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尽管胡适的文学改良主张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文艺复兴"思想之影响.但他比较自觉地使用"文艺复兴"理念来阐释现代中国的文学改良与文学革命运动,在时间上相对集中于20世纪20、30年代以及50年代.在具体内容上.其"文艺复兴"理念一方面是以五四新文学和新文化运动为中心的"现代文艺复兴",另一方面是从ll世纪开始直至现代中国、持续近千年的文艺复兴运动.但胡适对五四新文学在理论上的阐释语境.从20年代到50年代,发生了一些位移,就是从绝对的五四新文学中心观,向世界新文学(现代文学)和新文化(现代文化)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的扩展,并最终落脚在外来文化与中国文化本土意义与价值的调适之上,并以新文学与新文化的本土化适应与生成结果作为新的文化理念诉求.  相似文献   

2.
新文学史上,“文学革命”一词最早出自胡适之口。①因此,由胡适的文学观出发来考察新文学观念的转变与建构,更能说明问题。1915年夏,胡适与任鸿隽、梅光迪等一班留学生在美国康乃尔大学度假时,胡适将自己关于“文言为半死的文字”的看法拿出来与大家探讨并引发激烈的争辩。临别前胡适在《送梅觐庄往哈佛大学》一诗中写出“神州文学久枯馁”、“新潮之来不可止”、“文学革命其时矣”及“以此报国未云菲”等诗句。⑤诗乃言志,从这些诗中可看出他对旧有之文学的认识与评价(事实与价值判断)和对新的文学的期待与预设(重新建构),而这…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梳理胡适的“双线文学”学术命题出发,阐述了中国古代俗文学创作的诸多成功经验对他在五四时期的构建新文学思路的积极、深刻的启迪,论证了他的白话文学观崛起于当时文坛的内在必然,并在文学传统的应有继承性背景下揭示了他的这项著名新文学主张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4.
从“活的文学”(胡适)到“文学革命”(陈独秀),再到“人的文学”(周作人),“五四”学者从语言、社会与人个层面,对文学的现代性作了最初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70年来走过一条曲折的道路,经过了开创、发展、迂回、转机、出现新局面的历史进程。 一、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开创 1、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开端 伴随“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而来的,是对文学革命和初期新文学创作的评论,这同时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发轫与开端。 1922年3月,胡适在《五十年来之中国文学》最末一节,“略述文学革命的历史和新文化的大概”,对中国现代文学的产生和形成,进行了历史的考察和评论。胡适认为,白话文学早就埋下种子,从汉魏六朝起,经历五个时期“无意的演进”,这是“很慢”的。“1916年以来的文学革命运动,方才是有意的主张白话文学”,现代的新文学,就是白话  相似文献   

6.
胡适是文学革命的倡导者,在新诗发展史上,胡适是最早尝试新诗创作的人。他于1920年出版了《尝试集》。《尝试集》是本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大都是胡适1917年从美国回来后在文学革命运动中创作的。《尝试集》反对封建主义,表现了一种新思想和新精神。《尝试集》明白易懂,虽然还带着缠脚时代的血腥气,但却乐得了诗体的大解放,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多年来人们对胡适及《尝试集》褒贬不同,说法不一的事实,都说明了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作用。猛烈地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旧文学,为新诗的兴起鸣锣开遣,极大地推动了文学革命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以来文学研究界标举“告别功利主义、回归文学本体”的大纛对“五四”文学革命所建构的新文学观念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并将其视为20世纪文学功利主义文学观念的罪恶之源。这样的认识在触及问题的同时,也造成了对“五四”文学观念的误解,对其复杂性、历史性挖掘不够。其实以新青年派知识群体为核心的“五四”文学先驱在文学革命发生之时有...  相似文献   

8.
刘半农是五四时期一位实事求是的战斗者,在新文化运动中他作了最适合自己亦契合时代的选择——“文学改良”,对新文学的理论作出了独特的贡献.《我之文学改良观》等文是刘半农在新文学初创期重要的理论实绩.刘半农首先从“形式”的角度,以西方文学为参照,力求实现文学的变革;其次,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文言与白话,对文学语言变革形成自己的观点;第三,为推进现代民族国家形成统一的语言,作出了创立新式标点等具体而又切实的努力.  相似文献   

9.
以文学的形式和内容的角度来分析胡适在白话文运动中的理论主张。作为文学形式先锋的胡适,从哲学层面上思考了形式和内容关系,并以此来规定文学革命的程序的方向。他不仅重视形式——语言的变革,也强调内容的变革,讲究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他强调形式的重要性,只是出于程序上的需要,即形式在先,内容在后,而这一点恰恰符合了“五四”时期特殊的社会环境,胡适对整个文学革命的突出贡献在于——语言的革命。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主义是在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中逐渐形成的特定的价值审择标准,而这一标准在“五四”新文学选择建构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并且在文学革命中发挥出了思想范式的作用,进而影响到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谱系生成。理性审思科学主义文学观,它是将文学放在思想启蒙的价值尺度上进行衡量,然而,削足适履式的将科学法则运用于文学领域,将文学的审美价值按照...  相似文献   

11.
陈玉凤 《南昌高专学报》2011,26(3):38-39,42
胡适的小说考证是小说进入现代学术研究的重大标志,其考证的方法、思想促进了小说研究的新发展。文章从当时文学革命运动的需要和胡适的小说观入手,探讨胡适的小说考证成就。  相似文献   

12.
"五四"文学革命时期,新文学作家全盘否定古诗词,视古诗词为"死文学",主张建立一种新文学--"活文学".他们倡导白话新诗,对古诗词进行了坚决的否定.但是,在"五四"后期尤其是"五四"落潮之后,"五四"新文学作家却一改"五四"时期的偏激态度,重新开始创作古诗词,在一定程度上重新肯定了古诗词.古诗词与新文学形成鲜明对比,这样新文学作家创作古诗词就成为一个比较特殊的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13.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五四”新文学新就新在运用现代汉语,这几乎已经是常识了.我们一直认为:新文学是“五四”时期方才诞生的,它是“五四”一代作家用现代汉语创作的新型文学作品,正是这样一批新文学作品奠定了现代汉语的地位.按照胡适等“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者的说法,两千年来的中国文学,走的是言文分离的道路,直到“五四”白话文运动,才确立了“言文一致”的状态.  相似文献   

14.
乡村文学与城市文学是新文学的两大主体构成.在中国现代以来不同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下,二者既相互补充,又构成比照甚至对立关系,形成了中国新文学独特的城乡二元结构.这种结构在新时期以前的文学发展中基本形成和确立,在新时期以来日益成熟和巩固.城乡二元结构是中国新文学一个重要的支撑性结构,它将与中国社会的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并存.  相似文献   

15.
文学的本质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不断发展变化的,不同的理论家总是从不同角度来探索文学的本质,从而形成不同的文学本质现.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从现实的需要出发来探讨文学的本质,认为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文学具有审美的特征.这种文学本质观和方法论在当下文学本质的论争中仍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意境作为我国传统文论中独具特色的美学范畴,论者虽多,然关于胡适论诗词意境的研究文章,则寥若晨星,本文可补当前意境研究之(?)如。本文从意境与真挚的情感、与文学的价值、与作品的风格、与文学的意味、与时世的变适、与作家的风格的关系等方面,对胡适的诗词意境观进行了阐述,并指出其不足。胡适的基本观点是:真挚的情感可增强诗词的意境;意境的创造对诗词作品的风格和文学意味有重要作用;意境之有无决定着诗词作品的文学价值;意境与作家的思想及时世的变适有密切的关系。但胡适对意境概念的使用是多义和混乱的。  相似文献   

17.
胡适的文学史研究在现代学术史上具有开创意义,其文学史方法论更是独树一帜。胡适进化论文学史观的核心内容是倡导平民意识、平民精神,可以说是平民的文学观。与此相应,他选择了西方实证主义与传统考据方法相结合而成的文学史研究方法论。胡适的文学史观及方法论既具时代风貌,又反映了他本人的个性色彩。  相似文献   

18.
中国30年来文艺学的人类学转向的历史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在20世纪80年代的文艺本体论讨论中出现了文学理论、文艺美学和文学批评的“人类学转向”,由此促进了中国文学人类学的发生及形成;二是从1996年始,重视东西方文化的内部对话,关注少数族裔和边缘的、弱势的族群文化及文学,它对文学的认识蕴含着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的两极性意识;三是2005年之后,重审了中国文化的多源性构成,提出了重建文学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学观的设想,从整体上反映了中国30年来文艺学的人类学转向从“地方全球化”到“全球地方化”的本土文化自觉意识,显示出文化寻根和文化整合的新文学观.  相似文献   

19.
蹇先艾是“五四”后期登上文坛的老作家,也是第一个把边远贵州介绍给全国人民的很有特色的乡土作家。当“五四”文学革命由理论倡导进到文学建设的时候,蹇先艾还只是一个不满十六岁的中学生,就满怀热情地投入“五四”新文学运动的洪流。蹇先艾的文学生涯,是在新文学的哺育下开始的,又是追随着新文学的步伐前进的。在新文学(包括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他浇注了自己的汗水,贡献了自己的劳绩。蹇先艾在学生时代开始文学活动,以后长期从事教书生涯,是在学习和工作中从事写作  相似文献   

20.
作为前五四时期积极倡导白话文学和文学的启蒙工具论的思想者,刘师培语言-文学观的形成一方面依赖于他对中国传统语言-文学经验的考察分析,另一方面也与他的革命者身份及相关的政治诉求息息相关.但刘师培对中国历史上语言-文学演进现象所作解释的意义,主要地并不是在实践意义上,而更多是在学术和理论认识意义上.无论是他对历史上各种文体之间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形态的分析,还是对方言俗语、外来语等对汉语发展影响的分析,大体上反映出其语言-文学观仍然属于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语言-文学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