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阐述了庞德与艾略特的交往,庞德对艾略特<荒原>的影响.分析了庞德与艾略特诗歌创作及理论上的差异和共同点.庞德的诗歌创作代表了意象主义诗歌的经典;艾略特是英美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他们诗歌创作的共同特点是主张诗歌的自律、含蓄以及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使用活的生活用语,创造新的节奏和意象等.  相似文献   

2.
<史记>对先泰历史人物的心理时有细微的描述,其中有些是<史记>时先秦史籍中相关人物的"哭泣"或作正面的增容,或作侧面的增补,使<史记>中部分先秦人物形象较先秦史籍中的相应形象更加鲜活丰满的同时,也传达了纠结纷繁的世情.  相似文献   

3.
<铁皮鼓>和<尘埃落定>通过运用怪诞人物侏儒奥斯卡和傻子的回顾性第一人称叙事视角,把作者对世界独特的理解贯注到宏大的历史题材中,使历史在当下的时代重新焕发出灵气和活力.  相似文献   

4.
陶澍著作考     
许乔林校订的<陶文毅公全集>并不是陶澍的全集,而只是一个分类编纂的选集.陶澍流传至今的著作,可分奏疏、文钞、诗歌、专书四类.奏疏今存1156篇,主要保存在<陶云汀先生奏疏>、<陶云汀先生题稿>中;文钞包括散文、赋与骈文,共存400多篇,主要保存在<印心石屋文钞>中;诗歌1500多首,主要保存在<陶文毅公全集·诗集>中;专书有<蜀輶日记>、<陶渊明集辑注>、<陶靖节年谱考异>.此外,我们新搜辑到散文数十篇、诗歌十多首、对联100首.  相似文献   

5.
"互见法"是司马迁在撰写<史记>中创造的一种叙事方法.<史记>中"互见法"的运用具有多方面的艺术价值,它不仅使<史记>五体结构组织得浑圆一体、严谨紧凑,使所撰写的历史事实、历史人物真实可信和富有感染力,而且还使所叙写和塑造的历史人物形象鲜明突出、活灵活现,实现了历史的纪实性和文学的艺术性的统一. "互见"叙事方法的运用,是司马迁<史记>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与柳宗元的<江雪>是千古传诵的名篇.对这两首诗歌的写作背景以及意境进行比较分析--两首诗歌的写作背景有其相似性,都是由于怀才不遇促就而成.同时,两首诗歌从各自独特的角度写出了同样的孤独和超越的意境.  相似文献   

7.
<推背图>是中国民间流传的预言来事的作品,语言筒炼,内涵丰富,发人深省.它用图谶、谶言和颂辞的方式,将人物和事件深藏于历史的现实中.正是这种传统的谶谣文学样式,为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不论是作品的功能性、目的性,或是结构内容,以及制谶的方式、方法,两部作品都有相似之处.因此,有理由认为,<推背图>对<红楼梦>在艺术构思方面的确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曹雪芹在构思<红楼梦>时,借鉴了<推背图>中的谶谣方式来预言其作品中众多人物的不幸命运.把谶谣方式引入文学作品,且用故事情节贯穿始终,这的确是一个伟大创举.  相似文献   

8.
汉乐府名篇<陌上桑>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叙事性是其基本的艺术特点,该作品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塑造出鲜明的个性人物形象.历来对此篇论者多有评述.用电影中的手法和技巧重新解读这一作品,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其对中国传统古典诗歌的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更可以此为例探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电影技法显现.  相似文献   

9.
诗歌是语言艺术中最美的艺术.<三国演义>从开首到卷终,运用了大量的诗词,有的是对全书的引领或总结,有的是对人物的或赞扬惋惜,或肯定哀叹,或亦褒亦贬,或否定揶揄.作者把如此之多的诗歌融入散文之中,锦上添花,熠熠生辉,照亮了全书.大大增强了小说的表现力和艺术魅力,给读者带来深刻丰富的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10.
<宠儿>是莫里森最受关注和争议的小说.宠儿在小说中是一个身份模糊的人物,其经历穿越时空,其身份具多种可能性于一体,具有形与无形、具体与抽象于一体.小说作者通过对宠儿及相关人物的描写和故事的讲述,向读者多层面多角度地展示了美国黑人的苦难历史,有力地抨击了奴隶制的罪恶.  相似文献   

11.
杨揆在“保藏驱廓”战争时期间所撰的《桐华吟馆卫藏诗稿》,多角度、多层面地展现了这场战争的规模之宏伟,战斗之艰苦和性质之正义,成为历史诗化的实录,具有不容忽视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这百余首咏藏诗还吟咏了藏地的风土人情、大好河山,在艺术上也颇具魅力,显现了清代前期咏藏诗创作繁荣的实绩。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送纵宇一郎东行》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是属于不同时代的两首励志送别类诗歌,这两首作品一洗自古送别诗多“销魂”“神伤”之态,雄浑健拔,情景交融,独标高格。  相似文献   

13.
元祐体是指苏轼文人集团于元祐年间以京城为主的唱和活动所形成的诗歌风格,突出表现出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等特征。受此风气影响,秦观元祐诗也有较明显的元祐体特征,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内容,也残留着元祐体的一些弊端。但总体而言,秦观此期具有明显元祐体特征的诗歌并不多,成就上也无法与苏黄比肩,故世人谓其诗不似宋诗,但秦诗也规避了宋诗过于追求奇字、险韵、僻典等缺点,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诗经·小雅》部分诗篇是因周礼而作,是周礼的文化产物。以周礼为背景对这些诗篇加以对照考查,可以揭示诗篇创作的本义、本事,从中窥视《诗》与礼的关系,纠正一些关于这些诗篇的误解。"养老乞言"礼是周礼中的重要礼节,是周天子为父兄辈而设的一种"乞善言"的礼仪;与之相应,《诗经·小雅》中《鹿鸣》《常棣》《伐木》等诗篇是诗人据"养老乞言"礼而作。  相似文献   

15.
《诗经·小雅》部分诗篇是因周礼而作,是周礼的文化产物。以周礼为背景对这些诗篇加以对照考查,可以揭示诗篇创作的本义、本事,从中窥视《诗》与礼的关系,纠正一些关于这些诗篇的误解。"养老乞言"礼是周礼中的重要礼节,是周天子为父兄辈而设的一种"乞善言"的礼仪;与之相应,《诗经·小雅》中《鹿鸣》《常棣》《伐木》等诗篇是诗人据"养老乞言"礼而作。  相似文献   

16.
试图通过对美国无冕桂冠诗人罗伯特.弗洛斯特的《雪夜林边停》及我国国学大师王国维的《浣溪沙.山寺微茫背夕曛》这两首诗词中境界的比较,来探询创作过程中这两位诗(词)人与自己作品中意象的不同的审美距离,从而再现带有基督教信仰痕迹的《雪夜林边停》中的入世观及带有道教信仰色彩的《浣溪沙.山寺微茫背夕曛》中的出世观,进而对弗洛斯特与王国维这两位几乎是同时代但却处于不同国度的诗人的尘世理想的差异一窥端倪。  相似文献   

17.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秋至大历元年(766)春末,杜甫流寓云安写下32首诗篇.云安诗是夔州的重要组成部分。杜甫云安诗包括三个方面的重要内容:云安诗的山川风物,云安诗中的诗人交游、云安诗中的忧国忧民情怀。  相似文献   

18.
李调元辑《全五代诗》百卷,首次对五代诗歌进行了断代的整理辑录。但该书收录的诗人中,有些则属于唐人或宋人,明显超出了"五代诗"的断限范畴。通过对该书误收的十八位唐代诗人和四位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进行考察,就其选目失误作出全面的辨正,应该说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王维是盛唐著名诗人,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留诗有400多首。文章以唐玄宗二十.E(737)年王维奉诏出塞巡边时所作“出塞作”、“使至塞上”等诗为例,对当时唐朝与吐蕃的和战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刘禹锡与李商隐的咏史诗在他们各自的时代都是独占鳌头的代表性诗作。他们二人的咏史诗既有联系,即李商隐对刘禹锡的继承发展,同时,二人在诗体、选题、立意等方面又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