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优化混合指标类型的评价方法,本文综合考虑了评价体系中的定性和定量指标,采用AHP方法确定指标的主观权重,离差最大化方法确定指标的客观权重,乘法合成法确定指标的组合权重。通过基于混合指标的TOPSIS方法排序,确定方案的优劣。案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中一个关键部分就是评价指标(影响因素),评价指标的合理选取和指标权重的准确度将直接关系到危险性评价结果的可靠性。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进行筛选和权重的确定。  相似文献   

3.
基于决策指标分类的供需链合作伙伴选择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传统的有限方案目标决策方法的基础之上,根据描述对象的不同将全部决策指标分成多个决策指标子集,然后运用熵信息法对决策指标集中的个体指标进行了个体重确定,得到个体指标的客观权重,再运用专家相对评分法对各个决策指标子集进行整体权重确定,得到各个决策指标子集的权重,从多层次,多角度对候选企业进行评估与决策,从而得到一种适合供需链中企业的合作伙伴选择算法。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权重完全未知且属性值为区间数的多属性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理想区间数贴近度的决策方法。首先定义区间数的距离,并给出区间数贴近度的公理化定义,讨论区间数贴近度的性质,然后针对区间型多属性决策问题给出一种区间型决策矩阵的规范化方法,并给出3种确定权重的方法,分别是模糊标度重心赋权法(主观赋权法)、基于最小相对熵原理的熵与相对熵综合赋权法(客观赋权法)以及利用优化方法,以待评方案与理想最优方案的贴近度最大化为优化目标,建立的贴近度最大化赋权法(主、客观组合赋权法)。利用权重可计算出每个方案与理想方案的综合贴近度,即可得到所有方案的排序结果。最后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公路飞机跑道选址方案优选问题,通过深入探讨和完善公路飞机跑道选址的评价指标,综合考虑适用、技术、经济和环保4个方面的要求,建立了公路飞机跑道选址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熵值客观赋权法和改进层次分析主观赋权法,分别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初值,运用线性加权组合法将两者加以组合最终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值。进而提出以欧几里德距离为测度,比较各方案距离理想点的相对接近度,建立公路飞机跑道选址的多指标决策优化模型,对公路飞机跑道备选方案进行优选。结合公路飞机跑道选址实例,验证了公路飞机跑道选址的多指标决策优化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详细讨论了多方案排序中指标权重界限分析方法,建立了满足保序性和弱保序性的指标权重界限模型,用以认识和确定各指标权重变化对排序结果的影响。最后,利用该方法对某气田开发方案排序的权重界限值进行了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有效性评价方法,首先用鱼骨图分析法从众多因素中选取评价指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值,用反木桶原理确定关键绩效指标并归一化处理得到关键绩效指标权重,进而分别从路网级和道路级两个层面建立基于KPI的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有效性评价体系模型;然后采用基于数据采集的定量分析和基于模糊理论的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有效性评价,分析评价结果并提出优化方案;最后总结出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优化评价方法,并选取来宾市兴宾区的城市道路作为实例进行评价分析,并给出优化方案,以验证研究成果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进行公路路线方案决策,提出了一种指标权重优化的方法.利用贝叶斯公式,在各方案下对指标主观权重进行逐个修正,利用最小二乘法建立指标权重的优化模型并给出精确解.以某高速公路路线方案决策为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汽车平顺性评价体系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为了对汽车平顺性进行评价以及对悬架参数进行优化选择,根据汽车平顺性的3个评价指标,充分利用主观评价法和客观评价法各自的优点,建立了一个汽车平顺性评价体系.根据各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它们的主观权重;根据各评价指标的性能统计数据,利用熵值法,确定它们的客观权重;综合主观权重与客观权重,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最终权重;根据各评价指标的最终权重与性能统计数据计算汽车平顺性的评价值.该评价体系以逐次淘汰的方式求优,通过最小的评价值与最优的汽车平顺性相对应的方式评选出最优的悬架参数方案,该体系便于计算机编程使用.  相似文献   

10.
作物种植结构多目标模糊优化模型与方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在分析了我国农业水资源现状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前提下,提出了与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密切相关的作物种植结构的多目标模糊优化模型,并提出模糊定权的方法来确定指标权重,克服了目标函为中用线性评判指标来处理高度非线性多目标问题与确定权重的不足,应用实例表明,该理论模型严谨,物理意义明晰,计算方法简洁,可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较完善的多目标模糊优化理论、模型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相关研究基础上,基于突变理论,建立了建筑设计方案综合评价和优选的突变级数法.首先对建筑设计方案的评价目标进行多层次分解,从使用功能、技术性能、经济指标和环境效果等四个方面,建立建筑设计方案综合评价和优选的递阶指标体系,然后对评价指标属性值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根据相应的突变系统数学模型计算突变模糊隶属函数值,最后计算评价目标的总突变级数值,据此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和优选.实例研究表明,该方法可靠性高、客观性强,为工程实践中建筑设计方案评价和优选提供了新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以合肥市出租车拼车问题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拼车路线优化问题和拼车费用分摊问题;针对拼车路线优化问题,首先,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每条边权重,构造出赋权路线图,然后利用分步的Floyd算法并结合类似于最邻近算法的想法给出最优拼车路线方案;而针对费用的分摊问题,将结合按人数定折扣和按路程的远近两种方式,并考虑乘客的优先级指数来解决。  相似文献   

13.
针对暖通空调(HVAC)系统,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预测控制方法。该方法利用LSSVM建立HVAC系统预测模型并预测系统的输出值,引入输出反馈和偏差校正以克服模型失配等因素引起的预测误差,以此构造加权预测控制性能指标。由PSO算法滚动优化得到系统的最优控制量。利用该控制方法对一个HVAC系统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无线供电网(wireless powered communication network,WPCN)中用户公平性不足与系统灵活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的优化方案。该方案直接将公平指数(fairness index,FI)和系统吞吐量加权相加作为优化目标,建立了用户公平性与系统吞吐量的联合优化问题。由于所建立的优化问题是非凸问题,因此,将优化问题拆分为时隙长度和IRS反射系数优化子问题,然后交替求解。针对时隙长度优化子问题,使用逐次凸逼近(successive convex approximation,SCA)算法求解;针对IRS反射系数优化子问题,使用闭式解、SCA和半定松弛(semi definite relaxation,SDR)算法求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在用户公平性和系统灵活性方面优于其他方案。  相似文献   

15.
联合火力打击中确定最优的武器目标分配方案是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为解决该问题,考虑需要在潜在打击目标中确定打击目标,建立了一个以最大化期望毁伤收益和最小化打击成本为目标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采用加权求和法以及偏好将多目标优化模型转化为全局约束优化模型.设计了具有较好搜索能力的交叉和变异算子的遗传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可以得到比对比算法更好的分配方案.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大跨网架结构上黏滞阻尼器位置和数量的优化,以替换杆件模态应变能百分比之和取得最大值为目标函数,以结构节点位移、加速度和杆件应力的峰值为优化控制指标,采用Matlab编写并验证改进的遗传算法优化程序.基于优化结果,采用ANSYS对网架结构在多遇、罕遇地震作用下的震动控制效果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阻尼器优化布置方案减震效果良好,明显改善结构受力状况;以安全性及经济性为优化目标,得到最佳方案,总结出大跨网架中黏滞阻尼器的布置规律,对实际工程减震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一种对爆破参数选取进行多目标参数模糊优化的方法,利用加权相对偏差距离最小法,建立相应的目标函数模糊矩阵,优化出了符合工程要求和尽可能降低爆破成本的最优设计方案,并通过某工程的实际数据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利用多目标模糊决策法求得的优化参数与实际工程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8.
19.
为了优化模糊神经网络的参数,将混沌变量引入到模糊神经网络参数寻优方式中,根据系统的性能指标,采用混沌变量进行粗搜索寻优模糊神经网络参数,然后在粗寻优基础上引入基于模拟退火策略的混沌细搜索,最后搜索出的模糊神经网络参数是全局最优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案有效地实现对非线性对象的最优控制,为工业过程非线性复杂系统的控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20.
全局智能优化集成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等智能全局优化算法的集成问题开展研究,分析归纳了智能全局优化算法和局部搜索算法的一般规律和特性,给出了全局智能优化算法进行集成的统一框架--全局智能优化集成算法(IGIOA),及IGIOA的设计要素,还给出了评价算法的优化性能指标、时间性能指标、鲁棒性能指标,以及将三指标综合的综合性能指标,为智能集成算法的选取和性能比较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