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评价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小梁切除术及全视网膜光凝术与睫状体光凝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睫状体光凝术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小梁切除术及全视网膜光凝术。分析临床疗效、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压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29%对80.00%);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水平高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眼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8.57%对25.71%)。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小梁切除术及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临床疗效更好,可以显着提高患者的视力和眼压水平,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18,(6)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激光光凝治疗急进性后部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AP-ROP)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6例确诊为AP-ROP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的52只眼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激光光凝治疗,观察视网膜病变的改变疗效.结果: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后,因附加病变持续不退超过1周接受激光光凝治疗12只眼,因出现新增嵴样病变或纤维增生膜加重接受激光光凝治疗40只眼.二者联合治疗后,42只眼视网膜血管网或嵴消退,其他病变消退,视网膜平坦.仍有6只眼病情未控制,病变处纤维增生明显,再次给予激光光凝治疗.另有4只眼考虑复发,再次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后期复查均痊愈.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激光光凝术可能是AP-ROP较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3.
4.
本文对13例已发生房角粘连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联合深层巩膜咬切术治疗,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表明:虹膜新生血管消失、眼压降低、疼痛缓解;视力维持术前水平12例,1例术后视力略有提高,是目前治疗较(?)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抗VEGF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围手术期护理配合方法,积累工作经验,规范护理配合流程,提高护理配合水平.方法:对血管源性眼底病患者抗VEGF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256例手术/136例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分析总结护理措施实施情况和效果.结果:所有手术进行顺利,注射后除4例患者病情没有改善(与黄斑萎缩或瘢痕化有关)外,其余患者病情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未发生眼内感染和出血.术后患者遵医行为和随访依从性的执行情况明显提高.结论:做好玻璃体腔内注射围手术期护理配合,有助于抗VEGF治疗的顺利进行,增强患者对所患疾病的正确认识,避免盲目治疗.提高患者日常预防保健和自我检测病情变化能力,医患关系也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联合高聚焦超声睫状体成形术(UCP)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17年10月至2020年12月确诊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35例(36眼)进行前瞻性观察.其中男性7例7眼,女性28例29眼,年龄12~81、平均(53.2±11.4)岁.所有患者UCP术前6 d... 相似文献
7.
曹淑华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0(5):549-550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联合巩膜条嵌置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20例26眼,按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步骤作约6 mm×5 mm大小1/3厚板层巩膜瓣,于巩膜瓣下切除4 mm×2 mm大小小梁组织,其巩膜条鼻侧或颞侧一端成游离状,用虹膜恢复将巩膜条反转送往前房,视病情决定是否作虹膜根切,如有严重虹膜后粘连作虹膜根切,根切前先电烙切除部分的虹膜以免发生出血.间断缝合巩膜瓣2针,缝合球结膜瓣2针,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2万u+地塞米松2 mg.结果:随访18例22眼,视力增加13眼;眼压:术前平均(7.73±0.35)kPa,术后平均(2.53±0.47)kPa,明显下降.疼痛:术后疼痛全部消失.治疗后新生管情况:16眼虹膜无变化,6眼略增加,但无眼压增高及疼痛.结论:小梁切除联合巩膜条嵌置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较好,视力增加,疼痛全部消失,无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渠道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2例(12)眼,其中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绝对期2例,术后随访虹膜新生血管、眼压、滤过泡、视力变化.结果:术后部分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术后眼压平均值(17.30±2.75)mmHg,功能性滤过泡10例,视力未见提高.结论:渠道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9.
《甘肃科技》2018,(22)
探讨眼底激光、雷珠单抗联合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选取酒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仅接受眼底激光治疗,观察组接受眼底激光、雷珠单抗联合治疗,比较其视力和眼底评估情况,观察不良反应。经治疗后观察组视力改善率高于对照组(χ2=12.482,P=0.000)。观察组眼底出血吸收时间、渗出吸收时间和视网膜水肿改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t=12.264,P=0.000;t=6.808,P=0.000;t=15.771,P=0.000)。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眼底激光、雷珠单抗联合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能显著改善视力及视网膜相关症状,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视网膜光凝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PDR)病变疗效。方法:对30例30眼PDR患者进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视网膜光凝,11眼行巩膜环扎术,其中8眼行硅油填充,15眼行白内障摘除。结果:术后三月随访26眼视力都有明显好转,4眼由于视网膜下出血及增殖膜,视力提高不明显。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视网膜光凝治疗PDR有明显疗效,同时也是目前治疗PDR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刘莎利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9(2):63-65
目的:通过疗效比较,分析阐述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治疗难点。方法:随机对照研究。将41例(41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随机分为2组:A组(20眼)行手术区域虹膜、房角新生血管光凝及小梁切除联合前视网膜冷凝术;B组(21眼)行睫状体冷凝术联合前视网膜冷凝术。观察1周内眼压及眼内情况,随访1年眼压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1周A组眼压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2,P〈0.01);A组疼痛消失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5,P〈0.01)。术后1年A组眼压90%(18/20)正常,B组49%(10/21)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7,P〈0.05)。两组病例中虹膜新生血管均有减退,A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3,P〈0.05)。结论:手术区域虹膜、房角新生血管光凝及小梁切除联合前视网膜冷凝术疗效更优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