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哺乳动物性别决定是以位于雄性Y染色体短肴上被称为SRY基因为调控中心、多基因参与的级联调控过程。但染色体理论并非性别决定机制的全部,外部环境中的某些因素也是性别决定机制的重要条件。本中对家畜性别控制技术的一些方法的原理、理论基础基本方法和性反转等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家畜的精子和早期胚胎性别鉴定与控制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2.
以鹳形目5种鹭科鸟类和1种鹮科鸟类的组织为实验材料,采用PCR方法扩增其性别基因相关片段,探讨鹭科鸟类性别的分子鉴定方法.通过测定3对已知性别的白鹭(Egretta garzetta)、岩鹭(Egretta sacra)和黄嘴白鹭(Egretta eulophotes)以及12只未知性别的夜鹭(Nycticorax nycticorax)、池鹭(Ardeola bacchus)、白鹭、牛背鹭(Bubulcus ibis) 黑脸琵鹭(Platalea minor)的性别基因CHD或EE0.6上的基因相关片段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通过扩增EE0.6或CHD基因片段的性别鉴定分子方法都能够适用于鹭科鸟类的性别鉴定,由此能够解决鹭科鸟类雌雄外形同色而难以从外貌上区分其性别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以鹳形目5种鹭科鸟类和1种鹮科鸟类的组织为实验材料,采用PCR方法扩增其性别基因相关片段,探讨鹭科鸟类性别的分子鉴定方法.通过测定3对已知性别的白鹭(Egretta garzetta)、岩鹭(Egretta sacra)和黄嘴白鹭(Egretta eulophotes)以及12只未知性别的夜鹭(Nycticorax nycticorax)、池鹭(Ardeola bacchus)、白鹭、牛背鹭(Bubulcus ibis)黑脸琵鹭(Platalea minor)的性别基因CHD或EE0.6上的基因相关片段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通过扩增EE0.6或CHD基因片段的性别鉴定分子方法都能够适用于鹭科鸟类的性别鉴定,由此能够解决鹭科鸟类雌雄外形同色而难以从外貌上区分其性别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虽然CHD基因的保守性和性特异性引物已被广泛应用于性别鉴定领域,但羽毛样以及PCR体系等的选择却会产生不同的鉴定效果,因此如何对这些影响单性态观赏性鸟类性别鉴定的多重因素进行最优化处理以达到快速鉴定的目的,就成了人工繁育过程中最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用固定影响因素(PCR体系除外)的方法,对PCR体系进行优化处理,羽毛提取DNA,然后CHD基因的相关引物进行性别鉴定.结果表明:所有雌性鸟类得到CHD-Z和CHD-W的两条带,雄性1条CHD-Z带的高效鉴定.因此,确立了此类鸟的快速鉴定体系,即画眉鸟性别鉴定体系,用于鉴定换羽季的画眉鸟的性别;以及红嘴相思鸟性别鉴定体系,用于鉴定红嘴相思鸟的性别;同时可为多种体型相似的鸟类的快速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鸟类性别鉴定的方法及性比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了解鸟类种群的性比状况,就要找到一种适合该种群的快捷方便、采样量少、鉴定精度高的性别鉴定方法,并利用此方法统计该种群性比现状.总结了并比较了鸟类性别鉴定的各种方法,并指出针对性染色体特异基因序列(CHD基因)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是迄今发现适用范围最广、最为简单快捷、准确可靠的、常见的鸟类性别鉴定的方法.介绍了利用该方法对鸟类性比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朱鹮的染色体性别鉴定及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羽髓细胞短期培养、空气干燥制片、Giemsa染色,做了朱鹮的核型和性别鉴定.染色体2n=68,10对大染色体,其余为小染色体,一对性染色体,雌性为ZW,雄性为ZZ,W染色体长度约为Z染色体的一半.  相似文献   

7.
哺乳动物性别决定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与哺乳动物性别决定有关的6个基因在基因通路中的表达调控及功能,并分析了这些基因之间可能的相互作用机理,为发育生物学、哺乳动物性别决定、性别控制及胚胎鉴定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非哺乳脊椎动物的性别决定机制,它是多种转录因子和生长因子相继表达和相互调控的结果.鸟类的性别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爬行类为温度性别决定的典型.大部分两栖类动物性别受环境因素影响,但发现DMRT1和DAx1可能与其精巢发育有关.鱼类性别决定和分化方式差异很大,多种因素参与了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9.
家畜性别控制在农业生产上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最理想的方法是对精子的鉴定,但近期还不能付诸实施。现在采用的有四种方法。一类是非损伤性方法,包括X染色体连锁酶的分忻和H—Y抗原的血清学分析,这类方法的优点能使更多的胚胎得以鉴别,但准确性较差;另一类是损伤性方法,包括细胞遗传学分析和Y特异性DNA探针,这类方法受活体取材的限制,但准确性高。本文将对各类方法进行讨论,尤其是Y染色体基因探针,每种方法各有千秋,理想的方法既能准确地鉴定胚胎的性别,又能保证胚胎有较高的妊娠率,目前人们正在探索之中。  相似文献   

10.
奶牛性别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叙述了利用性别决定基因(SRY基因)PCR扩增进行奶牛性别鉴定的发展历史,在此基础上阐述了PCR技术和方法在奶牛胎儿性别鉴定中的应用及其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幽会、热吻、争风吃醋……灵长类动物的性习性远非我们以为的那么原始。这已经成为科学家研究人类自身性趣味的他山之石。  相似文献   

12.
"性盲"种种     
他们的年纪在20岁~40岁之间。他们身体健康,但几乎没有性生活。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综述了雌雄异株植物的第二性征,列举了大量例子证明这种生命现象的客观存在及其在雌雄异株营养体上生长习性、形态特征、生态位、种群中雌雄比率的不同表现。根据植物第二性征的运动规律,可有目的地在种群中雌株和雄株间进行定向选择,控制种群的性比率。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葡萄野生种与欧洲品种 4个杂交组合的亲代及F1代花型分析 ,认为毛葡萄旬阳 - 3(♀ )和 83-4 - 96 (♀ )的基因型为同质FF ,华东葡萄广西 - 2 ( )基因型为异质MF ,欧洲品种白玉霓、白诗南、粉红玫瑰和五月紫 (都为两性花 )基因型为异质HF。试验结果与LevadouxL提出的假说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6.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性别表达有不同的控制作用,并与该植物本身的性别表达决定系统相联系着。通过对黄瓜、山靛等施加不同外源激素的实验,对植物性别表达的控制作用澄清了许多事实,并为其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18.
昆虫性信息素的结构和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昆虫性信息素的结构和性能的关系,包括结构的规律性、成分的多样性和作用的专一性。  相似文献   

19.
用气相色谱、X-射线微区分析、生物测定及电生理等方法,研究了硬蜱性信息素的成分、含量与吸血和交配的关系以及雄虫对性信息素的反应.硬蜱性信息素的主要成分为2,6-二氯酚.雌虫吸血后性信息素量明显增加,第3~5天达到高峰,交配后下降.雄虫哈氏器是感受性信息素的器官,其前窝感毛对2,6-二氯酚反应最灵敏,吸血7d时反应最强.  相似文献   

20.
烟草甲性信息素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丙炔醇及(S)-脯氨酸为原料,合成了烟草甲信息素(4S,6S,7S)-7-羟基-4,6-二甲基-3-壬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