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孔介质渗流随机模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将随机模拟方法应用于多孔介质中的物质传输过程,对不同孔隙通道联结率下的弥散规律进行了分析.模拟中发现:在渗流阈值附近,存在反常弥散和优势通道现象,纵向弥散系数也比通常欧几里德空间大得多;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弥散受结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由于天然孔隙介质中存在物理化学非均质性,在这种复杂的非均质性含水层中,以往的现场试验数据显示溶质在非均质介质运移过程中无法用菲克扩散定律对流弥散方程(Advection-Dispersion Equation,ADE)来描述。本研究采用高密度电法证实溶质在非均质介质中非菲克运移。【方法】本研究采用石英砂、沸石两种不同基质构建双重介质物理模型(Models of Dual-Domain Mass Transfer,DDMT),采用高密度电法测定系统ERT21实时检测和采集数据,在实验室利用Nacl溶液开展示踪试验,利用阿尔奇定律分析溶质运移试验研究。【结果】试验结果浓度穿透曲线在后期发生“拖尾”现象;在沸石柱实验中,观察到流体电导率(σf)和体积电导率(σb)之间的滞后现象,这表明流体在不可动领域和可动领域之间的交换。而在沙子柱试验中,未观察到σf和σb之间的滞后现象,可以忽略质量传递行为;滞后现象的形状与大小由水动力学特征和基质属性控制,水动力学是影响拖尾时长的因素之一,渗透系数会影响溶质运...  相似文献   

3.
以中国徐州某垃圾填埋场为工程背景,在现场测试和室内模拟测试的基础上,利用GeoStudio数值模拟软件对生活源污染质在垃圾填埋场中的运移进行了模拟,研究了渗滤液在压实黏土层中运移的时空变化规律,并揭示了运移机理,为研究生活源污染质在土层中运移的控制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非饱和压实黏土层的土-水特征曲线可分为平缓下降、快速下降和平缓稳定三个阶段;渗滤液在填埋场中的运移过程分为压实黏土层有效和压实黏土层失效两个主要阶段,且分界点为10年;随着运移时间的推移,渗滤液中溶质浓度的增长速度逐渐降低;可通过提高填埋场防渗层的防渗能力和排水系统的导排能力、增加垃圾体的坡度和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等方法控制生活源污染质在压实黏土层中的运移。  相似文献   

4.
在非饱和土坡稳定性分析尚未成熟之前,对于传统的暴雨条件下的土坡稳定性分析,不少研究人员采用孔隙水压力系数近似代替暴雨条件下水分对边坡稳定性的消极影响。著名的边坡稳定性分析软件GEO-SLOPE就用到孔隙水压力系数的概念,但这个概念仅适用于饱和区。  相似文献   

5.
林青 《河南科技》2011,(10):37-38
<正>用数学模型来描述土壤中溶质运移是较常用的方法,而参数的确定则是首要问题,参数的精度直接决定模型的准确性。在土壤溶质运移理论研究中,如何简便、准确地确定参数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在一些情况下,参数的直接求得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我们可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反演而求得,  相似文献   

6.
张斌  陈吉森  周宏 《河南科技》2011,(21):83-84
<正>在非饱和土坡稳定性分析尚未成熟之前,对于传统的暴雨条件下的土坡稳定性分析,不少研究人员采用孔隙水压力系数近似代替暴雨条件下水分对边坡稳定性的消极影响。著名的边坡稳定性分析软件GEO-SLOPE就用到孔隙水压力系数的概念,但这个概念仅适用于饱和区。对于大规模深埋地下水的边坡,  相似文献   

7.
地球上存在的自由水与大陆地壳的生长演化具有直接关联。本文结合大量文献简述了自由水对大陆地壳演化的作用。大陆地壳并不是"干"的,自由水的加入可以降低地壳岩石的熔融温度,加快熔融反应的速率,因此更容易引发地壳的深熔作用,进而加速大陆地壳的演化。在渗透率好的岩石中,自由水沿着应力造成的裂缝运移;在渗透率差的岩石中,自由水可在运输-反应造成的孔隙通道中运移。通过初始熔体的岩相学、地球化学、物理特性等标志,人们可以识别在地壳深熔作用中是否有自由水的参与。  相似文献   

8.
采用概率统计方法,对兰州Ⅲ级阶地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分析,根据该区黄土典型物性指标的离散程度对黄土抗剪强度、湿陷性的影响,推导出相应的回归方程,并判断回归方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对于兰州Ⅲ级阶地黄土,液限是内聚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含水量、原始孔隙比和干容重是湿陷系数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正>确认识砂岩油藏出砂对油藏物性的影响,对该油藏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室内填砂物模实验,总结了疏松砂岩油藏出砂对含水饱和度、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出砂会形成大孔隙喉道和高渗透条带,孔隙流体沿着高渗透条带运移,含水饱和度、渗透率和孔隙度会随储层出砂量增加而增加。深入研究疏松砂岩油藏出砂对油藏物性的影响,为此类油藏开展防砂控水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地震往往导致重力式挡土墙的永久性位移,为了分析地震动以及墙土体系本身属性对位移的影响,基于Raffnsson、Wu和Prakash 方法的基本思路,引入考虑填土粘聚力的地震土压力解析解,建立了累积位移的计算模型.建模中考虑墙体滑移和转动两种位移模式相耦合、地基土动力非线性和填土粘聚性.对算例挡墙输入18条合成加速度记录,得到不同地基、不同填土条件下的位移累积时程和最终永久位移.分析结果表明,永久位移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峰值速度近似呈线性关系,与地震烈度近似呈指数关系;地基土越软弱,永久位移越大,并且转动位移越显著.这种效应与地震动强烈程度有关,地震动越强烈,影响越大;增加填土摩擦角和粘聚力,会降低地震永久位移;增加填土的坡角将加大永久位移,并且地震烈度越高,填土坡角的影响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