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CP1是一种膜定位的磷酸酶,可以去磷酸化RNA聚合酶Ⅱ并沉默神经元基因.目的:探讨SCP1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迁移和增殖能力的影响,并研究其机制.方法: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多种癌细胞中SCP1的表达;体外划痕实验检测SCP1对MDA-MB-231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Transwell TM细胞侵袭实验检测SCP1对MDA-MB-231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MTT法检测SCP1对MDA-MB-231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SCP1对细胞信号通路分子p-AKT表达的影响.结果:SCP1多种癌细胞中均有表达;SCP1能抑制MDA-MB-231细胞的迁移及增殖能力;抑制SCP1的表达能显著上调MDA-MB-231细胞p-AKT的表达.结论:SCP1可能通过去磷酸化AKT抑制MDA-MB-231细胞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2.
 17-AAG通过抑制Hsp90的功能而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用不同浓度17-AAG作用于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和BT474,用SRB法检测细胞相对存活数,计算半数抑制药物浓度IC50;并用Westernblotting检测Hsp90的"顾客"蛋白EGFR,IGFR-1以及G2/M细胞周期蛋白cdc2的表达,研究17-AAG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的途径.结果显示,1μmol/L的17-AAG已能完全抑制MDA-MB-231和BT474细胞增殖,2种细胞的IC50分别为0.0587,0.0576μmol/L;17-AAG作用的乳腺癌细胞EGFR,IGFR-1表达明显下调,此作用呈剂量依赖性.这些研究结果表明17-AGG可显著抑制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BT474的生长增殖,此作用与17-AGG抑制细胞生长因子受体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TRAF6在不同侵袭能力的乳腺癌组织及细胞系中的表达.方法:(1)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RAF6在正常乳腺组织和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2)应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TRAF6在高、低侵袭能力癌细胞系MDA-MB-231、MCF-7及正常乳腺细胞系MCF-10A中的表达.结果:(1)正常乳腺组织中TRAF6的阳性表达率低于乳腺癌组织(P0.05),在导管原位癌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浸润性导管癌中(P0.01).(2)TRAF6蛋白在MCF-10A中的表达低于乳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MCF-7中的表达量低于MDA-MB-231中的表达量.结论:TRAF6蛋白表达量随着乳腺癌的侵袭能力的增加而增加,说明TRAF6可能与乳腺癌侵袭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高且恶性程度高的肿瘤,肿瘤侵袭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研究与癌细胞转移相关的因子或指标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采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处理乳腺癌细胞MDA-MB-231,可促进肿瘤细胞迁移,增强到1.51倍.Q-PCR检测结果表明,AngⅡ能够明显刺激MDA-MB-231细胞中u PA(2.97倍)和u PAR的表达.因此,AngⅡ刺激乳腺癌细胞u PA和u PAR的表达,可能是AngⅡ促进乳腺癌细胞迁移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检测雌二醇、二羟异黄酮对乳腺癌MDA-MB-231(MM231)细胞周期和增殖活性的影响,从而为研究其功能提供线索。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得到雌二醇作为雌激素类药物,一定浓度能够促使乳腺癌MM231细胞G2/M期阻滞,引发凋亡;而二羟异黄酮作为植物雌激素,一定浓度也能使MM231细胞G2/M期阻滞,并能抑制MM231细胞生长,促使其凋亡。说明二羟异黄酮和雌二醇作为竞争性抑制剂,都可以抑制乳腺癌MM231细胞的生长,为临床治疗乳腺癌奠定了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5-十七烷基间苯二酚(AR-C17)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采用CCK-8方法检测不同处理下的细胞存活率变化;DCF-DA荧光探针法检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变化情况;流式细胞术测定胞内肿瘤增殖标记物Ki-67的表达,细胞凋亡的变化,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及自噬体的形成情况;蛋白印迹法检测Bax、Bcl-2、LC3-Ⅱ等凋亡、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AR-C17显著抑制了MDA-MB-231细胞存活率,促进胞内ROS的生成,降低肿瘤增殖标志物Ki-67的表达,降低线粒体膜电位,上调Bax/Bcl-2的蛋白表达比率,增加活性Caspase的表达量,诱导MDA-MB-231细胞发生线粒体途径的凋亡;同时,AR-C17能够增加LC3-Ⅱ蛋白表达量,促进自噬体形成,诱导细胞发生自噬;此外,采用自噬抑制剂与AR-C17共同作用能够降低细胞存活率,进一步促进细胞凋亡。研究结果表明,AR-C17能够诱导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发生凋亡和自噬,达到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确定三叶青活性物质山奈酚对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的影响及其作用的分子机制,通过定量PCR的方法检测TNBC临床标本及MDA-MB-231细胞中孕烷X受体(pregnane X receptor,PXR)的表达情况;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检测确定山奈酚对MDA-MB-231细胞中PXR转录因子活性的影响;通过MTT(四唑盐)方法、裸鼠皮下成瘤方法研究了山奈酚以及抗肿瘤药物卡铂、维利帕尼以及拉帕替尼等对MDA-MB-231细胞的抗肿瘤作用。结果表明:PXR在TNBC临床标本以及MDA-MB-231细胞中有明确表达;山奈酚能够诱导MDA-MB-231细胞对抗肿瘤药物卡铂、维利帕尼以及拉帕替尼等对MDA-MB-231细胞的杀伤作用;山奈酚能够诱导MDA-MB-231中PXR的转录因子活性以及PXR下游基因乳腺癌的表达;使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e RNA,siRNA)抑制乳腺癌耐药蛋白(breast cancer resistance protein,BCRP)的表达能够逆转山奈酚诱导的抗肿瘤药物耐药。可见,山奈酚诱导TNBC细胞MDA-MB-231中乳腺癌耐药蛋白的表达并下调抗肿瘤药物对MDA-MB-231细胞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和T-47D为研究对象,通过MTT方法,检测不同浓度七叶皂苷(0、5、10、15、20、25、30、35、40、45μmol/L),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和T-47D体外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七叶皂苷处理MDA-MB-231细胞,发现七叶皂苷对MDA-MB-231肿瘤细胞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七叶皂苷可明显抑制人乳腺癌T-47D细胞的生长,并且呈现明显的剂量和时间依赖性,表明七叶皂苷对乳腺癌T-47D细胞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γ-分泌酶抑制剂DAPT在体外对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 T细胞株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某些机制.方法:通过倒置显微镜和MTT法检测DAPT对Jurkat T细胞聚集的影响和对其增殖的抑制作用;利用碘化丙锭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DAPT对Jurkat T细胞周期的影响;藉免疫印迹法检测DAPT对Jurkat T细胞周期蛋白ICBP90表达的影响.结果:DAPT能显著影响Jurkat T细胞的聚集,抑制Jurkat T细胞的增殖,使其细胞周期停滞于S期,且周期蛋白ICBP90的表达下调.结论:γ-分泌酶抑制剂DAPT能够抑制Jurkat T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周期的进行,其抑制作用可能与ICBP90蛋白表达的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10.
肾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趋化素样因子1(chemokine-like factor 1, CKLF1)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呈高表达,本研究旨在探讨CKLF1在肾癌细胞ACHN中过表达后,肾癌细胞ACHN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及其发生机制.利用4D核转染技术将实验组和对照组质粒分别转染肾癌ACHN细胞,实现该因子在肾癌细胞中的过表达.显微镜下,通过观察绿色荧光蛋白在视野细胞中的表达比例判定转染效率.利用Incu Cyte S3活细胞动态成像与分析系统评估细胞的增殖情况.划痕和transwell实验被用于评估CKLF1过表达后,肾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CKLF1过表达后,蛋白CyclinD1、MMP2表达情况.动态细胞监测系统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细胞的增殖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CKLF1过表达后,实验组肾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明显升高,并且CyclinD1和MMP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KLF1可能通过促进CyclinD1的表达增强细胞的增殖活性,通过促进MMP2蛋白的表达,增强ACHN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在肾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为了筛选PD-L1启动子活性抑制剂,研究其抑制肿瘤细胞中PD-L1蛋白表达对机体抗肿瘤免疫活性的调节作用.利用荧光素报告基因检测系统对小分子化合物库中的311种化合物进行筛选,发现硫酸长春新碱(vincristine sulfate,VCR)以浓度依赖性抑制PD-L1基因启动子活性.RT-PCR、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blot)等生物学评价实验显示:VCR抑制MDA-MB-231乳腺癌细胞中PD-L1表达以及B16细胞PD-L1蛋白表达和成瘤;VCR增强Jurkat细胞对MDA-MB-231细胞的杀伤活性,并促进C57BL/6小鼠细胞因子IL-2和γ-IFN的分泌,增强抗肿瘤活性.研究结果表明,VCR通过抑制PD-L1启动子活性下调肿瘤细胞中PD-L1蛋白表达,从而解除PD-1/PD-L1信号通路介导的免疫抑制,增强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应答和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MTT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不同浓度的TSA对C3H10T1/2细胞活性和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油红O染色检测TSA对其成脂分化的影响,实时定量PCR检测TSA对成脂分化的关键转录因子PPAR-γ,以及成脂分化标志物Fabp4和Adipoq mRNA转录的影响.研究去乙酰化酶抑制剂TSA对间充质干细胞C3H10T1/2增殖和成脂分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TSA浓度为1、10和30 nmol/L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C3H10T1/2细胞活性,改变细胞形态,并将其细胞周期抑制在G0/G1期;TSA浓度为10nmol/L明显抑制C3H10T1/2细胞的成脂分化作用,并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PPAR-γ、Fabp4和Adipoq mRNA的转录.表明TSA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间充质干细胞C3H10T1/2的增殖和成脂分化,除转录水平调控外,非组蛋白如细胞骨架相关蛋白可能也参与TSA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HIF-1α表达对人乳腺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人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相关性,采用在培养基中加入CoCl2模拟化学缺氧培养细胞,RT—PCR和Western-blot、免疫细胞化学检测HIF-1α在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中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在缺氧前后的表达差异,及Millicell小室人工重组基底膜侵袭迁移实验检测缺氧前后两株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改变.结果发现:缺氧后,两株细胞的HIF-1α 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均较缺氧前增高(p〈0.01),MDA—MB-231和MCF-7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MDA—MB-231的侵袭转移能力明显增加(p〈0.01),MCF-7的侵袭转移能力略有增加(p〈0.05).表明缺氧上调HIF-1α转录及蛋白表达,进而促进乳腺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中转染p300表达质粒过表达p300,及利用si RNA干扰技术下调p300的表达,以此研究组蛋白乙酰转移酶p300对肿瘤细胞迁移的影响.体外细胞划痕实验表明,过表达p300可以促进MDAMB-231细胞的迁移.RT-PCR和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过表达p300导致肿瘤迁移相关基因MYL9、CYR61和MYH9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上升.与过表达p300相反,干扰p300的表达引起肿瘤迁移相关基因MYL9、CYR61和MYH9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下调.  相似文献   

15.
初步探讨SAB抑制乳腺癌增殖的剂量特征和机制.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SAB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的影响,进一步利用RT-PCR、Western blot等方法观察细胞周期蛋白、细胞凋亡相关因子、ER-α36、ER-α66等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低剂量(0.25mg/mL)的SAB促进MCF-7细胞的增殖,高剂量的SAB才能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并且将细胞周期阻滞在S期.提示SAB通过影响不同ER亚型的表达介导不同的ER信号通路,从而起到对乳腺癌细胞的双相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海盐田中的嗜盐真菌类型及其抗肿瘤作用,采用稀释涂布法和平板划线法分离海盐田中的可培养真菌,并基于ITS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菌株,通过FGFR2过表达和未过表达的肿瘤细胞增殖抑制活性以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评价真菌的抗肿瘤作用。本研究分离得到11种嗜盐真菌,隶属于3科4属。真菌Epicoccum sorghinum(编号GXIMD02001)的提取物对FGFR2过表达的乳腺癌细胞MDA-MB-231-(S252W)增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半抑制浓度IC50为11.02 μg/mL,而对FGFR2未过表达乳腺癌细胞MDA-MB-231几乎没有抑制活性,该提取物在1 mg/mL浓度下对FGFR2蛋白激酶活性抑制率为91.5%;两株真菌(编号GXIMD02004和GXIMD02009)对FGFR2表达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MDA-MB-231(S252W)增殖抑制的IC50为11.94-16.41 μg/mL;5株真菌的IC50为219.2-449.7 μg/mL。嗜盐真菌(编号GXIMD02001)是首次报道具有靶向FGFR2抗肿瘤作用的海洋真菌,部分嗜盐真菌具有较好抗肿瘤作用,本研究为北部湾海洋微生物来源的抗肿瘤药物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穿心莲内酯(ANDRO)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细胞株PC-3和C4-2B体外培养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用ANDRO处理人源性的前列腺癌骨转移细胞株PC-3、C4-2B,MTS检测ANDRO对PC-3、C4-2B细胞的半抑制浓度IC_(50),将实验分为IC_(50)药物浓度干预的ANDRO组和对照组,通过MTS检测不同时间下ANDRO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ANDRO对细胞周期的影响;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纤维连接蛋白检测细胞黏附能力;Western blot检测Notch信号通路Notch-1、NICD、Hes-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及ICAM-1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ANDRO作用48 h的IC_(50)均约15μmol/L,且随浓度和时间的增加ANDRO对PC-3与C4-2B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越显著(P0.01). ANDRO组PC-3与C4-2B细胞周期分布G1期比例较对照组均呈升高,S期比例相应降低(P0.05). ANDRO组PC-3与C4-2B细胞相较对照组的迁移、侵袭和黏附能力均明显下降(P0.01).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ANDRO能显著抑制PC-3与C4-2B细胞Notch信号通路相关因子Noth-1、Hes-1和NICD的表达,同时也降低肿瘤转移相关蛋白MMP2、MMP9及ICAM-1的表达(P0.01).结论:ANDRO可以抑制前列腺癌骨转移细胞株体外增殖、迁移、侵袭、黏附的能力,并影响其细胞周期分布,其作用机制可能与ANDRO抑制Notch信号通路蛋白及肿瘤转移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确定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特异性锤头状核酶(hammerhead ribozyme,RZ)对雌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453的影响.方法应用RT-PCR、免疫细胞化学检测RZ对MDA-MB-453细胞HER-2表达的影响;MTT法检测RZ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RZ转染入MDA-MB-453细胞中,RT-PCR检测出转染RZ的MDA-MB-453细胞中HER-2 mRNA表达量明显下降;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细胞内的HER-2蛋白表达下降;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受抑.结论RZ在MDA-MB-453细胞内有效抑制靶基因HER-2mRNA和蛋白的表达,同时可抑制细胞增殖,有助于进一步研究雌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细胞HER-2信号转导通路.  相似文献   

19.
采用MTT法、形态学方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了3种新型多酸化合物[SbW9、(SbW9)2-(SnR)4、(SbW9)2-(SnR-CH3)4]对人乳腺癌MCF7和MDA-MB-231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细胞形态学变化及细胞PCNA蛋白表达变化,并探讨该3种化合物抑癌的机制.实验结果表明:3种化合物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的生长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细胞皱缩并且增殖速度明显减慢;其中,(SbW9)2-(SnR)4可使MCF7细胞PCNA蛋白表达下降(P〈0.05),且呈浓度剂量依赖性.说明该3种新型多酸化合物均具有抗肿瘤活性,其活性部位可能是以{SbW9}为基本建筑单元的聚阴离子,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细胞DNA的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cumin)对人膀胱癌细胞系T24体外侵袭能力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姜黄素作用于膀胱癌T24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Transwell法实验观察T24侵袭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MMP-2和VEGF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姜黄素能有效抑制T24细胞的增殖,并抑制T24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呈时间-剂量依赖性(P0.05).20μmol/L和50μmol/L姜黄素作用细胞24 h后,MMP-2,VEGF蛋白的表达量下降(P0.05).结论姜黄素对T24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MMP-2和VEGF的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