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第二次世界戰爭結束,美蘇成為世界的兩個最大强國。這兩大强國能够和平合作,則戰後會有一個長期安定的世界:它們如果發生對立鬥爭,則戰後世界將有相當時期處於動盪不定之中。不幸在戰爭結束後的九個月來,一切的發展指向着美蘇的對立典鬥爭。在巴黎外長會議失败以後,美蘇對立已經代替着英蘇的矛盾而成為國際間最顯著的特徵。  相似文献   

2.
金仲華:今天我們座談的题目是:‘對於當前國際危機的看法’。现在有許多人在擔心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我們想從各國政策上來對這個問題作一番估計,談話的方式,我以爲可以由各人自由發表意見免受拘束。我們希望從這一次座談中,能够得出一個結論來。现在就先請俞老先生開頭吧。俞寰澄:我對於國際問題沒有研究,不過我願意來‘抛磚引玉’隨便談談。目前國際局勢雖然相當嚴重但是認爲戰爭就要爆發,未免過早了。現在可以說正是在神經戰的階段。在今天社  相似文献   

3.
世界点滴     
戰爭恐懼的消逝七月八日美国‘新闻週報’的‘華盛顿動態’欄中,有着這樣一段報道: ‘對於在較近的將來和蘇聯作戰的恐懼,漸漸消逝去了。‘在聯合國和其他國際會議中,美蘇之間的尖銳爭辯,會繼續存在。但是,依照美國官員們的意見,這已經不曾惡化到發生武裝衝突的程度了。’  相似文献   

4.
在前兩次文中,我們已說明了經濟恐慌的狂潮帶來了戰爭的威脅,法西斯主義的上台促進了重分世界戰爭的早日爆發,但是要希望戰爭的結果,能够摧毁敵人的力量而獲得最後的勝利,則自然非大規模擴充軍備,增强殺人的力量不可。所以自從國際的危機展開以來,各大强國莫不疯狂的擴充軍備。軍備擴充愈劇烈,則國際局面愈緊張,戰爭的威脅愈增大;而國際局面愈緊急,戰爭的威脅愈增大,則軍備的競賽也愈劇烈;這兩者互相影響,互爲因果,以致到了現在,全世界疯狂的軍備競賽已經到達最白熱化的階段了。一 國防費的增加最近軍備競賽的白熱化,我們從全世界軍事費的急劇增加中,最可明顯的看出來。據今年出版的國際聯盟「軍備年鑑」所載,一九三八年  相似文献   

5.
编辑室     
在本刊正將付印的時候,德國進兵荷比的戰事突然爆發,使我們不能不暫緩付印,等待這一戰局的發展比較明瞭,在本期中可以討論到。本期「瞭望台」是在五月九日脱稿的,所以關於荷比的戰事与英閣的改組都未能提及。從挪威戰事的急轉直下到地中海風雲的突然緊張,再到德國對荷比發動閃電攻勢,這一切的發展,都包括於喬木先生的論文中。喬先生經常為本刊撰作关於歐戰的論文,他的深刻的分析,是許多讀者所欽佩的。  相似文献   

6.
最近期间,日美兩大帝國主義在太平洋上的對立鬥爭,日趨於尖銳化。這不僅表現於海軍競爭的軍事鬥爭方面,而尤其表現於市場奪取的經濟鬥爭方面。假如經濟鬥爭是促成一切國際鬥爭的最基本的因素,那麼目前日美在太平洋上經濟戰的加劇,是非常值得我們重視的。是在這一點上,使我們相信不管日本帝國主義者如何裝成對美獻媚的姿態,也不管美國孤立主義者如何懷抱着「綏靖」日閥的企圖,而日美經濟戰的加劇,必將發展成為太平洋上一種主要的對立。  相似文献   

7.
日本要征服中國,不但須與中國作戰,而且要與第三國的在華權益作戰;這是日本軍部理論家們的一種共同認識。 無論東京的發言人怎樣宣傳尊重第三國的在華利益,實際上日本的軍事行動,已使第三國在中國的傳統利益,遭受到重大的損害。第三國的産業,毁滅在日本的炮火之下:日本破壞了中國市場的穩定,使各國的商業活動,陷於停頓。然而最使各國感覺不安的,還不是這些因戰爭而來的目前的損失;日本的野心,是在征服中國、獨佔中國、驅逐第三國的勢力退出中國。各國都很焦慮,在日本的獨佔政策之下,它們在中國的傳統地位,將不能繼續維持。日本獨佔中國的野心,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近來東京方面所宣傳的「建設東亞新秩序」,「樹立中日滿政治經濟文化集團」,就是數十  相似文献   

8.
西班牙軍團黨(Phalanx)「綱領」第三條載着:『西班牙人須為西班牙堅决爭取在歐洲的優勢地位,而不能忍受外國的干涉和國際的孤立。』這一條綱領好像發出最痛苦的讥誚的声音,尤其是現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情况之下。這一次戰爭使西班牙的布爾喬亞得到了快樂的刺激。他們記起了第一次大戰帶給了西  相似文献   

9.
用戰爭來解救經濟危機,用漫無節制的軍費開支來給日益萎縮的企業活動輸血,這就是美國壟斷資本的看家寶.面臨着經濟危機的到来而惶惶不安的美國富豪們,現在企圖在加緊干涉印度支那戰爭的冒險行動中,找尋出路,這是不足爲奇的.歸根結底,美國當局擴大印度支那戰爭的種種佈置和美國外交家們旨在破壞協商談判的無窮無盡的狡猾辭令,無一不與美國資本家的錢袋有關.  相似文献   

10.
瞭望台     
任重道遠的協商政治協商會議的進行,吸住了全國和全世界的注意。半個月來,它和倫敦的聯合國大會遙遙相對,成了每天報紙上首要的中心题目。霧重艇和霧倫敦所發展的一切,對於中國以至世界和平的前途,顯將有决定的影響。跟着協商會議的開幕,國共兩黨同時下令停止內戰。為了保障及切實履行衝突的停止,由國民政府,中國共產黨及美國方面各派代表一人駐平,合組軍事調處執行部。並又成立八個停戰執行小組,各對其負責範圍中的各據點發送停戰命令。現在,  相似文献   

11.
一九四五年八月六日廣島的一彈,劃開人類歷史上的一個新時代。宇宙間一種新的巨大力量被人類所發見,所應用了。這不公有着軍事上的重大意義,而且也有着政治上的重大意義。美國是原子彈發明的首先成功者。它保有這各民秘密,不願把它公開。這在关國引起着論爭。英相阿特里前往華府,與杜魯門總統會談,是爲了這問題。十一月七日蘇聯外長莫洛托夫演說,要求原子彈秘密的公開。有人已在担心第三次大戰,將是原子彈的戰爭。下面二篇文字一篇是對於原子彈的科學說明,一篇是一位哲學家的意見。  相似文献   

12.
四年前,英勇的朝鮮人民爲反抗美國侵略,奮起進行了正義的戰爭.這個戰爭是由於外來的干涉而爆發的,是美帝國主義者爲了滅亡朝鮮、奴役朝鮮人民而强加於爱好和平的朝鮮人民頭上的.美帝國主義對朝鮮進行了三年多兇暴残酷的流血戰爭,當然带給了朝鮮人民巨大的破壞和困難,但美帝國主義的武装侵略並没有達到它的目的.在朝鮮人民軍和中國人民志原軍並肩作戰下,美國和它的僕從  相似文献   

13.
西线展望     
歐戰的基本戰略形勢逼迫着聯軍不得不在各方面爭取主動;緊隨着蘇芬戰爭的和平解决和英法國内戰線的推移,戰爭擴大的形势殆已完全不可避免。這一切暗示在三月三十日,聯軍最高軍事會議后兩日的邱吉尔广播里。  相似文献   

14.
编辑室     
從三月中旬到四月初,僅僅半個月的時間,在歐洲發生了一九一八年大戰結束以來最巨大的變化。捷克整個被德國滅亡了,羅馬尼亞在經濟上受到德國的大部分控制了,米美爾歸還給德國了,同時西班牙戰爭結束,德意法西斯的工具弗朗哥完全統治西班牙了。這一連串劇烈的變化,其影響不是一下所能估計的。簡單的說來,德國已經控制  相似文献   

15.
一盈和虚作爲資本主義發展的爆炸點的兩次世界大戰,深深地刻劃成美國國力及其世界地位轉捩的兩大界碑。就一方面說,無論美國的國力,或其世界地位,這兩大界碑都標示着美國的向上和發展。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做了世界的最大債權國,不是偶然的,新大陸特有的豐富資源及其他優越的工業條件,使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得以後來居上,迅速超過了所有的工業國家,甚至超過了老牌的一等强大的英國。這種强大的國力,當然會成爲當年協約國勝利,戰後救濟及世界金融安定所不可少的有力因素(但德國的東山再起,美元也是一大支補血針)。只是由於戰爭的‘適可而止’  相似文献   

16.
一 戰爭對日本農民影響的特殊性在戰神的車輪輾過的時候,廣大的農民群众,通常是最大的犧牲者。不特出征的軍隊主要地以农村壯丁爲供給的源泉,而且戰時急劇膨脹的財政担負最後也能轉嫁到農民身上,此外,糧秣車馬也大部分從農民徵發得來。這囘中日间的長期戰爭,雖不是以日本本國做戰場,但戰爭一般的影響,日本農民當不能避免。可是,因為日本的资本主義發展的畸形,戰爭對於日本農民的影響,也有它的特殊性:一方面與經濟落後的中國農民所受的影響不同,他方面與大戰時先進  相似文献   

17.
欧战和日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德軍開始侵入波蘭;三日,英法对德宜战,於是欧战爆發了!這對於日本,是一个晴天霹靂。日本所希望的,是全世界资本主义国家联合一致進攻蘇聯的反苏战爭。但歐战的爆發,却是資本主义國家自相對壘,而蘇聯則站在戰爭漩渦之外。这在正進行着对苏挑釁的諾門罕战事的日本,當然非常失望。日本一向是以反苏为號召的。這不僅是把反蘇做为侵華的掩護,而且反  相似文献   

18.
一巴黎五國外長會議之後,首先由孤立派的首領范登堡,接著由貝爾納斯和英國工黨内閣的貝文外長,發動了國際规模的神經戰。老調重弹,無非把國際間不能合作的责任,往蘇聯身上一推,然後呼籲國際反動势力要“團結一致”,部署一切。終於大資産階級的代言人李普曼警告說: “這種接近戰爭的措置,祇有在毫無疑問地准備進入戰爭的國家裏實行,才能發生效力,而美國人氏,還沒有准備就緒,也沒有打定主意進入戰爭,所以貝爾納斯的計劃是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19.
據英國聯合通訊社發表,這次歐戰爆發以後,發見了空戰中的幾種教訓,主要的為下列四種:一、戰鬥機强於轟炸機。兩者相遇,戰鬥机與轟炸機的損失比例為四十比一百。  相似文献   

20.
世界往何處去?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果,產生一個顯著的新形勢:美國與蘇聯變成了世界上兩個無比的强國。世界的命運,從舊的秩序中解放出來,而重新被支配在一嶄新的形勢之中。大戰結束九個多月了,九個月來的國際政治,完全是美蘇兩國在主導發展。在這新的階段裹,美蘇兩國,顯然是這世界舞台上最動人的‘主角’;他們之間的任何微小動作,都在在影響著世界的每個角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