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有关资料表明,外商投资近年已占我国 资本形成的15%左右,1999年外商投资企业对 我国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41.6%,对出口增长贡 献率为 68.6%,对税收增长的贡献率为2.7%, 外资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 量之一;个仅在中国,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外资 的引人部是当地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索之一。 囚此,有限的外资资源是各国各地区激烈竞争 的目标。 外资的竞争在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 间日趋激烈 外资也是一种稀缺的资源,在各国、各地区 之间分配是不均等的。一个国家引进的外资多 了,必然其他国家得到…  相似文献   

2.
韩宝燕 《科技信息》2011,(15):J0199-J0199,J0271
本文基于包括资本存量、劳动力、能源消费三个变量在内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对我国各地区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及能源消费差异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3.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体现在诸多方面,如各地区经济发展所需资本积累量的差异、各地区产业结构的差异、各地区拥有的资源察赋差异、各地区拥有的人力资源差异、各地区拥有的技术水平差异等等。本文拟选取地方基础设施、人均GDP、产业结构、资本几个方面的指标,来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现状及特征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浙江省各地区新商品的标准化编码注册数据进行分析,通过构建"地区-商品"二部图网络,采用最小复杂度方法计算了浙江省全省及省内各个地区的适应度.分析发现,相比于人均GDP等传统经济指标,适应度的排序更能有效反映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异.通过观察并对比各地区在适应度-人均GDP空间上演化路径的差异,我们观察到浙江省经济在整体趋向多元化的同时,各地区的产业分工也正在趋向加深.该研究有效挖掘了浙江省的经济趋势,进一步证实了基于最小复杂度方法的非线性迭代方法能够在省一级的数据尺度上有效区分各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经济增长过程中,涉及到对资本存量K的估算.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对中国的资本存量进行了估测,但由于在方法和细节处理上的差异,造成估算的结果存在很大差距.对于中国西部地区而言,由于统计数据的缺乏,从而对资本存量进行估算就更加困难.  相似文献   

6.
采用面板数据的分析方法,对陕西省外商直接投资地区技术溢出效应进行总体实证分析,结果证明外资在地区层面产生了较为显著的溢出效应.在进一步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分组检验结果表明,在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本存量较低的地区外资产生了溢出效应,在基础设施水平较高的地区,外资的溢出效应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对1979—2016年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的GDP、资本存量和劳动力数量数据进行分析,将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率,与全国GDP增长率进行比对,结果表明:劳动力依然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全国GDP增长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TFPG)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TFPG有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其中,东部地区偏高,西部偏低。因此,全面提升中部,特别是西部地区的TFP,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中国分地区资本-产出比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一种改进的方法估算了中国不同区域的资本存量和资本产出比(1990-2000年),比较分析了中国东中西3地的资本-产出比及其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该段时间内,资本-产出比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东部最小,西部最高;除东部地区的变化相对稳定不变外,其他地区的资本-产出比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并趋于稳定,西部的下降趋势最大,东中部地区趋于一致.这种地域性规律在一定程度上表征了中国不同地区经济增长的不平衡现象以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从“替代效应”和“外溢效应”角度分析了社会资本存量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基准影响机制,并基于金融摩擦理论和行政垄断理论探讨了企业异质性下的影响差异,同时多角度分析了市场化的中介效应。而后基于2014—2021年的“长三角”面板数据,构建带有交乘效应的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社会资本存量对不同性质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以及市场化中介效应。研究发现,社会资本存量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市场化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社会资本存量对非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的正向影响显著高于国有企业;市场化中介效应在社会资本存量影响非国有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过程中的正向调节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俱乐部趋同”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研究的重点.先根据2003-2013年湖南省及各市州人均GDP、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化率3个统计指标对15个研究对象进行聚类区域分组,分出3类经济水平带;再采用方差分解方法分别计算了2003-2013年湖南省各地区的总差异、带间差异与带内差异.结果表明,湖南省各地区的人均GDP地区差异在变大,经济增长趋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地区差异在变大,收入增长趋异;城镇化率的地区差异先变大后变小,城市化率增长先趋异后趋同.从3个经济带的方差分析结果看,人均GDP、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分析不能实证湖南省经济带内存在显著的“俱乐部趋同”现象,城镇化率分析能说明经济带内存在“俱乐部趋同”现象.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俱乐部趋同"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研究的重点.先根据2003—2013年湖南省及各市州人均GDP、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化率3个统计指标对15个研究对象进行聚类区域分组,分出3类经济水平带;再采用方差分解方法分别计算了2003—2013年湖南省各地区的总差异、带间差异与带内差异.结果表明,湖南省各地区的人均GDP地区差异在变大,经济增长趋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地区差异在变大,收入增长趋异;城镇化率的地区差异先变大后变小,城市化率增长先趋异后趋同.从3个经济带的方差分析结果看,人均GDP、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分析不能实证湖南省经济带内存在显著的"俱乐部趋同"现象,城镇化率分析能说明经济带内存在"俱乐部趋同"现象.  相似文献   

12.
30年来,中国改革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促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各地区经济增长也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 因此本文从产业结构、经济体制结构、消费结构方面分析了东、中、西部地区经济结构存在的差异,在实证分析中利用Panel-data(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FEM)模型,检验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对各地区经济总体规模及资本产出效率的影响,指出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对推动经济持续与协调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要素投入作用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经济增长理论,以新经济增长模型为基础,对我国东中西部各地区1978~1998年劳动、资本、技术的增长率及对GDP的贡献进行分析,比较东中西部地区在要素投入增长、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增长贡献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增长主要还是靠要素投入来拉动;但经济发达的江苏、浙江、广东、上海和北京这些省市的固定资产投资已经趋于饱和,其投资的边际产出已经很低,造成其资本利用效率低下,应着重进行技术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而西部地区的省市应该是资金首先投向的地方。由于先阶段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率主要由其资本增长率决定,因此,西部开发要把重点放在提高各省市的资本生产率,即要提高其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而提高整个地区的综合生产率。  相似文献   

14.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异,并不仅仅在资本、技术、劳动力上的差异,最基本的差异是制度。制度是第一生产力,是推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因素。可见,制度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各地区体制转轨的程度不同,从而导致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欠发达城市在所有制改革过程中与发达地区的改革进程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15.
梁赞 《广东科技》2006,(1):7-10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渐提高,科技投入强度也将随之持续提高,这是一个普遍的规律。但是,科技作为经济增长的要素之一,也存在着要素报酬边际递减的现象,而这也是一个普遍的规律。因此,区域科技发展水平,不仅取决于科技资源投入强度,也取决于科技投入的效率。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程恰好为上述规律作了一个恰当的注脚:在经济发展初期,随着大量的资本投入,经济飞速发展,但随着产品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科技投入的强度也随之提高,而当科技投入的增幅大大超过了经济的增长幅度时,就出现了科技投入对GDP的产出是边际递减的现象。特别地,在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R&D存量的增长速度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R&D存量对GDP边际产出由递减趋势逐渐变为平稳的状态甚至递增的状态。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快速推进与引进的FDI不断增加,FDI对我国各地区竞争力的影响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利用中国30个省际面板数据对全球化下FDI与区域竞争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FDI与我国区域竞争力的差异有着明显的相关性,且越是发达的地区,相关性越强.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FDI在我国区域的投资倾斜所带来的生产要素的转移.全球化→FDI进入→要素转移→区域竞争力差异,这是解释我国转型期外资与区域经济关系的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7.
以我国制造业1985—2007年数据为基础,研究FDI对我国就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将降低国内就业水平;国内资本存量变化是影响资本收益率的重要因素,国内资本存量变化对就业的影响取决于外商投资企业资本存量和内资企业资本存量的综合比较;我国劳动力供给,特别是非技术劳动力供给缺乏弹性。  相似文献   

18.
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要素投入作用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经济增长理论,以新经济增长模型为基础,对我国东中西部各地区1978-1998年劳动、资本、技术的增长率及对GDP的贡献进行分析,比较东中西部地区在要素投入增长、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增长贡献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增长主要还是靠要素投入来拉动;但经济发达的江苏、浙江、广东、上海和北京这些省市的固定资产投资已经趋于饱和,其投资的边际产出已经很低,造成其资本利用效率低下,应着重进行技术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而西部地区的省市应该是资金首先投向的地方。由于先阶段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率主要由其资本增长率决定,因此,西部开发要把重点放在提高各省市的资本生产率,即要提高其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而提高整个地区的综合生产率。  相似文献   

19.
宏观固定资本存量估计既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生产能力评估的重要指标,也是数量经济学方法在许多经济分析应用中的基础数据.本文分析了被广泛应用的估计资本存量的永续盘存法,揭示了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我国最新公开统计数据为基础,估计了我国1990年~2011年间的宏观固定资本存量.  相似文献   

20.
以中国31个省域为研究单元,使用ESDA和空间面板计量模型,探究了2011—2017年省域文化资本存量与旅游业发展的时空关联特征,并分析了文化资本存量对旅游业发展影响的空间效应.研究表明:(i)有形文化资本占省域文化资本存量的比例比无形文化资本的更大,在研究期内省域文化资本存量不仅呈稳步积累的态势,而且其空间分布格局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