊)已经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协正式批准,将于第三季度正式出刊。该刊旨在加强促进国际间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主要栏目有系统科学的理论包括系统学、大系统理论、控制论、运筹学、信息论、决策理论等;系统工程各领域的应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主办的英文期刊《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Systems Engineering》(《系统科字与系统工程学报》)(季刊)已经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协正式批准,将于第三季度正式出刊。该刊旨在加强促进国际间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主要栏目有系统科学的理论包括系统学、大系统理论、控制论、运筹学、信息论、决策理论等;系统工程各领域的应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5.
通过三个连续的系统化过程,将柔性的传统中医学知识予以整合,再将其与系统学领域的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学、超循环论、突变论、分形与混沌学要旨相互诠释,最终建构成具有现代中医学与现代系统学双重属性的中医系统学框架。它的基本特征是可实证与量化,其功能有二:推进中医现代化,同时促进系统学发展。这个框架包括中医学与系统学通约的认识论,科学原理与技术体系。三者对应于系统科学领域常用的系统论、系统学与系统工程,是一个完整的以中医学素材建构而成的系统学模型,一方面可以推广至其它系统的机制说明,另一方面,可以反过来帮助中医学自身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6.
系统学作为系统科学的基础科学,关注系统演化、结构和功能的一般规律.近年来复杂性研究的发展表明,复杂系统的涌现性是系统学研究中的核心科学问题之一.复杂系统的涌现性通常是指系统通过个体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可以在宏观层次上出现新的时空结构和功能.通过对各个领域复杂系统宏观涌现行为的研究,抽象出具有普适性的一般规律,并把这样的一般规律用于具体系统的研究,是认识系统复杂性、发展系统学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关于系统学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学森教授对系统科学及其基础科学——系统学的许多重要问题做了精辟的论述,这将大大促进我国系统科学研究工作的迅速发展。本文仅就系统学方面的几个问题做一些探讨。 一、系统学的研究对象 系统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苏联学术界较普遍的看法是复杂系统。苏联学者在专著《系统学基础》中以及等在专著《系统学问题》中首次用到“系统学”一词时,都在该词后面加上括号,内注“复杂系统理论”。院士认为,系统学是关于复杂系统的科学。  相似文献   

8.
系统学研究各种系统的动态演化及其设计和控制的一般规律,它是系统科学的理论基础。其中人们注意的首先是那些非平凡的大型复杂系统。由于对它们不可能通过精细求解来进行研究,问题又集中于如何由组成它们的小系统的行为及其间相互作用的特征而推出大系统的行为。这种兼有还原论和总体论的观点正是系统学方法认识世界的主要特征。这种方法提供了由低级、简单的运动形态导出高级、复杂的运动形态的一种途径。系统学研究的范围  相似文献   

9.
系统科学及系统复杂性研究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18  
戴汝为 《系统仿真学报》2002,14(11):1411-1416
众所周知,系统科学与“复杂性”的研究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本文从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观点,介绍系统科学在中国的发展,而且讨论了与系统科学相关的“系统复杂性”的研究,同时讨论了系统科学的三个层次:基础理论研究层次,包括“系统学”;技术科学层次,包括工程控制论与运筹学;工程应用层次包括各种系统工程,还有从系统科学通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称为“系统论”的桥梁,最后归纳了与“系统复杂性”相关的主要传统的和新兴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究系统科学模型情况,提出"秩边流模型"作为系统学进行理论提炼的平台,旨在确立系统学基础模型,以期推动系统学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是由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态研究所与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农业系统工程委员会共同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主要刊登系统科学、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在农业上的应用,国外农业系统工程研究的动态以及与农业系统科学相关的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等  相似文献   

12.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是由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与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农业系统工程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学术类刊物,主要刊登系统科学、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在农业上的应用、农业系统科学相关的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及研究简报。  相似文献   

13.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1992年5月25~26日在北京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举行了首次系统论学术讨论会。按照钱学森系统科学体系思想,系统论是系统学通向马克思哲学的桥梁。这次讨论会的目的是探讨系统论的研究。会议由理事长许国志、秘书长顾基发、于景元同志分别主持。会议采取主题发言与自由发言相结合,这次作大会发言的有: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教授方福康:经济系统的演化、平衡与稳定; 北京大学力学系教授朱照宣:“新三论”中的数学物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系统科学思想贯穿于钱学森的整个科学历程.从系统科学思想出发,建立了系统科学体系和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在系统科学体系不同层次上,钱老都作出了开创性贡献,特别是创建系统学,提出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从而开创了复杂巨系统的科学与技术这一新领域,将系统科学发展到复杂巨系统科学.  相似文献   

15.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是由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态研究所与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农业系统工程委员会共同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主要刊登系统科学、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在农业上的应用,国外农业系统工程研究的动态以及与农业系统科学相关的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综述及研究简报。读者对象为从事农业系统工程、农业类学科研究和教学的科技工作者及有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学生和决策部门的工作者。欢迎国内外广大读者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16.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是由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态研究所与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农业系统工程委员会共同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主要刊登系统科学、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在农业上的应用,国外农业系统工程研究的动态以及与农业系统科学相关的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综述及研究简报。读者对象为从事农业系统工程、农业类学科研究和教学的科技工作者及有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学生和决策部门的工作者。欢迎国内外广大读者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17.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是由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态研究所与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农业系统工程委员会共同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主要刊登系统科学、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在农业上的应用,国外农业系统工程研究的动态以及与农业系统科学相关的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综述及研究简报。读者对象为从事农业系统工程、农业类学科研究和教学的科技工作者及有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学生和决策部门的工作者。欢迎国内外广大读者踊跃投稿,来稿应注意如下事项:  相似文献   

18.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是由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态研究所与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农业系统工程委员会共同主办,围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主要刊登系统科学、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在农业上的应用,国外农业系统工程研究的动态以及与农业系统科学相关的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综述及研究简报。读者对象为从事农业系统工程、农业类学科研究和教学的科技工作者及有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学生和决策部门的工作者。欢迎国内外广大读者踊跃投稿,来稿应注意如下事项:  相似文献   

19.
科学精神是一个系统 ,具有开放性、动态性、层次性和协同性等系统学特征 ,在新的世纪、新的时代 ,对科学精神进行系统学分析 ,有助于我们全面深入地认识科学精神的本质内涵与其变化、发展规律 ,从而更好地探索科学精神的弘扬与创新途径和方法 ,以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是由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态研究所与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农业系统工程委员会共同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主要刊登系统科学、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在农业上的应用,国外农业系统工程研究的动态以及与农业系统科学相关的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综述及研究简报。读者对象为从事农业系统工程、农业类学科研究和教学的科技工作者及有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学生和决策部门的工作者。欢迎国内外广大读者踊跃投稿,来稿应注意如下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