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能源系统工程的研究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豹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84,4(2)
我国科学工作者从事系统工程科学研究工作的时间不长,但已获得了丰硕成果。作为系统工程的一个分支——能源系统工程,近三年来的研究成果也是令人鼓舞的。 全国能源需求和供应预测的初步分析结果,已在制定我国经济发展的奋斗目标时被参考。各类地区能源系统模型的研究已可作为某些地区的能源供应规划和以能源为基础的地区国民经济分析工作的先例,再经过一定努力,这些成果即可为各类地区的能源经济规划和工业结构调整做出贡献。在过去几年中,还开展了不少能源系统工程的 相似文献
2.
从我国古代系统思想看现代可持续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国古代先哲们提出的朴素系统思想 ,与现代系统论有许多相似之处。可持续发展观是基于现代系统论解决环境问题而提出来的 ,二者的契合点就是系统的整体观、协同观 相似文献
3.
信息安全产品标准的开发涉及到确定威胁、确定组织安全策略和假设、确定安全目的、标识安全功能要求、选择评估保证级别(evaluationassurancelevel,EAL)、验证一致性和完备性等方面,需要对产品进行复杂性分析,熟悉产品使用环境以及产品可能面临的威胁,因此开发信息安全产品标准的过程可视为一个系统安全工程.提出采用系统工程的思想,依据系统安全工程能力成熟模型(systems security engineering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SSE-CMM)提出的一套成熟的工程过程来指导信息安全产品标准的开发,以提高产品标准开发过程的可预见性,提高所开发的产品标准的质量,确保目标与实际结果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系统工程的内核——系统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浣尘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86,6(1)
本刊从1986年第1期起开辟《学习园地》栏目,主要刊登广大读者学习和运用系统工程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心得体会及对问题的探讨,每篇在2500字以内。欢迎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5.
张锡纯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87,(3)
本文介绍我国系统工程学科七十年代末期以来的主要进展情况和现状、国内外差距、国外今后的大致发展动向和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对我国2000年系统工程的展望。作为重点的现状部分又重点介绍了系统工程应用的发展和理论研究的进展两部分。应用发展中叙述了社会工程、军事系统工程、农业系统工程和工程系统工程四方面的主要进展情况,而以2000年预测为背景,注意了基本概念和方法论的探讨和发展动向的探索。对2000年预测的图景,作了稍为具体的概括。 相似文献
6.
清华大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89,9(1)
系统工程学科的研究与开发在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于良好的软件环境。清华大学技术经济与能源系统分析研究所是清华的软科学研究中心,历来重视系统工程领域内软件的开发引进工作,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软件环境。首批向国内广大同行介绍下列专用的工具软件。 1.系统动力学仿真程序软件最新微机版本—— Professional DYNAMO Plus(简称PD Plus)如表1。 相似文献
7.
胡钢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95,(11)
本文针对航天产品在研制过程,或在飞行试验中由于产品发生故障导致试验失败,提出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分析故障现象,找出故障原因,采取改进措施,修改、完善工程设计,使这一工程化过程在实施中做到科学化、系统化、决策化。 相似文献
8.
我国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现状——对核心期刊《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的论文及作者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对《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81~1995年间发表的论文及作者的统计分析,展示了15年来我国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的水平,揭示了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者的现状和地区、系统分布的特点和规律,确定了该刊的核心作者、活跃作者群的数量及比例。肯定了该刊作为我国自然科学的核心期刊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对《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5年至1998年刊载的论文及其作者和引文进行了统计分析,揭示了近年来我国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水平。文章探讨了作者的地区分布和系统分布的特点,确定了系统工程领域多产作者及多产单位的数量和比例,并研究了引文数量、比例、语种、文献类型及年代。 相似文献
10.
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我国油气资源科技创新系统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国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国际石油资源的竞争形势,提出了我国油气资源与科技“有限目标、优化配置”的系统发展战略,并构建了油气科技发展战略的系统框架。为了确定油气科技的发展目标,建立了“油气科技的预见发现器”(由筛选器、评估器、预见器和路径器4个功能器组成),利用专家评价、专家系统以及路径决策影响图等方法,对我国油气科技的创新方向进行了研究,最终确定出未来我国油气科技发展的战略要点和课题库。 相似文献
11.
郭群芳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83,3(2)
在历史上曾经称之为“度量衡”技术的计量技术,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已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计量学。计量学的内容很广,通常分长度、力学、热学、电学、无线电、时间频率、光学、化学、声学、放射性等十大类,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愈来愈广泛,如星际航行、航天技术方面的计量,塑料、高分子聚合物等的计量,激光、大规模集成电路、微小长度计量等。在大气污染公害中,特别是微杂质计量,应属于量子计量类。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管理科学与社会经济系统工程领域的热点和焦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几年我国经济/管理科学界正以承先启后、推陈出新的时代特征向经济/管理系统工程的特定领域发展。了解我国当前在发展经济/管理科学与工程中的若干热点有助于进一步开拓社会经济/管理系统工程的广阔空间。如果能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当前在社会经济和管理中一些值得系统科学工作者为之苦心孤诣出谋划策的焦点,也许更能体现联系实际。本文拟对此综合地、提纲挈领地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3.
经士仁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82,2(1)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于一月十九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浙江厅举行迎春座谈会。 出席迎春座谈会的有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钱学森,学会顾问、四机部副部长蒋崇璟以及在京的学会常务理事,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老中青科学工作者等60余人。 这次座谈会由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秘书长许国志主持。在座谈会上钱学森同志首先向大家祝贺新年好,并就如何从各门系统工程、系统科学中的技术科学、系统科学的基础科学系统 相似文献
14.
刘从军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88,(1)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自1979年创刊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广大读者、作者的支持下,到本期已是100期了,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谨此,我作为一名热心的读者,向所有的撰稿者,编委会,尤其是向付出辛勤劳动的编辑部全体同志致以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及进展——《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5~1998年论文及其作者和引文的统计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黄立军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1,21(3):1-7
对《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 995年至 1 998年刊载的论文及其作者和引文进行了统计分析 ,揭示了近年来我国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水平 .文章探讨了作者的地区分布和系统分布的特点 ,确定了系统工程领域多产作者及多产单位的数量和比例 ,并研究了引文数量、比例、语种、文献类型及年代. 相似文献
16.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1,(3)
对《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 995年至 1 998年刊载的论文及其作者和引文进行了统计分析 ,揭示了近年来我国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水平 .文章探讨了作者的地区分布和系统分布的特点 ,确定了系统工程领域多产作者及多产单位的数量和比例 ,并研究了引文数量、比例、语种、文献类型及年代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适用于部委一级的《公文管理自动化系统》的全部实现过程为背景,探讨运用软件工程的思想在开发管理信息系统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本研究针对公文管理这一处理对象,介绍系统开发过程中应采用的最佳软件工程方法和软件工具。 相似文献
18.
知识经济时代的过程系统工程——面临的挑战与发展的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过程系统工程这门学科面向 2 1世纪所面临的挑战及发展方向做了综合性评述 .首先对新世纪过程工程系统发展的特点及其对系统工程的需求进行了综合介绍 .在此基础上 ,从五个方面论述了本学科的发展方向 :1 )研究对象“过程系统”从传统的中观点系统向两头延伸 :一方向的产品设计为代表的微观世纪延伸 ;一方面向以供应链管理及全球环境化学为代表的超大规模系统延伸 ;2 )“过程”涵义自制造过程延伸到经营管理业务决策过程 ;3 )考虑环境影响的绿色过程系统工程 ;4)动态过程系统工程 ;5 )过程集成 . 相似文献
19.
运用系统思想探讨再造工程的有效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烈的竞争环境给企业提出了改革的要求,而单个过程或局部功能的改造只能带来有限的收益,于是一种以先进信息技术为支持、以优化企业策略为主要措施的再造工程技术应运而生。对于实施再造工程的每一分阶段——目标设定、设想创建、措施设计及付诸实施——都必须从系统观点出发加以深刻理解,并运用系统方法进行组织管理方可达到实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系统工程在中国如何进一步发展?本文提出了五点建议.总建议是高高举起系统工程中国学派即钱学森学派这面旗帜.探讨了系统工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与途径,提出了三条基本途径,并且建议创办钱学森院士等设想的新型学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