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歇马山庄》里的三个年轻人——月月、小青和买子,以他们平凡的人生片断演绎了一段平凡的故事。然而作者希望向我们展示的,绝对不是他们的生存状态,而是他们的内心世界。三个年轻人对于人生对于未来的追求和期盼以及面对突如其来的命运的迷惘和不知所措,都实实在在地凸现在我们面前:月月在经受了肉体上的折磨和心理上的煎熬后勇敢地面对自我;小青在自我命运的设计中一再失落:买子通过和三个女人一波三折的交往经历终于认清自我。三个年轻人是否还会在自我寻找中再度迷失?在迷失中寻找,在寻找中迷失,也许这才是小说带给我们的哲理意味。  相似文献   

2.
自我问题是哲学的老话题,塞尔对这个问题给出了与众不同的答案.他指出,洛克用记忆来论证人格同一性是循环论证.他主张应该把自我与行动联系起来考察.行动的解释不同于一般事件的因果解释,行动的理由不是行动的充分条件,因而有必要设立一个非休谟式的自我.他进一步用语言分析的方法描述了自我的逻辑特征.这对于深化行动哲学和自由意志的讨论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自我评论"是邓小平理论中的一个特殊内容,它真实反映了邓小平信念坚定、矢志不渝、精忠报国、心系人民、淡泊名利、无私奉献、胸怀坦荡、严于律己的伟人品格.  相似文献   

4.
《无字》中,张洁在"过去"里寻找着各个自我,通过记录那段被尘封、淡忘的历史,再现了中国女性寻找自我的艰难历程。墨荷、叶莲子和吴为这三代女性的命运轨迹,向我们揭示出中国女性解放历史中的异化,深入地分析了中国女性本体意识的缺乏:没有女性自觉的自我追求和实现才是造成女性人生悲剧的真正因素。  相似文献   

5.
艰辛的"自我建构"之旅——《紫色》的主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寻找自我身份和妇女主义精神两个主题相辅相成,贯串于小说《紫色》中。茜莉在寻找自我身份的过程中经历了两次主要变化:从女性的征服到女性的自由;从心灵的孤独到心智的健全。而在寻找妇女主义精神的过程中经过三次蜕变:从精神依附到精神叛逆;从精神赎救到精神再生;从个人主义精神到人文主义精神;最终达到精神的升华——“妇女主义精神”。文章通过对两大主题的分析,来探讨艾利斯.沃克的妇女主义(womanism)的独特性及其对女权主义批评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楚杰 《科技潮》2004,(12):50-51
关注动物世界的人们可能会注意到,动物们时常有不可思议的举动:獾发现自己的“子女”得了皮肤病,就带领小獾到温泉里浸泡;受伤的大象,会寻找含碱的沙子;熊和麝鼠在受到外伤后,它们会用松脂涂抹伤口……为什么会这样呢?  相似文献   

7.
自从埃里克森最早提出自我同一性的概念之后,自我同一性的问题逐渐为一些教育和心理学者所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青年期是同一性形成的关键期,可以说同一性的问题就是青少年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因此,就青少年的同一性问题的研究现状做一总结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环境科学创新实践活动体现了德育的本质特点,增强了德育的实效性;要求学生在尊重已有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选题,脚踏实地进行调查研究,得出客观真实的结论;其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以及潜能的充分发挥,既可以增强自信,又可以通过自我评价,进行自我反思,进而学习别人的优点与特长,并有助于学生协调沟通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9.
自我接纳在大学生完美主义与抑郁间的调节和中介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验自我接纳在大学生完美主义与抑郁之间关系的调节和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中文版完美主义量表(CFMPS)、自我接纳问卷(SAQ)、抑郁自评量表(CES-D)对158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自我接纳对行为的迟疑-抑郁具有显著缓冲作用.自我接纳是"担心错误"、"行为的迟疑"、"条理组织度"、"个人标准"、"适应不良完美主义"与抑郁之间的完全中介变量,是"父母期望"与抑郁之间的部分中介变量.结论:提高青少年的自我接纳水平,将有利于降低青少年适应不良完美主义对抑郁情绪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环境科学创新实践活动体现了德育的本质特点,增强了德育的实效性;要求学生在尊重已有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选题,脚踏实地进行调查研究,得出客观真实的结论;其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以及潜能的充分发挥,既可以增强自信,又可以通过自我评价,进行自我反思,进而学习别人的优点与特长,并有助于学生协调沟通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1.
“五四“时期女性诗歌写作折射出时代思潮的变化,通过时代话语的参与,在诗歌中表达出女性对自由、社会责任、自然、儿童等母题的关注,重新树立起女性诗歌中的自我形象.  相似文献   

12.
《苍老的浮云》是残雪中期的作品,延续了其—贯压抑、不安的风格氛围营造,外在叙述者从每一个人物视角出发,无一例外地展现了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而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基本上都是病态的、处在不断挣扎突围的精神状态之中.该文侧重于小说女主人公虚汝华的视角,理解人物行动的情感动因.他们几乎都是被耗损的中心,在与外界人或物的消耗和对抗中,不安挣扎,突围反抗,进行着永不休止的“战争”,最终在失去人生意义、失去进取心的自我封闭中“自行消亡”.  相似文献   

13.
采用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整群随机抽取民族地区青少年687名为对象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男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基本能力感与控制感上均显著高于女生;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青少年学习自我效能感相对最好,其次是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的,相对最差的是家庭经济状况最好的;在班上没有担任职务的青少年,其学习自我效能感、控制感要显著高于担任职务的青少年;学习压力大的青少年学习自我效能感水平更高一些。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青少年对自我形象的感受和态度。方法:自我形象量表(BIS)法。结果:吉林市中学生的BIS评分比延吉市为高;延吉市高中生的BIS比初中生高;女生相对更高;延吉市男生相对有较好的自我形象。结论:青少年的自我形象比成人不稳定;吉林市和延吉市两地青少年自我形象的差距可能与文化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5.
指示代词"这个"的篇章功能包括篇章衔接功能和话题处理功能.篇章衔接功能表现为"这个"的照应前文和句式衔接."这个"的话题处理功能指"这个"对话题进行组织调整的功能, 主要表现为使话题前景化和组织话题的切换两方面.  相似文献   

16.
通过问卷,对闽西部分青少年学生自我责任心特点进行调查,发现:青少年自我责任心总体水平与学生所属的学校性质、年级、生源地相关;青少年自我责任心总体水平、自我责任情境水平与其父亲的受教育程度和家庭结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为考察青少年自我和谐与人际和谐的现状特点及两者之间的关系,采用《自我和谐量表》与《人际和谐量表》对贵州民族地区1804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该地区青少年的自我和谐、人际和谐在不同性别及民族之间都存在显著差异。此外,还发现自我和谐与人际和谐具有显著相关性,自我和谐对人际和谐具有一定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18.
对福柯自我构建理论中所运用的支配技术和自我技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自我构建理论的内涵.同时也指出了福柯自我构建理论所具有的两面性.在此基础上认为,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应灵活的运用社会规则进行体育教学;注重大学生的自我关注教育;同时还要关注大学生个性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9.
描述了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方法对中国青少年饮酒问题所进行的研究。使用文化人类学中的定量方法对三个已知可预测行为的心理学变量进行初步的小样本研究。这三个心理学变量是:青少年对饮酒行为后果的期望(饮酒期望),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所持的观点(文化取向),以及青少年在处理饮酒压力方面所表现的信心(自我效能)。定性研究所获得的资料被用来设计问卷,测量饮酒期望,文化取向和自我效能。定量数据的调查在大样本青少年人群中进行。统计分析表明,这些问卷能够发现饮酒者和不饮酒者在饮酒期望、文化取向、自我效能方面的差别。对于调查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的结果,将为政策的制订和健康教育项目的设计指明方向,降低青少年的饮酒风险。  相似文献   

20.
杨静 《当代地方科技》2011,(14):79-79,98
本文概述了艾里克森自我同一性理论,分析了青少年自我同一性方面存在的矛盾和冲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如何帮助青少年学生建构自我同一性以形成完整的人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