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申进玲  周俊 《科技资讯》2006,26(9):188-189
本文介绍了纤维素在乙醇的发酵制备、生物制氢、沼气的发酵制备、生物柴油等方面的应用,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说明了纤维素在清洁能源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随着世界能源短缺趋势的日益严重,生物燃料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成为解决能源危机的途径之一。以植物纤维素为主要原料的第二代生物能源不仅使用的是玉米秸秆、谷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以及锯屑和纸浆等工业废弃物,而且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高达89%,减缓传统生物能源对粮食作物消耗的压力。  相似文献   

3.
 木质纤维素是地球上最为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对其进行研究和利用可以有效缓解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木质纤维素的结构较为复杂,因此木质纤维素水解技术是木质纤维素转化过程中的关键。本文介绍了木质纤维素水解产糖技术存在的问题,对比了木质纤维素水解产糖主要方法的优缺点,概述了国内外最近的利用木质纤维素水解方法制备多元醇类化学品、能源化学品、新平台化学品的研究进展。针对木质纤维素的水解难题及木质纤维素水解制化学品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面对世界能源的紧张局势,开发利用环境友好的、可再生的生物燃料专用型能源草进行纤维素乙醇制备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建立一个全过程的能源草制备纤维素乙醇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模型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依据生命周期理论,首先对能源草制备纤维素乙醇的过程进行生命周期的清单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BP神经网络和AHP-FCE法对能源草从种植到纤维素乙醇制备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及综合效益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讲,能源草作为替代能源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且象草综合效益最优.  相似文献   

5.
随着原油质量的降低和环境保护压力的增加,石油脱硫工艺的工业化要求越来越高。其中,生物脱硫技术是一项新兴的石油脱硫工艺。该工艺具有高灵活性、不需要高温高压、不耗氢气、成本低、废物排放少的特点,在石油工业发展和环保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该文从石油生物脱硫技术的基本原理出发,对生物脱硫技术的工业化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生物表面活性剂对菌XD-1降解原油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利用正交实验优化的培养基培养菌XD-1,提取生物表面活性剂,确定此生物表面活性剂对菌XD-1降解原油的影响.方法:用化学法和红外光谱扫描确定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征,用重量法(质量法)测定原油的降解率及菌的生物量变化.结果:生物表面活性剂为脂肽类和糖脂类物质的混合物;预先投加生物表面活性剂可以使菌XD-1降解原油的诱导期缩短一半,并提高了菌对原油的降解率.结论: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投加对原油的生物降解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天津科技》2005,32(4):52-52
目前,美国政府正在尽全力改变原油价格日益上涨的现状,号召产油国装置加原油产量并且控制原油价格。但是从长远来说,发展本国的生物燃料产业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最新的能源计划主要是刺激本国贮存更多原油,开放阿拉斯加原油贮藏区并增加天然气油田勘探力度,增加原油精炼厂,加强生物燃料的研究并鼓励核能利用。到2012年,美国将年产50亿加伦生物燃料,  相似文献   

8.
辽东湾海域原油及生油岩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辽东湾海域在不同的构造部位及同一构造的不同层系,原油的物理化学性质差异很大.不同层系及同一层系生油岩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亦不完全相同.以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分布特征为基础,并综合其它资料,对辽东湾海域的原油及生油岩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该区不仅有低成熟原油、成熟原油,并且还发现有未成熟原油.这可作为今后勘探的目标之一.该区沙三段生油岩分布广,沉积厚度大,母质类型好,成熟度高,为主要生油层系.  相似文献   

9.
叶青 《广东科技》2013,(23):14-17
近年来,农林生物质作为可再生资源用来合成生物能源、化学品和材料备受关注。目前生物质直接转化,存在转化率低、成本高、产物类型少等问题,只能利用其中一种或两种组分。例如制浆造纸工业,只利用其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未被利用。在纤维素转化燃料乙醇过程中,只利用了纤维素组分,由于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降解产物对酵母发酵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纤维素生物质精炼技术的发展 生物质是人类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生物质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生物精炼可将生物质资源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多元化的生物质产品和能源。随着石油、煤炭等化石资源的日益枯竭,生物精炼已成为当今科技发展的前沿之一。  相似文献   

11.
针对产业化规模的木质纤维素生物炼制工艺,在Aspen plus流程模拟平台上建立了全过程流程模拟模型.构建了木质纤维素生物炼制中涉及物质的全组分物性数据库,建立了Aspen plus平台上的严格热力学流程模拟模型;对年加工300 000 t玉米秸秆原料生产纤维素乙醇的产业化装置进行了严格流程模拟计算,从节能减排角度对纤维素乙醇生产过程中的新鲜水用量、废水减排和蒸汽能耗等工程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积极的节能减排解决方案.该模型可以为产业化纤维素乙醇生产技术的过程设计、操作优化以及技术经济评价提供设计和优化工具.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原油降解菌在生物活性炭工艺中的生物降解特性,构建了原油降解菌群SY,考察了生物活性炭反应过程中原油浓度、COD浓度及生物量的变化,分析了原油降解菌群SY在生物活性炭工艺中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生物降解作用及生物再生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原油降解菌群SY能有效地降解原油并实现对活性炭的生物再生作用;接种原油降解菌群SY的生物活性炭反应器对含油废水的处理效果良好,油去除率达80%以上,COD的去除率达75%以上。  相似文献   

13.
以生物纤维素、海藻酸和壳聚糖为原料,离子液体为溶剂,采用湿法纺丝工艺,制备了生物纤维素纤维、生物纤维素/海藻酸共混纤维和生物纤维素/壳聚糖共混纤维,研究了纤维的SEM形貌、红外光谱、力学性能、吸湿性、染色性能和抗菌性能。结果表明:纤维粗细均匀,且纵向表面光滑,无裂纹,截面近似为圆形;三种纤维的断裂强度在3.0 cN/dtex左右,接近棉纤维,比粘胶纤维好很多;三种纤维的吸湿性能均比较优异,远优于棉纤维,其中生物纤维素/海藻酸共混纤维的吸湿性最佳,其次是生物纤维素/壳聚糖共混纤维;生物纤维素/壳聚糖复合纤维的抗菌效果明显且抗菌持久性好,经过15次洗涤之后,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仍然大于90%,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14.
车用燃料脱硫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内外利用优化催化裂化操作条件、氢转移反应、选择性加氢、生物催化脱硫、吸附脱硫等脱硫技术降低汽油、柴油硫含量的发展状况 .分析认为对于低硫原油产品利用氢转移活性高的催化剂、对于含硫原油产品利用高选择性的生物催化脱硫和加氢脱硫的组合完全可以达到车用燃料深度脱硫的要求 .  相似文献   

15.
原油生物破乳剂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制了一种原油生物破乳剂,并对其进行了室内与现场中试试验,考察了其对油田采出液的破乳及脱水效果。室内及现场试验结果表明,与标样及目前现场常用的化学破乳剂相比,原油生物破乳剂具有优良的破乳及脱水性能。破乳后的油水界面清晰,脱出水中含油量低。对原油生物破乳剂的破乳机理分析结果表明,破乳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微生物胞体。  相似文献   

16.
叙述了利用生物质制备液体燃料的4种技术及其原理、工艺过程;着重介绍了近年来各种技术发展中出现的新趋势,如选择性快速热解、直接液化藻类植物、选择性超临界萃取、模拟生物功能处理木质纤维素;列举了包含新趋势的实验例子;最后对各种技术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利用微藻热解成烃制备可再生生物能源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微藻热解产物是非常好的可再生生物能源,具有化石能源所不具有的优点:这种能源无污染,可不断再生;微藻生长繁殖迅速,短期内即可获得大量微藻进行热解,进而得到所需要的产物;微藻热解简单行,不需要复杂的仪器设备,因此,利用微藻热解产生可再生生物能源的技术倍受世界各国能源专家的关注,认为该技术是解决目前能源紧张的非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辽东湾海域在不同的构造部位及同一构造的不同层系,原油的物理化学性质差异很大。不同层系及同一层系生油岩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亦不完全相同,以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分布特征为基础,并综合其它资料,对辽东湾海域的原油及生油岩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芽孢杆菌S-1提高石油采收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油田废水中分离到一株芽孢杆菌(Bacillus sp.),并对其降解原油的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具有明显的降解原油的能力,并能够发酵产生有机酸和生物表面活性物质,可以用于微生物三次采油.实验还表明,茵株作用于高粘度原油的降粘效果要好于作用于低粘度原油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东营凹陷孔店组原油油源追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甾、萜烷生物标志化合物、族组成以及饱和烃色谱等分析资料对孔店组原油和沙三段与沙四段原油进行对比研究.油源综合对比结果显示,孔店组暗色泥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分布与沙三段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有所不同,与沙四段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既有相同之处,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别;孔店组原油与沙河街组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存在较明显差异,可能是孔店组烃源岩为其提供主要油源,部分地区沙四段烃源岩有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