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以Pgenesil-1质粒为载体表达的Bcl-2短发夹样RNA (short hairpin,shRNA)诱导Molt4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的转染方法将表达Bcl-2 shRNA的两个RNA干扰质粒(Bcl-2 shRNA1和Bcl-2 shRNA2)、阴性组(针对非目的基因所构建的shRNA表达载体)、空白组及单纯脂质体组分别转染Molt4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转染48 h后的各组细胞Bcl-2蛋白表达水平;MTT法分别检测24,48,72 h各组细胞的增殖活性;用姬姆萨染色和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转染Molt4细胞48 h后, Bcl-2 shRNA1组和Bcl-2 shRNA2组的细胞Bcl-2 蛋白表达率均明显下降;与阴性对照shRNA组、空白组和单纯脂质体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 Bcl-2 shRNA1组的抑制作用要强于Bcl-2 shRNA2组.MTT测定显示Bcl-2 shRNA1组和Bcl-2 shRNA2组细胞增殖活力均明显下降,分别与空白组和单纯脂质体组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阴性对照shRNA组与单纯脂质体组比较则无明显差异(P>0.05).Bcl-2 shRNA1和Bcl-2 shRNA2作用于Molt4细胞48 h后,姬姆萨染色可见凋亡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示Bcl-2 shRNA1组和Bcl-2 shRNA2组细胞凋亡率随时间逐渐增高,与空白组和单纯脂质体组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Bcl-2 shRNA1组和Bcl-2 shRNA2组二者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Bcl-2 shRNA表达载体可促进Molt4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2.
探讨褪黑素干预急性癫痫脑损伤对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Bcl-2蛋白、Caspase-3蛋白的表达影响及其保护大脑损伤的作用机制.将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建立急性癫痫模型.治疗组用褪黑素干预,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褪黑素干预大鼠癫痫脑损伤后7 d对海马CA3区神经元Bcl-2蛋白、Caspase-3蛋白表达的变化.在模型组损伤7 d后,治疗组大鼠海马神经元CA3区内Bcl-2蛋白阳性神经元数较模型组明显增多,IOD值相比模型组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CA3区神经元内Caspase-3蛋白表达阳性神经元数较模型组明显减少,IOD值相比模型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Bcl-2、Caspase-3阳性细胞数的表达呈显著性负相关(r=-0.876,P<0.01).MLT能上调 Bcl-2蛋白和下调Caspase-3蛋白表达,褪黑素可能通过抑制癫痫脑损伤后细胞凋亡机制,对其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木犀草素抑制哮喘大鼠气道炎症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木犀草素抑制哮喘大鼠气道炎症的可能机制.方法取健康清洁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木犀草素组、哮喘组、对照组,每组各20只.木犀草素组、哮喘组建立大鼠哮喘模型,建模过程中每次激发后1h给予哮喘组和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木犀草素组腹腔注射1 mg/kg的木犀草素.光镜下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细胞数及IL-4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p38MAPK,PPARγ蛋白表达情况;RTPCR检测p38MAPK,PPARγ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3组大鼠支气管基底膜周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大鼠平滑肌厚度、管壁厚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木犀草素组大鼠(P0.05).哮喘组大鼠细胞总数、嗜酸粒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均明显高于木犀草素组和对照组(P0.05);木犀草素组细胞总数、嗜酸粒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哮喘组IL-4含量明显高于木犀草素组及对照组(P0.05);哮喘组大鼠p38MAPK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PARγ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木犀草素组大鼠p38MAPK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哮喘组,PPARγ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哮喘组(P0.05).哮喘组大鼠p38MAPK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木犀草素组表达量明显低于哮喘组(P0.05);哮喘组大鼠PPARγ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木犀草素组表达量明显高于哮喘组(P0.05).结论木犀草素可能通过影响PPARγ表达和p38MAPK信号通路而发挥抑制哮喘大鼠气道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20只22日龄SPF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双酚A染毒组),每组10只.试验组给按5 mg/kg体重双酚A(BPA)灌胃,对照组按等体积植物油灌胃,1次/d.灌胃28 d后,称量大鼠体重;无痛处死后剖检,取睾丸,称量睾丸湿重并计算睾丸系数;采用石蜡切片技术,观察睾丸、附睾的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睾丸和附睾中Bcl-2及Bax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显示:BPA染毒组睾丸重量和睾丸系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BPA染毒组睾丸曲细精管内生精细胞和支持细胞明显变性坏死,附睾中精细胞退变、液化.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发现BPA染毒组睾丸和附睾中Bax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Bcl-2蛋白表达量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Bcl-2/Bax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上述结果表明BPA可引起SPF雄性sD大鼠生殖器官睾丸和附睾的严重的不可逆损伤,造成损伤的机制一方面是直接引起生精细胞和精细胞的坏死液化,另一方面还可通过促进Bax蛋白的表达,同时抑制Bcl-2蛋白的表达以致引起生殖细胞的大量凋亡,结果导致睾丸和附睾结构的严重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益生菌-嗜酸乳杆菌对溃疡性结肠炎(UC)实验小鼠结肠粘膜粘蛋白MUC2及PPARУ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UC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3%葡聚糖硫酸钠(DSS)制备小鼠急性UC模型.将50只Babl/c买验小鼠随机分为嗜酸乳杆菌组(DSS+LT)、阳性对照组(DSS+美沙拉嗪)、阴性对照组(DSS+冻干赋形剂)、模型对照组(DSS),另设正常对照组.观察指标包括: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长度、组织学损伤评分.分别采用免疫组化、逆转录PCR(RT-PCR)法检测MUC2、过氧化物酶体增值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蛋白含量及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益生菌能降低实验小鼠DAI积分和结肠组织学评分,增加结肠长度;同时促进结肠组织中MUC2,PPARγ表达.结论 益生菌能有效治疗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可能与益生茵上调结肠粘膜中保护因子MUC2和PPARγ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化及评价异体抗原联合醋酸诱导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以不同的抗原乳化液蛋白含量、不同醋酸浓度及醋酸在大鼠体内滞留时间作为变量,根据大鼠的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和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评分,筛选出最优的蛋白浓度、醋酸浓度及醋酸在大鼠体内滞留时间组合。结果固定醋酸体内滞留时间为13 s,以醋酸浓度和抗原乳化液蛋白用量为变量进行三水平的正交实验。抗原乳化液蛋白用量为0.1m L浓度80 mg/m L,5%醋酸溶液1 m L的造模组与正常组相比,DAI评分、CMDI评分差异显著,存活率高,炎症适宜。固定抗原乳化液蛋白浓度及醋酸浓度,分别考察醋酸在体内滞留时间为13、15、18、20、22 s造模情况,醋酸在体内滞留时间为15 s时,模型组DAI评分、CMDI、HS评分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显著,存活率高,炎症较为适宜。结论最佳UC造模条件为:5%醋酸溶液1 m L灌肠,滞留15 s后,4 m L生理盐水冲洗,再以1 m L浓度为8 mg/m L的抗原乳化液蛋白灌肠,30 min后,4 m L生理盐水冲洗。造模后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成功率高,重复性好,死亡率低,大鼠结肠炎症严重程度适宜,且病变机制与人类UC相符,此复合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适合用于UC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7.
检测陡脉冲电场作用下Wistar大鼠在体瘤细胞的Bcl-2和Bax基因编码蛋白表达,探讨陡脉冲诱导在体瘤细胞凋亡的机理.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分别检测18例荷有Walker-256瘤株的Wistar大鼠瘤细胞中Bcl-2和Bax蛋白表达阳性率和凋亡细胞百分率.结果表明:1)陡脉冲电场对在体瘤细胞有显著的治疗作用,治疗组可见大量肿瘤坏死组织,对照组瘤细胞呈弥漫性密集分布,浸润性生长;2)TUNEL检测结果:治疗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Bcl-2、Bax蛋白表达:陡脉冲电场作用后,Bcl-2蛋白表达减弱,Bax蛋白表达增强.陡脉冲电场能诱导瘤细胞凋亡,其分子机制是下调Bcl-2蛋白表达,增强Bax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汉防己甲素(TET)对口腔癌细胞Tca8113的影响及其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应用CCK-8法检测TET对Tca8113细胞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TET对Tca8113细胞周期及凋亡率的作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TET对细胞凋亡相关蛋白PARP和Bcl-2表达的影响,Transwell小室法检测TET对Tca8113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CCK-8法结果表明随TET浓度增加,对Tca8113的抑制率增加.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TEF浓度为32和64μmol/L实验组中,G0/G1期细胞分别为58%和60%,显著高于对照组(48%,P0.05);其对Tca8113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25%和61%,显著高于对照组(13%,P0.05).Western blotting法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中cleaved PARP表达显著增加,Bcl-2表达显著减少.经Transwell小室检测,浓度为32和64μmol/L TET作用后穿膜的细胞平均数分别为78和45,显著低于对照组(90,P0.05).结论:TET能显著抑制口腔癌细胞Tca8113的生长和迁移,诱导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Twist、上皮性钙黏附素(E-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on)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探讨其与非小细胞肺癌浸润转移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检测8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Twist、E-Cadherin和vimention蛋白和mRNA,20例癌旁正常组织作对照.另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68例非小细胞肺癌所致胸腔积液中肿瘤细胞的表达.结果:Twist和Vimentin在NSCLC组织及NSCLC胸水标本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P<0.01);E-cadherin在NSCLC组织及NSCLC胸水标本中表达显著低于癌旁正常肺组织(P<0.01);NSCLC组织中Twist及E-cadherin表达均与组织分化,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密切相关(P<0.01);并且Twist表达与E-cadherin表达降低(P<0.01)和Vimentin的表达上调(P<0.01)之间都存在相关性.结论:Twist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胸腔转移灶中过度表达,可能通过分别上调和下调Vimentin、E-ead-h...  相似文献   

10.
回顾性分析血清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erinuclear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 pANCA)和抗酿酒酵母抗体(anti-saccharomces cerevisiae antibody,ASCA)的表达在以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为主的下消化道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用间接免疫荧光生物薄片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technique, IIF)检测179例下消化道疾病患者,包括86例溃疡性结直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11例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27例肠炎,55例结直肠肿瘤和36例结肠镜检查正常对照者的血清pANCA、ASCA表达.结果表明,pANCA在UC、肠炎、结直肠肿瘤、CD和正常对照组的阳性率分别为:27.91%、3.70%、1.82%、0 %、0%, UC组显著高于其他四组(p<0.01),而其他四组间比较均无差别(p>0.05).ASCA在CD、UC、肠炎、结直肠肿瘤和正常对照组的阳性率分别为:36.36%、4.65%、0%、0%、0%,CD组显著高于其他四组(p<0.01),而其他四组间比较均无差别(p>0.05).pANCA /ASCA-诊断UC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是27.91%、100%、100%,ASCA /pANCA- 诊断CD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是36.36%、100%、100%.UC组出现1例pANCA、ASCA双阳性者,占总数的1.16 %. 结论尽管ASCA、pANCA敏感性不高,但特异性较好,两种血清标志物对于UC和CD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瓜蒌薤白半夏汤(GXBD)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AS)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以高脂饲料饲喂雄性Apo-E-/-小鼠建立AS模型,将AS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MS)、辛伐他汀组(XFTT)、GXBD高、低剂量组,选取C57BL/6J雄性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连续灌胃(ig)给药8周.末次给药24h后,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血清CRP、IL-6、TNF-α水平,HE染色观察主动脉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Blot法检测主动脉VCAM-1和ICAM-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小鼠TC、TG、LDL-C、HDL-C、及血清CRP、IL-6、TNF-α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主动脉VCAM-1、ICAM-1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模型组小鼠主动脉出现明显粥样硬化斑块;GXBD各组和辛伐他汀组小鼠血脂及血清CRP、IL-6、TNF-α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主动脉组织VCAM-1、ICAM-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且主动脉组织粥样硬化病变明显减轻.结论:GXBD对Apo-E-/-小鼠AS病变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与其调节血脂代谢、抑制炎症因子及主动脉组织VCAM-1、ICAM-1蛋白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炎症刺激诱导人前列腺上皮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表达水平,分析其影响机制及意义.方法:采用脂多糖诱导处理人前列腺上皮P69细胞构建炎症细胞模型,体外培养正常P69细胞(对照组)和炎症细胞(实验组)至对数生长期,运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细胞中白细胞介素-6(IL-6)、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质量浓度.分别利用q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两组细胞中c-Myb和TGF-β1的mRNA表达和蛋白定量水平;应用Real time PCR测定两组细胞中hsa-miR-150的表达;采用hsa-miR-150-mimic和hsa-miR-150-inhibitor分别处理两组细胞,qPCR法和免疫荧光法观察c-Myb及TGF-β1的表达水平改变;采用c-Myb抑制剂处理后,观察两组细胞中TGF-β1的表达程度.结果:实验组IL-6、IL-10和TNF-α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表明P69炎症细胞模型构建成功.实验组c-Myb和TGF-β1的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增强;基线状态下实验组细胞hsa-miR-150、c-Myb和TGF-β1的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hsa-miR-150-mimic处理后,实验组hsa-miR-150、c-Myb和TGF-β1的mRNA表达水平与处理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hsa-miR-150、c-Myb和TGF-β1的mRNA表达水平较处理前水平升高(P0.05),免疫荧光显示对照组c-Myb和TGF-β1的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实验组;hsa-miR-150-inhibitor处理后,实验组hsa-miR-150、c-Myb和TGF-β1水平较处理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hsa-miR-150、c-Myb和TGF-β1的mRNA表达水平与处理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处理后两组间hsa-miR-150的mRNA表达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间c-Myb和TGF-β1的mRNA表达水平分别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免疫荧光显示对照组c-Myb和TGF-β1的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实验组;c-Myb-inhibitor抑制处理前,两组细胞TGF-β1的mRNA表达水平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处理后,实验组TGF-β1的mRNA表达水平较处理前出现降低,对照组表达水平与处理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间表达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表达水平高.结论:人前列腺上皮细胞在炎症刺激下可引起hsa-miR-150表达升高,进而激活下游靶向因子c-Myb,最终诱导TGF-β1表达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EB病毒BHRF1蛋白在口腔鳞癌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临床标本共70例,其中正常口腔黏膜10例、口腔鳞癌60例,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所有标本中BHRF1蛋白表达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口腔鳞癌组中BHRF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53.33%(32/60),显著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P0.05).其中,口腔鳞癌高分化组的阳性表达率为59.26%(16/27),中低分化组为48.48%(16/33),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815).结论:BHRF1参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4.
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观察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将82例UC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按脾虚湿盛、脾肾阳虚,肝脾不和,湿热内蕴、寒热错杂、气滞血瘀六型辨证论治内服中药;对照组26例,口服水杨酰偶氮磺胺吡啶、复方新诺明,氢化可的松灌肠.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5%和65.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中药辨证论治效果可靠,复发率低,安全易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观察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将82例UC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按脾虚湿盛、脾肾阳虚,肝脾不和,湿热内蕴、寒热错杂、气滞血瘀六型辨证论治内服中药;对照组26例,口服水杨酰偶氮磺胺吡啶、复方新诺明,氢化可的松灌肠.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5%和65.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中药辨证论治效果可靠,复发率低,安全易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LncRNA WDR86-AS1对叉头框转录因子3a(FOXO3a)与胎盘组织和人早孕绒毛外滋养细胞HTR8/SVneo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参与子痫前期(PE)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方法:选择子痫前期(PE)孕妇的胎盘组织25例为PE组,同期健康孕妇的胎盘组织25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蛋白印迹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两组孕妇胎盘组织中LncRNA WDR86-AS1和FOXO3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二者表达的相关性;沉默HTR8/SVneo细胞中LncRNA WDR86-AS1或FOXO3a的表达,检测FOXO3a的表达,并采用CCK-8和Transwell检测对滋养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PE组中LncRNA WDR86-AS1 mRNA、FOXO3a mRNA和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FOXO3a在胎盘组织滋养细胞的胞质和胞核均有表达且PE组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PE组中LncRNA WDR86-AS1和FOXO3a表达呈正相关(r=0.54,P0.05);在HTR8/SVneo细胞中沉默LncRNA WDR86-AS1,FOXO3a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增加(P0.05);在HTR8/SVneo细胞中沉默FOXO3a,FOXO3a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增加(P0.05).结论:LncRNA WDR86-AS1可能通过调节FOXO3a的表达影响滋养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参与PE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三七皂苷对运动性贫血大鼠海马Bcl-2表达的影响.将24只健康雄性4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运动组和运动给药组,对运动组和运动给药组大鼠进行为期10周的递增负荷跑台运动,并从第5周开始对运动给药组大鼠进行三七皂苷药物干预,对其他各组喂饲等量生理盐水.应用Real-time PCR检测海马组织Bcl-2mRNA的基因表达情况;应用ELISA测定海马组织Bcl-2的蛋白含量.结果表明:运动组海马Bcl-2mRNA表达量和Bcl-2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运动给药组海马Bcl-2mRNA表达量和Bcl-2蛋白含量显著高于运动组(P0.05),运动给药组海马Bcl-2mRNA表达量和Bcl-2蛋白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结果提示:三七皂苷能促进运动性贫血大鼠海马Bcl-2的表达,有效抑制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对运动性贫血造成的脑缺血缺氧性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研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Ulcerative Colitis,UC)与对照者结肠粘膜培养上清液中白介素-4(InterLeukin 4,IL-4)、干扰素-γ(InterFeron Gamma,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ɑ(Tumour Nerosis Factor alpha,TNF-ɑ)的表达及临床意义.采用ELISA法定量检测UC患者及对照者结肠粘膜培养上清液中IL-4 、IFN-γ、TNF-ɑ的表达情况.结果活动期UC患者结肠粘膜培养上清液中IL-4表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0.159 1±0.101 4、0.342 3 ±0.049 7,P< 0.05),而IFN-γ和TNF-ɑ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448 1± 1.166 1、1.834 9±1.641 7,P<0.01).说明 IL-4表达下调、而IFN-γ、TNF-ɑ表达上调的改变可能是U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双特异性酪氨酸磷酸化调节激酶1b(DYRK1b)在宫颈病变组织和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作用.方法选取宫颈癌患者127例为研究组,同期确诊为慢性宫颈炎患者32例为对照组,收集上述患者石蜡组织标本,免疫组化SP法检测DYRK1b蛋白表达情况.依据宫颈癌细胞系He La 229和Si Ha细胞将标本分为实验组(加DYRK1b抑制剂Az191)、对照组(不加Az191),Western blod法检测细胞中DYRK1蛋白表达情况,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子宫颈鳞癌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慢性宫颈炎、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明显高于慢性宫颈炎、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e La 229和Si Ha细胞中,DYRK1b蛋白表达量随Az191剂量增加而减少,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He La 229和Si Ha细胞抑制率随Az191浓度增加而提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0μmol/L的Az191作用后,研究组He La 229和Si Ha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病变过程中DYRK1b蛋白表达水平逐渐提升,宫颈癌组织和细胞中均呈高表达;下调DYRK1b蛋白表达后可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促进凋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检测14-3-3和Bcl-2蛋白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5例正常脑组织标本和68例人脑胶质瘤标本进行14-3-3和Bcl-2蛋白检测.结果与正常脑组织比较,14-3-3蛋白在胶质瘤表达异常增强(P0.05);在不同病理分级中胶质瘤组织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增加,14-3-3蛋白表达的强度和范围增加(P0.05).Bcl-2蛋白在不同级别的恶性胶质瘤中阳性表达率有差别(P0.05),且表达强度随着胶质瘤病理分级增高呈明显增高趋势.结论 14-3-3和Bcl-2蛋白对胶质瘤的恶性程度、肿瘤的病理分级有影响,可作为指导临床病理诊断及分级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