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三元共聚物与聚丙烯腈共混,通过静电纺制得聚合物纳米纤维;将Zn2+通过配位与聚合物中的羧酸根阴离子结合,与NaHSe溶液中的Se源反应,在聚合物纳米纤维表面生长出ZnSe纳米粒子.使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荧光光谱仪对ZnSe/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ZnSe纳米粒子直径为20~60 nm; Zn与Se的原子数之比为 3∶1;在波长为260 nm的光激发下,ZnSe/聚合物纤维纳米复合材料发射光谱的峰值为396 nm,与ZnSe的本征发射带468 nm相比,产生了约70 nm的蓝移.  相似文献   

2.
以铝酸钠(NaAlO2)和锡酸钠(Na2SnO3·3H2O)为原料,(NH4)2SO4作沉淀剂,在加有表面活性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分散剂聚乙烯醇(PVA)的水溶液中,通过双水解法首次成功的合成了Al-SnO2纳米复合氧化物,并运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等分析手段对所合成样品的形貌及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纳米复合氧化物粒径均小于20 nm,且随Al含量的增加而减少,表明Al的掺入能够很好的抑制其晶体生长;当水浴温度为80 ℃,Al与Sn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时,所得纳米复合材料分散性最好,粒径最小,在9~15 nm之间.  相似文献   

3.
1纳米科学与工程纳米级材料泛指10~500nm 的各种材料,有人将1~100nm 的材料称纳米材料,其临界尺寸通常10nm×1nm=10~(-9)m,大约是10个原子的尺度。由纳米颗粒组成的纳米相材料,在宏观上具有奇特的性能,包括特殊的机械、光学、化学和电子特性。例如纳米相晶体大多没有位错,因此纳米相金属强度特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地许多科学家都在积极开展新材料尤其是纳米材料的研究。纳米材料包括零维颗粒材料、一维纳米针、二维纳米膜材料以及三维纳米晶体材料。纳米颗粒一般在1~100nm 之间,处于微观粒子和宏观物体之间的过渡区域。它具有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特性。这些特性使其呈现出一系列奇异的物理、化学性质,目前在国防、电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多尺度纳米SiO_2对小鼠器官的急性氧化损伤效应.采用SPF(Specific Pathogen Free)级ICR(Institute of Cancer Research)品种小鼠进行实验.将小鼠随机分成5组,设对照组和4个尺度处理组,经尾静脉注射多尺度纳米SiO_2悬液后,观察72 h后处死小鼠,取相应组织(肝、肾、脾),测定其中总蛋白(TP)、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活性).结果表明:在各个尺度纳米SiO_2处理中,20.3 nm SiO_2的毒性最大,49.8 nm和80.0 nm SiO_2次之,800.0 nm SiO_2的毒性最小,这充分说明了纳米颗粒的尺度效应.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所选各组织器官中,多尺度纳米SiO_2氧化损伤最容易发生在肝脏中,差异极显著(P<0.01);而在小鼠的抗氧化酶系统指标中,MDA是最敏感的指标,差异极显著(P<0.01),其他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
采用热蒸发法制备CdS∶Y~(3+)纳米带.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对纳米带的形貌、晶体结构进行表征;利用荧光光谱仪(PL)对纳米带的光致发光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dS∶Y~(3+)纳米带外观形状基本规则平整且表面光滑,部分纳米带边缘会出现锯齿状;纳米带的厚度大约几十纳米,长度在几十微米到上百微米之内,宽度在5~15μm之间.纳米带具有六方结构,晶格常数a=0.414nm、c=0.671nm;纳米带的发光谱中出现多个发光峰,且各个发光峰的强度增强.  相似文献   

7.
正引言量子点通常是指尺寸小于100 nm的纳米粒子,并由IIB-ⅥA(如:CdSe)或IIIA-VA(如:InAs)元素组成,可吸收某波段的光并被激发放射出其它波段的光~([1-2])。量子点由于其特有的量子效应特性,被广泛用于生物检测荧光标记~([3])、太阳能电池研究~([4])、半导体器件研究~([5])等。  相似文献   

8.
蒋治良  李芳 《广西科学》2001,8(2):93-98
以银原子团簇 (主 )共振散射峰作为共振散射光谱分布理论研究模型 ,采用密度矩阵法研究液相银原子团簇 (主 )共振散射峰 (7.0 6× 10 1 4 Hz,42 5 nm)和 1/2分频共振散射峰 (1/2× 7.0 6× 10 1 4 Hz,85 0 nm)的频率和强度分布。银原子团簇 (r =12 nm)溶液呈黄色 ,在 415 nm处有 1个吸收峰 ;在 470 nm处产生吸收谷 ,在485 nm处产生吸收峰 ,最大共振散射波长为 42 5 nm (× 10 1 4 Hz)。当 λex=42 5 nm时 ,在 42 5 nm处产生 1个主共振峰 ,在 85 0 nm (1/2× 10 1 4 Hz)处产生 1个 1/2分频共振峰。对于不同浓度的银原子团簇 (0~ 1.0× 10 - 5 mol/LAg) ,两散射峰的半峰宽度之比 (△ λ) 42 5 /(△ λ) 85 0 =2 /3,其散射光强度之比 I42 5 / 4 2 5 /I42 5 / 85 0 ≈ 3/1。在理想条件(真空 )下 ,理论推导出共振散射光中心峰带与两边峰带谱线的强度比为 1/3;中心峰与边峰的高度比为 3:1;边峰宽与中心峰宽之比为 3:2  相似文献   

9.
基于金属纳米等离子体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效应(LSPR)能够增强局域电场强度,并表现出优异的光捕获能力,可有效提升光电子器件的性能.本文结合时域有限差分法和磁控溅射技术,分别从理论和实验方面研究了金属Al纳米等离子体对β-Ga2O3日盲光电探测器光电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在254 nm日盲紫外光照射下,半径为30 nm的Al纳米等离子体可以产生LSPR效应.得益于Al等离子体的LSPR效应, β-Ga2O3日盲光电探测器的光谱响应度和探测率分别提升了4.7倍和6倍,器件暗电流降为原来的62.5%.本研究为Al纳米等离子体在日盲波段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也为进一步提升日盲光电探测器的光电性能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乒乓球课教学改革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乒乓球运动不仅是技能、体能项目,它更是智能项目.乒乓球运动对人体具有较高的要求,不仅要具备较强的身体素质,还要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由于传统的乒乓球教学方法不够灵活,教师讲解与示范后,就开始满堂灌,学生不愿学,教师也很累.主要问题是:①乒乓球课教学尚未完全从传统的教学观念的束缚中摆脱出来,仍然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中心,脱离了以增强体质内容为主的教学方向.②课堂教学在不同程度上仍以教师为中心,把学生放在被动地位.教师从主观意愿出发,不注意客观实效,生搬硬套统一规定的教材和进度,采用的是注入式教学,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只好被动盲目地学习,使学生学而不知所用,收效甚微.体育教学不仅要着眼于学生的近期效应,更要注重学生的长远效应,为学生终身体育培养兴趣,使之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为此,进行了乒乓球课的教学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水热法,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表面活性剂,合成了NaGd(WO4)2:Eu3+发光材料.采集XRD,SEM图谱来表征样品的晶型与形貌,利用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研究了材料的发光特性.结果表明,所制得的NaGd(WO4)2:Eu3+是由纳米棒组成的绒球状发光材料,球体直径为100nm,纳米棒长2~5μm.样品不仅可以被紫外光(266nm)激发,还能被近紫外光(393nm)和蓝光(464nm)有效激发,其主发射峰值位于614nm,为红色荧光成分,且当Eu3+掺杂物质的量分数为3%时,此发射峰达到最大,该发光粉可用于制造紫外光芯片激发的白光LED.  相似文献   

12.
以Bi(NO3)3.5H2O和Ti(OC4H9)4为原料,NaOH为矿化剂,聚乙二醇(PEG)为添加剂,采用水热法制备形貌规则的Bi4Ti3O12纳米片.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荧光光谱(XRF)研究产物的物相、显微结构和组成,利用分子荧光光谱仪(PL)研究产物的光致发光特性.结果表明水热合成的Bi4Ti3O12纳米片为正交相层状钙钛矿结构,平均边缘尺寸大约200 nm,厚度10~20 nm,主要沿着平行于(111)面和垂直于(111)面的二维方向生长.室温下Bi4Ti3O12纳米片在470.4nm处具有蓝—绿发光,在399.3 nm和417.6 nm处具有紫光发射特性,初步认为是纳米片表面的氧空位和铋空位所引起的,同时在380 nm和516 nm处存在高能带边和低能带尾.  相似文献   

13.
用一种混合方法用来制备ZnO纳米结构薄膜,首先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玻璃衬底上沉积ZnO薄膜作为种子层,然后用水热方法合成ZnO纳米结构薄膜.为研究ZnO纳米结构薄膜的特性,利用X——射线衍射(XRD)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薄膜的结构和形貌进行分析,并用X——光电子能谱技术(XPS)对薄膜的化学组份进行分析,最后利用光致发光方法(PL)对ZnO薄膜的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从XRD谱图中可以看出,无论溅射的ZnO种子层还是水热合成ZnO纳米结构薄膜均为良好c轴(002)结晶状态的六角纤锌矿结构.从SEM图像看出,磁控溅射ZnO种子层为连续平整的膜状结构;而经过水热处理后则得到垂直于衬底的六角纳米棒和纳米片两种不同形貌的结构.XPS分析现示,在ZnO种子层中,锌和氧的比例基本上为1,说明磁控溅射ZnO晶体质量较好;而ZnO纳米结构薄膜中存在明显的氧空位缺陷.值得提出的是ZnO纳米薄膜光致发光谱存在异常的特性,采用波长为325 nm的He-Cd激光激发出可见光范围(500~700 nm)内的发光带,强度最强的是橙——红色的光(~600 nm),且肉眼可直接观察到.随着激发光波长在280~380 nm范围内变化,橙...  相似文献   

14.
溶胶-凝胶法和水热法制备花状ZnO纳米棒簇,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环境扫描电镜(ESEM)结合能谱仪(EDAX)、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荧光光谱(PL)法对产物分析,并比较两种方法差异.得出如下结论:(1)两种均得到六方纤锌矿结构的ZnO纳米晶簇,晶型完整,粒径约300nm~500nm、长约0.5~3μm;XRD分析显示,ZnO晶体在[0002]晶面有强烈峰,表明其具有C轴最大生长速率和[0002]晶面最优生长习性.(2)不同之处:溶胶法晶粒末端呈锥形,而水热法呈正六边形;前者可用竹笋生长机理模型解释,而后者是从外到内逐层包覆生长机理模型.两种方法荧光光谱略有差异,水热法光谱红移更为显著.在370nm光激发后,两种方法获得材料均出现3个特征峰:凝胶法在424nm出现相对强而窄的紫带,而水热法在460nm出现蓝带峰.它们分别在587、590nm处呈相对弱而宽的黄绿带发射峰,在468、508nm附近也观察到弱的青蓝光发射.其中587、590nm是纳米ZnO的一个特征激发峰,与ZnO晶格中O空位Zn填隙离子有关,这是ZnO光致发光效应的一个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铁蛋白(FTH1)为基础,围绕系统纳米粒子的肿瘤靶向性、高载性和纳米粒子间的靶向性识别等关键点,构建了具有"靶向/聚集"特性的系统纳米粒子,并对其关键特性进行了详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靶向纳米粒子"RGD/HSA-FTH1-biotin不仅具备靶向整合素αvβ3的特性,还能够高载生物素(Biotin)分子(纳米粒子与载有的生物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0);同时"聚集纳米粒子"mSA-FTH1/FTH1能特异性识别生物素并与之结合。这些研究显示了"靶向/聚集"纳米粒子的成功构建为该系统纳米粒子策略在微小肿瘤的诊断治疗方面的应用打下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以柑橘皮渣为原料,采用2,2, 6,6-四甲基哌啶-1-氧自由基(TEMPO)介导氧化联合高压均质法制备柑橘纳米纤维素,研究次氯酸钠添加量(5、25、50mmol/g)对柑橘纳米纤维素长径比、形貌结构、理化性能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次氯酸钠质量摩尔浓度的增加,柑橘纳米纤维素的直径和长度都逐渐缩短,并在50mmol/g时长度[(150.57±24.99)nm]与直径[(2.74±0.29)nm]达到最短。扫描电镜与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氧化剂质量摩尔浓度的升高,柑橘纤维中的木质素、半纤维素被水解,柑橘纤维表面呈现出越来越粗糙的结构。X射线衍射和热重分析显示:氧化均质处理提高了柑橘纳米纤维素的结晶度和耐热性,且纤维素的Ⅰ型晶型未遭到破坏。理化性质分析表明:氧化均质处理可有效提高柑橘纳米纤维素持水力、持油力、胆固醇吸附力和葡萄糖吸附力,并在次氯酸钠质量摩尔浓度为50mmol/g时表现出最强的吸附力。纳米化的柑橘纤维素具有良好的功能特性,研究以期为柑橘皮渣的再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PVP/[Y(NO3)3+Er(NO3)3]复合纳米纤维,经过氧化焙烧得到Y2O3:Er3+纳米纤维,再通过双坩埚氟化法制得YF3:Er3+纳米纤维。通过XRD、SEM、EDS和荧光光谱分析对样品的形貌和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得YF3:Er3+纳米纤维是纯正交相,带有空间群Pnma。YF3:Er3+纳米纤维的直径大约为(89±11)nm且分布均匀。上转换发射光谱分析显示,在980nm激发下,YF3:Er3+纳米纤维在526、543和653nm处发射出强的绿光和弱的红光,它们分别归属于Er3+的2 H11/2→4I15/2、4S3/2→4I15/2和4F9/2→4Il5/2能级跃迁;在532nm可见光激发下,YF3:Er3+纳米纤维能够在1.52μm处产生近红外发射。随着Er3+浓度的增加,YF3:Er3+纳米纤维发光强度逐渐增大。由色坐标(CIE)图可知,YF3:Er3+纳米纤维所发射的颜色位于色坐标的绿光区。此外,还提出了YF3:Er3+纳米纤维可能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8.
采用溶胶凝胶法与浸渍提拉技术在304不锈钢表面上制备了纳米TiO2/SnO2叠层涂层。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涂层表面形貌、晶体结构与组成进行了表征。通过测量稳定电位方法研究了涂层的光电化学性能和对不锈钢的光阴极保护特性。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TiO2/SnO2叠层涂层表面连续、均匀致密;涂层中的TiO2为锐钛矿型,颗粒呈球形,平均直径约为35nm,SnO2为金红石型;涂层表面与内层均由Ti、Sn、O、C四种元素组成。纳米TiO2表面层与纳米SnO2中间层分别浸渍提拉4次制得的叠层涂层,紫外光照的光电化学效应、储存电子性能与光阴极保护作用最好,紫外光照1h的延时阴极保护作用可达7h。通过研究分析,提出了纳米TiO2/SnO2叠层涂层的光阴极保护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9.
作者通过离子注入法得到了镶嵌于SiO2薄膜中的Ge纳米晶,并通过系统的氧化性或还原性退火处理,以改变样品中Ge的氧化物成分组成.分析了不同样品在室温下的光致发光(PL)特性,并结合XRD分析表明:300与400nm附近的荧光峰的发光机制是GeO(nc-GeO)纳米晶发光,而不是GeO的缺陷发光;570nm附近的荧光峰的发光机制为Ge纳米晶(nc-Ge)发光,而不是Ge及Si界面的缺陷发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同一次热蒸发实验在三种完全不同的衬底上(石英,铜箔和单晶硅)制备了不同的Zn O纳米结构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仪和光致发光谱仪分别分析Zn O纳米结构材料的形貌和光学性质。结果显示,在3种不同衬底上的样品具有不同的形貌,这些形貌分别是无定形状、梳状和棒状。光致发光谱结果表明,Zn O纳米结构材料在紫外(380~390 nm)、蓝光(470~490 nm)、绿光(500~550 nm)和橙光(610~620 nm)有发光中心带。初步可以判断,衬底的材料类型对Zn O纳米结构和光学特性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