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对西宁地区杏球蚧的发生危害和其寄生蜂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西宁地区杏球蚧1年发生1代,以2龄若虫在杏、海棠等的枝条上越冬;6-7月是主要危害期,杏树被害最重,虫枝率达84%。鉴定出7种杏球蚧寄生蜂,其中白蜡虫花翅跳小峰、日本软蚧蚜小蜂、螟蛉裹尸姬小蜂是西宁地区杏球蚧寄生蜂的优势种类,分别占寄生蜂总种群数量的32%、18%、17%。介壳平均寄生率10%以上。  相似文献   

2.
于2003年5月19日至6月17日,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20%三唑酮超微可湿性粉剂和30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在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学院办公楼前(A区)、化学实验楼前(B区)、水塘区教工宿舍周围(C区)、学院图书馆旁(D区)的九里香自粉病(Oidium sp.)进行药效防治试验。每区设70%甲基硫菌灵1000倍、75%百菌清600倍、20%三唑酮1000倍、0.2波美度石硫合剂、清水对照5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喷药3次。每次喷药后第7d调查防治效果,计算病情指数。结果表明:用0.2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70%的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防治九里香自粉病,效果均优于生产上惯用的三唑酮、百菌清,平均防效达76%以上。  相似文献   

3.
应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2005年全年12期和2000~2006年的每年第1期,共计18期《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进行定量分析,并与相关的文献报道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刊载文量较高,基金项目论文占70.9%;论文合著率为94.1%,合作度3.17;第一作者中具有高级职称的占38.9%,博士后、博士和博士研究生占61.8%,年龄30岁以下的占28.8%,31~40岁的占44.1%;篇均引文8.23条,英文引文占59.9%,期刊类引文占65.3%,引文质量上乘.  相似文献   

4.
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西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1994年发表的畜牧兽医论文及其引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5年共发表论文224篇,其中194篇附有引文总计1736条,有引率86.6%,平均引文量8.95条;30篇无引文,无引率13.39%,引文语种中文占67.91%,外文占32.09%;引文类型期刊占76.9%,图书占18.26%,内部资料占4.84%,共引中文期刊151种,其  相似文献   

5.
《广西科学》1994~2002年引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大玉 《广西科学》2003,10(2):157-160
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94—2002年出版的36期《广西科学》刊载论文的引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广西科学》9年间刊载论文77l篇,其中74l篇有引文,引文运用率为96.11%;引文有6477篇,篇均引文量为8.74篇,并且有86.95%的引文是l980年以来发表的文献;引文有73.31%来自期刊,24.61%来自图书,2.08%来自会议论文集等其它文献资料。引文的语种有中文、英文、日文和俄文,以中文和英文为主,分别占总引文量的54.12%和45.68%,日文和俄文仅占0.14%和0.06%;《广西科学》平均自引率为1.1%,平均普赖斯指数为45.31%。《广西科学》刊载论文有一定的学术水平,能较好地吸收和利用国内外科技文献和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6.
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西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1994年发表的畜牧兽医论文及其引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5年共发表论文224篇,其中194篇(51篇略去引文)附有引文总计1736条,有引率86.6%,平均引文量8.95条;30篇无引文,无引率13.39%。引文语种中文(包括藏文)占67.91%,外文占32.09%;引文类型期刊占76.9%,图书占18.26%,内部资料占4.84%;共引中文期刊151种,其中50.24%引自13种期刊(定为核心期刊)。中文期刊半发期为8年,外文期刊半衰期为11年。作者自引率为7.78%。  相似文献   

7.
欧美杨107号伐根嫁接技术研究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美杨107号是中国林科院林研所培育的第四代杨,它具有生长迅速、成材早、绿化见效快,繁殖容易,抗性强,尤其抗光肩星天牛等特点。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理想树种,尤其在杨树天牛危害严重的地区,欧美杨107号是理想的更新树种。我们于2001年从北京中林公司引入种条,在兰州市秦王川引大灌区扦插繁殖成功,成活率达到93.7%。2002年4月初剪取接穗在杨树伐根上进行嫁接试验获得成功。1试验地概况及试验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选在兰州果树科技示范推广基地,该基地位于引大灌区中川镇。平均海拔1911m。气候干燥,风沙较大,平均降水量261mm,平均气温6.7℃。1996年引大灌区通水,1997年国家三北局、市委市政府、市林业局将引大灌区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建设列为林业重点工程。但自1998年起该地区原有的防护林和四旁树上杨树天牛危害初露苗头。这两年,有些地方已不得不大量砍伐虫源木。由于该地区干旱少雨,灌溉条件有限,致使植苗造林成活率偏低,更新速度缓慢。1.2试验材料选择8~15年生杨树天牛虫源木春季砍伐后的伐根作为嫁接砧木;欧美杨107号1年生扦插苗上剪取20cm长枝条作为接穗。1.3试验设计嫁接方法采用皮下插接法。设3...  相似文献   

8.
利用显微凝集试验调查重庆市彭水县2001--2002年495名健康人群血清钩端螺旋体抗体水平.结果显示:健康人群阳性抗体率平均达到61.27%,与性别、年龄、职业有相关性;检测人群中含12群钩体血清抗体,滴度一般在1:20~1;320之间处于较低水平;阳性血清中2001年以56604拜伦型居多占阳性血清的59.8%,而在2002年以56007澳洲型居多占阳性血清的69.9%.以上结果提示彭水县人群存在钩体的隐形感染,但免疫水平低下,且可能有菌群更迭现象存在.  相似文献   

9.
21种获奖高校学报载文与引文的统计分析及比较研究   总被引:65,自引:1,他引:65  
从1999年全国优秀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评比获得一、二等奖的23种高校学报中选取21种,以该21种高校学报2000年发表的2994篇论文为统计样本,对其载文及引文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统计样本中,发文信息密度大于0.22的占总数的71.4%;出版时滞在270d以内的占66.7%;获一等奖的10种学报的平均基金论文率为75.5%,获二等奖的11种学报的平均基金论文率为56.2%;统计样本刊文的引文类型主要是期刊;引文语种主要是英文和中文,二者之和占总量的99.6%。  相似文献   

10.
作者所在医院自1988年1月至1993年6月共收治产后出血82例,其中胎盘滞留引起产后出血30例,占产后出血30.7%.1.临床资料(1)一般情况,本组年龄21~39岁,平均27.9岁,初产妇9例,经产妇21例,有人流史17例(其中2次以上人流史6例),中期引产史6例,剖它产3例.(2)胎盘滞留类型:胎盘残留15例,占50%;胎盘粘连剥离不全9例(合并子宫内翻1例),占川人胎盘完全剥离滞留2例,占6.6%;植人性胎盘3例(合并子宫穿孔1例),占10%;胎盘嵌顿五例,占33%.出血时间最短1小时,最长18天.出血量500-2500ml.致失血性休克13例.m临床…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大明山南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72个400m^2样地的调查,了解特大冰冻干扰对南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树冠和林冠状况的影响。【方法】2009年,在大明山海拔934~1223m的范围内,按上、中、下坡设立3组调查样地,每一组样地包括24个20m×20m样方,对胸径≥5cm的林木进行调查,记录种名、胸径、树高、冠长、冠幅、座标及受损类型等。【结果】经统计,在调查的胸径≥5cm的2538株林木中,有1714株受到不同程度损伤,占总数的67.53%,其中轻度损伤占47.75%、重度损伤占19.78%。总体上,不同坡位的冠损状况相似,均以轻度损伤为主,但表现有所不同,上坡轻度损伤比例最小(40.94%),严重损伤的比例最高(26.49%);中坡与之相反,轻度损伤比例最大(52.38%),严重损伤比例最小(16.52%);下坡损伤比例最低。胸径影响树木的受损类型和程度,呈现出随着胸径的增加,树冠受损的比例逐渐增大,并在30~40cm径级(上坡)和40~81cm径级(中坡和下坡)达到最大值。断枝比例(包括断枝少和断枝多)随胸径增大而增大,而断梢和失冠则随胸径增大而减小。落叶树种比常绿树种受损更重。冰冻灾害后,林冠叶面积指数显著下降,散射透光系数和直射透光系数显著增加。【结论】特大冰冻干扰对大明山常绿阔叶林已造成严重影响,受冰冻灾害的长期影响,大明山常绿阔叶林的树冠和林冠状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由半圆球形树冠演变为狭窄的圆柱形树冠,以适应冰冻干扰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了评价和筛选优良马尾松种质资源,对3块已达主伐年龄(27、28、29 a)的马尾松半同胞子代测定林生长及形质性状进行分析和遗传评估。结果表明:各子代测定林生长和形质性状在家系间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家系的树高、胸径、材积、冠幅、枝下高受中度或中度以上遗传控制,具有很强的家系及家系内单株选择潜力; 遗传和表型变异系数以材积最大,胸径居中,树高较小。性状间表型和遗传相关分析表明,树高、胸径、材积之间呈强度遗传和表型正相关关系,冠幅、枝下高与各生长性状间呈中等偏上的正相关。利用多性状综合选择指数法评选出21个马尾松优良家系,其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分别为14.05 m、17.07 cm和0.157 6 m3,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7.65%、12.33%和39.21%。利用家系-单株联合选择法评选出54个优良单株,其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分别达到15.53 m、24.98 cm和0.341 4 m3,平均遗传增益为13.61%、44.95%和164.98%。试验结果可为西南地区马尾松种子园定向培育供应良种,也可用于选择高世代种子园的建园材料。  相似文献   

13.
激光雷达在获取树高和冠幅等森林资源信息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构建基于树高和冠幅的二元立木材积模型,可为激光雷达技术在森林蓄积量估测应用中提供计量依据。通过测定广西桉树(Eucalyptus)典型分布区448株样木的树高、冠幅、胸径等因子,采用非线性回归估计方法建立树高冠幅二元材积模型、树高一元材积模型、胸径树高二元材积模型、胸径一元材积模型和冠幅一元材积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评价。建立的5个模型确定系数分别为0.969,0.875,0.994,0.945和0.588,总体误差分别为0.29%、-1.94%、-0.26%、1.88%和-2.82%,模型预估精度分别为97.75%、95.38%、99.14%、96.95%和91.72%;树高冠幅二元材积模型的模型总体检验、分树种检验、分段检验、分区检验和五折交叉检验,均符合林业数表编制的相关要求。树高冠幅二元材积模型各项指标显著优于树高一元材积模型和冠幅一元材积模型,与胸径树高二元材积模型接近,完全符合林业数表编制要求,可应用于基于机载激光雷达的森林资源调查和监测。  相似文献   

14.
三维绿量能够从立体空间上描述城市绿地的空间分布和定量评价城市绿化的环境效益。本文以福州大学为研究区,探讨了利用可见光无人机影像估算绿化树木三维绿量的方法,并对校园生态效益进行定量分析。首先获取高于10cm分辨率的无人机可见光遥感影像;其次结合可见光波段的光谱特征与无人机数据点云的高程特征获得研究区的冠层高度模型;然后通过局部最大值算法与标记控制分水岭算法提取单木树高、株数以及冠径参数,通过野外实测数据构建“树高-冠高”关系模型得到冠高;最后结合树种分布情况,按照不同的树冠形状构建三维绿量估算模型,并基于三维绿量估算校园不同树种的生态效益。结果表明:研究区内三维绿量总量达到了804405m3,其中休闲区的三维绿量总量为428566m3,占总绿量的53.3%,而科技园区的三维绿量总量为26568m3,仅占总绿量的3.3%;而常见树种中,三维绿量贡献最大的为榕树,达到404405m3,占三维绿量总量的50.3%,而丹桂贡献的三维绿量仅为509m3,占总绿量的0.063%。研究认为:基于无人机遥感数据,能够较好的估算出研究区内绿化树木的三维绿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越南黄花梨幼林阶段生长表现进行研究,为筛选早期生长性状优良的越南黄花梨家系,以及越南黄花梨引种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对4年生的越南黄花梨10种源46个家系的早期生长性状进行调查,在分析生长性状遗传变异的基础上进行早期优良种源和家系的选择。【结果】越南黄花梨早期生长性状在种源、家系间达到显著以上差异,表型和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10.81%~36.97%和4.20%~10.95%。各性状的种源重复力、家系遗传力和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45±0.19)~(0.81±0.06),(0.27±0.16)~(0.59±0.09) 和(0.18±0.13)~(0.35±0.19)。运用综合指数选择,综合生长指标、叶型和冠幅性状选出早期优良种源2个,优良家系6个。优良家系的树高、胸径、地径、叶色值、叶片叶绿素SPAD值以及冠幅的平均遗传增益为6.87%、6.54%、6.77%、2.62%、3.50%和9.43%。【结论】8号(兴安)种源不仅生长优良,而且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可作为越南黄花梨引种栽培的首选种源。  相似文献   

16.
红树植物桐花树上污损动物群落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斌源  赖廷和 《广西科学》2000,7(4):309-312
1999年10月调查广西英罗港红树林向海林带不同树龄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茎上污损动物群落。结果表明:(1)英罗港向海林带桐花树茎上有污损动物9种,其中白条地藤壶(Euraphia withersi)、潮间藤壶(Balanus littoralis)、黑荞麦蛤(Xenostrobus atratus)和团聚牡蛎(Ostrea glomerata)为主要种。(2)污损动物在茎上的附着高度(h)随树龄和树高(H)增大而增大,在最大树龄17龄植株上平均达182cm。h/H以5龄树最大,达91.9%。(3)不同树龄植株上的污损动物种群和动物总量的密度均以4龄树最大。潮间藤壶在1龄和2龄树上为密度的优势种,白条地藤壶在3龄后占优势。动物总生物量以2龄树最大。除13龄树外,生物量均以潮间藤壶  相似文献   

17.
落羽杉优良种源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6个不同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L.)Rich)种源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冠幅、枝下高、分枝角度、分枝数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种源间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冠幅、枝下高等性状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但不同种源间的分枝角度和分枝数差异不显著,其中9号和6号种源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最高,16号种源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最小;(2)性状的相关分析表明,落羽杉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枝下高、冠幅之间均呈显著相关关系,但这些指标与分枝角度和分枝数等因子之间相关关系不显著;(3)各性状的广义遗传力以胸径最高,分枝角度和分枝数量最低;(4)多性状综合评定结果得出9号、6号、12号、13号和4号种源的综合评价值较低,为优良的种源,这些优良种源可作为我国相类似地区作用材、防护和园林观赏树种扩大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植被冠层高度是一个重要的生态度量指标;无人机遥感技术为森林和城市景观中的树高快速估测提供了更经济、高效的途径,但目前基于无人机影像的采集条件对精确获取森林结构参数的影响还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本文以福州大学旗山校区为研究区,采集不同地面分辨率/航向/旁向重叠率无人机影像(5cm/90%/80%、10cm/90%/80%、5cm/65%/60%),并实测了树高及冠幅。在软件中对无人机影像进行处理,生成研究区正射影像和三维点云;然后评价生成的地面数字高程模型的精度以及基于点云的局部最大值法提取树高;最后比较不同影像重叠率及地面分辨率下的树高估测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较小的地面分辨率及较大的重叠率下的采集参数不仅生成的点云密度较高,重建更为完整,单木检测的F测度及树高估测精度更高,尤其是对于高度和冠幅较小的梧桐,而且当林下无灌木丛时有助于减小DEM误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西南桦与红椎"丛状行间"同龄混交林的生长动态和树干形质特征,为其大径材培育提供参考。【方法】以11年生西南桦与红椎"丛状行间"同龄混交林为对象,选取9株西南桦和10株红椎样木进行树干解析,分析混交林不同树种的生长动态、径阶蓄积构成、干形、冠高比和树干分杈率等。【结果】西南桦平均木和优势木的胸径生长速生期(连年生长量>1.0 cm)分别在第3~7年和第3~9年;红椎平均木的胸径生长速生期在第4~8年,优势木胸径生长速生期从第3年开始,直至第11年仍未结束。西南桦平均木和优势木的树高生长速生期(连年生长量>1.0 cm),分别在第1~7年和第1~8年;红椎平均木的树高生长速生期主要在第3~7年,优势木树高的生长速生期在第1~7年。西南桦平均木和优势木单株材积的生长速生期(连年生长量>0.01 m;)起始时间分别在第6年和第5年,二者直到第11年仍未结束。在造林后11年内,红椎平均木单株材积的生长量仍处于缓慢增长期。从第4年起,西南桦平均木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的总生长量开始显著高于红椎平均木对应生长量(P<0.05);西南桦优势木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的总生长量分别从第5、8、5年开始显著高于红椎优势木对应总生长量(P<0.05)。二元材积模型(V=a×10-4×Db×Hc)对西南桦与红椎的单株材积拟合及预测效果较好。在11年生混交林中,西南桦和红椎的径阶蓄积分布近似正态分布,西南桦和红椎优良级干形的林木比率分别为67.71%和97.31%,两树种树干分杈率均低于6.0%。【结论】在中幼龄期,西南桦处于混交林上层。西南桦与红椎的"丛状行间"同龄混交经营,有利于塑造西南桦与红椎的优良树干形质和林木生活力。西南桦与红椎优势木的胸径和树高生长速生期比其平均木的速生期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西南桦与红椎"丛状行间"同龄混交林的生长动态和树干形质特征,为其大径材培育提供参考。【方法】以11年生西南桦与红椎"丛状行间"同龄混交林为对象,选取9株西南桦和10株红椎样木进行树干解析,分析混交林不同树种的生长动态、径阶蓄积构成、干形、冠高比和树干分杈率等。【结果】西南桦平均木和优势木的胸径生长速生期(连年生长量>1.0 cm)分别在第3~7年和第3~9年;红椎平均木的胸径生长速生期在第4~8年,优势木胸径生长速生期从第3年开始,直至第11年仍未结束。西南桦平均木和优势木的树高生长速生期(连年生长量>1.0 cm),分别在第1~7年和第1~8年;红椎平均木的树高生长速生期主要在第3~7年,优势木树高的生长速生期在第1~7年。西南桦平均木和优势木单株材积的生长速生期(连年生长量>0.01 m;)起始时间分别在第6年和第5年,二者直到第11年仍未结束。在造林后11年内,红椎平均木单株材积的生长量仍处于缓慢增长期。从第4年起,西南桦平均木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的总生长量开始显著高于红椎平均木对应生长量(P<0.05);西南桦优势木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的总生长量分别从第5、8、5年开始显著高于红椎优势木对应总生长量(P<0.05)。二元材积模型(V=a×10-4×Db×Hc)对西南桦与红椎的单株材积拟合及预测效果较好。在11年生混交林中,西南桦和红椎的径阶蓄积分布近似正态分布,西南桦和红椎优良级干形的林木比率分别为67.71%和97.31%,两树种树干分杈率均低于6.0%。【结论】在中幼龄期,西南桦处于混交林上层。西南桦与红椎的"丛状行间"同龄混交经营,有利于塑造西南桦与红椎的优良树干形质和林木生活力。西南桦与红椎优势木的胸径和树高生长速生期比其平均木的速生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