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柱层析法纯化烯丙基硅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烯丙基硅烷(G0)为核心制备了第一代(G1)和第二代烯丙基硅烷(G2).产物以正己烷-乙酸乙酯V(正己烷)∶V(乙酸乙酯)=20∶1为流动相,采用一次硅胶柱层析法,用薄层层析(TLC)检测,成功脱除杂质,目标产物收率为67.6%(G1)和64.8%(G2).经核磁共振、热质量分析等表征提纯产物,表明目标产物结构完整.  相似文献   

2.
鸭IgG纯化方法比较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辛酸-硫酸铵法提取鸭IgG并与硫酸铵法和DEAE纤维素层析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辛酸-硫酸铵法与DEAE纤维素层析法提取的IgG纯度较高,且辛酸-硫酸铵法简便、快速、节约试剂,所获IgG活性较DEAE纤维素层析法高,适于从大批量样品中提纯IgG。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用薄层层析法纯化三氮烯类试剂的新方法.用硅胶G制板,以环己烷∶石油醚∶乙酸乙酯=2∶2∶1体系为展开剂.纯化后试剂的有效成分含量可达91%以上,基本上能满足各种不同分析应用的要求.最后并对纯化的产品进行了结构证实(IR and~1HNMR法).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一种用纸色谱选择展开剂范围,薄层色谱确定展开剂,干层柱层析法提纯高分子显色剂的新方法.通过薄层色谱,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测定证明,提纯的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一种用纸色谱选择展开剂范围,薄层色谱确定展开剂,干层柱层析法提纯高分子显色剂的新方法。通过薄层色谱,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测定证明,提纯的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从厦门文昌鱼体内提纯了一种酸性磷酸酶,用快速蛋白液相层析法(FPLC)的Su-perose12柱和MonoS柱对其进一步纯化,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FPLC的Superose12柱鉴定为单一纯的酶制剂.它的分子量为52000,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该酶为二聚体.酶的提纯倍数为612.52.  相似文献   

7.
从厦门文昌鱼体内提纯了一种酸性磷酸酶,用快速蛋白液相层析法(FPLC)的Su-perose12柱和MonoS柱对其进一步纯化,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FPLC的Superose12柱鉴定为单一纯的酶制剂,它的分子量为52000,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该酶为二聚体。酶的提纯倍数为612.52。  相似文献   

8.
虫草菌多糖的部分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固体发酵虫草菌拟青霉(Paecilomycesmilitaris),分离提纯得糖含量为56%的虫草菌多糖,经薄层层析、气相色谱分析组成单糖分别为: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物质的量的比为1∶2∶1∶3∶3,与有关文献报道的均有不同.经SephadexG-75凝胶柱分离纯化得糖含量为72%的主峰和一小峰2组分;用Sepharose4B凝胶柱测定分子量分别为57000和40000.  相似文献   

9.
灵武烟煤甲醇萃取物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灵武烟煤的甲醇萃取物用硅胶柱层析法进行分离,将石油醚淋洗液浓缩后得到其中一馏分为无色油状液体,对其进行提纯.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和红外光谱分析了无色油状液体的化学组成,确定该馏分与矿物油的成分类似,并检测出其中的45种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
黄毛耳草中乌索酸的分离提纯及RP-HPLC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醇提凝析法”从黄毛耳草中分离提纯乌索酸,用IR、MS、NMR等技术对乌索酸结构进行了表征.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乌索酸含量的方法,色谱柱为SymmetryShieldRP18柱(3.9mm×1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88∶12,V/V);流速为1.0mL/min;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检测波长为210nm;柱温为25℃;线性范围:4.5~22.5μg;线性回归系数大于0.9998.HPLC测定乌索酸纯度为99.82%,得率为3.65‰.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精密度高、重现性好、线性范围宽的特点,可作为控制乌索酸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在反相Prodigy ODS(3)柱上,以甲醇-氯仿-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程序分析了大豆磷脂酰乙醇胺的分子种组成,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用做HPLC峰的检测,峰面积归一化法定量。组分定性由气.相色谱(GC)测定的HPLC峰的脂肪酸组成确定。分析结果表明,大豆磷脂酰乙醇胺由9个分子种组成,其中C18:2C18:2,C18:1C18:2,C16:0C18:2,C16:0C18:1,C18:0C18:2分子种是主要组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马血清破伤风抗毒素制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方法在超滤浓缩之后,利用凝胶色谱对原液进行纯化,利用电泳图谱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150)对抗毒素的分离有较好效果,可去除一部分杂蛋白,提高F(ab)2等有效成分的含量.结论利用凝胶色谱对抗毒素进行分离可提高制品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因此增加...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当归 (Angelica sinensis(Oliv) Diels)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树脂和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和波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当归水提物的大孔树脂20~40%乙醇洗脱部分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经理化和波谱分析鉴定为6,7-二羟基藁本内酯1 (Z-6,7-cis-dihydroxyligustilide)、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2 (bis(2-ethylhexyl)phthalate)和布雷菲德菌素A 3 (brefeldin A).结论:化合物3为青霉菌属典型的代谢产物,有可能是当归根际真菌的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14.
为了准确地定性L-脯氨酸,排除L-羟脯氨酸的干扰,通过实验确定了正丁醇:乙酸:水=2:2.4的混合溶剂系统,得到了满意的结果。这对于L-脯氨酸提取后的定性检验是很方便的。它同时也适用于L-羟脯氨酸的定性。  相似文献   

15.
以蛹虫草菌丝体粗多糖为材料进行分离纯化及性质的研究.提取液浓缩用3倍体积乙醇沉淀,等电点Sevag法除蛋白,10%H2O2脱色,得到的粗多糖经DEAE-DE52纤维素柱层析,用0~0.2mol/L的NaCl洗脱,可以得到未完全分离的多糖.将此多糖经Sephadex-G200柱层析,用蒸馏水洗脱.将多糖用Sepharose CL-6B柱层析进行纯度鉴定,经验证是单一多糖.对多糖进行纸层析,证明组分是D-葡萄糖和D-半乳糖.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多糖分子质量为3.76×104ku.以昆明种小鼠对多糖进行生物活性研究,多糖对小鼠S180肉瘤抑制率达到71.92%.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测定丙酮中甲醇含量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色谱条件为填充柱(2mm×2m),柱温90℃,汽化室温度140℃,检测器温度150℃。FID检测器,采用外标标准曲线法。结果:甲醇在0.0791~0.633(m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99)结论:该法简便,易操作可用于测定丙酮中甲醇含量。  相似文献   

17.
牛小肠碱性磷酸酶部分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用正丁醇抽提、硫酸铵分级沉淀、EAE-32柱层析和Sephadex G-150 凝胶过滤,从牛小肠中分离纯化出牛小肠碱性磷酸酶(BIAP).提纯倍数为50.69,比活力为48.87U/mg蛋白.酶液经SDS-PAGE呈现单一条带,且不含DNA核酸酶.该酶催化对硝基苯磷酸二钠(p-NPP)水解反应的最适pH值为9.7,pH小于6.5大于11.5均不稳定;最适温度为45℃,高于50℃不稳定.Km值为0.29mmol/L.45℃,pH9.7时最大反应速度(Vmax)为4.6μmol/(L•min).利用SDS-PAGE测定酶亚基的分子量为66KD. Mg2+、Mn2+和Ca2+对酶有不同程度的激活作用,Zn2+和EDTA对酶有抑制作用。随着Mg2+、Zn2+和EDTA浓度增加,270nm处紫外吸收值增加.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微乳液毛细管电动色谱-激光诱导荧光法测定用NBD-Cl衍生后的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方法.微乳液母液的组成为w(SDS):w(1-丁醇):2(n-庚烷):w(水)=3.31:6.61:0.80:89.28.优化后的分离条件为:20 mmol/L硼酸钠+体积分数为20%的微乳液+体积分数为4%的乙腈(调pH至9.3)组成缓冲液,分离电压20 kV,峰面积和分析物浓度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应用本方法测定2种中药和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血浆中的肾上腺索和多巴胺,回收率为95.8%~105.6%.  相似文献   

19.
固体酸Zr(SO4)2·4H2O催化制备生物柴油   总被引:54,自引:0,他引:54  
采用新型固体酸Zr(SO4)2·4H2O替代传统的液体酸、碱催化剂,催化大豆油与甲醇的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考察了醇油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转化率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跟踪反应进程中各组分含量分布。优化出该反应最适宜的操作条件为:醇-油摩尔比6∶1,催化剂用量占原料油质量的3%,反应时间6h,反应温度65℃.在此条件下生物柴油的收率可达96.6%。制得的生物柴油与中国0#柴油(GB 252—1994优级品)的主要性能指标接近。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 To explore how arylamine N-acetyltransferases (NATs) is related to cell apoptosis. Methods: NAT activity in apoptotic HepG2 cells was measured us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the apoptosis rate of HepG2 cells acted upon by an NAT inhibitor was measured using flow cytometry. Results: NAT activity was lowered in apoptotic HepG2 cells; apoptosis rate induced by camptothecin (CAM) increased after inhibition of NAT activity in HepG2 cells. Conclusion: NAT can inhibit apoptosis in HepG2 cel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