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来,长沙县委、县政府提出"安全文化强县"战略,以安全生产示范镇街创建为载体,结合"平安农机"、"平安工地"等行业示范创建活动,进一步提质扩面,发动各镇街深入开展安全文化示范创建活动,夯实安全文化基础。成功打造了安全监管"长沙县模式"。县安监局局长张铁云告诉记者,长沙县把2013年确定为"安全文化建设年",目的在于突出抓好街镇、企业和村(社区)安全文化建设,努力打造安全文化品牌,在全社会营造深厚安全氛围,全面提升全民安全文化素养。"只要是有关安全,各镇、各街道要钱给钱,要人给人。我们的目标就是实现全县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张铁云表  相似文献   

2.
"大理三月街",原只是大理各族人民在点苍山脚下,做骡马大牲畜、中药材生意的物资交流会.如今"三月街"已成为融经贸、体育、民间文化、文艺娱乐、旅游等为一体的民族团结盛会.古老的"三月街"越来越显示其生机活力,这起源于白族民间的盛会.为什么千年不衰呢?文章从有关"三月街"的传说及其文化意蕴概说"三月街"对大理经济文化的影响,以及对"三月街"发展趋向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城市商业文化步行街环境景观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城市中的商业文化步行街是一个重要的开放空间,是城市中人流量最大,人群活动最集中的场所;通过研究城市的地域文化、历史沿革,挖掘出文化内涵,将其溶入步行街街景设计之中,对继承城市传统的生活方式,保护古建筑、改善城市环境等,都起到重要作用;绿地是环境建设的基础,步行街中绿化形式的选择,应当根据街道环境特色进行构思,步行街中的绿化属于一种生态景观;作为城市公共场所的步行街其街具配置情况最能体现一个城市对人的关怀程度;商业文化步行街要注重路面铺装,通过具有个性化的特色铺装更好地体现商业文化特色.在城市商业文化步行街的环境设计方面,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理性设计原则,着力创造一个人性化的活动空间,尊重和保护历史,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原动力,南塘风貌街文化的发展与延续,事关老街发展的根基。通过对温州南塘风貌街景观文化环境的提升改造设计,浅谈城市老街的文化提升策划、改造模式以及设计方法、内容等。探求城市历史文化得以保存和完善城市空间构架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科技潮》2006,(12):22-22
北京琉璃厂经过几百年的历史变迁,从一个小村落发展成举世闻名的文化街。这里集中了100多家旧书店、古玩铺和南纸店,其中包括中国书店、北京翰海艺术品拍卖公司等名扬海内外的文化商店及公司。长期以来,这里一直是北京乃至中国文化商品集散地。这条有着300多年历史、饱经沧桑的古都文化街,成为了众多中外文人雅士的留连忘返之地。  相似文献   

6.
罍街·AS1980是一个以合肥当地"罍"文化为主题,集文化创意、餐饮娱乐和民俗文化为一体的城市特色街区,它是"城市双修"背景下合肥城市修补的一个重要典范,对合肥城市空间品质,人居环境改善有着重要作用。在实地调研和调查问卷的基础上,运用公众满意度理论,构建街区空间品质满意度评测体系,探讨了基于公众满意度评测下的合肥罍街空间品质提升与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7.
在世界文化史的著作中,如果说有什么地区的文化史还很少有较全面、系统地介绍的话,其中一个地区就是东南亚。稍稍浏览一下国内外出版的世界文化史著作,大部分根本就没有东南亚的内容;少数有一些,也是语焉不详。是东南亚没有文化吗?显然不是。我国著名的东南亚史学者陈序经先生指出:"在东南亚不只有文化。而且有过很高的文化,不只有历史,而且有很长的历史。"这是熟悉  相似文献   

8.
望族文化资源是扬州地区一个亟待发掘的文化金矿。在文化创新视野下开发利用扬州望族文化资源,一方面是要确立注重传承开阔开放的气度、注重走"文化兴扬"之路、注重倡导"大扬州"观念;另一方面要多措并举,坚持行动性思维开展扬州地区望族文化资源普查和多层面深度研究,坚持征用族群的视角和理念观照扬州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资源,合理规划和发展与扬州望族文化资源相关的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9.
赵欣 《科技智囊》2014,(11):46-47
<正>实际上,每个组织都是有文化的,不过是风格有异、层次不同罢了。就好比你与一个人相处,上下一打量、攀谈几句,就可大致判断他是怎样一个人,文化素养如何,值不值得深入交往。大多数人对组织文化的认知,也是感性、模糊、若隐若现的。正因为文化是无形的,我们往往身处其中,却视而不见,同时忽视它对我们的人生产生的重大影响。比如,当你在选择一个组织时,你更在乎它的经济实力、物质待遇、行业热度、未来"钱景",还是文化内涵、思想深度、事业理想呢?后者看似很虚、不实际、不实惠,但它决定了你在一个组织中以何种心态、何种方式,获得怎  相似文献   

10.
政治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在传统观念、习惯、风俗、民族精神、风格、性格等方面的传承;它形成于特定的环境中,并具有自身的独立性,通过政治社会化的途径延续;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官本位"思想传统对当前我国的政治生活仍然有较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本书在跨文化迁移与异质文化传播研究中,提出了一个观点:"异质文化的融入是重大文化创新的重要条件和途径。"在这个观点的统摄下,又设置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与异质文化融入"这样一个命题。在这个命题中提出"汉唐融入了有活力的异质文化","唐代以后中华文化所融汇的有活力的异质  相似文献   

12.
昌吉市提出了"文化名市"战略,确立了打造"美食文化之都"、宜居创业之城"的定位,从昌吉市现有的条件和优势分析,在历史文化、自然景观等条件并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把规划建设一条综合性的美食娱乐文化特色街作为突破口不失为一条现实可行的选择和捷径,借助先期建设"回民小吃街"的成功经验,实施品牌延伸战略,整合现有餐饮娱乐企业,做强做大昌吉市的美食文化产业,集中展示昌吉市的特色文化产业和对外形象,真正把昌吉市打造成新疆有名的"美食文化之都"。  相似文献   

13.
红色文化研究的兴起是近年发展红色旅游、深化红色教育、传承革命历史文化、发展红色文化产业的背景下出现的。从目前学界研究来看,红色文化就是关于革命文化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生产、传播、消费等现象的总称。将"红色文化"作为一个独立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确立相对明确的学科边界,在研究视野、研究范式、理论方法上架构"红色文化学"的学术话语体系,这对于提升中国人文社科研究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提升中国学术话语权的国际影响力都是有意义的。红色文化学提供了一个观察、思考和理解革命文化的新的角度,即如何认识和阐释中共革命历史文化的新思路、新视野与新角度。  相似文献   

14.
文化,是现代社会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也是当今最流行的一个学术词汇,在一些国家的语言中,"文化"还派生出"文化人"、"文化工作者"、"文化传教士"等词汇,作为那些职业与文化事业关系密切的人的称呼。而校园文化则是一所学校的文化历史沉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保证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影响。校园文化反映了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体现了校园的人文精神,能塑造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校园文化对于一个学校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为了彰显刊物特色,打造学术期刊品牌,更好地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本刊从2010年起重点推出"中华德文化研究"和"环洞庭湖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两个特色栏目。"中华德文化研究"是一个既具有地方特色又有包容性、学理性和现实性的栏目。"德文化"一方面是指融合了常德地方性文化、具有整体性特征的区域性文化,另一方面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厚重的底蕴和广阔的视域。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在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重方略  相似文献   

16.
文化是一个民族重要的软实力,但只有通过"文化自觉"才能创新文化、重塑文化.大型纪录片<河之南>以"朝圣"者的姿态,运用大历史的视角,以影像代笔,通过对中原历史、地理、文化风貌的追述记录,全方位地剖析了中原即河南地区在塑造中华文明演进中的核心地位,凸显了中原文化的原创力及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河之南>从"文化反思与文化叩问"、"文化记忆与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与文化重塑"等三个部分,阐述了中原的文化意义及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高校体育教师的"文化自觉"进行了剖析,指出高校体育教师应成为"文化自觉"的主体,即对自身的文化素质有一个自知、自省和超越,这样才有利于文化知识的传播与传承.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促进罗平旅游的抓手;旅游文化建设,是罗平旅游产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旅游文学的研究、开发、整理、创作,是罗平旅游文化内涵发展的重要方式。一文化,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或者系统,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外延,既具有传统性又具有发展性,因而,文化建设,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系统性工程。旅游与文化自古以来都是紧密捆绑在一起的。中国文化素来就有"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传统,游山玩水,其实就是一种  相似文献   

19.
原生态文化之概念诠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原生态文化"作为一个充满争议的概念,被大众媒体炒作及市场的驱动而得以流播,并最终取得学界的理解与宽容.文章正是在已有的关于原生态文化概念界定及探讨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文化、原生文化、原态文化之间的关系,诠释原生态文化这一带有浓重含混性的概念取得广泛的社会认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打牲乌拉历史悠久、特产丰饶、文化厚重,"复活"乌拉古城,抢救发掘满族与清廷贡物文化,倾全力活化、物化打牲乌拉,圆文化强国之梦,亟不可待。口碑与典籍不能挽打牲乌拉遗址之既倒,丰富打牲乌拉历史的文字亟待化作复活乌拉街遗址的木石砖瓦。为此,需参照乡间田野的口碑,将一幢幢承载厚重历史与文化的、今已在形体上消失的古建筑重新"请"回打牲乌拉,让城市肌理、道路格局和天际轮廓线,条分缕析"不离其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