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山东省2003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介绍生态足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以《山东省统计年鉴(2004)》的数据为依据。对山东省2003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2003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为1.863544hm^2,人均可利用生态承载力为O.618651hm^2,人均生态赤字为1.244893hm^2,人均生态足迹已经远远超过人均生态承载力,表明山东省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的压力和强度甚高.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2004年生态足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定量测度可持续发展能力是目前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和前沿领域,其核心是确定人类是否生存于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内.介绍Wackernagel M等1996年以来提出和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定量测度方法--生态足迹法,并运用此方法计算和分析湖北省2004年的生态足迹.结果表明湖北省2004年人均生态足迹赤字为1.269 82 hm2.反映出目前湖北省的生产、生活强度已超过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区域生态系统处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利用和压力之下.  相似文献   

3.
为了定量测量未来时期人类生产生活等消费活动是否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应用生态足迹模型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计算。采用地方生产力指标体系,在计算2004年大连金港区的生态足迹的基础上,对金港区2010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预测分析。计算结果表明:2004年大连市金港区的生态赤字为1.5201 hm2/人;规划至2010年,金港区的生态赤字为:1.7023 hm2/人。预测结果表明随着金港区的进一步规划发展,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由于可利用土地面积的有限性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消费量的增加,生态承载力的增加幅度小于生态足迹的增加幅度,导致生态赤字的增大。计算结果将为优化金港区的城市生态结构、完善其生态系统功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济南市城市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理论,以山东省济南市为研究对象,从维持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济南市城市生态承载力定量指标,构建了城市生态承载力评价模型,包括城市生态支撑力模型、城市生态压力模型、城市生态承载力模型,利用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评价了济南市2004-2008年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状况,并分析其变化规律,可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漳州市生态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漳州市1996-2004年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将全市生态系统划分为农田、林地、园地、草地、水体、湿地、人工建筑七大生态系统进行生态服务价值估算,并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全市生态服务价值在293.42~294.29亿元之间微弱地波动上升,导致其上升的主要因素是园地生态系统面积的扩大.利用马尔科夫模型预测出的2020年全市生态服务价值比2004年略有增加,而增加的主要因素仍为园地生态系统面积的扩大.  相似文献   

6.
通过市场价格法、机会成本法、影子工程法等常用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方法计算出自然、农业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基准价值, 利用生境质量系数和生态区位系数对海口市1998, 2004和2008年生态系统服务基准价值进行空间调整, 得到3个时期海口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分布情况。结果显示, 单位面积服务价值除针叶林、红树林和橡胶林2008年较1998年减少外, 其他生态系统呈增加趋势。3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别为58.09, 83.40和106.02亿元, 比相应年份基准价值增加?2.82%, 21.62%和30.59%; 价值构成中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所占比例最高, 1998, 2004和2008年分别占总价值的78.60%, 80.07%和81.89%, 自然和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趋势相对缓慢。  相似文献   

7.
综合现有的生态指标,结合徐州、连云港生态城市建设的特点,构建了生态城市建设的指标体系,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1995-2004年徐州、连云港生态城市建设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虽然在经济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方面,徐州得分高于连云港市,但由于环境生态系统的影响,徐州生态城市建设能力总体差于连云港市。  相似文献   

8.
河流生态系统合理生态用水比例的确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构建生态需水和生态用水比例模型,遵循生态需水比例和生态用水比例的相关关系,以生态需水比例为标准,确定生态用水比例,然后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用水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合当地水资源配置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合理生态用水比例。以海河河流生态系统为例,视其河道内生态系统恢复到20世纪70年代初的水平为生态修复目标,计算河流系统生态需水,得到其生态需水的阈值区间为[16%~66%]。然后计算了1999—2002年海河实际生态用水比例,表明生态用水一直没有得到满足。最后通过与海河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确定海河河流生态系统的合理生态用水比例应维持在(16%~46%)的阈值区间内。  相似文献   

9.
在提出生态足迹概念及其模型的基础上,以宿迁市为例,对其在1999~2005年的生态足迹及供给进行了计算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宿迁市在1999~2005年的平均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5298hm^2,人均生态承载力由0.5489hm^2降为0.5141hm^2,下降幅度为6.34%;7年间的平均人均生态足迹为1.29421hm^2.人均生态足迹由1999年的1.28566hm^2变为2005年的1.06692hm^2,总体上表现为上升的趋势但升中有降;几年均出现生态赤字,反映了宿迁市的生产、生活强度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宿迁市的生态系统处于人们的过度开发利用之下;万元GDP生态足迹逐年下降.为了实现宿迁市的可持续发展,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使其生态系统和淌费系统向稳定性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青岛生态功能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以及生态环境特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地理空间分区。其目的是明确区域生态安全重要地区,分析区域可能的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脆弱区,为实施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管理提供基础和前提。以青岛市域尺度生态系统为对象,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指标评价的基础上,综合了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对青岛市生态系统叠加影响,形成了青岛市生态功能分区方案,将青岛分为“三区一线”,24个生态功能亚区,为制定经济技术政策、社会发展规划、经济发展计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基于汇总各类污染物排污费,应用份额偏移分析方法解析中国各地区自2004~2010年以来区域污染增长,通过对比结构偏移分量和竞争力偏移分量,探索中国各区域污染治理改进方向,最后按照各区域所属扇区,中国各区域产业生态化空间组织结构划分为综合优势区、竞争优势区、结构优势区和优势欠缺区.  相似文献   

12.
生态安全格局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和物种多样性的有效方法.确定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是区域规划、主体功能区划分的依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齐齐哈尔市辖区县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划分出相对安全等级,提出了基于生态安全的市域空间格局概念规划.  相似文献   

13.
以千米尺度的空间网格为基本测算单元, 通过构建合适的评价指标体系, 开展区域生态承载力与产业布局一致性评价。以上海市青浦区为案例的研究结果表明: 1) 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识别区域生态承载力与产业压力空间分布状况, 能够对区域生态承载力与产业布局一致性展开评价; 2) 青浦区平均产业压力指数为0.51, 生态承载力指数为0.25, 全区生态承载力与产业布局一致性较高, 平均一致性指数为3.12。  相似文献   

14.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和自然三个子系统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六安城区是六安市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具有 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和区域经济特色,在生态市的建设中应注意:生态安全保障系统工程;景观生态系统工程建设;环境质量调 控工程建设。通过这三大工程的规划建设,努力把六安城区建成生态经济比较发达、生态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 发展城市。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突发环境风险导致的环境风险问题,提出了环境风险评估模型。以东北某地区为例,通过收集相 关环境风险企业数据,运用网格化计算法,构建环境风险评估模型; 基于ArcGIS 工具,进行区域网格化空间分 析,编制区域环境风险地图。通过分析与筛选,确定研究区高环境风险区域主要集中在中部和东部靠河流一 带,经过对该区环境风险企业的产业结构和生态布局的详尽调查,结合编制环境风险地图,提出具有针对性的 城市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救援的决策方案。  相似文献   

16.
引入以区域平均产量为计算标准的区域生态足迹模型,计算广西地区2004年生态足迹,定量分析研究广西土地可持续利用状况.计算结果表明,广西2004年的生态足迹赤字达到0.654954hm2/人,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已经超过了区域内土地的承载能力.建议对区域内土地利用结构和功能做出调整,选择与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土地、人口、环境组合运作模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合理地进行土地利用,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提高广西土地可持续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介绍生态足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以乌鲁木齐2005年统计年鉴数据为依据,计算和分析了生态足迹,反映出人类的生产、生活强度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区域生态系统处于人类过度开发利用的压力之下,同时为绿洲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判断依据与视角。  相似文献   

18.
以相关统计年鉴及覆盖新疆乌鲁木齐市主城区的ETM+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利用多边形综合指标法并建立相对差异度计算公式,对绿地生态服务功能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主城区中,除新市区绿地生态服务功能一般外,其他区均较差,相对生态服务功能西部优于东部,北部优于南部,西北部最佳.籍此研究优化乌鲁木齐市绿地景观结构,提升绿地系统生态价值,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和绿地景观多样性,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呼和浩特市玉泉区生态环境评价及其生态功能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考察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全域,对其气候特征、环境状况、地质地貌特征、人口、社会状况、生态系统类型、生态功能特点及存在的生态问题进行分析。对水污染、大气环境污染、土地利用等生态环境现状进行评价,对水土流失、土地盐渍化、土地沙漠化、生物多样性以及生境和水环境污染等状况进行敏感性分析.利用GIS技术和生态服务功能将玉泉区划分为9个生态功能区,分析了各功能区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