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比较"是"字存在句与其他"是"字判断句,得出:"是"字存在句的基本结构为"NP处所+是+NP主体",语义上表示"某处存在着某物"(实质上是一种空间包含关系),语用上构成"话题+说明"(或"背景+目标")的聚焦式表达,反映的认知方式为只凸显视觉感知上的聚焦;"是"字存在句的"是"比其他判断句的"是"语法意义更虚,可以省略;这种表达是标示空间域所包含的事物C,其话语信息焦点位于C段,即新信息为C事物的有无。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上古汉语里判断句不用系词”和“是”在先秦典籍中不做表“决断”的动词用的观点,举例说明:先秦有使用“是”作动词用的判断句;同时,对某些“是也”句和复句中的“是”的动词功能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是……的”结构 ,是由动词“是” +结构助词“的”构成。作者从句法语义平面出发 ,对“是……的”结构进入句法平面后句子的语义范畴、语义关系进行了剖析 ,力求得出一个较为科学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是……的”结构,是由动词“是” 结构助词“的”构成。作从句法语义平面出发,对“是……的”结构进入句法平面后句子的语义范畴、语义关系进行了剖析,力求得出一个较为科学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日前兴起的“被字现象”较之语法常态的“被”字句有如下不同:语法上,“被”字后系着的是光杆不及物动词、形容词,还有随后出现的名词,句子在形式上、内容上很难补出施事者;语义上更加凸显遭受意味;语用上,表义新颖且诙谐,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当今社会公民的被动现实和权利意识。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近年上古汉语系词研究作综合分析,阐明分歧原因,进行新的探求。认为要解开上古汉语系词的研究难题,必须根据系词的性质和语法功能作具体分析;要正确判定系词的产生年代,必须依据客观语言事实为基准全面衡量。  相似文献   

7.
"字"是中国传统语言学的核心,但随着西方语言学的传入,"字"及其研究日益被边缘化。徐通锵先生的"字本位"理论有助于彻底扭转这种局面。"字本位"在成功避免了切分"语素"或"词"的窘境的同时,也过于轻率地否定了"词"在汉语中的客观存在。作为汉语的基础性结构单位,单音节的"字"可以通过语音、语义两种途径来构造双音节或多音节的"词"。  相似文献   

8.
汉语中,“是”类修饰式双音合成词主要有:即是、不是、便是、既是、真是、正是、总是、凡是、只是、但是、就是等.两个不同语法结构层次上的词,由于在句子线性结构上反复连用,导致语法结构上的重新组合.这些以“是”为主杆的修饰式双音合成词是怎  相似文献   

9.
"是"字是《逆臣录》中的高频用词,至明代"是"字用法已高度成熟,但是受法律文书这种文体的影响,《逆臣录》中的"是"字既在继承的基础上体现新发展,又呈现出与同时代文献中"是"字用法的不同面貌,就此,本文对《逆臣录》中"是"字用法作全面考察。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评述徐通锵先生提出的字本位观并据此形成的汉语语义句法思想,从“字”和汉语基本结构单位,“字”本位和汉语语义句法两方面入手简要揭示了徐通锵“字”本位说的主要内容,并深入剖析了其形成因素,最后指出徐通锵先生提出、创立字本位说,对于汉语研究摆脱机械模仿,走上独立研究、自主创新的道路,无疑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杨文惠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2):64-65,70
汉语的“是”、“对”,日语的"はぃ"、“そ ぅ”等在会话中可以重叠使用,我们把它们称为叠音附和词。它们在会话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跨文化交际时,人们常常理所当然地以本文化的准则和社会规范作为解析和评价别人行为的标准,这种迁移有时会造成言语行为的失败;人们会因谈话对象的不同或发话人态度、语气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语用功能,如果无视语境的存在,往往会造成语用失败。本文将探讨两者的语用迁移和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2.
单用的名词同语式“N是N”根据内在结构的不同,我们把它分为两类:主谓结构的名词同语式和紧缩结构的名词同语式。前者表达一种分辨性肯定,后者表达一种礼貌性肯定。两者的字面信息都不够,听者必须联系语境,调用社会知识,通过推理,才能解出说话者所要传达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现代语义学的观点出发,通过对汉语中带化字的词语进行词源、构词结构、搭配组合诸方面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并适当分类,以揭示其语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提出并归纳其英译的特点、方法,以期提高汉语里大量存在并不断涌现的化字词语的翻译质量,实现化字词语翻译的时代同步性和准确性,以便外国读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4.
安徽颍上方言中“搁”字的语法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分析了"搁"字在颍上方言中的特殊用法。通过与普通话中"在"字结构的比较,彰显出颍上方言中"搁"字结构在语义涵盖、语法环境等方面的特色,并尝试探讨"搁"字结构不能引进动作终结点的原因。这对于挖掘颍上方言语法的地域特色,了解其语言发展的历史踪迹是很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5.
16.
“方块布依字”是布依族民间流传的一种仿汉字的记音符号,主要通行于宗教职业者群体。布依族宗教经文手抄本中的用字和造字方法主要有四种,或用与布依语相同或相近的音来记录该语音,或根据布依语词义,用汉语方块字的字符重新造字,或用与布依语同义的词来记录,或直接用汉字本身来记录。“方块布依字”在布依族宗教典籍及传统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文章从句法层面对“X有的是Y”句式中“X”和“Y”的句法结构和语法性质进行了探讨,目的是为从语义和语用层面探求“Y”用法灵活性奠定句法层面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佛经翻译利用并激活了汉语固有的四字格模式,使其构词能力大大加强,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汉语四字格的蓬勃发展。首先,佛经翻译的影响是汉语双音化在魏晋时期步伐加快的重要动因。由此导致了多种构词法的增长和完善;其次,佛经翻译对新文体及与之相适应的四字句的选用.促成了汉语四字格独特的2 2节奏倾向的形成;再次,佛经翻译的口语化倾向影响到各种通俗文学体裁,尤其与后代白话小说中大量出现的四字格俗语有关;最后,源于佛教的四字格成语占了汉语史上外来成语的最高比例.它们与汉语成语融会在一起,成为汉语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