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对深部真菌感染患者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应用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及GKT—5MSet动态真菌检测试剂盒定量检测血清中(1-3)-β-D-葡聚糖的含量,从而统计出待检标本深部真菌感染的阳性率。结果60例可疑深部真菌感染患者,经传统培养方法诊断28例阳性,32例阴性,阳性率为46.7%;经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33例阳性,12例为可疑感染,阳性率为55.0%,20例健康对照组均为阴性。说明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较传统的真菌分离、培养与鉴定方法简便,快速,阳性率高,可用于深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检测临床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的含量,以便对危重病人深部真菌感染早发现、早治疗,降低死亡率.方法 应用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并以传统真茵培养方法作平行对照实验,分析比较深部真菌感染组和非深部真茵感染组血浆(1→3)-β-D-葡聚糖的水平.结果 16例深部真茵感染组的(1→3)-β-D-葡聚糖水平为51.7±66.5 pg/mL,明显高于正常非深部真茵感染组8.6±25.2 pg/mL(P<0.05),且比传统培养方法快速、准确.结论 血浆(1→3)-β-D-葡聚糖的含量检测用于临床诊断深部真茵感染,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快速准确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 探讨安神补脑液对抑郁症睡眠障碍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调节作用。方法 选择清洁级SD雄性大鼠40只并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抑郁症睡眠障碍模型组、安神补脑液低剂量组、安神补脑液高剂量组,每组10只。分别于造模后、药物干预后7 d、14 d采用OFT法检测大鼠行为学(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麻醉处死大鼠取下丘脑进行称质量;采用 ELISA法检测血清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T)的含量;采用免疫组化及 RT-PCR法检测脑组织 β-内啡肽(β-EP)和水通道蛋白 4(AQP4)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在造模后,体质量明显降低,但下丘脑相对质量显著升高,水平活动与垂直活动得分显著降低;血清中CRH、ACTH、CORT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脑组织β-EP和AQP4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补脑液低剂量组大鼠体质量虽有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下丘脑相对质量显著降低(P<0.05);补脑液高剂量组大鼠体质量显著升高,下丘脑相对质量显著降低(P<0.05)。安神补脑液治疗后第7天,补脑液高剂量组大鼠水平活动与垂直活动得分较模型组均显著升高(P<0.05),补脑液低剂量组大鼠水平活动与垂直活动得分较模型组虽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14 d后,两治疗组大鼠水平活动与垂直活动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两治疗组大鼠血清CRH、ACTH、CORT表达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而脑组织β-EP和AQP4的表达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明显上升,且补脑液高剂量组β-EP和AQP4的表达水平高于补脑液低剂量组(P<0.05)。结论 安神补脑液可通过调节β-EP、AQP4的表达,抑制抑郁症睡眠障碍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亢进。  相似文献   

4.
探讨不同目标血糖管理对脓毒症患者凝血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脓毒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血糖控制在4.4~6.1mmol/L)、B组(血糖控制在6.2~8.3mmol/L)、C组(血糖控制在8.4~10.0mmol/L),各组30例。入住重症监护病房后尽早予以目标血糖管理,各组分别于入院时及住院治疗1、3、7天早晨抽取静脉血,采用ELISA方法检测CD62p、TNF-α、IL-6、IL-10的表达水平,用生化仪检测血小板计数(PL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于当日行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并计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1)三组患者治疗第3、7天CD62p表达较入院时减少(P0.05),治疗第7天PLT较入院时明显增加(P《0.05);A组治疗第7天APTT、PT较入院时明显缩短(P0.05);治疗第3、7天时CD62p表达A组与B、C组比较显著减少(P0.05);治疗第7天时A组与C组比较PLT显著增加(P0.05),APTT、PT明显缩短(P0.05);(2)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TNF-α、IL-6、APACHEⅡ评分均逐渐下降,IL-10呈上升趋势;三组患者治疗第3、7天时TNF-α较入院时明显降低(P0.05),治疗第7天时APACHEⅡ评分较入院时明显降低(P0.05);A、B组第7天时IL-6表达水平较入院时明显下降(P0.05),而IL-10表达水平较入院时明显升高(P0.05);治疗第7天时TNF-α、APACHEⅡ评分A组与B、C组比较显著下降(均P0.05);治疗第7天时IL-10表达水平A组与C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3)血糖控制A、B、C三组MODS的发生率分别为20.0%(6/30),44.8%(13/30),46.7%(14/30),A组较B、C组MODS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5.934、4.800,P分别为0.015、0.028)。结论,目标血糖控制能够显著抑制凝血系统激活和炎症反应水平,降低MODS的发生率,从而改善脓毒症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RNA和β(1,3)-D-葡聚糖的综合提取,通过碱-酶提取法和优化稀碱提取条件,研究了温度、NaOH质量分数对RNA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为100℃,NaOH质量分数为4%时,提取率为7.65%,纯度为70.24%.进一步比较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对β-(1,3)-D-葡聚糖提取的影响,发现中性蛋白酶得到的产物较多,纯度较高,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研究芪丑汤拆方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组织内质网应激分子伴侣作用的机理.通过单侧输尿管梗阻建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动物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依那普利组、芪丑汤全方组、温补脾肾组、泄浊化瘀组.分别于造模后第7天、第14天处死大鼠,收集大鼠血清测定肌酐(Scr)、尿素氮(BUN);摘取左侧肾脏,称肾脏重量比较分析,观察肾脏水肿程度;采用HE染色评定肾小管损伤指数,及肾间质纤维化程度;采用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法检测各实验组内质网分子伴侣GRP78、GRP9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术后第7、14天,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Scr、BUN的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P0.05);第7天芪丑汤全方组与依那普利组比较Scr水平有差异(P0.05);第14天芪丑汤全方组与依那普利组比较,降低Scr、BUN作用明显(P0.05);术后第7、14天,除14天的温补脾肾组外各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均能减小肾重(P0.01,P0.05);芪丑汤全方组与依那普利组比较能减轻肾重(P0.05);术后第7天芪丑汤全方组与模型组相比,能显著减轻肾小管损伤(P0.05);14天芪丑汤全方组与依那普利组比较,肾小管损伤作用有差异(P0.05);术后第14天,芪丑汤全方组和泄浊化瘀组与模型组比较GRP78、GRP94的蛋白表达有显著差异(P0.01),与依那普利组比较,芪丑汤全方组能显著抑制GRP78、GRP94的表达(P0.01).芪丑汤全方组能够保护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的肾功能;减轻肾脏肾盂积水;降低肾小管损伤指数;减少GRP78、GRP94的蛋白表达从而干扰内质网应激过程介导的细胞凋亡通路,阻碍细胞凋亡沉积引起的肾间质纤维化.各治疗组14天的作用效果优于7天,泄浊化瘀组优于温补脾肾组.  相似文献   

7.
β-1,3-葡聚糖抗实验性胃溃疡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β-1,3-葡聚糖对小鼠水浸应激性胃溃疡、乙醇或阿司匹林损伤性胃溃疡、大鼠幽门结扎性胃溃疡和乙酸腐蚀性胃溃疡等有非常显著的预防或治疗作用(p<0.01~0.001),而且均有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其中小分子β-1,3-葡聚糖的抗溃疡作用优于大分子β-1,3-葡聚糖;β-1,3-葡聚糖抗溃疡作用机制与其对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的影响无关,而可能与其对胃粘膜的直接接触和对免疫细胞的调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
通过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蒙药额力根-7对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实验中,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额力根-7低、中、高剂量治疗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以CCl4复合因素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低、中、高剂量治疗组造模同时分别给予复方额力根-7 270mg·kg~(-1)·d~(-1)、540mg·kg~(-1)·d~(-1)、910mg·kg~(-1)·d~(-1)灌胃治疗.8周后,利用全自动生化仪分析各组血清肝功能指标、放射免疫法测定肝纤维化指标、HE染色观察各组病理改变、黄嘌呤氧化酶法和TBA法测定肝组织SOD、MDA变化、ELISA法测定血清TGF-β_1.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肝功能指标、纤维化指标均明显升高,肝脏病理检测呈纤维化改变.与模型组相比,额力根-7各治疗组中ALT、AST、ALP升高受到抑制(P0.05);HA、PⅢP、LN、Ⅳ-C水平降低(P0.05);大鼠肝脏纤维化病理改变得到改善;SOD水平升高,MDA水平降低;同时血清TGF-β_1水平下降(P0.05).结果表明,蒙药额力根-7对大鼠肝纤维化具有治疗作用,同时该药物还具有抗氧化以及抑制TGF-β_1表达作用.该研究结果为额力根-7抗肝纤维化作用提供了动物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及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14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70例,给予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营养神经治疗;瑞舒伐他汀治疗组70例,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每晚加服瑞舒伐他汀10 mg,均治疗14 d,观察治疗前后hs CRP,NO的变化情况.结果 1)与常规治疗前比较,瑞舒伐他汀治疗后hs CRP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各组在治疗14 d后,瑞舒伐他汀治疗组NO较常规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hs CRP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正相关(r=0.397,P=0.001);治疗前NO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365,P=0.006).结论血浆hs CRP,NO与急性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瑞舒伐他汀能明显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s CRP水平,升高NO水平,瑞舒伐他汀可作为治疗急性脑梗死早期应用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电针干预对早期阿尔茨海默病小鼠脑组织间液(brain interstitial fluid,ISF)及海马组织中可溶性Aβ_(1-42)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6只雄性5月龄APP/PS1转基因阳性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针刺组,将8只同窝、同性别转基因阴性小鼠设为正常对照组,采用电针"百会"、"涌泉"或同等条件束缚作为干预手段,以脑微透析技术获取小鼠海马组织间液,应用ELISA法检测3组小鼠海马组织以及海马ISFβ淀粉样蛋白1-42水平,分别在干预后的6,7,8,9 h观察其是否发生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海马组织以及ISF中可溶性Aβ_(1-42)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小鼠ISF可溶性Aβ_(1-42)降低(P0.05),海马组织Aβ_(1-42)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在电针治疗后6~9 h样品ISF中Aβ_(1-42)含量的检测结果没有随时间变化而变化(P0.05).结论电针可降低AD模型小鼠海马ISF可溶性Aβ_(1-42)水平.  相似文献   

11.
雪兔子黄酮成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青海格尔木雪山上采集的雪兔子(Saussurea gossypiphora D.Don.)中首次分得五种黄酮成分。经理化常数测定、光谱分析和标准样品对照,鉴定为:1洋芹素(Apigenin);2 桷皮素(Quercetin);3 洋芹素-7-O-β-D-葡萄糖甙(Apigenin-7-O-β-D-glu-coside);4 柯伊利素-7-O-β-D-吡喃葡萄糖甙(Chrysoeriol-7-O-β-D-glucoside);5 洋芹素-7-0-β-D一新陈皮糖甙(Apigenin-7-O-β-D-neohesperidoside)。其中5是首次从凤毛菊属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2.
探究阿卡波糖联合甘精胰岛素对糖尿病患者的作用。将平凉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5月~2019年6月诊治的92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46例。对照组应用阿卡波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甘精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情况、胰岛β细胞功能及血浆炎症因子。用药后,观察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血糖指标及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炎症因子水平与用药后相比均降低(P0.05),且上述指标观察组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空腹C肽(FCP)与餐后C肽(PCP)等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与用药前相比均增高(P0.05),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高(P0.05)。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阿卡波糖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可有效调控患者血糖,显著改善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并明显减轻炎症状况。  相似文献   

13.
研究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作用。选取2017年7月~2019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0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行针灸推拿治疗,研究组5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药治疗。评价临床疗效,测定血清脂质过氧化物与白细胞介素-1β水平,对比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与视觉模拟评分(VAS)。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脂质过氧化物与白细胞介素-1β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血清脂质过氧化物与白细胞介素-1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JO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调节血清脂质过氧化物与白细胞介素-1β水平,改善颈椎功能,减痛增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miR-140-3p在侵袭性念珠菌感染(ICI)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在广东同江医院确诊治疗的60例侵袭性念珠菌感染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实验组,另收集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正常人50例作为本次对照组.收集两组人群血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患者血清中miR-140-3p表达水平,收集患者血清1-3-β-D葡聚糖数据,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两者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采用卡泊芬净降阶梯治疗方案对实验组人群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miR-140-3p表达水平变化、临床疗效情况,根据患者疗效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痊愈+显效)与预后一般组(进步+无效),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独立预后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iR-140-3p在实验组中表达降低(P<0.05),而1-3-β-D葡聚糖在实验组中升高(P<0.05),两者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为0.924.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miR-140-3p表达明显上升(P<0.05).治疗后miR-140-3p表达随着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明显上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治疗前miR-140-3p低表达、年龄偏高、有糖尿病史是影响侵袭性念珠菌感染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miR-140-3p在侵袭性念珠菌患者中低表达,联合miR-140-3p检测可提升1-3-β-D葡聚糖检测对ICI的灵敏度,并且其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有望成为潜在的预后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哒嗪酮类(1,3)-β-D-葡聚糖合成酶抑制剂的结构与其药理活性的相互关系,本次研究拟对20个哒嗪酮类化合物分别利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法(CoMSIA)进行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的研究,并各自建立起相应的模型.通过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利用CoMFA建立起来的模型相关系数r~2=0.999,交叉验证系数q~2=0.585;而CoMSIA模型的相关系数r~2=0.987,交叉验证系数q~2=0.534,均满足标准模型的需要.而将这2种方法建立起来的3D-QSAR模型用于哒嗪酮类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的预测,也均表现出良好的效果.并且从等值面图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哒嗪酮类(1,3)-β-D-葡聚糖合成酶抑制剂的结构上适当引入一些疏水基团和氢键受体可以增强该类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薄层色谱,正相、反相硅胶,葡聚糖凝胶,半制备高效液相柱对中药藤梨的正丁醇部位进行了分离研究.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为:2-β-D-葡萄糖-1,3,7-三羟基-酮(1),7-O-[β-D-吡喃木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1,8-二羟基-3-甲氧基-酮(2),3-O-[β-D-吡喃鼠李糖-(1-6)-β-D-吡喃葡萄糖]-5,7,4′-三羟基黄酮(3),6-C-葡萄糖-5,7,3′,4′-四羟基黄酮(4),6-C-葡萄糖-5,7,4′-三羟基黄酮(5),1-O-[β-D-吡喃木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8-羟基-3,7-二甲氧基-酮(6),3-O-[β-D-吡喃鼠李糖-(1-6)-β-D-吡喃半乳糖]-5,7,3′,4′-四羟基黄酮(7),7-O-[β-D-吡喃鼠李糖-(1-6)-β-D-吡喃葡萄糖]-5,3′-二羟基-4′-甲氧基二氢黄酮(8).所有的化合物都是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UAP)降脂治疗时高敏C反应蛋白(hs - CRP)水平的变化.将内科住院的UAP病人102例,随机分为加用洛伐他丁的治疗组和不用洛伐他丁的对照组,两组均测定治疗前及治疗第3天、第10天时的hs - CRP的浓度.治疗组与对照组第3天时hs-CRP较治疗前无显著的降低,第10天时治疗组降低非常明显(P<0.01),对照组降低不明显(P>0.05).降脂治疗可在短期内降低hs - CRP血浆水平,减轻体内的炎症反应,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板块的破裂,控制UAP病情的发展和恶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氨磷汀对急性放射性肠炎小鼠小肠组织中核转录因子kappaB(NF-κB)通路和血管间粘附分子-1(VCAM-1)、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基因表达的影响和意义.方法:将小鼠分成对照组、实验组、氨磷汀腹腔注射干预组,采用6Gy 60Coγ-射线全身辐射,于第1、7、14天分批处死小鼠观察病理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检测不同时间点对照组、实验组和氨磷汀干预组NF-κB、VCAM-1、ICAM-1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辐射后实验组、干预组均可见明显黏膜下层微血管损伤,干预组损伤较实验组轻.辐射后第1天实验组、干预组小鼠小肠组织中NF-κB、VCAM-1、ICAM-1基因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干预组升高水平显著低于实验组(P0.05);第7天实验组各基因mRNA水平均呈下降趋势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达到或接近对照组水平;第14天实验组、干预组各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放射性肠炎早期即发生NF-κB、VCAM-1、ICAM-1基因mRNA的表达上调,可能在辐射后微血管损伤中发挥作用,氨磷汀可能通过下调上述基因表达对微血管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探究酒石酸美托洛尔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作用效果。选取2019年3月-2020年4月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81例,经由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4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血浆B型钠尿肽(BNP)及运动耐量。研究组总有效率95.12%高于对照组75.00%(P0.05);治疗后研究组LVDs、LVDd低于对照组,CO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心率及BNP均较治疗前下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6MWT(417.42±61.30)m大于对照组(388.65±63.74)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血浆BNP水平,提高运动耐力,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分析夏枯草汤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选择武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98例随机划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9例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治疗组4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夏枯草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内皮素-1(ET-1)、血浆一氧化氮(NO)水平。治疗组总有效率95.92%较对照组的77.55%高(P0.05);两组治疗后ET-1、NO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老年高血压接受夏枯草汤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并能够通过下调ET-1、NO水平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