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对美国先进制造业伙伴关系计划出台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和评述,并对我国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主要包括:加强产学研合作,为促进我国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搭建平台;统筹协调国内相关资源,共同推进我国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进一步明确未来我国先进制造业的研究领域和方向,加大对未来先进制造业关键领域的研发投入;积极跟踪各国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趋势,研究制订我国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是我国发展高技术的一面旗帜。本文分析了该计划两个阶段的历史,总结了两个阶段各自的特点,并重点分析了新时期该计划面临的四类主要问题。这四类主要问题分别是与其它科技计划的关系问题、新阶段新手段的问题、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的问题以及计划自身的组织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3.
技术设计中的“有计划报废制”在保证产品安全使用方面有其积极作用,但也有不少企业利用消费者的“时尚性”消费心理,在设计时尽可能缩短产品使用年限,以赢得可观经济效益,这种做法带来了资源浪费、工业垃圾增多、人们价值观扭曲等问题。从负责任创新视角看“有计划报废制”的得失,有助于揭示其存在的社会根据和合理应用范围,确定设计“有计划报废制”产品时应遵循的伦理规约,进而通过价值敏感性设计逐步消除“有计划报废制”的负面影响,以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自2015年美国从国家战略的层面提出精准医学计划后,为推进计划运行,美国精准医学计划工作组提交了完整的建议报告,并出台《二十一世纪医疗法案》,形成了关于精准医学计划的政策安排与法制架构。本文以完整建议报告为经,医疗法案为纬,剖析美国精准医学计划的管制模型与实质议题,以期为未来发展精准医学、转译医学及大型人体生物数据库建置提供借镜。  相似文献   

5.
张柏春、姚芳、张久春、蒋龙著:《苏联技术向中国的转移(1949—1966)》,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529页,定价55.00元,ISBN:7-5328-4801-9。苏联在20世纪50年代对中国的援助计划是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的同类计划,对援助国整体经济的意义大于20世纪晚期的任何发展援助项目,甚至大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马歇尔计划。苏联的目的是将中国未来的各个方面与1917年布尔什维克革命后产生的计划和经验联系起来,从而创造一个亚洲社会主义现代性,使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成为苏联的坚定盟友,并为亚洲邻国树立一个通过与莫斯科合作可以获得成功的榜样。  相似文献   

6.
在国与国之间的军事博弈中,颠覆性军事技术因其可能对战略攻防平衡的"打破"以及对人们军事技术思维的"颠覆性"影响而长期备受瞩目,有关颠覆性军事技术的研究亦逐渐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为此,本文以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为例,从美国颠覆性军事技术的预研模式、管理体制、创新文化三个方面,对颠覆性军事技术的预研模式与管理进行探讨,并在最后提出颠覆性军事技术对于我国军事技术战略预研的有关思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考察了温纳的技术哲学思想.从研究自主技术出发,分析了温纳自主技术观的根基、表现,并在研究技术作为政治现象的两种方式的基础上,探讨了温纳所提出的技术的政治,包括技术的内在政治性本质、技术作为政治现象的特征以及控制技术的可能.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技术已经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技术的民主控制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第一部分(中国科技成果2010年第13 期第31~33页刊发)讨论了基于部件库的立体影视节目制作模式及应用,这里讨论立体影视部件库管理系统的功能、实现技术和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9.
听诊是19世纪西方医学发展出的新的医疗技术,利用听诊器医生得以"看见"病人体内的病情,并予以辅助治疗。它是当时西医诊断胸腔疾病最有效的技术。19世纪中叶西医传入中国之后,听诊器与听诊技术也随之进入中国,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他们最初也是通过听诊接触西方医学。本文探讨西医听诊器和听诊技术在晚清中国的传播和接受过程,指出其对于西医在近代中国立足的重要性:一方面,听诊与中医四诊中"闻诊"的相似性,是传统中国人接受西医听诊的关键,另一方面,西医听诊的"优越性"又是西医进入中国以后,得以建立自信,进行医疗扩张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采用了军事技术创新的提法,此后,该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大多数论文都是从渐进性-突破性这对范畴出发,对军事技术创新的本质、意义、规律、模式、途径、动力等展开研究,而很少有人选取稳健型-超前型这个视角。本文着重考察了军事技术超前创新的问题,围绕超前创新的必要性、风险性和适度性展开讨论,强调只有坚持适度性的原则,才能降低超前创新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负责任创新"正成为一种重要的技术发展战略理念。其核心是,何以在日益增多的创新不确定性中,运用"研究与责任"的伦理价值,建构解决伦理冲突的制度安排,并使之成为一种稳定机制。本文基于负责任创新战略生成的理论和实践前提,分析其理念内涵和基本特征,讨论该战略推进中诸种公共政策选择策略,并就负责任创新战略的本土化展开现实思考。  相似文献   

12.
香山科学会议是我国科技界以探索科学前沿、促进基础研究原始创新为主要目标的高层次、跨学科、小规模的常设性学术会议 ,它以学术讨论会为主并兼有学术报告会、专题座谈会等多种学术活动形式。香山科学会议由科技部 (前国家科委 )于 1992年倡议发起 ,在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领导和支持下于 1993年 4月在北京香山正式创办 ,定名为香山科学会议。先后得到了中科院学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工程院、教育部、国防科工委和解放军总装备部等部委的联合支持。香山科学会议一出现 ,便得到了全国科技界 ,特别是两院院士的热情关怀和积极支…  相似文献   

13.
环境政策工具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机制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经济活动的环境后果常常受到技术进步速度和方向的影响,而环境政策干预本身对技术进步有着阻碍和激励的双重效应。本文在分析熊彼特主义的创造性毁灭(即技术进步三分法)和不同环境政策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不同环境政策工具和技术进步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环境政策工具的直接和间接技术效应进行了理论阐释,最后结合国外理论和实践为中国的环境政策取向提出了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很高兴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关政府在创新中的作用是个有广泛意义的话题,德国联邦经济技术部就曾发布了技术政策--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途政策文件.这一文件体现了德国联邦经济技术部在创新政策方面的基本方向.我国政府在创新上的重要作用是近几年逐渐显现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好地得到了证明的.我国现在正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阶段.由于时间上长度和空间上密度的影响,计划经济体制惯性严重地削弱了创新的效率,那时政府不能为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不能在区域内形成创新的空间.在创新已经成为社会集体努力的事件中,一种合作过程的情况下,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制度已经成为创新的先决条件.中国政府是如何扭转不利于开展技术创新的局面并在近几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的?下面请允许我以技术创新工程为例,从5个方面就科技部在促进创新方面的作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企业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互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表明,企业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良性互动的外部条件是社会为企业提供充分的创新激励和广阔的创新空间;其内在根据是企业同时成为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主体,并拥有一个企业家群体,企业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互动过程的四个环节是:企业制度安排规定了员工的技术创新激励和技术创新空间,并为技术创新提供保险和约束机制、信息机制、整合机制;随着企业的成长和市场/技术环境的变化;制度的不均衡将要求进行特定层次的制度创新;进而为技术创新建立新的制度平台;从技术创新活动中产生的知识、化、人才以及展现出来的发展远景,既为企业制度创新规定了方向,也为之提供了适当的条件和资源,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结果奠定了制约企业下一步创新的制度与技术基础,两种创新的互动正是重建其技术/制度特异性的适应性过程。本提出的观点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针对性。  相似文献   

16.
论创新链的系统演化及其政策含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创新链是一种系统理解技术创新的分析方法论.本文首先对创新链的本质问题进行了考察,并总结了四代创新链的系统演化;其次对创新链的基本结构进行了阶段划分;最后分析了线性创新链、非线性创新链,以及循环创新链三类创新链模式各自的特征和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7.
弗朗霍夫模式:一种可以借鉴的知识创新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弗朗霍夫模式是德国研究机构企业化动作的成功典型。由于体制性等原因,我国研究机构的企业化改革借鉴弗朗霍夫模式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融资方式、人力资源配置具有可能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论技术创新的市场失灵及其政策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卫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2(10):63-66,F0004
技术创新的市场失灵为政府干预和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技术知识的公共性、技术创新外溢、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技术创新的信息不对称、技术创新的路径依赖与锁定是技术创新市场失灵的五种表现。政府要根据五种市场失灵有针对性地制定创新政策。  相似文献   

19.
大学-产业-政府技术创新系统耗散结构形成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产业-政府技术创新系统是多主体、集成化的技术创新场域.本文在分析这一系统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涨落等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产业-政府技术创新系统形成耗散结构的四个机制:熵减机制、资源互补机制、耦合机制和涨落机制.  相似文献   

20.
W.L.布拉格是卡文迪什实验室第五任主任,任职期间培育并收获了多项具有跨学科特征的原创性成果,这与他的管理创新思想密不可分。布拉格的管理才能和智慧集中体现在对管理对象——科学家;管理产品——科学知识本质的深刻洞见和有效管理,这对我国基础科学管理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