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在較广pH范圍内,研究了硅酸在聚合过程中溶液酸度变化的現象。在硅酸溶液原始酸度小於等电点的pH值吋,溶液原始氢氧离子濃度与最后氫氧离子濃度之差△[OH]为負值;大於等电点时,△[OH]值随原始pH值和濃度增高而增加。二、根据以前所提硅酸聚合的两种机制,說明了在原始溶液酸度小於等电点pH值时,硅酸的聚合是硅酸的中性分子和負离子的氧鍵合作用,有氢氧离子釋出,故溶液中的这种离子增多;原始溶液酸度大於等电点pH值时,硅酸的聚合作用中有氫离子釋出,故溶液中氫氧离子減少;在等电点及具附近,硅酸同时以两种方式聚合,故溶液酸度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2.
根据本文驗室以前所提硅酸聚合的理論,硅酸胶凝时間与pH溶液的关系曲綫应有一个最高点和两个最低点。但在过去,这种曲綫至多只有一个最高点和它右边的一个最低点。本实驗用含有相当於其克分子濃度十分之一的氟化鉀的单硅酸钠溶液,以硫酸为酸化剂,所得硅酸的胶疑时间和溶液pH的关系曲綫较为完全,在酸度极高部分出現最高点左面的最低点,从而进一步有力地証明了以前所提出的关於硅酸聚合作用理論的正确性。根据所提理論和胶凝时间曲綫的特性数值,計算了所形成的硅酸的各級酸离解常数和聚合作用的比凝速常数的近似值。  相似文献   

3.
高酸度电解质溶液中硅酸的形态及其聚合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核燃料后处理水法冶炼中的实际情况,研究了模拟核燃料后处理除硅过程中,硅含量分别为150mg/l和100mg/l的高酸度电解质溶液,经不同加热处理并添加絮凝剂后,溶液中硅酸的形态及其转化状况。结果表明:硅酸从低聚到中聚最后形成高聚的过程是个连续反应,絮凝剂对低聚硅酸的聚合无明显影响,而对中聚硅酸的聚合有明显影响。低聚硅酸的聚合反应动力学规律近似为三级。反应随着酸度的增高,聚合加快,其表观动力学常数与[H~+]近似成正比。整个硅酸的聚合反应动力学有连续反应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乙酸对聚硅酸絮凝剂形态分布及转化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聚硅酸金属盐絮凝剂因硅酸聚合胶凝而失活的问题,依照Si-Mo比色法的原理,对乙酸存在时的聚硅酸形态及其转化规律进行研究.实验表明:在酸性氛围下,当有乙酸化合物存在时,聚硅酸溶液中的硅酸组分与钼酸反应的速率总是要比不含乙酸时的大得多;溶液中存在的Sia和Sib形态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加.乙酸化合物的存在,能够有效减缓硅酸溶液中聚硅酸颗粒物的生长速度,但聚硅酸的总体形态分布与转化规律的模式并没有因为乙酸的存在而发生根本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酸化剂对硅酸聚合胶凝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应用乙酸进行硅酸聚合胶凝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硅酸溶液中有乙酸化合物时,硅酸聚合胶凝的时间将延长.其表现为:(1)改变了聚硅酸溶液中的组分浓度,(2)降低了硅酸聚合过程中OH-的影响作用.得出乙酸对硅酸聚合具有阻抑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重氮鹽类的含量測定,在印染工业方面有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作者試用极谱法分析印染工业上常用的国产偶氮染料——凡拉明藍B鹽,以求得一个簡單迅速的分析方法。以0.1N鹽酸为底液,0.001 M凡拉明藍B鹽在-0.65伏特左右产生一波。它的半波电位与波高随溶液酸度和濃度的改变而异。溶液pH值增高,半波电位負值增加,波高降低。溶液濃度愈高,半波电位負值愈大,波高愈增。应用标定曲綫法可以测定凡拉明藍B鹽的含量。硫酸鈉或硫酸鋅作为填充剂时,对凡拉明藍B鹽的极譜曲綫及波高无多大影响。重氮鹽在高温易于分解,因此操作过程宜在低溫进行。  相似文献   

7.
“同離子效應”方程式,有時稱为漢德森方程式(Henderson's equation)。它在求算氢離子濃度或pH值時,有着相當廣泛的用途。在酸鹼一强酸弱鹼,强鹼弱酸(包括多元酸)—的滴定過程中氫離子濃度的計算,包括弱酸强鹼在內的酸鹼混合溶液中氫離子濃度的計算,緩衝溶液中氫離子濃度計算等等,都用到這個方程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极譜法研究三乙二胺合銅絡合物的形成,在离子强度为0.1M NaClO_4(或1M KNO_3)中,发现当銅离子濃度为1×10~(-3)M左右时,乙二胺濃度在0.6M以上溶液中以三乙二胺合銅为主要型式,乙二胺濃度低於0.5M时,溶液中以二乙二胺合铜为主要型式,其結果与从吸收光譜所得者一致,乙二胺合铜的稳定常数,是根据Lingane法,Deford及Hume法处理其值如下。  相似文献   

9.
本工作采用鉑电极预电解富集硝酸鉀溶液中微量銀离子,再在线性变化电压下阳极溶解的方法,研究了电积銀薄层阳极溶解的情况。测定前把电极預极化处理后,可得重复結果。在我們的实驗条件下,电积銀阳极溶解后,在鉑电极上沒有发现有銀殘留的现象。电积銀薄层阳极溶解过程的活化能約3.5千卡/克分子,溶解过程受攪拌影响很大,电溶解峯值电流与电压变化速度有线性关系,这是支持电溶解过程由扩散控制的论点的。电溶解峯值电流和銀离子濃度的关系,在較广的濃度范圍内(2×10~(-7)-10~5M),存在直线关系。在严格控制实驗条件的情况下(电极預处理,溶液体积,溶液攪拌和电极位置等),結果重复性在10%以下。所以这个方法也提供了测定溶液中微量銀离子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测定了Zn(Ⅱ)和Cd(Ⅱ)在不同濃度的盐酸和丙酮溶液和阴离子交換剂之間的分配系数,Kd,討論了Kd和濃度之間的关系。发見Kd在10以下的冲洗效果好,在15以上的有拖尾現象,大於90的則不被冲洗。如果以0.01N HCl-30%丙酮做为Za(Ⅱ)的冲洗剂,可使大量Zn(Ⅱ)和等量或少量Cd(Ⅱ)分离。用0.01N NH_4Cl-30%丙酮溶液和0.01NNaCl-30丙酮溶液做为Zn(Ⅱ)的冲洗剂,可得到同样的結果。在根据分批平衡实驗結果选擇冲洗剂来分离离子时,不仅要象一般論文中所指出的那样依据分离因数,α,且須考虑分配系数,Kd。在Kd較大的离子的量远此Kd較小的离子的量为大时,因为量大时会提前被冲出的原因,还要顾到它們的比例。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精密光吸收法使光电流強度标尺长度放大的原理闡明了各种精密法的本质及其相互之間的联系,並提出了比色溶液濃度测量的相对誤差的普遍表达式。此表达式,以及根据它所作出的誤差函数曲线可以很方便地表征各种精密法此色的测量誤差。本文並提出用此誤差系数(Specific Error Coefficient)经制作此誤差函数曲线,用它来比较绝对法以及各种精密法誤差的大小,並且用它来确定精密法測量溶液的濃度范圍?送?本文並討论了低吸收法可提高测定的灵敏度,以及用低吸收法或最精密法进行测量时,制作线性的工作曲线的方法等问題。  相似文献   

12.
对以工业水玻璃为原料制备的活性硅酸的形态进行了探讨.应用硅钼逐时络和比色法对活性硅酸中的硅进行形态表征,并根据活性硅酸的聚合形态将其区分为3类,即Sia、Sib、Sic.探讨了不同温度下(1℃、25℃和60℃)活性硅酸的形态分布特点,结果表明:温度越高,活性硅酸聚合时间越短,聚合速度越快;活化时间越长,Sia、Sib的含量越少,而Sic的含量则变多.实验结果对有效发挥活性硅酸的净水功能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1.本文研究了温度为60℃,α-桐油酸-乙酸戊酯溶液濃度在0.2422~0.8356mole/l。氧压在280~731mm.Hg。范围内变化时,α-桐油酸自动氧化反应的吸氧速率。 2,由在60℃时,研究酸本身濃度不同,及不同氧压对α-桐油酸吸氧速率的影响,得到了动力学经验方程式: r=([RH][O_2])/(0.0454[RH]+88.6[O_2]) 此式与自Bolland理论推导出来的关系式类同。  相似文献   

14.
金属阳离子与阳离子交換树脂(H型)进行定量离子交換, nRH Me~(n )(?)R_nMe nH~ RH——H型阳离子交換树脂。 Me~(n )——电荷为n 的金属阳离子。 H~ 离子若用标准碱溶液滴定,該鹽溶液的濃度即可測出。此法可用于純鹽(特別是难以干燥并恆重的純鹽)溶液濃度的測定。用此法标定碱溶液,准确度可达到千分之二,比以H_2C_2O_4·2H_2O  相似文献   

15.
我們用一簡單的目测比光方法驗證德拜(P.Debye)关於溶液濁度τ的理論公式: τ=Hc/α。其中H是入射光波長和溶液溶劑折射率差數的函数,c是溶液的濃度,α是由溶液渗透壓力和濃度决定的数值。在這方法中,我們用普爾弗利許(Pulfrich)光度計測定蔗糖溶液的絕對濁度,用一個自製的微分折射計求得溶液和溶劑的折射率差數。實驗結果和計算值的比較,得到最大平均誤差是4%。  相似文献   

16.
硅酸聚合度对聚硅氯化铝絮凝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聚硅酸铝盐是一类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是在聚硅酸和聚铝絮凝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复合产品,以蒸馏水稀释硅酸钠至含SiO23.0%,用硫酸调节pH值至4.5,旋转不同时间使其聚合,得到不同聚合度聚硅酸,以制备得到的聚硅酸和氯化铝为原料,通过共聚法制备了不同硅酸聚合度、碱化度(B)、铝硅摩尔比(Al/Si)的聚硅氯化铝(PASC)絮凝剂。采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测定了絮凝剂水解铝的形态分布特征研究了其影响因素,分析探讨了不同聚合度的硅酸与铝水解聚合产物间的相互作用。将其有于商品砼废水的处理,当硅酸聚合时间为145min时,所制备的聚硅氯化铝(PASC)絮凝剂的除浊率高达97%。  相似文献   

17.
关于碘和鎘的絡合物的研究,已經发表了很多的文章。在I.Leden以前大多是用电位滴定法或是电动势法进行实驗。所用的方法不同,結果也不尽一致。因此关于碘和鎘的各級絡离子的稳定常数的数据仍是参差不齐的。近年来多用极譜方法从事有阶段性絡离子形成的研究,实驗条件及計算方法都比上述的方法优越。苏联在极譜研究方面有很大的发展,发表了許多文章。但关于碘和鎘的研究也仅限于稀濃度和較大濃度(对絡合剂而言)范围内分别进行。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盐酸为胶凝剂,测定了不同酸度下单硅酸胶凝过程中混合体系的PH 变化。用所测得的PH 计算了中性硅酸分子和负一价硅酸离子的浓度。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动力学处理,发现了单硅酸胶凝的步骤及其速度方程。  相似文献   

19.
金属离子对硅酸聚合胶凝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硅酸聚合胶凝而使聚硅酸金属盐混凝剂失活的特性,研究了Fe3+、Al3+、Cu2+和Mg2+金属离子对硅酸聚合胶凝曲线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在酸性实验pH范围内,对硅酸的阻聚作用的大小顺序为:Fe3+>Al3+>Cu2+>Mg2+.认为其影响作用是由于金属离子与硅酸的化学反应所致,但主要的还是对溶液中pH值的缓冲效应.对铁Fe3而言,由于其具有强烈的水解倾向,对羟基具有较好的捕获能力,从而减少了因硅酸聚合而释放出的OH-的催化影响作用,因而表现出良好的阻聚效应.  相似文献   

20.
该文实验研究了不同酸度条件下的焦亚硫酸盐溶液的染色效果,并测量了这些溶液的溶液电位随存放时间的变化。试验表明,焦亚硫酸盐试剂的着色速度随溶液酸度的增加而加快,这是由于酸度增加导致溶液电位的负移。但过量的酸化将使溶液急剧分解,而不能着色,随溶液配制后存放时间的增加,溶液电位不断正移,这与溶液的不断分解有关。溶液的搅拌会使溶液电位负移,因此该类试剂在应用时,控制溶液的存放时间与搅拌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