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1-苯基-3-甲基-4-三氟乙酰基呲唑啉酮-5(HPMTFP)为第一配体,及二甲基亚砜(DMSO)、邻菲罗啉(Phen)、喹啉(Q)和二甲基吡啶(Mepy)分别为第二配体,合成了四种未见文献报道的Ni(Ⅱ)的三元配合物:Ni(PMTFP)2(DMSO)2,Ni(PMTFP)2Phen,Ni(PMTFP)2Q2和Ni(PMTFP)2(Mepy)2。应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可见紫外光谱、差热—热重谱和X-射线粉末衍射对上述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
以1-苯基-3-甲基-4-三氟乙酰基呲唑啉酮-5(HPMTFP)为第一配体,及二甲基亚砜(BMSO)、邻菲罗啉(Phen)、喹啉(Q)和二甲基吡啶(Mepy)分别为第二配体,合成了四种未见文献报道的Ni(Ⅱ)的三元配合物:Ni(PMTFP)2(DMSO)2,Ni(PMTFP)2Phen,Ni(PMTFP)2Q2和Ni(PMTFP)2(Mepy)2。应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可见紫外光谱、差  相似文献   

3.
磺基水杨酸三元稀土固体配合物的合成,性质和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磺基水杨酸为第一配体,邻菲罗啉为第二配体,合成了磺基水杨酸的二元及三元稀土配合物,并对合成方法进行了探索,对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研究了K5(NH4)10H2Ln(P2MoW17-0O61)2·.xH2O(其中n=3,5Ln=La,Ce,Pr,Nd,SmEu.Gd,DY,Ho,Tb)等十二种尚未见报道的四元杂多配合物的合成工作.指认了此类化合物的红外光谱、紫外光谱中的某些特征谱带;根据红外光谱推测了配合物的结构;利用X一射线粉末衍射图的结果推测了合成产物的晶体结构;利用差热一热重分析法,并结合在不同温度下处理过的杂多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和X一射线粉末衍射图研究了化合物的热稳定性,确定了化合物的分解温度范围.利用酸碱滴定法研究了稀土配合物的水溶液稳定性,确定了它们稳定存在的pH范围.利用循环伏安法和某些还原试剂研究了它们的氧化还原性质.  相似文献   

5.
利用一步酸化法,合成了迄今为止尚未见报道的八种稀土、钼、钒三元杂多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热重分析、IR、Raman、UV、ESR光谱的测试,确定其分子通式分别为:K7H2LnMo6V6O39.xH2O,K9HLnMo5V7O39.xH2O(Ln=La、Ce、Pr、Nd),它们都具有Keggin结构的基本骨架。利用变温IR光谱、变温X-射线粉末衍射图和酸碱滴定曲线,对配合物的分解温度以及在水溶液中稳  相似文献   

6.
本文合成了苯甲酰三氟丙酮(L)和三苯基氧膦(TPPO)、联吡啶(Bipy)、邻菲罗啉(Phen)、四甲基氢氧化铵(NMe4OH)与稀土离子的三合型、四合型配合物,对这些配合物进行元素分析熔点测定并系统地测定了配合物的热重差热曲线及红外光谱。对测定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制备了邻硝基苯甲酸、间硝基苯甲酸、对硝基苯甲酸与Ce(Ⅲ)的3种固体配合物.根据初步化学分析,推断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e(C7H4O4N)3·nH2O(n=2,1).并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讲等方法测定了所合成的3科配合物.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吡啶-2.6-双酰代-3-甲基-1-苯基-5-吡唑啉酮(PDCBP,H2A)对部分稀土离子的萃取行为,用多种分析测试方法证实其萃合物的组成和由稀土直接与萃取剂(H2A)反应制得的固体配合物组成相同,RE(HA)2cl.它是通过吡啶氮原子和烯醇氧原子对稀土离子配位的,形成带有O—RE—N键的5元环和O—RE—O键的六元环的螯合物,使配合物比单纯含O—RE—O螯环的配合物稳定性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9.
制备了邻硝基苯甲酸、间硝基苯甲酸、对硝基苯甲酸与Ce(Ⅲ)的3种固体配合物.根据初步化学分析,推断该化合曲的化学式为:Ce(C7H4N4)3 nH20(n=2.1).并用紫外光谱、虹外光谱等方法测定了所合成的3种配合物.  相似文献   

10.
从合成介质角度考察钐有机配合物的发光性能。通过元素分析、差热-热重、红外光谱等表征,确定了不同合成介质(甲醇、乙醇、正丙醇、正丁醇)下钐-间苯二甲酸-邻菲罗啉三元配合物A、B、C、D的组成和可能的配位结构;结果表明:间苯二甲酸的两个羧基氧和邻菲罗啉的氮原子及合成介质均与稀土离子配位。不同合成介质下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和荧光寿命值顺序如下:A>B>C>D;2K~300K的变温磁化率曲线表明,四种配合物的磁学性质均相似,表现为顺磁性。  相似文献   

11.
氨基酸氯化稀土配合物的制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非水溶剂中合成了氯化稀土甘氨酸配合物Ln(Gly)3Cl3·3H2O和氯化稀土与甘氨酸及邻菲罗啉多元配合物LuGly(Phen)2Cl3·H2O(Ln=Pr,Nd)。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热重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和配位方式。  相似文献   

12.
首次合成了双1-苯基-3-甲基-4-(a-呋喃甲酰基)吡唑啉酮-5缩乙二胺Schiff碱(H2PMaFPen),并用此试剂与过渡金属离子反应,合成了四种Schiff碱配合物M(PMaFPen),其中M2+为Cu2+、Zn2+、Co2+、Cd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磁化率和摩尔电导测定等分析测试方法,研究了该试剂及配合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邻苯二甲酸根桥联多核铜的配位聚合物{[Cu(Phth)(Phen)(H2O)]*(H2O)}n,(Phth邻苯二甲酸根二阶阴离子;Phen1,10-邻菲咯啉),并得到了它的单晶.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晶体学数据如下经验式为C20H16CuN2O6 ,Mr=443.89,晶体属正交晶系,Pca21,a=1.115 9(3) nm,b=1.164 0(2) nm,c=1.406 6(5) nm;Z=4,V=1.827 0(9) nm3,F(000)=908,Dc=1.614 mg.m-3,μ=1.238 mm-1.晶体结构由直接法解出,数据用全矩阵最小二乘法进行修正,最终结构偏差因子R=0.035 1,wR=0.089 1,吻合因子S=0.991,晶体中每个Cu(Ⅱ)离子配位数为5,这5个配位原子形成一个畸变的四方锥结构,配合物分子通过邻苯二甲酸根桥联呈无限延伸的一维链状结构,配合物通过分子间氢键作用形成三维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14.
首次合成了蒙脱土担载铜(Ⅱ)-邻菲罗啉金属配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了IR,XRD,TEM及TG的表征.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二种新的5-取代1,10-菲咯啉化合物phen-NHCO(CH2)nBr(n=9,11),它们是高效的分析化学试剂、钌(Ⅱ)类电化学发光(ECL)传感器活性材料的配体。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确证了其组成和结构。  相似文献   

16.
稀土丙二酸类配合物的合成和体外抗癌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七个稀土丙二酸类配合物(RE2(C3H2O4)3,RE=Sm,Eu,Gd,Dy,Nd)、1,1-环丁烷二羧酸铕(Eu2(C6H6O4)3)和1,1-环戊烷二羧酸铕(Eu2(C2H8O4)3),其中1,1-环丁烷二羧酸铕和1,1-环戊烷二羧酸铕稀土配合物为首次报导。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分析确证了它们的组成为RE2A3·nH2O(n=6,3,2)。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表明有一定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次报道了稀土了二酸配合物Ln2Su3(Ln=La,Ce,Pr,Nd,Sm,Gd,Tb,Ho)在盐酸甘油底物中的正负离于快原于轰击质谱,通过分析快原于轰击质谱的特征推导了Ln2Su3配合物在酸性溶液中的离解平衡式.  相似文献   

18.
制备了不同铁含量、不同序列长度及分布的聚(苯乙烯──丙烯酸)铁配合物(SAAC·Fe)。考察了铁含量,序列长度分布和催化活性之间的关系,发现在Fe/COOH摩尔比为0.20时催化活性最高;当ASS+SSA=0.330,SSS=0.341,SAS=0.241时,SAAC·Fe显示最高的活性。  相似文献   

19.
柱色层族组成分离方法对黄芪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柱色层族组成分离方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分离和鉴定,研究分析了甘肃岷县黄芪的化学成分,从中分析鉴定出9个系列276种有机化合物,即:烷烃类、类异戊二烯、萜类、霍烷、甾类、多酚类、脂肪酸酯、脂肪酸和芳香酸、甾烯酮类.已鉴定的成分占总提取物的62.130%,其中正己烷馏分为1.816%、芳烃馏分为15.690%、二氯甲烷馏分为3.500 %、甲醇馏分为41.120%.其研究结果为系统了解黄芪的化学成分和黄芪指纹图谱的建立提供了有意义的信息,也为中草药化学成分的系统分析研究提供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