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与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水平密切相关,每一次新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都使人类经济的发展产生一次飞跃。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世界能源结构也正在孕育着重大的转变,即由矿物能源系统向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可持续能源系统转变。所谓可再生能源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与人类共存的能源。它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在这众多的可再生能源中,目前发展最快、商业化程度最高、经济上最适用的,当数风力发电。  相似文献   

2.
包括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在内的石化资源的广泛开采和利用在给人类带来空前繁荣的同时,也给地球带来空前深重的环境危机。人类正在不知不觉中迈进了后化石时代。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在探讨人类将如何应对后化石时代所要面临的能源和材料危机问题。  相似文献   

3.
面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从现有常规能源向清洁、可再生能源过渡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因为清洁能源是依托高新技术的发展,开辟持久可再生能源的道路,以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并保护地球的洁净.  相似文献   

4.
能源是关系到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我们必须以可持续能源发展思想为指导,制定卓有成效的新时期能源发展战略.笔者认为,发展能源战略的重点是发展电力工业,增加电力生产和消费,本文结合辽宁能源发展情况,探讨我国能源发展战略.新型能源和新能源资源开发将在另文阐述.  相似文献   

5.
资源与环境,是影响21世纪全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资源的匮乏,环境的恶化,灾害的频发,严重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正在越来越难以承受这些压力.自20世纪70年代起,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解决上述问题的重大科学工程--大陆科学钻探,受到了许多发达国家的重视并得以实施.这不光是地学领域里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项科学技术,而且也是发展地质科学,解决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和灾害等重大问题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在《巴黎协定》签署5周年之际,中国向世界宣示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力争实现碳中和的国家目标.这不仅是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策,也是基于科学论证的国家战略.它更清晰了"能源革命"的阶段目标,也要求我们为低碳能源转型做出更为扎实、积极的努力. 能源转型是人类文明形态不断进步的历史必然.煤、油、气等化石能源的发现和利用,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使人类由农耕文明进入工业文明,这是典型的能源革命.但200多年来,工业文明也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气候和可持续性问题.现代非化石能源的进步,正在推动人类由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并在推动新一轮能源革命.  相似文献   

7.
能源材料产品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内外能源材料的应用及发展现状 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的基础,人类经历了植物能源阶段之后,现正处于化石能源阶段.100多年来,化石能源给地球带来巨大的灾难性污染,使得气候变得异常,致使地球上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人类生存条件不断恶化.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成果》2021,(2):54-55
当前我国能源发展面临传统能源资源约束趋紧、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环境生态压力加大、应对气候变化责任加重等问题.近年来,山东省大力推进发电分布式电源发展和建设,以促进风、光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降低碳排放与环境污染,带动能源消费结构转型.截至2019年底,山东省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已突破800万千瓦,位于国内前列.  相似文献   

9.
《中国基础科学》2009,11(5):F0002-F0002
进入21世纪,随着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资源日渐枯竭带来的对发展的挑战以及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等带来的对生存环境的压力,人类亟需寻求化石资源的替代资源。可再生的生物资源可能是必然的选择,与其它可再生能源相比,它不仅可以提供部分替代能源,还可以提供人类对化工材料和化工产品的需求,而且有望减轻氮、磷、硫等污染物以及温室气体排放对生存环境的压力。  相似文献   

10.
大洋底部资源:人类未来的重要资源接替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位于国家管辖海域以外的国际海底区域面积约2.51 7亿平方公里,占地球表面积的49%,是地球上尚未被人类充分认识和开发利用的潜在战略资源基地.这一广阔区域内蕴藏着丰富的金属、能源和生物资源,是人类共同继承的财产,是21世纪重要的陆地可接替资源.  相似文献   

11.
技术实践的生态学基础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技术实践是人类所从事的改造自然、重塑或创造适合于人类生存的物质文化环境的有组织的活动。在工业社会中所形成的以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为代价的,以大量生产获得高GNP为目的的技术实践观面临变革,一种以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的,以生态学、生态伦理学思想观念出发的技术实践观亟待树立。作为技术实践观变革的基础,是产业的高新技术化,用最少的资源和能源获取最大的产业效益,以满足人口不断增加且日益追求生活质量的一基本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12.
刘岩  宋佳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13):76-77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而今新能源产业引发社会极大关注.他誓要揭开变幻莫测的电力领域所掩藏的秘密,为现代文明的发展注入活力.他,就是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电机与电力电子研究所副所长,IEEE会员,河北电机工程学会新能源专委会副主任——颜湘武.  相似文献   

13.
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是当前最主要的能源物质和化工原料.随着历史的进程,它们失去了再生的条件,大量消耗必将导致快速枯竭.以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为基础的现代工业化社会的发展模式是难以持续的.寻找可再生性的替代能源和化工原料,特别是新的液态燃料,已成为维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4.
中粮生产企业对工业生物技术发展的若干恩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生物技术是以微生物或酶为催化剂,结合化工生产工艺。进行大规模物质转化生产人类所需的化学品、材料、医药、能源等产品的生物技术,是解决人类目前面临的资源短缺、能源紧张及环境污染的有效手段。本文从中粮集团燃料乙醇和柠檬酸装置存在的问题入手,重点分析了工业生物技术的进步在节能降耗、节水减排、降低生产成本方面带来的潜在经济效益,明确提出了工业生产对生物技术的具体需求,并归纳出其中蕴含的基础科学问题。以期对我国工业生物技术的发展及产学研的结合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成果》1999,(7):40-41
一、主要技术内容 凿岩钎具配合爆破技术在岩矿石上穿孔,是人类征服岩石的主要工具,直接服务于交通、能源、资源开发等基础工业,也是人类一切机械工具中受力条件最苛刻、使用寿命最短的大量消耗性工具.  相似文献   

16.
中国作为一个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农业大国,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要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必须改变传统的能源利用和能源生产方式,开发利用生物质资源,生产清洁能源是一项必然的选择.作为人类传统燃料的农作物秸秆,是来源于太阳能的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资源丰富含碳量低的特点,加之在其生长过程中吸收大气中的CO2而成为碳元素的汇(Sink)而被称为清洁能源[1].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生活用能中高品位的商品能源的比例增加,秸秆所占的比重正逐步下降.燃烧秸秆成为被替代的对象,田间地头或田间焚烧的秸秆量逐年增加,这种污染在收获季节集中排放,使得短时间内大气质量严重恶化,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2].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煤炭生产大国,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70%.煤炭既是我国主要的能源,又是我国宝贵的工业生产原料,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逐年增长:2002年我国煤炭产量达到13.93亿吨,2003年我国煤炭产量超过16亿吨,2004年已达到19亿吨."以煤炭为主,并且在相当长时期内难以根本改变"的能源结构对我国实现持续稳定发展是一种严峻挑战.为此必须利用高效洁净煤炭资源、优化终端能源结构.煤基多联产系统正是满足这一需求的高效、经济、灵活的煤炭转化利用技术.进入新世纪,人们对煤炭联产的概念极其对未来能源利用的战略意义已取得共识,正在大力推进其研究、发展和示范工作.  相似文献   

18.
西部大开发中,能源的开发十分重要,因为能源是生产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原动力和保证.值得庆幸的是,在我国西部版图中,蕴藏有十分丰富的石油、煤炭以及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开发此类能源,自然成为人们考虑的头等大事.但是,请不要忘记,在我国西部各省特别是西北五省之中,所拥有的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太阳能资源也是特别丰富的.甚至可以说,西北五省是全国太阳能资源最好的地区.因此,对太阳能等新能源资源的开发,更应成为西部大开发中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19.
环境是资源的载体,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发展必须依靠一定的资源基础和环境容量来支撑,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增长、福利的提高和资源存量、环境容量之间的矛盾成为困惑人类社会发展的问题,也是必须正视并加以解决的现实问题,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即源于此.  相似文献   

20.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经济得以腾飞的基础,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是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大国,能源产量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5位,基本能源消费占世界消费量的1/10,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我国能源以煤炭为主,能源领域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以及我国能源安全问题。本文研究美国、日本和印度5国的能源现状以及发展特点,以期对我国制定能源发展策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