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科学24小时》2011,(9):51-51
日前,天文学家目睹了一个大质量黑洞吞没并撕裂一颗恒星的过程。科学家们接收到了这颗遭遇厄运的恒星在生命最后一刻发出的强烈辐射,这些电磁波穿越了38亿光年的广袤空间,抵达地球。  相似文献   

2.
正当我们遇到神秘的联系,究竟发生了什么?大家都相关今年11月22日是美国和加拿大的感恩节。这是美国女士艾米的第一个没有父亲(并不是她父亲过世了,而是父亲不再是原来的模样)的感恩节。她父亲2017年1月动了心脏手术,之后又遭遇中风和威胁生命的细菌感染。上一个感恩节,他还绕着艾米的3岁儿子转圈玩。而现在,他躺在椅子  相似文献   

3.
<正>叶永烈先生走了,哪怕是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奉献给了写作。他是我们熟悉的科普大家与科幻大师,许多读者是通过《十万个为什么》《小灵通漫游未来》等科普作品而认识他的,殊不知他还是《科学24小时》杂志的创刊人之一。从20岁就开始写作的他,一生出版的作品逾3500万字,从科普文学到纪实文学,洋洋洒洒的文字里,倾注了叶老对写作、对科普的无限热爱......  相似文献   

4.
天才的品格     
豁达是一个人性格开朗、气量大。林肯在竞选总统时,一个参议员当场羞辱他说:“林肯先生, 在你开始演讲前,我希望你别忘了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林肯听了很平静地对那个议员说:“我非常感谢阁下,因为你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父亲。我的父亲已经过世了,我会永远记住你的忠言。我知道我作总统没有办法像我父亲作鞋匠做的那么好。据我所知,我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过鞋。如果你的鞋不合脚,我可以帮你修好,虽然我不是伟大的鞋匠,但我从小就跟父亲学到了修鞋的技术。”  相似文献   

5.
感悟豁达     
豁达是一个人性格开朗、气量大. 林肯在竞选总统时,一个参议员当场羞辱他说:"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讲前,我希望你别忘了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林肯听了很平静地对那个议员说:"我非常感谢阁下,因为你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父亲.我的父亲已经过世了,我会永远记住你的忠言.我知道我作总统没有办法像我父亲作鞋匠做的那么好.据我所知,我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过鞋.如果你的鞋不合脚,我可以帮你修好,虽然我不是伟大的鞋匠,但我从小就跟父亲学到了修鞋的技术."  相似文献   

6.
10月26日,这天风和日丽,是出海打鱼的好天气.挪威一个小渔村的渔民纷纷出海,12岁的汤姆逊见父亲和哥哥正在收拾网具,妈妈忙着往船上搬食品,汤姆逊也上前帮忙,试探着对哥哥说,他想随着上船出海玩玩.刚20出头的哥哥别看年轻,却已经是一个久经风浪的"老渔民"了,他从十几岁就跟随父亲出海打鱼,风里来雨里去,早已成了独挡一面的好手了.他瞅了一眼铁青着脸的父亲对汤姆逊说,你问父亲,我可做不了主.  相似文献   

7.
小时候,母亲跟我说:任何时候都不要小看了自己。她还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喜欢冒险的男孩爬到父亲养鸡场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现了一个鹰巢。他从鹰巢里拿了一只鹰蛋,带回养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我今年15岁,在读高中。不久前,我父母离婚,原因是父亲跟其他女人好了,我随母亲生活。当初,我反对他们离婚,但父亲不顾我的感受执意离婚,这使得我非常怀恨父亲,心存阴影,所以每当父亲来探望我时,我都躲避不见,而且弄得我接连几天情绪低落。见此情况,母亲劝说父亲不要再来探望了。但父亲说他有权利也有义务来探望我,并说我不能拒绝他的探望。请问,我可以拒绝父亲的探望吗?中学生路建华路建华同学:探望权,是指夫妻离婚后,与子女分居的父或母享有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探视子女的权利。我国《婚姻法》第38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  相似文献   

9.
熵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以个人的一段回忆开始我的讲演.我曾有幸与埃尔文·薛定谔相遇.当时,他正在比利时格温特作一次学术报告(大约是在1938~1939年).正如各位所知,薛定谔是我们时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他是量子力学基本方程式之一的发现者,而且不仅如此,在另外一些领域他也有巨大的影响,仅只需提起发表在二次大战末期的他的划时代的著作《什么是生命》就可说明这一点.他的最后的著作《我的世界观》,则讨论了个体存在的本质这样一个基本的哲学问题:在作为一个整体的宇宙的演变中个体存在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10.
冬之 《科学之友》2005,(6):91-91
生命是脆弱的,就像树上的叶子。欧·亨利的经典小说《最后一片叶子》中,那个病重的女孩琼西把自己生命的希望寄托在窗口的常春藤叶上,当它们一片片落下,她就一点点丧失希望。在一个暴风雨的晚上,最后一片叶子令人绝望地掉了下来,但它的位置却被老画家贝尔门用颜料代替。那个画在墙上的叶子拯救了女孩。在寒风中死去的老画家,完成了他一生的杰作。这篇充满人性美的短篇小说浓缩了一个人的三重生命。第一重是他的肉体生命,生老病死,饮食生息;第二重是他的社会生命,各种角色,权利义务;第三重是他的精神生命,超乎天地,思接千载。人的精神生命是…  相似文献   

11.
那一年高考刚刚结束,我回到家就跟父亲大吵了一架。直到入学,我再也没有和他说过一句话。父亲在县教委工作.凭心而论,他对我是极其关心的.但他对我的关心,就像我是他办公室的一株观赏植物。虽然他不懂花艺,但他尽心尽力地为我松土、施肥、浇水,然后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愿望,对我任意修剪。他可以随时拿过一根细绳,在这儿绑绑,在那儿捆捆,为了不让我旁逸斜枝。说白了,一个女孩子家,不要好高鹜远,出点事怎么办?我已为你设计好了,我扶着你,你稳稳当当地走就行了。以后找个不错的工作,嫁个不错的丈夫,安安心心过日子得了!换个比方说,我的人生就像被父亲编排好的计算机程序一样,父亲所做的,只是敲敲键盘,输入命令,于是我从小学运行到了中学,从中学运行到了大学……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事的日渐丰富,我对父亲的这种关心越来越反感。我曾许多次很困惑地审视我们这种父女关系——我们从来没有在一起大声地笑过,开心地闹过,而且我们从没有轻松地坐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我是一名初中生,今年15岁。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加之经常闯祸,我父亲一直认为我是个不学好的人。其实与其他同学比,我真是很苦。母亲因生我而去世,我从来没有得到过母爱。虽然父亲为了我没有再婚,但自我上学后,成绩总不能让他满意,他不是打就是骂。由于我  相似文献   

13.
编辑老师: 我奶奶去世后不久,我爷爷就对财产进行了分割,他的两个儿子各分得了一大笔钱,爷爷只留了一套住房归自己。爷爷已年近70,丧失了劳动能力,本指望两个儿子会很好孝敬他,不料他们竟然不尽赡养义务。我对我父亲不孝敬爷爷的做法很不满,为弥补父亲的不是,我就经常到爷爷身边嘘寒问暖,陪他说话,给了他很大的精神安慰,还从父亲给我的零花钱中分出一半给爷爷用。爷爷高兴之余说让我来继承他的一套住房。请问,我能否继承爷爷的财产?如果不行,还有没有其他办法?  相似文献   

14.
刘林森 《科学之友》2005,(15):23-25
2003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最高法院的法官们遇到了一桩挠头的案子:现年21岁的兰德勒·梅因要求法官免除其因杀人所判的死罪,其理由是:自己之所以犯罪是继承了其父的恶劣"血统",是父亲的"犯罪基因"作祟才诱发他去杀人,所以他犯罪,给他生命的父亲难辞其咎……  相似文献   

15.
奇云 《科学之友》2004,(6):28-30
昔日,著名科学家阿基米德放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如今,生物学家笑谈给我两个卵子,我可以把生命创造出来。这不,没有“父亲”的小老鼠刚刚亮相,地球的主宰者们又有一个按捺不住的冲动——让女人单独完成人类的传宗接代。试想一下,如果连女性生孩子都不再需要男人的“贡献”,在这个地球上还有什么奇迹不会出现。这……到底是福还是祸?  相似文献   

16.
空白     
至今我仍常常思索,思索着为什么一个男人在与自己心目中百分之百的女孩擦肩而过时,会没有任何反应呢?我想,或许是因为——一旦回首叫住了她,就不是百分之百了吧。——谨以此文献给我最好的朋友,一位巨蟹座的女孩,愿她幸福快乐,心想事成。我的故事其实很短暂,我甚至不知道它是从何而开始的。我只记得那时候,我的母亲想要移民到火星,而父亲则执意去海王星冒险。这样,我就必须在他们之间作出一个选择。可是我既不喜欢火星的气候,也不喜欢海王星的遥远。于是,我的父亲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他通过种种关系,为我取得了一张联合院校的入学通知书。…  相似文献   

17.
梅辛 《科学之友》2004,(4):72-72
昨夜翻阅书刊,不经意看到这么两则故事:一则是犹太人教孩子的故事,父亲把孩子抱上窗台,让他跳下来,父亲在下面接,如此两次,孩子玩得很开心,要再玩一次。这回他也毫不犹豫地往下跳,父亲却站在旁边一动不动,任凭孩子摔得大哭。然后父亲对他说。“你为什么认为第三次我还会接你呢?  相似文献   

18.
1987年10月20日,当代最伟大的学者之一,安德列·尼古拉耶维奇·柯尔莫哥洛夫(Andrei Niko-laevich Kolmogorov)与世长辞了。 A.N.柯尔莫哥洛夫生于1903年,母亲死于难产,父亲没有抚育他。尽管如此.他的童年仍然幸福、快乐,充满了关怀、照顾和爱。他由姨娘养育.整个幼年都生活在父亲的庄园里,他的祖父从前是一个大土地所有者。良好的环境给他灌输了对知识、书籍和大自然的热爱。“早在五、六岁时,我就感知到数学发现的  相似文献   

19.
鲁白 《世界科学》2011,(9):40-42
兰迪·波许(Randy Pausch)是一位计算机教授。他在2006年被诊断患有胰腺癌。在生命只剩下几个月的时候,他被邀请去演讲,就是后来著名的"最后一课"(Randy Pausch’s Last Lecture)。而这"最后一课"之后其实他又讲了另一个讲座,是关于时间管理的。当时  相似文献   

20.
1906年6月28日,玛丽亚在波兰的卡托维兹(当时是德国的一部分)呱呱坠地,她是弗里德里希·戈珀特(Friedrich Goeppert)和玛丽亚·戈珀特(Maria Goeppert)的独生女。父亲是家庭的第六代教授,母亲在学校当老师,教法语、钢琴、唱歌,而且表现出色。虽然玛丽亚同母亲比较亲近,受父亲的影响却更大。她说:“不错,父亲对我更具有吸引力,归根结底,因为他是位科学家。”亏得他,玛丽亚对科学的热爱与日俱增。他乐于带她去郊游,同她一道观察日蚀和月蚀,一道采集化石。后来玛丽亚登上讲坛时,她常说:“在我的父亲看来,我简直就是第七代大学教授。” 1910年玛丽亚4岁时,全家迁居戈廷根,父亲被任命为戈廷根大学医学院儿科学(儿童医护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