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水基喷墨打印墨水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中用适宜的水溶性树脂和分散剂很好的解决了颜料在水性介质中的分散稳定性,且墨水的耐水性、耐碱性、光密度等各项指标均与进口打印墨水相近。当以碳黑为着色剂制备黑色打印墨水时,丙烯酸树脂质量分数为4%,阴离子型分散剂亚甲基二萘磺酸钠质量分数为5%,制得的打印墨水各项性能均接近进口墨水.  相似文献   

2.
蓝色电子墨水微胶囊的制备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脲甲醛树脂为壁材,表面改性的酞菁蓝BGS分散于四氯乙烯中的悬浮液为电泳显示液,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蓝色电子墨水微胶囊.利用红外光谱、粒度分析、显微照相技术和电泳实验等方法表征了改性酞菁蓝BGS和电子墨水微胶囊.结果表明,用十八胺改性后的酞菁蓝BGS在四氯乙烯中的分散性、稳定性显著提高,在100?V/cm直流电场下颜料颗粒的运动速度比改性前快了20倍.所制备的蓝色电子墨水在100?V/mm电场下其电泳颗粒实现了可逆移动.  相似文献   

3.
以纳米颜料(PR颜料红122)色浆为基础,分别添加1,2-戊二醇、1,2-丙二醇、二甘醇和乙二醇及多种表面活性剂配制成打印墨水分散体系,研究各种助剂对分散体系粒径、黏度、保湿性和表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助剂的种类和用量对纳米颜料喷印墨水的稳定性及其他性能影响很大.各种多元醇中,1,2-戊二醇对分散体系粒径和稳定性影响最大,过量使用可导致体系的贮存稳定性显著降低;体系的黏度及保湿性均随1,2-戊二醇、1,2-丙二醇、二甘醇和乙二醇用量增加而提高;表面活性剂可降低分散体系的表面张力,但改性效率随品种而变.研究所得纳米颜料喷印墨水可满足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自由基共聚合,再经Hofmann反应合成了新型的带胺基的可用于油溶性喷墨体系的聚丙烯酸酯的连接料。用红外光谱确定了酰胺基到胺基的转化。测定了采用特种官能团(酰胺基和胺基)的连接料的结构、含量与墨水体系稳定性、沉降率的关系。带胺基的聚丙烯酸酯的连接料配制成的墨水,体系稳定性好,置于扫描电镜下观察,颜料具有较好的颗粒粒径和分布。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金属酞菁化合物四(2,4-二甲基苯氧基)酞菁铜和四(2,4-二甲基苯氧基)酞菁镍在汽-液界面上的成膜特性,制备了相应的Langmuir-Blodgett(LB)膜。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及偏振紫外可见吸收谱,表征了LB膜中的酞菁分子主要以二聚体的形式相对于基片水平排列。以酞菁LB膜为取向层制成液晶盒,取向向列型液晶E_7。通过偏光显微镜及锥光干涉系统,确定液晶分子在LB膜上的排列情况,并进行了电光测试,讨论了导致不同取向效果的机理。  相似文献   

6.
新合成了亚酞菁铜.把1,3-二亚胺基异吲哚啉、钼酸铵和二水乙酸合铜在喹啉里加热,加入催化剂量的1,8-二氮杂-双环(5,4,O)十一碳烯-7(DBU)进行反应.反应完毕后,通过索氏提取,然后用柱色层分离,得到灰褐色产物.通过质谱分析和元素分析数据证实,灰褐色产物就是目标化合物亚酞菁铜.根据亚酞菁铜分子裂解质谱图,还初步分析了亚酞菁铜分子的裂解过程,首次给出亚酞菁铜合成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7.
通过颜料表面处理剂的筛选对比实验,制备出抗结晶的β型酞菁颜料,防止了新生粒子的絮凝倾向。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除铁,所得产品色光好,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8.
简要介绍了纺织品数码喷墨印花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喷墨印花工艺对墨水的一般技术要求,着重对喷墨印花墨水作了详细的介绍,并将喷墨印花墨水分为墨水和油墨两类.分别描述了墨水和油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趋势,尤其对高分子染料作为喷墨印花墨水和油墨的发展作了详细的探讨.纺织品数码喷墨印花墨水的研制以及其应用开发对我国染料和纺织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河南科学》2016,(5):672-676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优化的分散红60染料色浆制备工艺:研磨时间70 min、染料与分散剂质量比1∶1、染料质量分数20%、分散剂为MF,按此工艺制备出的染料色浆粒径可以达到199.5 nm、Zeta电位-57.3 mV、离心稳定性81.4%.优选分散染料色浆质量分数35%、乙二醇30%、聚乙二醇600 0.5%,加纯净水至100%,用500 nm孔径的滤纸抽滤两边后,即制得分散红60喷墨印花墨水,粒径可达到200 nm左右,Zeta电位为-40.6 mV,黏度为3.3 m Pa·s,保湿性较好,其性能均符合压电喷墨打印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以4-硝基邻苯二腈和对甲基苯酚为苯环源物质,采用二步反应的模板反应合成法合成了酞菁铜(CuPc);以苯胺为聚苯胺(PANI)源物质,采用一步反应的化学氧化聚合法合成,并通过掺杂高氯酸、硫酸、硝酸获得半导化的掺杂态PANI.选取反应过程中的中间体物质,以分子杂化修饰方法将二者聚合形成一种新的有机半导体材料CuPcxPANI1-x.以磁控溅射、真空镀膜、激光微加工工艺实现了芯片与新型敏感材料的有机结合,利用SEM观察薄膜表面形貌;薄膜气敏特性测试采用静态配气法.结果表明:通过改变酸化掺杂及比例系数,新型有机半导体杂化材料对SO2,NO2,Cl2等气态毒气有较好的气敏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11.
以资源化处理铜酞菁废水为目的,采用沉淀-吹脱-SBR法处理铜酞菁废水,对于沉淀的铜采用葡萄糖-水合肼还原法制备超细铜粉。分析了投加量、水温、pH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超细铜粉为0.3~0.9μm的类球形,出水能够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2.
酞菁蓝B合成方法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苯酐、尿素、氯化亚铜为反应物合成颜料酞菁蓝B,用硝基苯代替工业常用的三氯苯作溶剂,通过改变溶剂、氯化亚铜的用量和反应时间,优化反应条件,酞菁蓝B的收率达到93%,纯度为95%。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低功率微波发生器和Surfatron放电腔,以单体酞菁铜(CuPc)为原料,通过表面波激发氩微波等离子体合成了酞菁铜聚合物(PPCuPc).  相似文献   

14.
酞菁铜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光电半导体材料,其优异的稳定性和良好的光电性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真空蒸发法制备的酞菁铜薄膜进行了XRD、Raman光谱、紫外 可见光谱,以研究该薄膜的结构及光学性能,并对肖特基型太阳电池ITO/CuPc/Al进行研究,通过改变CuPc的厚度,讨论其对该太阳电池电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Aggregation behavior of C.I. Direct Blue 86 was discussed using analyses of its UV-Vis spectra. 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dye molecules are inclined to aggregate in aqueous solution. Even in a very dilute solution of 0.050 μol/L, A618/A659 = 1. 239 8, showing that the dye monomers still coexist with its dimers. The strong aggregation trend may cause dye precipitates at a higher concentration, which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hat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producing a formula of ink-jet inks containing the dye as a colorant.  相似文献   

16.
利用分步合成方法在酞菁铜外围引入4个2-异丙基-5-甲基苯氧基团, 合成一种酞菁铜, 经过表征确定了化合物结构. 分析结果表明, 此化合物在低温近红外1 180 nm左右有较强的光磷光发光, 可作为潜在的近红外发光材料. 电化学的研究结果表明, 这种化合物的电化学过程是环上氧化还原的单电子过程.  相似文献   

17.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等为原料,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弱溶剂墨水打印涂层用粘合剂.考察了交联剂种类及用量、致孔剂用量、单体质量比对吸墨性能及其它应用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当w(交联剂二乙烯基苯)=4%,w(致孔剂乙酸乙酯)=30%,m(硬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软单体丙烯酸丁酯)=1∶2时,合成的粘合剂具有较好的应用性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以明胶和阿拉伯胶为囊材,将美洛昔康微囊化的制备工艺。方法:以微囊的药物包封率为制备工艺优化指标,利用复凝聚法,通过正交实验得出微囊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结果:囊材与囊心物的质量比2∶1,固化时间2 h、成囊pH4.0、成囊温度50℃为最佳工艺条件。结论:以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制备含药微囊,重现性好,工艺稳定,同时体外溶出实验表明,该微囊具有较好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全固态染料敏化纳米二氧化钛/铜酞菁复合太阳能电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铜酞菁空穴传输材料制备了全固态染料敏化纳米TiO2太阳能电池.研究了铜酞菁厚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构优化后,得到的性能参数,开路电压约为618 mV,短路电流约为0.24 mA/cm2(氙灯照射,光强约为80 mW/cm2),注入因子为54.5%,总光电转换效率为0.1%.对铜酞菁层进行碘掺杂后,电池的短路电流得到了提高,而开路电压有所下降.电池暗反应研究表明,电流的升高是由于碘掺杂导致载流子浓度增大,载流子输运能力增强,电压的下降则是由于碘的掺入削弱了电池的整流特性.  相似文献   

20.
原位聚合法制备阻燃剂红磷微胶囊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原位聚合法制备阻燃剂红磷微胶囊的工艺,测试了产品的吸水率、PH3发生量等物理性能,重点讨论了乳化分散剂对微胶囊粒径的影响,并研究了其用于ABS的阻燃和增强增韧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